山东省志·审计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61&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王洪泉 主编 薛岩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 4000册 460千字 764页 彩图 8码 58.00元
ISBN7-209-02180-9

《山东省志·审计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93年,1998年正式出版。全书以篇、章、
节次划分, 共设6篇:审计机关设置、国家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科研与
宣传、审计管理。上限始于1912年,下限至1993年底。因建国初期至1982年,全省未
设立审计机关,故内容从略。
山东审计制度始于春秋战国初期,历经各代,特别是秦、汉、宋、元、明、清各
代均有专、兼职审计机构设置。
中华民国时期,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借鉴参照日本和欧美等资本
主义国家审计建制的基本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近代的国家审计体制。民国元
年(1912) 7月,北京政府在国务院设立审计处后,山东省设立审计分处,民国三年(1
914) 7月,山东及各省审计分处撤消。民国三十五年(1946)元月,山东正式设立审计
处。山东审计分处和山东审计处设置期间,分别开展了事前及事后审计和事中稽察等
不同形式的审计监督活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审计工作。中共山东省委于1938年下
半年建立的省委财委会内已设审计科,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部设审计处。1940年7月,
山东省战工会设立审计处,颁布了《山东省审计处暂行组织条例》。该《条例》对审
计机构的设置、 职权和任务、审计程序和方法、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1945年8月
13日, 山东省政府成立后,确定在省参议会设立审计处。1947年3月23日,中共华东
局决定成立山东财经委员会,同时公布设立中共华东财经办事处,下设审计处,由方
毅兼任审计处处长。并颁布了《山东省审计暂行条例》等一系列审计法规和制度。这
些法规制度,为根据地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2年以前,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机关,审计工作融合于财
政、财务工作之中。
1983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设置山东省审计局,12月7
日在济南市召开成立大会,标志着山东省审计机关的诞生。各市地区县人民政府根据
省政府的要求陆续建立了各级审计机关。
从1983年到1993年底,山东省的审计工作先后经历了“边组建,边工作”“抓重
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几个阶段。
1983年至1985年,是边组建,边工作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组建机构,培
训干部,开展试审。1984年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参加省政府组织的财务大检查以及开
展审计调查、试审。1985年,全省审计机关从以组建机构为主转向以开展审计工作为
主。
1986年至1989年是抓重点,打基础阶段。这一时期开始实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办
法,同时加强了审计体系的建设。
第一、围绕全省经济工作中心开展审计工作,重点查处干扰和影响改革以及重大
违纪、严重损失浪费问题。
1986年,在对重点行业部门审计中,全省审计机关共组成110个审计组,对180个
外贸企业进行了审计,占外贸企业总数的53%,查出多报亏损、截留利润、偷漏税金
等违纪问题5037万元。
1987年,主要是围绕为深化改革和“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服务的指导思想,重
点查处严重违纪问题及乱集资乱摊派、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和严重损失浪费问题。
1988年对部分重点工商企业进行的审计,包括两部分,一是根据审计署授权实施
的审计,二是山东省审计局计划确定的重点审计项目。
1989年全省工作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为重点,着重搞好流通秩序的整顿、惩治
腐败现象,搞好廉政建设。
第二、建立经常性审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定期审计制度,对工商企业开
展经济责任审计。另外,还建立世界银行贷款和国际援款项目的经常性审计制度。
第三、重视基础建设,初步形成审计监督体系。
1990年至1993年是积极发展,逐步提高阶段。这一时期,全省审计工作主要是围
绕着为促进宏观调控服务,注重发挥审计的整体效能,提高审计质量。审计面一般保
持在审计对象总数的50%左右。
一、加强对财政、金融、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农业资金的审计,促进宏观调控政
策的贯彻落实。
二、深化企业审计。1991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年”开
展了“促管理、 增效益”活动。翌年,全省共对10个行业281个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系
统评价,找出管理失控点,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同时也提高了审
计质量和时效性。1992年以后,企业审计主要是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是否真实进行
审查,并延伸检查和评价有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经济活动。
三、发挥审计体系的整体效能。各级内审机构除继续坚持“三项审签”外,重点
开展了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4年间全省各级内审机构累计审计216240
个单位(项目),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6.46亿元,查出损失浪费金额13.21亿元,促进增
收节支17.02亿元。
四、加快“三化”建设。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积
极开展“三化”(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到1993年,山东省已经建立了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基础、社会审计为
补充的审计监督体系, 形成了一支由5029名国家审计人员、17355名内部审计人员和
2021名社会审计人员组成的审计队伍。 十余年间,全省审计机关累计审计单位10410
2个(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03.08亿元,收缴财政17.40亿元。审计工作为山东的社
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该志获1999年山东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李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