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粮食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53&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薛瑞璞 主编 李式超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3000册 246千字 411页 彩图 12码 30.00元
ISBN7-209-01529-9

《山东省志·粮食志》 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1994年正式出版,是主要记述1
840~1988年间山东粮食流通领域发展变化情况的专业志书。全书以篇章节划分层次,
共分5篇14章。 首篇征购销售,依次为:储藏调运篇、粮油工业篇、财务基建篇、粮
食机构篇。
山东盛产粮食、油料。小麦、杂粮种植遍布全省各地,花生产量、品质居全国之
冠。丰富的粮油物产,为粮油商品流通奠定了基础。
山东的粮食商品流通,经历了起伏曲折的发展历程。进入清代中叶,粮食商品流
通有明显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农村经济遭受破坏,粮食的商品率很低。辛
亥革命以后,粮食商品流通和粮油对外贸易都有所发展。1913年,青岛、烟台两地出
口花生108万担, 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至1923年,济南已有十余家面粉厂,
成为全国新兴面粉业的六大中心之一。
1937年七七事变后,粮食生产、流通俱遭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革命根据
地十分重视粮食工作,使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显重要。1950年初,山东省粮食公司
与其他专业公司相继成立。1953年,山东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54年对食油也实行统
购统销。1955年底和1956年初,全省各地的私营粮油代销店,先后转为国营或公私合
营粮油店。全省粮油商品流通领域,以国营粮食商业为主体、粮油集市贸易为补充的
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即已形成。
1958年的“大跃进”,浮夸风盛行,粮食产量指标层层加码、拔高。使粮食产、
购、销计划的安排和实施失去真实依据。到1960年全省总产量降到82.5亿公斤,成为
新中国成立后年产量最低的一年。1961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下
达了《国家粮食管理十项规定》,加强了对粮食的管理,使粮食做到最大限度的合理
使用。1962年底,粮食形势开始好转,1963~1965年,山东粮食连续增产,总产量比
前3年增长34%。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粮食流通领域又出现混乱现象,国营
粮食商业的议价购销经营陷于停顿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粮食经济体
制改革普遍展开,促进了购、销、调、存、加等各项粮食事业的蓬勃发展。
改革粮食分配流通体制,从封闭式、单渠道、多层次的旧体制逐步向开放式、多
渠道、少环节的新体制转变。1979年起,放开了粮食集市贸易,恢复了国营粮食商业
的议价粮油经营, 逐步形成了城乡畅通、地区交流、纵横交错的粮食经营网络。198
3年以后, 进一步放开、扩大粮食市场,拓宽流通领域,统购以外的余粮实行多渠道
经营。
改革粮食购销制度。1979、1981年,两次调减粮食包购基数,以减轻农民负担。
1984年又缩小了粮食统购品种、范围。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粮食销
售,平价部分逐步减少,议价部分相对增多,各方面用粮均得以满足供应,国家粮食
收支状况渐趋好转,实现了省内粮食自给,收支平衡,缓解了因原来征购基数差异而
产生的农民收益多少不均的矛盾,为理顺粮油价格奠定了基础。食油随同粮食实行多
渠道经营后,市场日趋活跃。
改革粮食管理体制。自1981年起,改征购、销售、调拨、库存“四统一”管理制
度为购销调拨包干制度,使之由高度集中管理型转换为分级管理型,调动了各地管粮
理财和改善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发展。
改革粮食经营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拓展经营和服务领域,从分配管理型向经营
型转化,以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在粮食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粮食科技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以后,省、市(地)
粮食部门陆续建立了科技机构,配备了科技人员,从粮油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储藏
运输等方面,不断进行科技实验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