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机械工业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34&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张若镌 主编 乔一民 冯冠军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 3000册 490千字 814页 彩图 12码 52.00

ISBN7-209-01676-7

《山东省志·机械工业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正式出版于1994年。全书以
篇、章、节层次划分,共分为10篇。依次为动力机械与电器篇、金属加工设备篇、农
业机械篇、汽车船舶篇、仪器仪表与实验设备篇、工矿机械设备篇、兵器篇、通用基
础件篇、科研与教育篇、机械工业管理篇。上限起自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85年。
山东制造劳动工具的历史悠久,铜器铸造可追溯到夏商时期,春秋时期已大量制
造铁质农具。春秋时期公输般(鲁班)发明的石磨、东汉时毕岚发明的龙骨水车沿传至
今。但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长期束缚,至清末,工具制造才开始冲破手工业作坊式的
生产方式。
山东的近代机械工业始创于清末。清光绪元年(1875),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泺
口创建山东机器局。其后,官办工厂相继建立。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先后建立水
雷枪械修理所、海军修船所、四方铁路工厂。1912年,省内已有官办、民办、外国人
办的机械厂20多家。
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逐渐兴起,各地相继建立起铁工厂、机器修理厂或制造厂。
20年代,山东的机械工业发展较快,1934年,全省著名的铁工厂(不包括兵工厂)已有
155家,分布于青岛、济南等19个市县,各厂均已使用电动机、柴油机、锅驼机等动力
机械。1935年后,全省机械工业发展更快,1937年青岛市即有机械(铁工)厂163家。
抗日战争期间,城市机械工业遭到日本侵略军的摧残。国民党军队逃离山东时,
把济南兵工厂、胶济铁路四方机厂、青岛海军工厂的设备和人员分别迁到陕西、湖北、
四川等地,青岛、济南的一些民营工厂也随之内迁,从而削弱了山东的机械工业。日
军侵入山东后,强占济南、青岛的所有官办兵工厂、机械厂,并以强占、强买、强迫
合作等手段吞并或控制规模较大的民营工厂,肆意在山东办厂。至1945年,仅在青岛
就开办45家机械厂。所有被占领区的民族工业均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排挤,青岛百余家
民营铁工厂被迫停业或倒闭,济南的民营铁工厂减少一半。
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立兵工厂和铁工厂,修
造武器和劳动工具,至1945年发展到20多个。各厂在设备简陋、原材料缺乏的条件下,
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并锻炼出一批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和生产实践经验的骨干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进行重点建设,高速发展。
195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成立工业厅,各市地相继成立实业公司,组织地方国营企业恢
复和发展生产。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山东的16个国营机械厂分别划归中央各主管部
门直接管理,投资改建、扩建,建成国家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
1958年,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发展钢铁、机械工业,带动其他工业”的指示,山
东省机械工业厅从原重工业厅分立,各专区、市也相应调整管理机构,机械工业成为
山东省的独立工业部门。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盲目追求高速度,造成计划失
调、管理混乱、设备失修、质量降低、经济效益差的后果。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机械工业的基建投资,
采取保重点、充实薄弱环节等措施,“关、停、并、转”经营不善的企业,巩固机床、
内燃机、电机等行业,充实农机和修配行业。
1966~1978年,为达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省及各市、地都
组织农机“会战”,并按照中央关于“三线”建设的指示,由沿海城市向鲁西南全迁
或分迁了18个民用机械厂,新建14个国防工业企业。先后抽调设备、人员到河南、陕
西、 甘肃、青海、四川、贵州、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包建7个新厂;内燃机、柴油发
电机组、机床、汽车等均成批支援发展中国家,第四砂轮厂、济南汽车配件厂分别援
助罗马尼亚建立刚玉和气门生产车间。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多,总体规划
差,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造成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普遍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机械工业被提到国民经济各部门装备部的地位。山东
机械工业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通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颁
发生产许可证、采用国际标准、开展产品质量升级创优活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等,
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新发展。 到1985年,机械工业系统已有70多个企业的100多种产品
打入国际市场,金属切削机床、重型压力机、轴承及部分通用基础件已出口到工业发
达国家, 年出口总值达6405.35万元。山东的机械工业企业已从中心城市发展到全省
每个乡镇,改变了过去集中于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淄博、青岛三点一线的局面,形
成了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到供应、维修的完整体系。

(林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