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陶瓷工业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32&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张道洪 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年3500册 247千字 411页 彩图 26码 54.00元
ISBN7-209-01774-7

《山东省志·陶瓷工业志》于1984年7月开始编纂,1995年正式出版。志书以篇、
章、 节层次划分,共分7篇、19章。首篇为陶瓷原料与燃料,依次为陶瓷生产、陶瓷
产品、陶瓷机械制造与装饰材料生产、经济贸易、科技与教育、行业管理。上限起自
1840年,下限至1993年。为彰明个别事物因果,适当上溯或下延。
山东陶瓷业历史悠久,工艺技术先进,生产规模较大。至新中国成立前,个别时
期受战乱影响较大,但行业总体发展较为迅速。
早在8000多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境内先民已开始抟土制器、掘地筑窑、焚柴而
陶。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在原始制陶工艺上已经具有较高水平。
从商代到西周,烧造出原始青瓷,制陶技术进入一个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到秦
汉时期,山东制陶业空前繁荣,主要以生产日用陶和建筑用砖瓦为主,生产方面出现
官营和私营两种形式。南北朝时期,山东制陶工匠们从技术上完成了由陶向瓷的历史
性飞跃。从北宋至金,山东窑场数量大增,新品迭出,烧制地点之多、品种之丰、产
量之大,均属空前。至元代,连年战乱使山东陶瓷业受到严重摧残。明清两代,山东
陶瓷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明嘉靖年间,博山地区成为山东陶瓷的集中产地和销售中
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商陶瓷工厂进入山东,以其先进的设备进行工业生产,
“洋瓷”充斥山东,省内大批家庭手工业作坊破产。为挽救民族陶瓷工业,政府和实
业界人士开始建厂生产,采用机械设备和新技术试产透明细瓷,成为山东陶瓷工业历
史上的创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受日军垄断掠夺和全面内战影响,山东陶瓷工业受到
沉重打击。山东大部地区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陶瓷业开始走出绝境,焕发
了新的青春。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陶瓷业经过一系列体制改造和技术创新,成果较多,发展较
快。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一方面扶持私营窑厂恢复发展生产,一方面发展国营经
济。通过改组和实行公私合营,陶瓷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
1953年开始,山东陶瓷行业开始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实行合作化、公私合营和企
业改组,建立生产合作社。山东省陶瓷业由分散的、作坊式的生产逐步走向新的经营
发展道路,陶瓷产量成倍增长,新品种繁多,产品远销国内外。
1958年,山东陶瓷工业转入以技术改造为中心的陶瓷基地建设。由国家投资兴建
了一批专业厂和科研教育机构,同时加强原料矿建设,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但由于
“大跃进”“左”的错误影响,造成产量和经济效益严重下降。
1961年,山东陶瓷工业转入调整时期。通过压缩建设规模,停建一批在建项目,
改变部分企业性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重新开始企业技术改造,取得丰硕成果。到
1965年,山东陶瓷工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初步建成基础工业配套、
品种比较齐全、有自己特点的陶瓷生产基地,日用陶瓷产量和出口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省陶瓷企业管理混乱,生产严重滑坡。1970年以后,
山东各地新增陶瓷生产企业较多。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陶瓷工业面向市场,大力改革经济体制,使全行
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生产方面,通过扩大基本建设,效益挖潜、技术革新改造和引进外资,发展新企
业,扩建老企业,加强科研工作和基础配套工业,行业整体实力明显提高。1979年,
山东陶瓷工业相继成立17个生产、经营、科研联合体。到1993年,全省陶瓷工业有县
以上企业40个, 乡镇企业百余个,职工46000余人;日用陶瓷总产量列全国第三位;
出口陶瓷列全国第二位。
产品质量方面,坚持以质取胜方针,创建优质名牌产品。1978年至1993年,山东
共有50种产品获63项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在国际性博览会和产品评比中共获
得26枚金牌、 16枚银牌、17枚铜牌和8项大奖。山东刻瓷在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荣
获第一枚国际陶瓷金牌。
科研方面,成果丰硕。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57项,其中国家发明奖6项,国家科技
进步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成果)奖27项。高石英质瓷、滑石
瓷分别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发明金牌。一批新装备、新材料和新产品填补了省内、国内
空白。
80年代后期,山东陶瓷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交货值列全国第三位,创汇
居第五位。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声誉日隆。
经过长期发展的山东陶瓷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生产配套、技术先进的工业体
系,成为中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该志获2005年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刘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