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纺织工业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9&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赵致芳 主编 曾繁铭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年3000册 282千字 470页 彩图 16码 46.00元
ISBN7-209-01863-8

《山东省志·纺织工业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正式出版于1995年。全书以
篇、章、节层次划分,共分为10篇。首为棉纺织篇,依次为印染篇、针织篇、毛纺织
篇、麻纺织篇、化学纤维篇、纺织器械制造篇、对外经济篇、科研教育篇、经营管理
篇。上限起自1840年,下限断至1988年。
山东纺织生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年以前的远古时期。春秋时期,齐纨鲁缟驰
名遐迩。汉代,山东的临淄、定陶、亢父(现济宁市)已成为当时三大纺织中心。《汉
书·货殖传》载称:“齐冠带衣履天下”,足见当时山东纺织业之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 (颜之推《颜氏家
训》) 。隋唐时期,所产绫、绸、施、绢很多是进贡的珍品。北宋,山东每年向官府
缴纳的绫、 绢、绸、布、丝绵赋税,分别占全国的41%、17%、13%、10%和7%,
青州设置的织锦院专门织造高级丝织品。宋神宗时,朝廷在山东“和买”的绢帛每年
达30万匹左右,山东丝绸远销中亚及欧洲,同时麻纺织品亦较盛行,端布(登莱产)、
沂布(沂州产)、陶布(定陶产)颇为著名。
金朝时期,由于官方对手工业采取垄断政策,民间纺织业一度陷于停滞状态。元
代山东开始种植棉花,有了棉织品。明朝建立后,大力推广植棉,促使手工棉纺织业
日益兴盛。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山东计征棉布60万匹、棉花38万多斤。到了清
朝,棉花成为官定必种作物。从此,山东手工棉纺织业更加普及。清朝中叶,山东的
手工印染业已遍及城乡。清乾隆五十年(1785),山东手工毛纺织业在临清兴起,产品
有毹(音输,即今地毯),至清末已有七八家世代相传的织毹店家。
鸦片战争以后,英、德国等帝国主义相继在山东开设缫丝厂、缫丝局、织布厂等,
成为山东机器织布业的嚆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强占青岛,利用廉价的资源,
开始染指纺织业。在清末“新政”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影响下,青岛新华纱厂、济南鲁
丰纱厂等相继建立,标志着山东民族纺织工业的崛起。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时期,日本利用在青岛的特权,大肆发展纺织业,垄断了山东纺织业的生产、原料市
场和销售市场,山东的民族纺织工业受到遏制。日本投降后,南京政府接受日资纱厂
使之变成官僚资本企业,但由于国民党官员在接收时中饱私囊,疏于管理,山东的纺
织生产仍很不景气。
1949年山东全境解放后,纺织企业获得新生。经过民主改革,取消封建把头,废
除搜身制,逐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1951年“郝建
秀工作法”在全国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纺织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纺
织业从原料供应、生产到销售全部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各纺织厂普遍推行“一长制”,
企业管理走向正规化。
由于1958年“大跃进”的影响,山东纺织业元气大伤,从1961年开始,被迫对部
分纺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大量裁减职工。经过1963年至1965年的调整,随着
农业的好转,棉花产量逐年增加,纺织工业逐步复苏,停产企业相继开工,部分被精
减的职工回厂,产品质量回升,停缓建的工程恢复建设。到1965年,全省纺织工业总
产值10亿元,大体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山东开始调整纺织业的布局,改变了山东纺织业长期集中
在青岛、济南和胶济铁路沿线的“两点一线”格局,使当时全省13个地市中的10个地
市有了纺织业,为山东纺织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大革命”给纺织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其中最严重的是1974年,
全省纺织企业大部停产,处于瘫痪状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纺织工业再
一次从抓产品质量入手,重新整顿企业,对恢复纺织生产秩序起了一定作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东纺织工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80年代山东纺织
业由着重抓速度、抓产量、抓扩大生产能力,转移到抓花色品种、抓技术改造、抓经
济效益的战略调整上来。1983年纺织企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纺织企业直接进入
市场。这些重大举措,使山东的纺织品迅速打开销路,山东纺织工业迅速回升。
进入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山东纺织工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1988年全省棉纺
锭居全国第二位;毛纺锭居全国第三位;针复织、印染、麻纺织、纺织机械及器材等
行业也迅速发展,均居全国前三位。特别是化学纤维行业,经国家批准,济南(6万吨
涤纶)、淄博(3万吨腈纶)两个大项目已列入“七五”计划,这对改善山东纺织业的原
料结构起到重大作用。

(林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