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二轻工业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8&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王顺滋 主编 邓林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年 3000册 530千字 898页 彩图 16码 78.00

ISBN7-209-01711-9

《山东省志·二轻工业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4年,1997年正式出版。全书以篇、
章、节层次划分,共设11篇:工艺美术工业、缝纫工业、五金制品工业、家具工业、
皮革工业、塑料制品工业、二轻机械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其他工业、科学技术与教
育、综合管理。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至1985年。为保持事物的完整性,个别行业、
门类的记述适当上溯或下延。二轻工业的前身是手工业,山东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
发达。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的发展走在诸国前面,铁器制造、纺织、服饰、青铜
器铸造等尤为发达。春秋初年,齐国已开始用铁制造农具。秦汉时期,山东的铁器制
造业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唐代,山东的纺织服饰业享有盛誉。宋元时期,山东的纺织、
服饰手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全国三大纺织业中心之一。明、清两朝,封建
经济高度发展,纺织业、铁器制造业、工艺美术业、毛皮业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隆
景象。
鸦片战争后,山东手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层层压榨下,
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的环境中曲折发展。
从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受外国商品倾销和战争的影响,山东传统手工业,特
别是纺织手工业趋于衰落。另一方面,19世纪70年代后期,在清政府洋务派的倡导和
影响下,山东近代新式工业开始兴起。20世纪20年代到抗日战争前,是山东手工业资
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击的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
期(1937~1949年),更是遭受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手工业、二轻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
一历程主要分为五个时期。
(一)从1949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这一时期,手工业合作化由试
办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个体到集体、由
私有制到公有制的根本变革,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从1958年“大跃进”到1961年《手工业三十五条》下达。这一时期,特别是
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在“一大二公”等“左”的思想的错误指导下,致使全省
手工业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三)从1962年贯彻《手工业三十五条》到1965年国务院决定二轻工业按行业管理。
这一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引下,通过贯彻《手
工业三十五条》,全省二轻工业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品种、质量、技术装备和经济
效益,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65年,全省手工业系统完成总产值9.32亿元,比上年
增长38.6%。
(四)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这一时期极左思潮泛
滥,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二轻工业遭受严重摧残,这是建国后二轻工业经历的第
二次大波折。二轻工业生产遭受很大损失,致使日用工业品供应极度短缺。
(五)从1977年到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这一时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后,全省二轻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外向型经
济,开创了二轻工业发展的新局面。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7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从行业分工和管理体制上
逐步理顺了二轻工业与公社工业的关系,并着手进行企业恢复性整顿、改革试点和制
定行业发展规划等基础性工作与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5年。这一阶段,制定了十年发展规
划(草案),对企业进行了提高性整顿,推行现代化管理;不断深化二轻集体企业改革,
调整行业和产品结构,依靠技术进步,重点发展了传统行业,缓解了市场上买日用工
业品难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了家电、塑料两个新兴行业,使之成为二轻工业的重要支
柱。
1985年, 山东省经济委员会表彰的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中,二轻企业占20%;山东
省人民政府表彰出口效益好的企业中, 二轻企业占29%。1981~1985年,共完成出口
交货值46.83亿元,平均占二轻工业总产值的23.7%;共创汇16.4亿美元,约占全省工
业品出口创汇额的41%。 山东二轻工业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能生
产3000多种(类)产品,上万个花色品种。1985年二轻工业总产值达47.2亿元,超年计
划7.28%, 比上年增长18.58%,;二轻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7%,占全国
二轻工业总产值的6.12%,居全国第五位;利税总额完成4.74亿元(其中利润2.66亿元),
比上年增长37.03%;出口交货值完成8.28亿元,在连续两年下降之后也开始回升。出
口产品已有300多种,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额居全省除石油以外各工业
部门的第一位。

(李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