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63&run=13

莒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宋宜兆 主编 林秀刚 陆京超 副主编
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5000册 2320千字 1533页 彩图 23码 238.00元
ISBN7-101-02247-2

莒县修志, 始于明代,经清代至民国,修志9部。明成化《莒州志》,《明史·
艺文志》有载,已散失无存。明万历《莒州志》、清顺治《重修莒州志》、光绪《重
修莒州志》和《莒州图志》均未见传世。现存清康熙《莒州志》,成书于康熙十一年
(1672),知州张文范主修;雍正十一年(1733)《莒州志》,刻印于乾隆七年(1742),
知州李方膺主修;嘉庆元年 (1796) 《莒州志》,知州许绍锦纂修;民国26年(1937)
《重修莒志》,清末翰林庄陔兰总纂。
新编《莒县志》 自1981年筹备编修,1999年出版。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至199
6年, 大事记自商代到1997年7月1日。全书除序、概述、大事记、附录、编后记外,
共设31卷,依次为: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牧渔业、林果业、水利、工业、电业、
公路交通、邮政电信、城乡建设、商业、粮油、财政·税务、金融、经济管理、政党
群团、政权·政协、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医药·
卫生、 文化·体育、 文物、方言、风俗·宗教、人物、任职表。卷下设章、节,共
159章、620节。
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周为莒子国,秦始为县,西汉置城阳国,东汉置琅琊国,
南北朝时期曾为东莞郡治,隋设莒州,以后或为州或为县,1913年改州称县至今。新
中国成立后, 1996年共辖15镇、10乡,1258个行政村。总面积1952.42平方千米。全
县地势北高南低, 四周环山, 中间丘陵、平原、洼地相接。东南部的马髻山,海拔
662.2米, 为境内最高峰。沭河北入南出,境内段长76.5千米,流域面积1718.2平方
千米。 潍河源出北部箕屋山,东南流入五莲县境,境内段长18千米,流域面积162平
方千米。大型水库有青峰岭水库和仕阳水库,前者为山东省第四大水库。莒县地处中
纬度地带, 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1996年总人口1080056人,其中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99.94%,另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彝族、朝鲜族、锡伯族、
藏族、苗族、壮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拉祜族、土族、
布朗族、怒族等19个少数民族。地下矿藏资源30多种。其中白银藏量可观;煤、铅土、
高岭土、重晶石、水晶、石英等均有一定储藏量;石灰岩、花岗岩、沙岩等储量丰富,
为全县主要建材。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地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
黄烟、 瓜、菜等。速生丰产林驰名中外,1996年全县共完成造林面积990公顷,森林
覆盖率达29.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行各业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农业生产从1979年开
始三年迈出三大步,1982年一举成为全国粮食翻番县之一,粮食亩产超千斤。1993年
后, 全县经济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以每年23.6%的速度递增,199
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88.7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5.7倍。
新中国成立后,莒县各行各业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人民对农业基本建设进行
了巨大投入, 在整地改土的基础上,大搞水利建设,先后建成大、中型水库3座,小
(一) 、(二)型水库214座,总库容7.69亿立方米。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全县
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0.3万千瓦,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1996年,全县农业总
产值达27.3亿元,粮食总产达56万吨,果品12万吨,瓜菜46万吨。先后被国务院授予
“商品粮大县”、“烟叶生产先进县”、“油料生产百强县”称号。
莒县工业发展较快。 1949年工业总产值386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19
96年,工业总产值59.45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8.55%。县属工业37家,其中
大型企业4家, 工业门类有轻工、纺织、服装、化工、食品、建材、机械制修、电力
等。
公路交通迅猛发展。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台潍、泰石两条土筑公路,1996年,境
内有国道1条,省道2条,县乡公路16条,乡村公路629条,硬化路面达315.2千米。达
到了乡乡通客车,村村通汽车。邮电通信业日新月异,20世纪70年代,载波技术得到
运用;80年代,纵横制自动交换开通,微波通信得以利用;进入90年代,安装近万门
的程控电话, 铺设12000线对的主干线,并开始使用移动通信、无线寻呼,开办了国
际、国内特快专递等业务,1996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73万元。
莒县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东夷先民在此繁衍
生息,并创造出辉煌的莒文化,属大汶口文化的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陶樽上的图像
文字,将中国的汉字起源向前推进了二千多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1996年,全县有幼儿园993所,小学764所,初中44所,高中7所,职业学校7所,另有
师范教育、电视大学、高等函授、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形式。
莒县历代人才辈出,如三国时名将徐盛,南北朝时期作120卷《晋书》的臧荣绪,
著列经史的徐广、徐邈兄弟,天文学家孙僧化,以医成名官至大鸿胪卿的徐謇,文学
批评巨匠、《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明代进士何思谨,弹劾魏忠贤的太仆少卿刘朴,
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夏云英、纪映淮。近、现代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全
国著名劳动模范吕鸿宾等。
新编《莒县志》为体现莒县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遗存,把大事记以编年体加
叙事本末体的方式,上限上溯至自有莒开始;将“文物”从文化体育卷中分离出来,
升格为文物卷。同时在彩页中收录15幅出土文物,在文物卷中收录多幅出土文物的照
片。其次,为了体现莒县地灵人杰,人物卷收录了上至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下至新
中国成立以来的英模人物, 除两个反面人物外,共计有157人的传略;并列表收录了
2900多位烈士,以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县内高级知识分子、莒县籍在外工作人
员等。再次,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莒县曾划分为莒南、莒北,后又划出了莒中、
莒沂、莒赣临、莒临边、莒诸边等县,除莒南县保留建制外,其余均已撤销,为保存
历史资料,将“各边连县始末”收入附录中。
新编《莒县志》2005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莒县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