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26&run=13

潍坊市寒亭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徐艺园 孙乐堂 主编 谭家正 于兆岁
黄曙光 副主编
济南齐鲁书社 1992年 3200册 1103千字 838页 彩图 14码 55.00元
ISBN7-5333-0300-8

寒亭区修志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现存有万历、康熙、乾隆、光绪四部志书;民国
时期两部志书;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志书。新编《寒亭区志》自1982年始修,搜集各种
资料2000多万字,1992年出版。本志记述时限上限为1840年,下限原则止于1988年,
少数跨越下限的事物,为见其始末,作适当延伸。全志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尾附
录、编后记外,设: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工业、盐业、
交通·邮电、商业、粮油、财税·金融、经济管理、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
协、司法、民政、侨务·外事、人事·劳动、军事、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杨家埠
木版年画·风筝、卫生·体育、风俗·宗教、方言、人物共30编。
寒亭区地处山东中部偏东,北濒渤海莱州湾,为潍坊市的市辖区。寒亭,古为寒
国。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历经沧桑,至秦属齐郡,汉称平寿,隋、唐、
宋属潍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州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83年潍县撤销,
其大部辖域组成寒亭区。 至1988年,境域面积810平方千米,耕地3.85万公顷,人口
34万,主要为汉族居民。
1988年,全区有区属企业48家,乡镇企业79家,村办及个体工业项目3686个,产
值3.9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0.1%。境内东南部为缓岗埠岭,面积63平方千米,是
粮食、烟草、花生、林果的重要产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膨润土、沸石等矿藏,尚待
综合开发。 中西部为平原,面积321平方千米,土质肥沃,交通方便,是粮棉生产基
地。 北部紧临渤海莱州湾,面积426平方千米,自然资源丰富,滩涂面积广阔,地下
卤水开采储量近9亿立方米, 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5000万立方米。经过开
发,防潮大堤、海港、通港公路均已投入使用。一个具有海洋捕捞、对虾养殖、原盐
生产、冷冻储藏、畜牧放养、饲料加工、海陆运输的大规模立体型开发结构已见雏形。
区内人均土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内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省人均量。
寒亭自春秋至明代,沿海盐民煮海水为盐,至清代中叶,全为晒制。1988年,全
区有盐田4812公顷, 年产原盐15.2万吨。原盐质量一级品率达到100%。特级品率达
到50%,产品由原盐发展到洗粉盐、加碘盐等三个品种。盐税占全区总税额的23.9%。
“潍风牌水煮鬃”在国际上被誉为“王牌”产品,木版年画、风筝、布玩具、草
编制品蜚声海内外,还有近10种产品分获省优、部优。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和风筝,是
中国民间艺术的的两支奇葩,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特有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杨家
埠的木版年画,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并称中国三大民间年画;潍坊
是“世界风筝都”,杨家埠是潍坊风筝的主要产地。这对姊妹艺术成为促进国际间文
化体育交流及吸引国外客商游人、发展潍坊及寒亭区外向型经济的纽带。1986年,西
杨家埠村被定为“潍坊市千里民俗旅游线”旅游点。
1924年,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共产党员庄龙甲,回乡传播马列主义,1925年在
庄家村建立第一个党支部。1926年,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在茂子庄成立,领导人
民进行了“农运”“工运”“学运”斗争。此间,王尽美、邓恩铭、刘谦初、任国祯、
关向英曾来潍指导工作。1926年,境内中共党员发展到百余人,党支部10个。中共潍
县县委领导劳苦大众与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先后组织了捣毁大柳树税局、组织数百
名绑鬃女工罢工,领导数千名农民参加的“吃坡”斗争,震动了鲁东。1931年中共潍
县县委组织领导了“桥西暴动”“固堤暴动”和震惊胶济全线的坊子煤矿工人大罢工。
1938年,领导蔡家柱子武装起义成功,千余名农民群众组成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
支队, 挺进胶东,开赴抗日战场。1941年开辟了抗日根据地。1948年4月,组织境内
数十万群众全力支援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发起的潍县战役,全歼国民党军队4.5万人,
潍县全境解放。
寒亭境内,古来人才济济。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著有《中论》;训诂
学家刘熙,其《释名》被誉为汉语语言之经典;五代时期官至中书侍郎的韩熙载、宋
代官居兵部侍郎的綦宗礼,均以著述彪炳国史之苑;明代曾任刑部尚书的刘应节,清
代先后任过户、兵、礼、工、吏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陈官俊,或以武略或以文治,闻
名海内;著有《周易解》、《中庸解》、《大学解》的韩周,其《养蚕成语》是国内
最早的养蚕专著;金石学家陈介祺,开创国内仿古青铜器和铜印商品化的先河;清末
潍城南关新巷子,先后出了曹鸿勋、王寿彭两名状元。仅清代,名标汗青的志士名流
即达百余人。此外,外邑留足于境内的名人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六载北
海相;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开元年间在此当过多年太守;宋代文学家苏轼,数次游览
境胜,写下多首诗词;明代历史学家顾炎武,考察寒国遗址流连忘返;清代“扬州八
怪”之一郑板桥,连任七年潍县县令。
新编《寒亭区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三等奖。

(孙同洲 张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