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92&run=13

淄博市张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牛余星 主编 李继荣 副主编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1年 5000册 1000千字 709页 彩图 10码40.00

ISBN7-5057-0421-4

张店区建于1955年4月, 前无旧志,《张店区志》属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本志始
编于1982年3月, 历经八度春秋而成书。共搜集、整理区志资料4000余万字。其内容
上起1891年,下至1987年,概述和大事记分别下延至1988年和1989年。全书除序、凡
例、附录外,共设27编,依次为:大事记、建置、地理环境、人口、党派群众团体、
政权·政协、民政、劳动·人事、政法、军事、农业、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
商业、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财政·税务·审计、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
生、体育、民俗·宗教、方言、人物。
张店区位于鲁中山区和鲁中平原结合部,总面积349.104平方千米,全区辖6镇、
5乡、4个街道办事处,168个自然村。有汉族、满族、回族等9个民族,1988年末全区
总人口49644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张店”之地名,最早见于《金史·地理
志》。到宋末金初,作为古驿站的张店逐渐兴旺。至元代,张店已发展成为淄川县的
三大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60年中共淄博市委、市政府由博山迁至张
店后,张店区逐渐发展为全市的政治、经济、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
张店地势为东高西低、 南高北低,境内山丘属鲁山山脉,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
7.57%;平原属低山丘陵向黄泛平原的过渡地带,占土地面积的72.43%。境内的5条过
境河流均属季节性河流。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
3℃,平均无霜冻期190天。地下矿藏主要有铁矿、煤矿、石灰石矿、粘土矿、铝土矿
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花生、芝麻等。
新中国成立前的张店,原本是一个方圆不足3平方千米、人口不足2万的小城镇。
自1903年胶济铁路建成,在张店设立火车站后,张店逐步发展为鲁中的交通要冲。区
内现有火车站7处,铁路里程54.5千米。境内先后建成公路干线、支线各6条,较大的
乡镇公路9条, 专用公路7条,总通车里程为202.4千米。全区共设邮电局、邮政分局
各1处,邮电支局9处,邮电所5处,邮电营业点14处,全区邮路总长623千米。1988年
全区国民收入由1949年的3710万元,增加到1988年的14441万元,人均2950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了南定轻金属厂和金岭铁矿,区域内仅有63家小手工业作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工业生产调整了产业结构,扩大了产业规模,相继建起了
无线电、化工、煤炭、建材等支柱行业,加强了企业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企业获
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8年, 乡镇村办企业异军突起, 发展到705家,年总产值
50743万元。 全区工业总产值为5813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9%。粮食每公顷产
量由1949年的1260千克,提高到1988年的8665千克。
1949年, 境内共有商业623家,在业人员1200余人,资本金额约30万元。1978年
后,国营、集体、私营、个体商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日趋兴旺。1988年,城镇的商
业、 饮食服务、修理服务网点达3101处,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7475万元。出口创
汇企业发展到14家,出口产品增加到16种。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科技队
伍日益壮大。 拥有各类科技人员4510人,共有各类学校213所,在校学生7420人。农
村普及了小学教育,城市普及中学教育。各镇、办事处均建有文化站、电影管理站和
电影队, 放映单位35个。全区建有体育馆1处,田径场26个,篮球、排球和足球场23
4个。1988年跨入全国体育先进县(区)行列。区辖医院3处,分院11处,有病床530张,
医疗卫生队伍825人。 1986年至1988年, 连续3年被评为山东省爱国卫生先进区。 1
98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55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1253元。
新编《张店区志》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罗光洲 周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