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83&run=13

《黄岛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李伟 主编 焦相钦 副主编
济南齐鲁书社 1995年 1500册 720千字 591页 彩图 13码 78.00元
ISBN7-5333-0471-3

黄岛区属新建区,历史上无志书。新编《黄岛区志》1982年始修,经收集资料,
拟订篇目, 分工编写等阶段,于1990年完成初稿。后经专家评审,多次修改,于199
2年定稿。 本志上限自1840年始,有的上溯到事物发端;下限为1987年,部分内容延
至1992年。全书除序、概述、大事记外,共设行政区域、地理环境、青岛经济技术开
发区、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7编专志和人物、附录。全书采用条目体结构,编
下设章、节、目,计有52章、236节。
黄岛区属青岛市辖区,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南口西海岸。建置之源可溯至古之莱
夷之地, 后其行政隶属屡经更替。1984年,辖3镇、1乡,全区总面积152平方千米,
海岸线长达102.58千米,有大小岛屿十余个,并形成前湾港等数个天然不冻港和广阔
的前海滩涂,这为海上交通和浅海养殖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1987年,全区共有居
民22108户、89958人,分属汉族、满族、蒙古族等10个民族。黄岛区地势西高东低,
依山靠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点。黄岛区风景优雅秀丽。竹
岔岛孤悬海中,惊涛拍岸,鸣珠浅玉;三连岛怪古嶙峋,奇兀突出;金沙滩滩宽沙细,
水清浪涌,景致旖旎。黄岛历史悠久,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长城,至今遗迹尚存。
建于明代的马家濠,历史上连接胶莱运河,为推动海运交通,繁荣经济,发挥着重要
作用。
黄岛区建置前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农业原为黄岛地区的经济主体。全区总耕地面
积4709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30.98%。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耕地减少,劳动力转移。1987年的粮食每公顷产量高达894
0千克,农业总产值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4.58%。黄岛区域内多丘陵山地,林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 1987年,全区有林地面积2619公顷,木材积蓄量43560立方米;果
园面积385.2公顷,年产果品948吨。饲养业以牛、羊、猪、貂等为主,年肉类总产量
为1025吨, 出售貂皮17.88万张。黄岛区建置前,工贸建设基础薄弱。建区10年来,
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1987年,全区共有工业企业60个,主要
集中在轻纺、 电子、仪表、橡胶、船舶、机械制造等行业,工业总产值达10426.1万
元。 区内商业机构众多, 贸易网络和流通渠道畅达, 1987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为5
235万元,零售额达4359万元。
区域内有5条东西大马路和6条南北大街,确立了城市规划布局,分别形成了政治、
经济、 商业、文化4个中心。海运交通以城区为枢纽,年货运吞吐量达4000万吨,连
接青岛市区的客运轮渡每天有十几个班次,日客运量近万人次。陆地交通以城区为起
点,连接青岛市区和附近各市县,整体形成辐射交通网。邮电通讯事业发达,自动电
话与市区并网,并连接全国各地及国外。黄岛建区以来,社会各项事业获得重大发展。
1987年,共有十余个科技机构和学术团体,专业技术人员869人。有大中专院校7所,
中小学75处,教职员工1073人。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完备,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文艺创作繁荣。
《黄岛区志》的编纂,重点突出了黄岛区作为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
地位,并将其单独设篇。详尽介绍了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基础建设、项目建设和招商
引资的优惠政策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向海内外提供了准确、翔实、权威的信息资料,
为开发区扩大影响、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黄岛区拥有漫长的
海岸线,众多港湾和配套设施,为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提供了优越条件。《黄岛区志》
将“渔业”设专章做详尽记述,突出了渔业生产是黄岛区的一大产业优势的特点。黄
岛地处要塞,为滨海和胶东两大战略要地结合部,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黄岛人民也
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重大贡献,《黄岛区志》中设军事章,并设重要战事节做
了专门介绍。黄岛历史上著名人物有明初一代名将薛禄,官封阳武侯,在明代世袭罔
替,还有中国早期工运领袖薛文英、早期革命活动家薛光军等,在人物部分也都立传
记载。

(段祥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