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志·文化志/风俗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48&run=13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高国耀等 总编 段祥泰 寿杨宾 副总编 时桂山 阎
立津 主编 吉军 肖相鸾等 副主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年 1000册 250千字 397页 55.00元
ISBN7-5011-4158-4

《青岛市志·文化志》和《青岛市志·风俗志》是《青岛市志》的两部分志,合
成一册。 《青岛市志·文化志》的时间断限,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8
6年。 《青岛市志·风俗志》的时间断限,上限起自明清之际,下限至1990年。为彰
明个别事物的因果,适当上溯或下延。
《青岛市志·文化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1998年公开出版。本志以篇、章、
节层次划分, 共分为4篇、10章。首篇为机构社团·文化设施,依次为:文化艺术、
文博·电影、群众文化。
青岛,5000多年前即孕育了原始文明。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到商
周文化,历史的轨迹描画了青岛文化的进程,揭示了青岛文化的丰富内涵。先秦时期,
齐桓公、齐景公均曾来此。秦汉时期,秦始皇、汉武帝数次登临,秦始皇在琅琊留下
刻石;徐福率领船队入海求仙,成为中国大规模航海活动的最早组织者、指挥者,为
青岛乃至中国的海洋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汉以降,高僧法显、诗仙李白
以及白居易、苏东坡、邱长春、顾炎武、蒲松龄等,或遗迹此处,或留下了千古名篇。
青岛设防建置后,成为海防重镇。商业、渔业、航海业逐步兴旺,民间传统文化
艺术也相继发展。前海天后宫戏楼周边为文化活动的中心。每年除夕、元宵等传统节
日,天后宫均设台耍景,亦常设于总镇衙门南侧。船家奉戏许愿时间更长,从农历三
月初一直到四月,甚至端午。
20世纪初,兴建的中国剧院,是青岛第一家中国人兴建的戏院,演出地方戏茂腔
和柳腔。此后,修建了大饭店影戏院,上映外国电影和戏剧。在礼贤书院内建立了尊
孔文社藏书楼,是青岛早期的图书馆。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
青岛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新文学运动蓬勃展开。1929年,出版了青岛第一个文学刊
物--《青潮》。一些新文学运动的积极活动者,如老舍、洪深、杨振声、闻一多、沈
从文、梁实秋、汪静之、王亚平、吴伯箫、张友松等先后来青岛进行了文学创作和艺
术活动。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文化事业倒退,文学艺术活动基本停顿。南京国民政
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的文化事业、文化设施连原状也难以维持。
青岛解放后,文化事业大发展。从青岛解放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
繁荣创作,群众文化生活较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岛的文化艺术事业遭到严
重的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的文化事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1986年,
文化艺术专业人员已从解放初期的400人发展到3000人左右;成立了话剧团、歌舞团、
京剧团、 吕剧团、曲艺团等5个市属剧团,即墨柳腔剧团,胶南、胶州茂腔剧团,平
度、莱西、崂山吕剧团等6个县(区)属剧团;影剧院解放初期只有8家,1986年市、县
(区) 、乡镇影剧院和俱乐部已发展到86个,各类放映单位778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
展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形成了遍及城乡的文化网。1986年,青岛市有群众艺术
馆、 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各1个,图书馆8个,博物馆3个,区、县文化馆12个,区职
工俱乐部7个,区少年宫5个,区图书室6个,街道文化站48个,厂矿俱乐部407个,农
村文化中心75个,各类图书室1303个。
青岛的戏剧、电影、文学创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2年至1986年,
青岛专业和业余戏剧者共创作戏剧作品130多个, 创作了《喜盈门》、《布谷催春》
等30多部电影、电视。《喜盈门》、《夜幕下的哈尔滨》、《王三卖鱼》在全国获奖。
此外,一批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集、散文集、诗集、散文诗集、曲艺集、民间故事
集陆续出版。 青岛的美术活动尤以水彩画、水粉画著称,有近600人的作品参加各级
美术展览。一批美术、书法、雕塑、篆刻、摄影作品在全国和国际获奖。
1980年至1983年, 全市9个专业剧团共演出了6821场,观众达588.9万人次。198
6年演出2233场, 观众达303万人次。电影放映人员1959年为300多人,1986年达1450
多人。 1958年放映场次为32784场,1984年则达521525场。1958年观众人数为1578万
人次,1986年达46207万人次。1986年,全市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有800多人。
1980年至1986年,共举行全市规模的群众文艺会演、调演、比赛以及演唱会等40余次,
有1万多名专业和业余演员参加,演出各种文艺节目达2600多个。
《青岛市志·风俗志》 以篇、章、节划分,全书分为8篇。首篇为“岁时节令风
俗”,依次为“婚育丧风俗”、“衣食住行风俗”、“家族乡社风俗”、“生产贸易
风俗”、“民间游艺风俗”、“陋俗禁忌”、“移风易俗”。
青岛地区是东夷族的发祥地,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尚习俗,又兼收并蓄了外来文化,
使之风尚习俗特点更加明显,内涵更为丰富。青岛市区与胶州、胶南、即墨、平度、
莱西、崂山、黄岛7县(市) 、区的风俗,在传统上无很大差异,但在城市与农村,则
有所不同。
青岛地区的家族,丧服制的“五服”是其重要标志。按“五服”制确立的由本人
高祖至本人玄孙之间九代血亲系统,以出不出“五服”来论亲族远近。“五服”之内
为本家,然后才推而及之同宗同姓。其家族类型,分为两种:按世代组成的家族,有
夫妇一代家族,有双亲子女两代家庭、祖孙三代家族、四世同堂及五世同堂家族等;
按婚姻构成的家族,有单一家族和复合家族两种。解放前,多崇尚五世同堂,家大业
大。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平等、民主。
青岛市城乡传统节俗,最具代表性的是春节。公历节有元旦、国际劳动节、国庆
节等,其中国庆节尤为隆重。青岛地区的婚育丧风俗,解放前婚姻要父母包办,按说
亲、定婚、送日子、送嫁妆、铺房、迎娶、拜堂合卺等步骤来完成婚姻大事。同时讲
求门第与财产、年龄与属相。另外还俗定同姓不婚等。育俗,从怀孕到降生以及坐月
子、过百岁等习俗繁多。在丧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火化代替土葬。
青岛城乡人民的生活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习俗。食俗,农村面粉成了主粮,而市
区食大米者越来越多。衣俗,城乡男子多以西服代替中山服;女子服饰城乡之间已很
接近,也多属西式服饰。住俗,以瓦房代替了茅草房,并向楼房发展。行俗,以汽车、
摩托车代替了自行车。
青岛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民间艺术活动有,平度与胶南的年画和莱西的剪纸;
茂腔、柳腔和吕剧以及胶州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跑驴、龙灯、狮舞等。

(赵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