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志·财政税务审计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31&run=13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郑世侗 高国耀 张书荣 周志公 郑真何 总编 段祥
泰 高庆才 副总编 刘守惠 许金銮 主编 刘子良 宋兰 张锐 王兆民 韩国
民 殷兴国 副主编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年 1300册 200千字 306页 45.00元
ISBN7-5000-5756-3

《青岛市志·财政税务审计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3年,主编单位为青岛市财政
局。1984年青岛市机构调整,青岛市财政局分列为青岛市财政局、税务局、审计局;
各局分别成立了史志办公室。经过艰苦细致的资料搜集和筛选,于1993年编写出《青
岛市志·财政税务审计志》初稿。经过认真的评审,反复的修改和补充,于1995年完
成送审稿,报市史志办公室;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
审,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付印,于1996年10月正式出版。本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
置始,下限至1990年。为彰明个别事物的因果,适当上溯或下延。全志除概述、编后
记外,内文共分财政、税务、审计3篇,篇下设章、节、目,计14章、42节。
清政府统治时期,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青岛地方没有支出管理权,只负责
征解税赋。德国侵占青岛后,完全控制了青岛的财政、税务、审计,地方财政收入很
大程度上靠买卖土地。财政支出除维持殖民政府所需费用外,相当一部分用于军费支
出。日本侵占青岛后,青岛的财政支出也大多被用作军事和警察费用。北洋政府统治
青岛后,军阀割据,苛捐杂税种类繁多,老百姓苦不堪言。这一时期,青岛财政连年
赤字。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是青岛财政最为混乱的时期。国民党当局以滥
发纸币作为财政支出的主要手段,使青岛民族工业、家庭手工业遭受了空前的劫难。
青岛解放后,市军管会接管了国民党财政后,尽快理顺了收支关系。面对旧青岛
这个烂摊子,市政府采取有效的开源节流措施,聚集资金,使财政收入逐年增长。市
财政收入由1950年的139万元增长到1952年的1752万元;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发展公益
事业、救济抚恤事业及恢复改造工程等。“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岛市财政受到了冲
击,收支很不平衡,企业财政和纳税均受到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财政、税务、审计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连
年呈现上升的势头。1990年,青岛市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3.07亿元增长到22.78亿元,
财政支出也由1.94亿元增加到11.64亿元。胶州湾轮渡、308国道、民航机场、“引黄
济青”工程、黄岛电厂、煤制气工程、防氟改水、大型立交桥工程、青岛大学、青岛
市市立医院、青岛市儿童医院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投资兴建的。其他如文教、卫生、科
技、农业发展、群众生活补贴等也都加大了资金投入。随着青岛市各项事业的蓬勃发
展,财政、税务、审计事业在经济建设中愈加显示出重要的杠杆作用。
本志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表述正规、得体。编者以内行的布局,合理的编排,
以时间为序,真实而全面记述了青岛市财政、税务、审计事业近百年来的发展变化。
该志选用一些具体而生动的史料,举一反三,深刻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殖民
统治者在青岛的卑劣行径。同时又以同样的手法,全面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青岛
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段祥泰 邢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