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志·水利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22&run=13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高国耀等 总编 段祥泰 寿杨宾 副总编 吕志仁 主
编 张顺科等 副主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5年 1000册 260千字 407页 48.00元
ISBN7-5011-2820-0

《青岛市志·水利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3年,1995年正式出版。
全书以篇、 章、节层次划分,全书共分为9篇。首篇为水系与水资源,依次为:
河道治理、水库塘坝、灌溉工程、水土治理、城乡供水、防汛抗旱、水利基础、水利
管理。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87年。为彰明个别事物的因果,适当上溯
或下延。
《青岛市志·水利志》记述青岛100多年来青岛在水利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青岛市有大沽河、 胶莱河两大水系及沿海诸河,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
上的河流有34条。 青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4.7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376
立方米,每公顷耕地占有水资源量5040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占有和每公顷平均占有水
资源量的13.9%和18.4%。
青岛历史上无水利专管机构,兴修水利甚少,洪涝灾害严重。1912年至1916年,
大沽河就曾5次决口,每次受灾面积均达4万公顷以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山东
省政府建设厅水利局曾编制了《整理胶菜运河工程简要计划》,但未实施。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民主政府,设建设科或实业科兼管水利,带领人民疏河筑堤,整
治农田,为大规模治水打下了基础。
1949年以后,青岛的水利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年至1957年,以防洪
排涝为主。 青岛市先后对20余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初步治理,1952年和1955年2次对大
沽河的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青岛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1958年至1962年,
以建设水库为主。1958年到1960年的3年间,建成2座大型水库以及15座中型水库,占
1987年实有大中型水库总数的80%。 总库容10.29亿立方米,占1987年实有大中型水
库总库容的90%。1963年至1970年,以开发灌区、治理洼涝为主。1963年,国民经济
经过调整开始好转,青岛市水利建设主要以开发水库灌区和引河灌区为主,同时对洼
涝地区进行了治理。青岛市有易涝面积18.1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69%。解放
前,这些洼涝区十年九不收,百姓流离失所,贫苦不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就
着手治理。1964年,各县又先后组织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在总结自己前期治洼经验
教训后,确定了“以排水为主,滞、改、灌密切给合”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高
洼分治”的方针,全面展开了治理洼涝的群众运动。经几年治理,洼涝区基本上消除
了水患,初步改变了面貌。
1966年至1970年,水利建设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广大农村群众和水
利工作者,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忘我工作。1963年至1970年,共开发万亩以上灌
区20处, 占1987年实有万亩以上灌区总数的40%,有效灌溉面积4.36万公顷,占198
7年实有万亩以上灌区总灌溉面积的72%。
1971年至1978年,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1970年中共中央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
后,青岛市掀起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以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为主攻方向,
以治水改土为中心,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各县相继成立了农田基本建
设指挥部,人民公社与生产队组织专业队,打破社队界限,进行大面积的统筹规划,
连续几年集中力量搞会战,把零碎不整的土地成方连片,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变。
1979年至1987年,以抗旱和加强经营管理为主。自1977年开始,青岛地区连续十
余年干旱。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逢百年不遇大旱,全市旱情普遍而严重。河道断
流,闸坝无水,多数水库枯竭,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供水都发生了极大困难。在中共中
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
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抗旱斗争。为缓解市区供水危机,从1979年至1983年
投资1.8亿元, 在大沽河流域进行了4次供水应急工程。从1986年开始,历经3年余,
筹措资金9.6亿元完成了青岛及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引水工程--“引黄济青”。
从1949年至1987年,全市用于水利建设的总投资1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92亿元。
共完成水利工程6万余项,投工9.73亿个,完成工程量15.68亿立方米,形成固定资产
7亿元。共建成大、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428座,总库容14.98亿立方米。

(赵嘉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