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志工作的现实意义(王迎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87&run=13

一、编写地方志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一个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不能光凭习惯的、简单的经验去指导工作,作出决策,
要有政治远见和专业知识;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历史和现状有比较系统的深刻认识;
要有历史的比较;要善于运用智力机构和智力工具。地方志就是可以借助的一种智力
工具。如果编写出一部能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历史和现状的新志书,那么新领导上任
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迅速掌握全面的情况。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就
是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多的“信息量”。
多年来我们有些部门要搞规划,常常是组织临时班子,现去收集资料,等任务完
成了,材料丢在一边,甚至随手散失,以后再搞规划又要重新收集。别说查寻年代久
远的资料,就是查找“文化大革命”中机构、人员的变化情况,因为没有现成材料,
也要花费不少功夫,甚至有时还查不清。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形势。全面
搜集、整理、研究本区域的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料,编纂成书,对任何一个单位
和部门来说都是件极好的事。例如四川省委组织各方面力量编写的《四川省情》,上
海市委、市府组织编写的《上海经济》,对于了解地情,吸引外资,为经济建设服务,
起了重要作用。
建国以来,有些地方和单位,利用方志资料,从事地震预报、气象预报、矿源探
查、发展农业和多种经营、建设水利工程、防旱防涝、抗洪抗灾等方面,已经初见成
效。这种例子很多,例如枣庄市通过编志发现了漆树资源;淄博市通过编志收集有关
资料,协助外贸部门决策,扩大养鸡场,发展了对外贸易;东平县在编商业志中发掘
了失传多年的地方传统食品资料,促进了东平县饮食业的发展。这说明编写地方志的
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使这些资料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
地方志的一大功能。

二、编纂社会主义的新方志,是一项重要的思想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新编地方志不仅
反映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成就,尤其要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和爱国主
义。地方史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记载了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是继承和借
鉴人类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
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直到今天,一百多年间,嘉祥县大地上涌现出许多爱国志士、民族精英。有
的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英勇奋战,壮烈牺牲;有的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共产主义
的崇高理想而献出了生命。 特别是不能忘记嘉祥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他
(她)们送子参军,救护伤员,千里运输,车轮滚滚,全力支援前线,平凡中见伟大,
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业绩。地方志就是要充分反映革命前辈和革命人民高度的
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记录新时代的新道德、新风貌,用来激发人民
特别是青年一代,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地方志是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可以发挥乡土教材的作用。

三、编纂新方志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客观规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认识和掌握客观规
律,必须调查研究积累资料,研究历史,吸取经验教训,才能真正掌握。有的规律,
如作物密植,经过反复试验,在近几年之内就可以表现出来,为人们所认识。有的规
律,如自然现象的变化,往往要经过百年、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认识。
毁林开荒,生态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灾患频生,这不就是自然规律对人类的“惩
罚”吗?但是这种规律至今还没有被人们真正认识。我们过去有些事情之所以没有办
好,就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不吸取历史教训,比如“文化大革命”及其
以前的几年,已经搞得很“左”了,但却说是“右”了,还要再“左”下去,致造历
史上已经犯过的错误重犯,最后酿成“十年内乱”的严重后果。这也是一种惩罚,因
为它违反了客观规律。我们说,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可以运用的,但没有“诀窍”,
只有老老实实地承认客观存在,积累历史资料,总结历史经验,从实际出发,不断地
研究它,从历史事实的记载和研究中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从而运用客观规律。
如何搞好地方志工作呢?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明确编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编纂过程中,对人对事都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
是。
(作者单位:嘉祥县政府史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