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籍贯考略(李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60&run=13

关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籍贯,按《新唐书》载:“黄巢,曹州冤句人”,
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冤句今天是哪个地方,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从编
纂的旧县志来看,市内牡丹区、东明、曹县均认为冤句在本县境内,并为黄巢单独立
传。究竟应该由哪个县来立,是一个严肃问题。几年来,在修志之余,笔者查阅了一
些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作了一些考证,结论说明:黄巢的籍贯--冤句,就在今天的
牡丹区大黄集一带。其依据是:
一、从史书的界定看。一些关于古代的地理著作和地图对冤句所在地都有所界定,
一些现代的史书在论及黄巢起义时对冤句的“今地”也有注明。这些界定和说明,对
我们考查冤句所在地是大有帮助的。
《太平寰宇记》是一部被史地学者公认的“采摭繁富”、“惟取赅博”的历史地
理巨著。这部书是这样界定冤句的:冤句在曹州西四十七里。《元和郡县图志》卷第
十一“冤句县”条下文载:“东到州四十七里。本汉旧县也,汉初属曹州梁国;景帝
时属济阴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曹州”。那么,唐时曹州在今何地?这是解开
冤句地望的关键。《新唐书·地理志》云:“曹州的治所在济阴县”。《菏泽地名》
1987年版“西兖州、曹州”条下注:“曹州治所在左城,即今定陶县西力本屯乡左山
寺一带”。这一研究成果,与唐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志》的记载相吻合。据载,
当时的济阴县是南距莘冢集(今曹县莘冢集)三十里;北距乘氏县(今菏泽市驻地)五十
四里;再北距鄄城县(今鄄城县旧城镇)一百一十里;西南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二百
五十里;东南至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一百五十里。据此,我们认为,地区地名研究
所的专家们把唐时的曹州(亦即济阴县址)的位置,定在今定陶县城西力本屯乡左山寺
一带是有据可考的。按照《中国历史地图集》标定的方位和当时度量衡,济阴县址西
四十七里大致是今天的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一带。《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初年编著的,
距黄巢起义不过一百年稍多一点,地理沿革变化是不会太大的。
现代历史著作中,论及黄巢大起义时,对黄巢的籍贯尽管众说纷纭,但最占优势
的是以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为代表,即冤句在“今山东省菏泽西南”
的说法。另外,1979年版《辞海》在记载“黄巢”一条中也这样写到:“唐末农民起
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现代的历史学家们和具有权威性的辞书,均认
定冤句县城址在菏泽市(今牡丹区)内,足以代表当前史学界对黄巢及其故里的研究成
果。
二、从考古资料看。冤句地址的确定,是以曹州地址为依据的。那么,唐时的曹
州城址即汉代的济阴县址在今定陶西力本屯乡左山寺一带,这一历史推论是否扎实、
准确,是解开冤句地望的关键所在。今有一汉代遗存发现,似可以佐证汉之济阴或唐
之曹州故址的具体方位。 1997年秋,在定陶县力本屯乡樊庄村西约700米处发现一座
大型汉代石室墓,1999年6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大型土坑竖穴石室墓,
由封土、 墓道、墓门及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券顶距今地表3米,通
高8米, 长10.7米,宽7.6米,总面积81.32平方米。券顶用模形石垒砌而成,并用铁
块碎石作模加固, 其上部又用厚约8厘米的红泛土涂抹。在墓室的填土中,多西汉的
建筑材料,计有卷云纹圆瓦当、几何纹长方形砖、筒瓦、板瓦等。随葬品计有铜、玉、
铁、陶、瓷、金六大类。其中,铜器多鎏金,金箔、玉尺等遗物制作精良,足以反映
墓主人生前的奢华,颇具王者之风。据考古人员认定:该墓的年代在公元前32年至公
元2年(即汉成帝刘莺建始元年至汉平帝刘元始二年)之间。该墓西约500米和西南约
150米尚存两座墓, 可以推测,这里曾是两汉刘氏宗室的大型墓地。那么,作为刘氏
封地的济阴国、 定陶国、济阴郡址应距此不远。在距此墓南约2.5公里处有一处左山
寺文化遗址, 其北半部也多是两汉时期的墓群,二者相隔2.5公里。故而,济阴县故
城址应在左山寺或其附近。推而论之,唐时曹州治所亦应在此的说法,是能够成立的。
三、从地方志书记载看。《兖州府志·陵墓志》卷二十三载:“济水又东北经定
陶共皇陵南也,金以前曹州治在此地。”在济水的流向上《水经注》记载更详:“济
渎自济阳(今固阳)故城南,又东经冤句县故城南,又东经秦相魏冉冢,又东至济阴故
城,又东注入菏水。”据区内方志专家考证,魏冉冢即今安陵冢堆。安陵冢堆位于曹
县县城西北30公里,定陶县城西南21公里,菏泽市区城西南30公里,今牡丹区大黄集
村东南7.7公里。 也就是说:安陵冢堆之西北有唐冤句县城,之东南有济阴或者说唐
曹州城址。目前从区内现存的旧志书来看,在记载冤句县城的地望时,多沿袭上述之
说。清康熙年间修的《曹县志·地域图》,将冤句县城址标在安陵集、桃源集西北方
向。清乾隆二十一年本《曹州府志》也载:冤句城在县西南四十里,汉为县,属济阴
郡,宋改曰宛亭。《菏泽县·疆域图》更明确地标出了冤句地址的旧址:在原菏泽市
西南的李八老和曹县西北35公里的桃源集之间。依据上述地方志书的记载,我们认为,
唐代冤句县故城应在今曹县安陵冢堆西北,今牡丹区王浩屯镇之西南,东明大屯之东
南、马头乡之东北这一范围内,即今菏泽市牡丹区西南的大黄集一带。地方志书所载
的冤句大体方位是和史书对冤句城址的记载一致的。
四、从有关黄巢的传说看。黄巢的事迹,在菏泽市(今牡丹区)流传非常广泛。象
《黄巢落第》《卞律告密》等传说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言之凿凿。至今,在牡丹
区西部、护城堤东部,菏泽农校院内还留存黄巢点将台这一历史古迹,这代表着菏泽
人民对黄巢这位历史杰出人物的怀念和敬慕。1979年,黄巢点将台被原菏泽市人民政
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从民间文学和历史古迹的角度考察,黄巢若非菏泽
市(今牡丹区)这一带人,这些传说断不会千古流传,历史古迹也不会至今犹存。
以上几点,尽管证据尚需进一步搜集,论理有待进一步充实,但也表明:冤句在
今菏泽市牡丹区西南大黄集一带,菏泽市(今牡丹区)为黄巢立传的做法是有历史依据
的。当然,由于我区多次遭受黄河灾害,黄河改道波及菏泽地区内达12次之多,黄河
决口也发生在菏泽区内的就有164次, 唐时冤句城址、曹州城址乃至众多的遗存均被
淹没于地下,因而难以将冤句城址准确定位。但是,笔者相信,随着史学工作者们对
黄巢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黄巢籍贯的历史问题一定会被解
决,冤句县城旧址也会重见天日。
(作者单位:菏泽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