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城考(赵修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51&run=13

高密城,人称凤城,凤凰城,邑人世代口碑相传,几近妇孺皆知。然,却未留下
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实为憾事;所幸近年以凤凰命名街道、宾馆、公园者众,便又
唤起千年历史长忆,倍感慰藉。
那么,凤凰城一说到底是主观臆说,还是持之有据?这无疑是人们所关注的。费
点笔墨考其究竟,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自明。
今高密市治,西周时为莱夷维邑,是高密一地的最早名称。自公元前11世纪至今,
已逾3000多年。及至西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 置夷安县,为县治,亦有2000多
年的历史。至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 ,境内多县并存的局面终归高密一统,县治亦
为永久治所,迄今已近1400年。
夷维是齐国名相先贤晏子的故乡,《史记·管晏列传》云“晏平仲,莱夷维人也”,
当为邑人自豪。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春秋末夷维名称消逝至汉文帝十六年置夷安县,
夷维与夷安的关系已无文字记载可考。但十分有趣的是,“晏”字恰为“日”、“安”
二字的合写,同时按照当地的音韵拼读,“日”“安”与“夷安”又同为一个“晏”
字。依国人尊贤传统,夷安城则蕴涵“晏城”之意。此种推断或是揭示了其内在必然
的承接关系?
汉夷安城及周边地区,其地形地貌为缓平坡地,属胶莱平原之一部。即南起八里
庄南、 北至旗台村北,东起高家岭、西至谭伍屯20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鸟瞰全区,
其形胜宛若凤凰状。南岭若首,城郭为驱,东岭、西岭似两翼,小康、小辛二河如尾。
八里庄前之南岭,因地处城南而名,本名平安岭,高昂如凤首。东岭,以位于城
东而名,古称鹰来岭,亦称莺来岭,本名长陵;西岭,以位于城西而名,本名金岸岭。
两岭皆南北绵延数里,且向外侧延展,酷似凤之双翼,县治夷安城如(龟的一种)
居中,堪称凤驱。
小康、小辛(古称小石桥河) 二河穿城北流,至北栾家庄后泻夷安泽(古湖泊,后
称百脉湖) ,其尾闾摆动呈扇形放射状,加之河湖相交激起的两簇浪花,恰如一对凤
尾!
誉夷安县治及周边地带为凤凰之地,城因形胜而名凤凰城,恐怕是不会有疑问的
了。
我国以凤凰名县历史久远,且为数众多。首以凤名县者者当属陕西凤翔,唐至德
二载(757年) “取凤鸣岐山之意”,改秦置雍县为凤翔县。至明清时期,安徽凤阳、
凤台、湖南凤凰、广西凤山、云南凤庆、辽宁凤城诸县皆以凤为名。十分凑巧的是,
以凤名县者皆在华夏四方,而中原及近中原地区却无凤名,这无疑是与传说之中原为
龙、四方为凤的文化传统有关。另从自唐至清以凤名县的时序和数量来看,亦是与传
说中凤凰形象渐进完美的过程相一致,呈正比例的发展关系。这种以凤凰命名的大环
境,则客观、有力地佐证了高密凤凰城的渐进演化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众多以凤名县者,均因其境内有山,传说或凤鸣山,或凤栖
山,而山名凤凰,进而以凤名县,县治则称为凤凰城、凤城。另,山东的利津县城却
因清末城墙形似凤凰而称为凤凰城。而像高密城这样因天然形胜宛若凤凰而名,却是
绝无仅有的。
高密地处东夷,春秋战国时期称夷维,为齐国大邑。按照传统文化分类,如果中
原文化是龙文化,高密文化的属性则是东夷文化、齐文化,亦即凤文化 (当然,近年
来也有专家学者论证说齐文化是龙凤兼容文化) 。又十分凑巧的是,高密是东夷地区
唯一以夷为名者(夷维、夷安),这就更使高密凤凰城之说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如文所述,高密凤凰城缘自形胜宛若凤凰而名,源于汉代夷安设治之初,世代相
传至今。相信这个结论,一可为乡亲带来些许喜悦,二可引起有志于此者一点讨论,
以供商榷,这着实是笔者求之不得的。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近闻高密市城市规划,幅员达220平方公里,其规
划范围,南北恰与形胜凤凰首尾相齐,东西巧与两翼相合,是天随人意,还是凤合人
愿?让我们在与凤城的共生共荣中慢慢品位吧!
(作者单位:高密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