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荣奏折思想研究(王锡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45&run=13

中国清代著名的科举家族--福山古现王氏, 仅清季一代有资可证者就出了6名翰
林、27名进士(武进士2名)、35名举人(武举人2名),44名贡生,“列翰林者先后五代”。
古现王氏在长期的官宦生活中敢于谏言,皆能办事,形成了耿直的家风。王懿荣自幼
成长于这样的家族环境中,继承了这种性格特点。近期,为修《王懿荣志》,在整理
研究王懿荣奏折时,发现其中蕴涵了很多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现就其中所展现的精
神和品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对我们更好地继承爱国主义传统,相信会有一定的帮助。
直言其事的政治品格。清光绪十年(1884年),王懿荣任职翰林院,时年,慈禧太
后特下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
醇亲王奕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同治之后,他的次子载被选为皇帝,年号光
绪。奕是慈禧的亲妹夫,为了笼络他,慈禧多次降旨予以优待,清光绪元年(18 75
年) 诏赐他“世袭罔替” , 十二月命他“照料毓庆宫皇帝读书事务”,清光绪五年
(1879年)二月赐双俸。鉴于历史上皇帝为藩王之子,为了尊崇其父而引起统治阶级内
部矛盾的教训,当时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宗室盛昱、左都御史锡珍、御史赵尔巽等人
都上书表示“醇亲王不宜参预军务” 。王懿荣也有此顾虑,3月,他上了《醇亲王位
分尊崇,请恪遵御论收回成命疏》,奏稿中他十分注意策略方法,从当时国内国外环
境的角度阐明自己的建议:“臣惟今日事件,惟交涉夷务、筹兵、用人最为紧要”,
认为今不同往,内外事务日益复杂,“使自今以往,若有边防兵事,简任人才,筹办
粮糈,军机大臣谨奉懿旨,会同醇亲王商办,就第接见,无论体制若何,礼节若何,
倘事前有论断不和,事后或得失之互见,直臣当此进退难安,铮臣当此言之不敬,…
…”奏折还从醇亲王、光绪帝的角度出发,说明醇亲王不宜参预军机。这种忧虑从政
事的办事程序出发,立论是站得住脚的。不过,慈禧太后的真正用心,却是利用奕
来抑制议政王奕在朝中的势力。
王懿荣直言其事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反对慈禧太后大办“万寿庆典”。光绪二十年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正值慈禧太后60寿辰。之前,慈禧为游乐已经挪用海
军军费500万两,六旬庆典又花费白银不下1000万两,即使在战争吃紧时也并无收敛。
如仅点设景物一项规定,凡慈禧太后由颐和园进皇宫所经过道路的两旁、街道铺面要
修葺一新, 并分段搭建和点设景物。点景工程共分60段,需银240万两。当时,内忧
外患交迫,其时任南书房行走兼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侍读的王懿荣深以为虑,毫无顾
忌地奏上《吁请暂停点景但行朝贺疏》,这篇奏折篇幅并不长,但观点却极为明确。
他从京城稳定的角度,陈述了当时的两种情况,一是“近日倭人行踪鬼秘,……日来
都城多出面生可疑之人,以瞻仰点景为名,行状凶恶,行藏靡定”,二是“民情惊骇,
竟有置盛典而不观,反思往乡村遁逃为避居计者。连日洋人纷纷出京,各处教堂种种
聚谈不一”,接着他表明了自己的担心,“万一偶然不警,匪徒乘机窃发,……而变
生肘腋, 恐非六班及周庐直宿诸大臣一时所能猝辩” 。他最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此际安危所系,实在呼吸之时。必区区于一半月内,汲汲铺张,诸臣所见诚为未广。”
此疏既上,京朝为之变色,在许多王公大臣都在利用庆典来讨好慈禧的时候,王懿荣
却疏谏“点景”,反对大办万寿庆典,即使是就事论事,这也是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
的。
维护士风的廉政思想。晚清政府已是腐朽之极,在政治方面每一个正直的爱国者
都忧虑重重。光绪十年(1884年),他初涉政坛,在撰修会典时,发现朝廷允许各省督
抚通筹外销闲款为京官津贴,有滥筹、滥发之嫌,他感到事情重大,于是奏上《更定
京员津贴银两名目疏》,其中讲到:“去年部臣以议给京员津贴银两入奏,得旨允准,
各省督抚通筹外销闲款,相继登覆,或有不择名目及未作正开销者。以朝廷宽厚正大
之举,而臣下拟议乃为苟且敷衍一时之计。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他认为这是关系
到端正士风、维护政体的大事,他在奏折里所表现的思想,就是要提倡廉政。这个奏
折如得准允,所得罪的人自是不少,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顾忌,“明知臣此疏一出,
望者闲怨,议者违驳,至于饥弹,亦所不避。诚一介虽微,所关者大。欲洁先乱,鲁
论有诛。若臣当此忍隐弗言,同乎流俗,窃恐一世士风,江河日下,讵复有所底止!”
虽然减少京员津贴银两涉及到的是在京官员的整体,可能要得罪大批官员,但王懿荣
认为这个事情不合理,不怕顾忌,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这个奏折,当天就批转下来,
“奉上谕,翰林院代递编修王懿荣奏京员津贴银两请饬各省妥筹闲款更定名目作正开
销一折,着户部奏议。”
忧国忧民的爱国品质。 王懿荣十分关心国计民生。1884年3月,黄河下游水患,
山东巡抚张曜筹办各项工程,奏旨开通徒骇河,分设水门,引黄河水入海,但情势仍
颇为紧急。王懿荣查阅了相关资料,奏上《请速开马颊分减黄流以弥东患而卫畿辅疏》,
疏中陈述了历年水患之害及目前的严峻局势。在介绍了周围徒骇河、马颊河、卫河流
域地势后,他认为鉴于徒骇河上游面宽不过三四十丈,且多淤浅,应兼用马颊河以分
其势。“马颊河身宽有百数十丈,两岸屹立,大段深通,但使培残补缺,挑深增高,
即可畅流入海。两河并用,黄水自然分减”。他对两河并开恐危及京畿之说不但进行
了地理方面的澄清,并指出了此说的危害,“不知兼开马颊之为泄沥水,而一旦引黄
北灌,直趋卫河,始悔谋之不早。”同时,他认为“惟入海之通塞,尤视治法之短长。”
在考证了历史上的治河经验后,考虑到水量分减后水势减弱,海潮入侵,他建议在徒
骇河、马颊河口“仿矶嘴之制,量为变通,借其势以御海潮,相冲相激,海不能以汹
涌之势遏阻黄流,则内沙不停,外沙不入,隐然一逆河之意”,并具体解释了明代永
乐年间平江伯陈所建矶嘴的形制。这些治水的方法我们今天看来仍有不少启发。王
懿荣的这篇奏折写得相当精彩,他分析地势严密,对于历史上有效的治水之法论证充
分,对治水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这在一般文官中是不多见的。
王懿荣的忧国思想还可以从他的《藏吏制策奏疏》看出来。这份存于烟台市博物
馆的奏折内容是建议朝廷在西藏设粮株官员,奏折历数了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情况,包含了很多西藏历史、风物,内容十分丰富。他的这个奏折,包含了很深刻的
思想,就是看到19世纪末列强对我国西藏的窥视而提醒和建议朝廷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注重教化的人文思想。王懿荣1894年后曾先后三次任国子监祭酒,是当时执文化
界牛耳的人物。当他发现曲阜孔府管理混乱,先后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奏上《训饬
衍圣公向学并饬整理衍圣公府地产疏》。疏中写到:“至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幼
而多病,中道短折,外戚任事,家用不康,折毁墙屋,遭罹火灾,书籍图录,散亡殆
尽。加以恩赐田产百户把持,任意出纳,锢弊日深,渐多迷失。”甚至于“田产租粮,
经管侵吞,朦混多弊,积重难返,非官为清理,不足以定出入,供粢盛。”第一次上
疏后,光绪帝曾下旨山东巡抚,拣选官员前往曲阜会同地方官详加确查。光绪十七年
(1891年),山东巡抚张曜病故,后任巡抚福润一直没有清理。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
一月,他又奏上《重疏前请整理孔子祀田并清查地产疏》并附片《奏请修复曲阜尼山、
洙泗两书院及请饬各省督抚,无论新旧刻本图书解交山东巡抚转行曲阜收藏疏》。他
根据文献记载,将历代朝廷恩赐孔府地产情况列上,建议由官方出面清理,确定章程,
责人管理,防止隐占私卖,升科加税,每年年底由地方官详查结报。每当巡抚、学政
巡视地方时,应专门查询,经管人再有前弊,随时更换。对烧毁古书的调补,要求各
省督抚将新旧刻本图书备一份交山东巡抚转行曲阜,官绅家刻图书愿意捐送的,也可
送交。对于荒废的尼山、洙泗书院,由州府进行修复。当日,光绪帝在上谕中逐项查
嘱落实。王懿荣关于孔府的两个奏折及附片,虽然是为了维护儒学尊严,同时可以使
百姓减少承佃,利于国计民生,这就不仅是教化的内容了。
王懿荣是一个大学者,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借助自己所处的位置,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作用。他先后奏上《胪陈本朝儒臣所撰〈十三经疏义〉请列学宫疏》《恭进儒
臣撰集古金文成书有裨经训疏》《呈进拟补〈承华事略〉疏》,使一批著作受到了重
视。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听说奉天怀仁县晋义熙年间高句丽好太王墓石穴
暴露,云南曲靖南宁县晋爨宝子墓、陆梁县爨龙颜墓丘陇皆淹没,陕西古墓被盗,其
他地区古墓多有冲陷,奏上《请重申旧章请封禁天下古墓疏》,请求朝廷加强保护古
墓、文物,并提出了六条措施。尽管当时清廷已无暇顾及,但这些建议,对于我们更
好地保护和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决的抵抗主张。王懿荣出生在一个战乱频仍、内忧外患交困的时代。光绪二十
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慈禧太后却奢侈筹办60大寿万寿庆典,他冒着风险,
奏上《吁请暂停点景但行朝贺疏》,其主要思想是减少铺张浪费,一心备战。紧接着,
他又奏上《详度夷情审量时局疏》和《时事孔亟请召用亲贤疏》,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提出了主战而勿轻与议和的主张,并请求召用恭亲王奕协办军务。其中在论及中日
交战形势时写道;“顷者濒海一带,逢冬大雪,寇性畏寒,既据要害,藉此休息,阴
谋布置。兼之彼国空虚,外强中干,久成弩末,若以和议,遽来夷情莫测,……何以
言之?我之虚实,彼己知之,彼之所缺者钱耳。和议猝成,钜款荐至,输将逮半,而
秣厉重来,挟我之资便以攻我,近则半载,远或数年,中国无安枕之日,日益寇粮而
资之盗也。”事实不幸被王懿荣言中,甲午战争后期,日本虽已国力匮乏,但由于后
党李鸿章的妥协,清廷战败,中国从此一蹶不振。
(作者单位:烟台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