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就回首(柳宗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198&run=13

1985年11月,组织上安排我任史志办主任兼主编,深感责任重大。福山,从明朝
万历年间到民国初年,5次修志,成志4部,皆出自高官进士大家之手,在地方上颇有
影响。我作为一个无名之辈,自感识陋才疏,力不从心。经反复斟酌,认识到这是组
织信任和人民重托,下决心立志,以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意向,争取早出书出好书,报
效组织,献给人民。自上任起,理论不通,向书本学。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清代
方志大师章学诚论著、近代方志学家著述、现代各种书刊,初步明确了志书的性质、
目的、要求、原则和编写方法,树立了必胜信心。知识不多,向社会学。方志是地方
百科全书,一个人知识不可能各领域都通,自己昏昏,志难佼佼。社会是人生最大课
堂,那里知识丰富,各科老师都有。为此,我以小学生身份,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
进行调查研究。几年来,调查材料80多份,其计110万字,解难纠偏35处(件) 。经验
不足,向行家学。行家昨天走过的路,就是我们今天的捷径。从1987年起,先后参加
省主编研讨会4次,市研讨会2次,兄弟县市区志稿讨论会8次,聆听了专家学者报告,
向内行请教,学习编纂经验,取长补短,增长才干,丰富了自己。有志者事竟成,几
年来靠着不完成志书誓不罢休的志向,奋力拼搏,初稿,送审稿,出版稿,无不预期
完成。
主编是志书编纂工程的总设计师,贯穿整个过程之中:搜集资料要主,制订篇目
要主,修改总纂更得主。主不是武断专横,既得听进编辑的意见,尊重他人,又得有
自己的主见,特别是在意见不一致时,怎样坚持已见,说服对方,从善如流,调动编
辑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福山区志》初稿设《烹饪》编,总纂时觉得与《商业》
编章节重复,要砍掉,而编辑认为把地方特色砍掉可惜。经反复研究权衡,将《烹饪》
编合并至《商业》编,由“编”下降到“章”,与“饮食”章平起并列,这样不违章
法,还突出了地方特色,编辑心悦诚服。同时,主编不能当甩手掌柜,光主不编,否
则,将主不到点子上。志书初稿,本人承编了《概述》、《人物》、《杂志》、《附
录》、《文化》等编,约占全志的四分之一。在起草中,不耻下问,竭尽全力,争作
范本。获得了“试验田”经验后,在指导改修中心里有底,不放空炮。工商、物价、
计量编,其中物价章中,没有物价指数,看不出物价变化幅度。修改时同编辑一起走
访物价部门,请教计算方法,逐项按年计算,终于成表,填补了缺项。类似补遗达58
处。
主编有一个共同的声音:苦! 苦就苦在:采访苦。志书是以大量原始材料砌成的
“万里长城” ,一部百万字的志书,需500至1000万字原始资料,它散存全国各地,
这么多资料要采访、调查、抄写、核对,岂能不苦?在时间、人力、资金不足的情况
下、 全办人员, 艰苦奋斗, 风餐露宿,先后共采3000万字“荒料”,理编500万字
“精料”,用工甚大;谋篇苦。志书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虽然从中央到地方有个
大体篇目框架,但它又是地方性书籍,要突出地方特色,不能类同,这就增加了谋篇
的难度。《福山区志》先后6易篇目,其中大调4次;修改苦。参编人员来自各行各业,
实际文化素养、文字水平千差万别。初稿交到主编手中,主编要从头到尾阅读几遍才
能下手,从观点到标点,无不通编细改。修改时不返工还好,如有较大变动或推倒重
来, 还要作通编辑的思想工作,共同拟订修改意见。《福山区志》初稿返工3遍,动
“大手术”5遍,劳动量可想而知。总之可以说志书是“苦”出来的。
苦与乐,一对矛盾,相辅相成,有苦必有乐,乐从苦来,乐在其中。任职乐。能
在方志这块土地上,献身自己的事业,其乐无穷。方志业在当今社会鲜为人知,要领
导把精力放在方志上那是不现实的。可是方志是政府的一项事业,占据一席之地,我
们能在百业中独树一帜,不能不说是荣幸之至。正名乐。《福山区志》初稿撰写时,
类似是非颠倒的人或事计23件。李善本,1938年曾任过中共福山县委书记,后脱党,
从事教育工作,长期以来都认为是个“坏人”。在收采资料中,发现此人并非如此,
后经深入调查,逐条落实,排除了怀疑,并为其立传。当亲友登门感谢时,大家都乐。
出书乐。经十个春秋刻苦努力,志书面世,发行全国,走向世界。福山自建置至本次
修志下限,共754年,过去的245任县官中,只5名县官修志扬名,进士、举人、贡生、
大学生共1752人中, 也仅6名本邑总纂永载史册,流芳百世,仅此,又安能不乐。用
志乐。志书发行29个省市自治区和32个国家及地区,被社会所承认。有的奉为传世之
物,留给后代;有的当成经典,逢事看看志书怎么说;有的当成资料库,每遇到难题,
便查志书。区化工公司,新建厂房缺地质资料,不敢开工,查阅志书后按时动工,省
时节资。福山游子分布在国内外近4000人,入志百余名,这些人身居异国他乡,爱国
思家,他们读志后,了解到家乡变化,如同身返故里,纷纷到函称谢。浏览来信,心
似蜜甜,喜难自胜。
(作者单位:福山区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