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轮志书编修看主编的职责(宋桂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197&run=13

一、把主编职责贯穿到志书编纂的全过程
一提到主编,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统揽全书,笔削全志。然而,主编之主绝不是
仅仅在初稿之后的统揽和笔削,而是应该贯穿整个志书编纂过程。编纂地方志是一个
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建立机构、业务培训、资料搜集、资料核实、试笔编写、
总纂合成、初稿评审、修改定稿及印刷出版等不同阶段。这些阶段环环相扣,互相制
约,哪一个阶段出了问题,都将影响整部志书的质量。
因此,主编必须从一开始就介入每一个阶段,统揽全局,贯穿于编志工作的全过
程。也就是说,从志书筹备阶段开始主编就应具有独立的思想和对整部志书的驾驭能
力,把编纂意图一步一步地贯彻到志书编纂过程的每个阶段。比如,我们在第二轮修
志工作中,首先对前志和地情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第二轮志书与前志的不同,确
立了第二轮志书的整体编纂思路,就是在前志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
征,全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有
机统一,努力提高志书的可读性和著述性。在这个整体思路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制定
了《志书编纂工作方案》和凡例。同时,为了使主编的编辑思路和工作意图更加明确,
我们又制定了《市志编纂规则》。方案、凡例和规则,成为今后方志工作的具体指导。
我们把这些文件交给全体编辑人员讨论,统一认识,使每个编辑从一开始就明了主编
的工作意图和思路,形成上下合力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制定了《市志篇
目》和《资料搜集编报参考提纲》。篇目的设置,是编写大纲的第一步具体体现。例
如,为了突出地方特点,我们在前志单设《黄金志》的基础上,这次又单设了《粉丝
志》,以突出招远市“金城天府,银丝之乡”的产业特色;为突出时代特点,我们设
置了体制改革、对外经贸与开发、信息产业等分志;为了提高志书的可读性和著述性,
我们在概述之前设置了“城市名片”,在各编章下设置了无题概述,同时根据需要设
置了专记、考略、调查、始末等。另外,适当增加人文方面的内容,在自然及经济部
类尽量体现人的作用和人的活动。 篇目制定之后,我们为全市142家供稿单位分别撰
写了资料搜集编报参考提纲,同时举办了所有供稿人参加的资料搜集编报培训班,把
编纂意图、范围、规则要求灌输给每一个资料提供者,使资料搜集编报工作有章可循,
有的放矢。整个资料搜集阶段,我们划片包干,巡回指导,定期印发工作通报,经常
召开编辑人员碰头会,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统一思
想认识,让每个编辑在下基层指导过程中严格贯彻主编工作思路,为下步试笔编写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下半年,我们已进入试笔编写阶段。为了统一选材标准和文
体文风,每一个执笔编辑各自编纂一部分志,然后相互审阅,集中讨论,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根据发现的问题,重新修订和完善《市志编纂规则》,每个编辑人手一份,
使其在编审初稿时即严格落实统一的编纂思路,体现主编的编辑意图。这样,志书总
纂合成阶段就会减轻压力,有利于志书整体质量的提高。
全面质量管理,是主编对修志全过程的管理。在志书编纂业务上,实行主编负责
制,志书编纂伊始,就要将主编选配好,以便主编统揽志书编纂全过程。有些地方,
主编配备较晚,这样对主编发挥作用不利,晚到的主编需对上任前的编撰工作进行认
真的检查,若发现问题,还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进行纠偏和补正,弥补前段时间缺
少主编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例如编志人员分工的调整、行业志(部门志)稿的补漏、篇
目的完善、初稿的验收、总纂的进行等,都需认真检查,严格把关,才能将编志工作
纳入主编主持下的正常轨道。

二、提高主编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主编决定志书质量的好坏。主编是一部志书编纂过程的主持者,或曰主事者,同
时,主编又是编辑人员的主心骨。一个好的主编,必须有高屋建瓴的编纂意见,我们
称其为主见。而正确主见的形成,来源于学习和调查研究。主编人员要努力学习和掌
握马列主义理论,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修志实践,确保志书政治观点正确;同时,
主编要带头学习方志理论,不断探索修志方法,确保志书的科学性。主编只有不断提
高自己的知识和理论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编纂意见。但
是,仅有理论是不够的,主编还要善于联系实际,切实搞好地情研究,把修志理论与
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以突出志书的地方特点。第二轮志书主编不同于前志主编的是,
第二轮志书主编在深入研究地情的基础上,还要深入研究前志,对前志的优缺点有一
个公正的、全面的认识,以便弥补前志之不足,使第二轮志书更加科学和完善。另外,
主编还要参与具体编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各编辑人员的指导作用。主编
是志书的主持者,更是志书的主攻手。一般来说,主编要善于编写重点志和难点志。
一方面,主编亲自编写重点志和难点志,有利于带动全体编辑人员攻关苦干;另一方
面,主编通过实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思路,有利于志书质量的提高。主编
要善于发现每个编辑的优点,尊重他们的特长和创造力。要为编辑人员解决切身问题,
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编辑工作。新一轮修志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参加过上一
轮修志人员的专业特长,委以副主编的重任,让他们领衔上场唱主角,带动所有编辑
人员开展工作。他们大胆积极的工作,对主编也有很大的促进,使编辑人员和主编在
认识和工作上都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对提高志书的质量极为有利。

三、总纂合成阶段主编的统揽作用
我们所说的“统揽全书,笔削全志”,主要体现在总纂合成阶段,这一阶段是主
编职责集中的体现。虽然主编从一开始就介入志书编纂整个过程,但是主编毕竟不是
每一部志稿的具体编纂者。由于编辑素质、编辑水平和编辑态度的不同,主编的意图
贯彻到每个编辑每部志稿上必然不能整齐划一,这就要求主编应严肃认真地审定每一
部志稿。笔者认为,总纂合成阶段主编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统一收录标准,杜绝各自为政。修志是一项严谨的文化工程,要求收录标准整
齐划一,严禁随意性。志书的收录范围和标准,早在志书筹划阶段即有统一要求,具
体体现在志书的凡例中。各编章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端。特
别是大事记、人物等编章,必须认真对待。具体到每一编,也要特别注意分寸,比如
以事系人系到什么分寸? 什么级别的荣誉、什么级别的会议、什么级别的人物可以收
入志书? 这些都必须遵守严格统一的标准。我们在前段志类丛书的编纂中,就明显出
现过收录标准不一的问题,引起了一些不满和争议,这个教训记忆犹新,所以第二轮
志书编修我们把统一标准放在首位。
2.处理好交叉互见,杜绝重复和自相矛盾。一个事物往往有好多个侧面,往往在
两个或多个分志中都涉及到,所以交叉是志书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但是交叉不等于
重复。由于编辑人员各自为政,志稿之间的交叉重复只能由主编发现和审定。主编要
善于发现各编章之间的交叉,要做好交叉互见的文章,在各个编章从不同侧面记述同
一事物时,该详则详,该简则简,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而最为关键的,各编章涉及到
的同一事物,严禁出现自相矛盾现象。要特别注意大事记、概述、人物等综合部类与
各分志之间的交叉,避免矛盾。
3.认真考证核实,消灭事实错误。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消灭事实错误是总纂阶
段最关键的问题。第二轮志书时限比较短,记述的事情都相去不远,当事人大都还健
在,事实错误最容易被发现,也最容易引起不满和争端。特别涉及到人物的生卒时间、
职务等,必须认真核实。一些重大事件的记述,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避免时间、过
程、结果等事实错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新志大都比较重视经济部类的记述,
经济部类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大量的数字,而数字往往最容易出现错误。我们在试笔编
写阶段曾多次发现这样的问题,有文字记述中的数字和表格中的数字不统一,上下文
之间增长或减少的数字计算不准,一组统计数字分项与总项不符等。这些问题一旦出
现,必将降低志书的可信度,导致“一字不实,满篇生疑”。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慎
之又慎。主编在审定每一部志稿时,发现3处事实错误(包括夸大、缩小事物,时间错
误,地点错误,表述和数字上的自相矛盾) ,即视为不合格志稿,退回原编辑重新审
改。同时,我们还根据编辑业务特长,让那些比较细心的编辑集中做好资料核实工作,
专门为每部志稿挑错,尽量消灭事实错误。
4.解决好详略问题,努力突出特点。详略不当,会使志书出现比例失调、重点不
突出、画蛇添足等弊端。主编必须根据志书的总体字数安排和每一部分志的分量合理
分配字数。重点志和特色志要浓墨重彩,写深写透,使志书结构合理,繁简得当,特
点突出。
5.统一文风体例,使全书浑然一体。一部志书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各分志的简单
的机械组合。但是各编辑文化程度和书写习惯不一,往往造成风格不统一,影响志书
的整体性。主编在志书合成阶段要特别注意文字上的润色和加工,删繁就简,统一文
风,要特别注意关键篇章(如序言、概述)的文字,尽量做到简洁生动,言简意赅。
(作者单位:招远市史志办公室,此文曾发表于《志与鉴》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