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沂蒙文化产业 叫响沂蒙文化品牌(刘存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19&run=13

临沂市是一个文化大市,是沂蒙文化和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沂蒙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底蕴厚重,资源丰富,人才济济,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然而,由
于我们文化产业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
基本处于一个有资源无开发,有优势无宣传,有设施无规模,有规划无计划,有市场
无效益,有游客无吃住,有平台无产品,有产品无品牌的状态,就是说没有把文化作
为一个产业推向市场,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1、 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进入各级政府宏观发展战略,没有建立起文化产业统计
体系, 文化产业在GDP中占有多少个百分点,多数人搞不清楚,同时也没有出台文化
产业发展的有关法规、政策。
2、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文化产业远未成为各县区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相对分散,又制约了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文化
产业组织的小型化,资源优势的分散化,难以适应强势市场竞争的要求。
3、 由事业单位转制的文化企业组织,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依赖政府资金办文化的
基础上,缺乏市场营运活力和团队创意活力,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同样,政府文化
管理部门尚未完全从直接包办文化的管理模式脱离出来,各自为政,文化市场呈“围
棋”状分布,不利于规模化发展和大市场化运作。
4、 文化产业宏观管理政出多门,产业链条被人为割断,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
利用,长期制约着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时期以来,条块分割、行业壁垒的存在,
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5、文化资源的产业要素发掘远远不够,资源占有意识和创新开发意识相对落后,
使各地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全面盘点与评估,文化产品特色不鲜明,各种文化要素得不
到市场确认,产品链接和营销得不到合理整合,使文化资源难以完全转换成产业资源。
6、 对文化产业的开发目标不明确。具体说来一方面基础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
层文化设施陈旧,农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另一方面则是追求轰动效应的文化造势工
程中投入产出比例的低下,在风行一时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和“地区名片”式
文化节庆活动中,使某些地方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是一个吸引投资、招揽生意的
诱人幌子,使文化资源沦落为“托儿”。因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既得不到应有的文化尊
重,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投资开发。
7、 缺乏“文化创意财富”意识,是制约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使文化资源
优势不能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根本问题。由于缺乏“文化创意财富意识”,不重视
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就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研究开发专业人才的重视,因
而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不能尽快地形成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沂蒙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使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使文化软黄金尽快变为市场经济中的硬通货。笔者认为:
1、 要正确认识文化创意财富的重要性。文化之成为产业,产业创生财富,文化
的软黄金可以转变为硬通货,这是历史文化精神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创举。用文化
来创意财富毕竟与用物质来做买卖不一样。在价有所值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在转化的过程中文化和财富两者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在完成转化的进程中,文化的价
值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不断增强,甚至在转化完成之后,文化还会持续增值,它的再
生性有可能将启动新一轮的增值。这是因为,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是时代的文化精神,
是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特别是闻名全国的沂蒙精神,其实质是科学发展观铸就的时
代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永无止境的。
2、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谋求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决心和举措。搭建一个展示我市文化产业成就和实力、展
现我市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文化资源的广阔文化市场,逐步引导国内外了解临沂,走
近临沂,热爱临沂,投资临沂文化产业,形成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平台,以沂
蒙文化、沂蒙精神为核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展示活动,让沂蒙文化、沂蒙
精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近距离感受
和体验国内外不同的文化风情,进而关心和融入我市文化产业建设中去。
3、各级政府要做好组织引导,建立文化产业市场运作的平台。我市是文化大市,
有源远流长的沂蒙文化、博大精深的沂蒙精神,有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
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等文化资源,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
文化大市,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资源优势。我们要通过文化市场运作的平台,把
沂蒙文化、沂蒙精神宣传出去,把临沂的人文风情宣传出去。要不断更新观念,充分
利用好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掘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
4、 做大做强沂蒙文化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沂蒙文化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因
而要积极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过硬的名牌项目、名牌产业、名牌产品,
围绕驰名中外的“一山(蒙山)二墓(银雀山汉墓竹简、北寨汉墓)三水(沂、沭、河)
四圣(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宗圣曾子、算圣刘洪)一战役(孟良崮战役)”及其他
人文资源,形成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化需求的产业链,做强旅游文化、
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产业的品牌,对已有的沂蒙精神展、书圣文化节、智圣文
化节等文化节会,要不断充实内容,一次一个特色,一次一个台阶,进一步提高文化
的含量和品位,通过节会的传播和影响,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5、 进一步优化、组合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目前,文化产业面
临着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必须以创新观念、超常发展为导向,抢抓机遇;以体制
改革、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配置、投资多元化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人才支撑为
动力,全面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挖掘国有文化存量潜力,鼓励民
营文化资本向文化产业转变,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扛杆作用,逐年增加对文化产业
的投资比例,形成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
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实现我市文化产业资
源的优势化重组和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打破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以公
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
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格局,组建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形成一
批过得硬、叫得响、出得去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6、 要充分发挥沂蒙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文资源积淀丰厚的优
势,尽快形成一批文化品位、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产业。为此,要立足不同的文化资源
和经济基础,采取不同的产业培植措施和市场运作方式,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充分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渗透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
在数字化装备、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与科研机构协同攻关,力争突破,
为做大做强沂蒙文化产业提供科学创新的坚强后盾。
7、 各县区要舍得投入,把自己的人文资源优势宣传出去,在宣传的过程中,提
高透明度,找准切入点,逐步建立起一支过硬的文化产业队伍,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进入文化市场,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发展文化产业的长效
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确保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避免出现一哄而起,昙花一现的
局面。
本文以管窥之见作引玉之砖,以期引起全市人民对沂蒙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
(作者单位:沂南县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