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编辑责任与创造年鉴精品(高燕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174&run=13

年鉴现状,要求我们负起责任。
一起起惨痛矿难带来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一种种假劣食品导致许多无辜百
姓受到伤害,一次次严重污染造成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从这些安全事故和重大案
件中,我们看到了共同的祸根,那就是责任的缺失。责任缺失造成的物质领域的灾难
是显而易见的,而责任缺失造成的精神领域的损害更甚,不显山露水,却在慢慢地侵
蚀着人们的思想。编纂出版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实事求
是地记述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发展、特点、利弊等,如实地反
映历史、 存录历史,这是年鉴的定位。但现实情况如何呢?2005年3月29日,在全国
年鉴奖评奖大会上,许家康会长指出:“目前年鉴编校质量问题不可小视。年鉴是权
威性资料工具书,而‘资料’按照《辞海》的解释,是可以直接用做参考或依据的材
料。因此,年鉴资料的准确性、年鉴编校质量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但从
这次评奖来看,多数年鉴的编校质量不容乐观。在抽查的几万字范围之内,真正查不
出差错和毛病的年鉴还不到10%; 有的年鉴在统一抽查范围内发现的差错不多,但在
别的地方差错也不少, 在参评的年鉴中,大约有10%因编校质量问题而落选或降低了
获奖等级”,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翻阅时下众多年鉴,从体例到内容,
从版式到装祯,问题较多,撇开单纯的字词、标点符号和版式错误不说,仅就记述内
容虚浮来说,这明显是编者责任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失信于历史,失信于
读者。
从笔者综合的情况看,一是不少年鉴中地方领导的讲话、指示等“上层”资料齐
全,热衷于能“突出政绩”的“政事”“大事”,而缺少“下层”“基层”的资料,
把百姓喜闻乐见的代表社会发展勃勃生机的新事物置之度外,认为年鉴是编给“领导
者”看的,是“官”书,因而对普通百姓生活很少问津;二是不少编纂者缺乏与时俱
进的观念,沿用老框架,把握不了年度内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搞不清记述的重点、
亮点,如农业、金融保险、城建环保、社会保障等重大篇章缺少概述或概述内容陈旧,
不能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地提炼此项事业的新发展、新特点;三是有些年鉴对群众普
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或者避重就轻,或者蜻蜓点水,镜头只对准“风光无限”的事物,
对可能“影响地方政绩”的却只字不提或浮光掠影。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看事物要
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成功相对失误、经验相对着教训而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
有时会加剧环境污染;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有时也伴随着强拆强迁的恶行;国有集
体企业改制破产甩掉包袱的同时,也会出现失业下岗等社会问题。如果年鉴只是如实
地记述“正数”、积极的一面,而没有如实地记述“负数”、消极的一面,就会失信
于历史;四是经济指标只比较年度内有增长的、好看的数据,而对降低、减少的数据
就不做比较,怕有关领导看了不满意。这四种做法弱化了年鉴“鉴”的功能,起不到
应有的作用。另外,年鉴本为工具书,应提供目录、索引等检索方法,让读者使用方
便,减少麻烦。而有些编辑没有真心为读者着想,图省事,或者不设索引、图片目录,
或者索引搞得很繁杂,很难查,让读者如坠云雾,使用极其不便。在校对上,达不到
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的最低标准。把差错率高归罪于编纂者不讲职业道德,责任心差,
决非牵强附会,笔者认为,年鉴编辑既然端起了这把“炒勺”,就必须一丝不苟,诚
心实意地作好这道“菜”。制造商和经销商讲责任,讲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商品质
量好,没有瑕疵,消费者才会买他的帐,反之,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就会失去市场,
年鉴也是如此。一般消遣类出版物的差错率高,固然也是不合要求的,但读者还可揣
摸着看,能领会大意;但年鉴定位为权威性的资料书,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它的差
错不仅降低了年鉴的使用价值,影响年鉴信誉,而且误导使用者,以讹传讹。

用责任创造年鉴精品
首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这是年鉴编辑讲责任的重要
体现。年鉴编纂工作不是热门事业,但既然选择了这一事业,就要诚心、安心、静心
地对待它。领导班子和编辑人员必须思想稳定,不热衷于高官厚禄,坐得住冷板凳,
能抗拒腐蚀和诱惑,耐得住寂寞,进而才能树立精品意识,把高质量当作年鉴工作的
生命。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难免敷衍了事、人浮于事、无
所事事,哪里还会有诚信的职业道德! 编纂者必须有判断大是大非的觉悟和勇气,不
搞文过饰非,不以个人的好恶来评价资料。在负责任地记述成绩和荣誉的时,也要负
责任地准确地记述失误和教训,记述人为的损失,以警示后人,借鉴于未来。同时必
须开展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破除只要“缝缝补补”就能干好年鉴编辑的心理。对新
生事物的敏锐嗅觉,来源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自觉;对年鉴编
纂的熟练驾驭来源于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经验,虽然不少人拥有文凭证书或中高级职称,
但仍然需要“讲学习”,这不是一句套话。时代的飞速发展,国内单位之间、国际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给我们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面对新世纪、高科技,我们必须与时俱
进,提高水平。
其次要树立调查求实的作风。责任和责任心体现在年鉴编纂中,就是要兴调查研
究、务实求真的作风。马祖光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信息专业首席教授、中国科学
院院士、我国著名光学专家。他爱党爱国、甘于奉献、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淡泊名
利。他常说做学问要经得起别人的考问,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不能在知识界里做奸
商”。原电子工业部委托他主编一本激光统编教材,马祖光极端重视,“取材一定是
当今最新成果,每个定义、概念须准确恰当。”每一章、每一节、每一页、每一行,
甚至标点符号,他都细细推敲,最讨厌“大约”这样的字眼。马老的一言一行都体现
了一个学者对工作求真务实的作风,对事业至情至善的敬业之道、尽责之心。他是新
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依据年鉴政治性、真实性、科学性的
特点,一方面要对报送的稿件进行常规性审查,核实稿件资料是否符合“三个代表”
精神的要求、是否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基本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等;另一方面,编辑要
从重大、特殊事件中感知现实,把握时代的脉搏,必须抽出时间和精力,以记者的敏
锐, 深入基层一线调查采访, 这样才能发现新内容,设置新框架。不能事过境迁再
“调查历史”,或者以逸代劳、“守株待兔”,坐等年终各单位供稿。
三要完善制度建设。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大家都不负责,我一个人负责也白
搭--讲责任无用;别人对我不负责,我对别人负责是犯傻--讲责任吃亏;别人不负责,
我想负责也负不起来--无法负责任;凡此种种,是对责任观的肢解和歪曲,是极端个
人主义的自私表现,年鉴编纂中也会遇到这些事,只管自己的“摊儿”,校对他人的
稿件时漠不关心或敷衍了事,影响年鉴整体质量。须知,年鉴工作讲究个人分工,有
分工就必有分工负责,我们只有将自己承担的责任先负起来,才能影响和带动周围的
人负责,形成一个负责任的氛围,而不能用自己的不负责任去淡化负责的氛围。年鉴
编纂出版也讲究团结协作,是靠集体力量和智慧才能完成的事业,正如集体是由个体
构成的一样,离开每个成员的责任感,这个集体就难以形成一个负责任的集体;每个
成员都负起责任来,这个集体的责任才能落到实处,推动集体事业的发展,实现集体
的利益。我们讲责任心,也要讲责任制。有履责要求,也要有责任追究。落实责任制,
一在履责,二在问责。没有问责,责任制形同虚设,问责,要贯穿到履责的全过程。
事前问责是提醒,事中问责是督促,事后问责是诫勉。对认真负责的,要给予奖励和
表彰;失职渎职的,要追究和惩罚。只有把责任心和责任制统一起来,把履责和问责
结合起来,才能树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
主编、副主编和责编对全年域内的主要成绩、经验和主要热点问题要深入研究,取得
共识,对所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负责,包字到人。对单位供稿要实行主要领
导签名把关制度,文责自负,因为从初稿到清样,这中间经过很多遍的修改补充,如
果不请原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很难保证稿件不出硬伤,但这也决不能成为年鉴编辑逃
避责任的借口。对出版和印刷部门,编辑部要同其签定出版与印刷合同,避免出现违
约和失信行为,保证按时按质按量交“货”。每一个环节都讲责任,年鉴才能出精品,
才能使读者信得过,用得上。
(作者单位:文登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