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泰安年鉴》 为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泰安服务(马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167&run=13

一、《泰安年鉴》创刊15年来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1991年,市政府下发《批转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关于编辑出版泰安年鉴实施意见的报告的通知》(泰政发[1991]90号),就编辑《泰
安年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保障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15年来,伴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泰安年鉴》组编工作一直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据统计,
15卷《泰安年鉴》 ,共编发1021万字,刊载时政照片、彩页1250页,共计发行3.5万
册, 读者近百万人次;与全国200家年鉴编辑单位建立了交流、交换关系。在历次参
加全省年鉴质量评比中,《泰安年鉴》均获得好的奖次,1999卷荣获全国地方年鉴综
合评比一等奖。2005年12月份在全省年鉴类志书评比中,《泰安市情概览》获综合奖、
框架奖设计奖、条目编写奖、印刷装帧奖4个三等奖。
年鉴具有“鉴往知来”的独特作用,它记载上一年度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反
映党委、政府在组织经济建设、管理社会事务中的经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15年来,《泰安年鉴》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泰安年鉴》为各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年鉴记载昨天的事件,
给今天的工作以启迪,为制定明天的计划提供借鉴。多年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社
会各界都自觉地读鉴用鉴,注重利用年鉴的资料信息指导工作,谋划发展蓝图。尤其
是在制定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时,都注重查阅年鉴资料,吸收利用以往的成功经验,
规避改革、发展的风险,减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提高工作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泰安年鉴》为宣传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提供了有效载体。年鉴为社会各
界了解市情信息资料搭建起了平台。读者通过年鉴,了解和掌握党委、政府的新思路,
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各行各业的新成果。同时,年鉴也是招商引资的窗口,客商通过
年鉴,在短期内就能形象直观地了解泰安、泰山的历史与现状、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
投资环境与发展潜力等,充分把握泰安的优势,增强投资的信心。
第三,《泰安年鉴》为社会各界提供了重要信息,实现了政府资源共享。年鉴提
供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信息和基本资料,汇集党委、政府部门年内制定的各种重要文
件规定,反映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以及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实
现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第四,《泰安年鉴》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全市各
级和有关部门单位充分利用积累的年鉴资料,采取编写地情资料书、地情教材,举办
地情知识讲座,开展地情知识竞赛,举办地情知识展览,拍摄播出介绍地情的电视片
等方式,对城市社区和乡村群众、机关干部、学校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还有许
多同志通过年鉴资料,查阅以往的事件,了解当时的地情,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提高了文化素养。
第五,《泰安年鉴》为存史资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保存了资料。年鉴是
存之久远的政府公报性年刊,是为民立言、为党立言、为政府立言、为社会主义立言。
它真实地记载了党委、政府的工作实绩,把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成就、民主法制进程、
城乡面貌变化、社会和谐进步的景象载入史册,供后人研究、学习、借鉴。在全市第
二轮修志过程中, 全市有供稿任务的180多个部门、单位利用年鉴资料或者年鉴提供
的线索撰写志书稿件,既保证了志书质量,又加快了编纂进度。

二、《泰安年鉴》创刊15年来的基本做法和主要体会
15年来,《泰安年鉴》越来越受欢迎,影响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点:
1、 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年鉴的编辑出版作为重要工作来抓。15年来,市委、
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领导及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对《泰安年鉴》组编工
作一直高度重视。市里成立了市委书记任名誉主任、市长任主任、分管史志工作的副
市长任常务副主任、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定期
研究年鉴工作,提出要求。对每卷年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审阅全部稿
件和图片,提出明确要求。市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年鉴组编、出版,保证了必要
的经费需要;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20多个文件,每年都召开一两次全市性史志工作会
议,调度情况,研究部署工作,落实保障措施。各部门均有一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年
鉴工作,相对固定一名同志担任中心撰稿人,并在工作安排上给予倾斜,为做好年鉴
组稿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 突出工作重点,始终把记载经济建设成就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作为年
鉴工作的核心内容。15卷《泰安年鉴》,忠实地记录了15年以来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的最新成就,构成一部泰安建市以来的经济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泰山是世界自
然文化遗产,泰安是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从首卷开始就注意突出这
一地方特色,将“泰山与旅游”单列为栏目,并延续至今,并且逐步充实记载内容。
为重点反映建设经济强市的发展历程,年鉴不断调整记载编选内容的比重,经济方面
的比重逐步加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记载也从无到有、从少到
多,彰显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尤其2005卷,重点反映了工业经济、
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三大工作重点,同时对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维护社会稳定、构
建和谐社会、建设绿色家园、繁荣和振兴旅游业等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给予充分记
载,有力地配合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3、 严格标准要求,始终把确保年鉴质量放在第一位。质量是年鉴生存、发展的
根本。15年来,《泰安年鉴》始终坚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把好
质量关。从中心撰稿人供稿、部门审稿人审核、编辑加工、主编审改,到市领导审定
直到编成印刷每一个环节,都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从总体设计、条目编写、装祯设
计的每一个方面,都实行严格的质量目标责任制,确保了《泰安年鉴》选题精当、内
容丰富、重点突出、编写规范、形式多样,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4、 强化交流应用,始终注重发挥年鉴的功能作用。《泰安年鉴》是展示泰安经
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窗口,积极地向外推介《泰安年鉴》,就是借此向世人宣传泰安
三个文明建设成就。 15年来,我们与国内200多家年鉴编辑单位建立了稳固的交流交
换关系;先后参加了在美国、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国际书展,由
香港经济导报社代理《泰安年鉴》在国外的发行,较好的宣传了泰安、泰山,宣传了
《泰安年鉴》,扩大了泰安、泰山及《泰安年鉴》的国际影响;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
2次、 全国年鉴主编高级研讨班1期、华东地区年鉴协会学术会议2次、全省年鉴主编
研讨会等学术会议3次,扩大了泰安、泰山及《泰安年鉴》的在国际国内的影响。
5、 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把培养一支过硬的年鉴组编队伍作为根本来抓。高素质
的专业队伍和供稿队伍是办好年鉴工作的基础。15年来,市史志办采取举办培训班、
研讨会和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组织编撰人员、供稿人员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理论知识,
广泛进行业务研讨,不断提高编撰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现代办公技术水平。
建成了一支相对稳定、 多层次的年鉴组编网络队伍, 每卷年鉴的专兼职撰稿人员达
300余人, 累计有2000余人次参与过《泰安年鉴》的组编、出版、发行工作。他们有
强烈的精品意识,有争创一流的决心和责任感,有严肃认真、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为《泰安年鉴》的编辑出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全面贯彻《山东省地方史志条例》,用创新的精神办好《泰安年鉴》
对做好年鉴工作,各级领导历来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编辑出版年鉴
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年鉴工作人
员的辛勤劳动是很有价值的。 ” 2005年9月, 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的
《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对年鉴编辑工作进而作出了法律规定。全市各级史志
部门和广大年鉴工作者要认真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进一步把
《泰安年鉴》办好。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办好《泰安年鉴》的责任感和信心。《泰安年鉴》是重
要的信息产品和信息资源。它具有政府色彩,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很
强的时效性;“今日之鉴,明日之史”,它既要为当代服务,又要为子孙后代保留文
化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从著一代信史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年鉴
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办好年鉴的责任感和信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办刊质量为总抓手,以缩短出版周期
为着力点,以提高使用效益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市委、市政府“一
个目标、三大重点、四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思路,全面准确地记述和反映市委、市政
府的重点工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
的重大措施和各条战线、人民生活的重大变化,逐步实现“综合性条目格式化、专题
条目典型化、表现形式多样化、编印工作规范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
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为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泰安做出新的
贡献。
(二)突出记载重点,全面、准确地反映全市改革发展的重要成就。把握重点,全
面准确地记载和反映当年全市“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是确保年鉴质量、充分
发挥年鉴功能的关键。《泰安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市委、
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从篇目结构到内容的取舍都要与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
一要集中记述和反映市委、市政府当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以权威的资料信息把党委、
政府“勤政为民”的重大举措予以公布,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和知情。二要集中记述
和反映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如实反映出来,留史存绩,资政育人。三要集中记述和反映社会的
变革历程,对各级党委、政府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及其所取
得的成果要予以详细记述和宣传。四要集中记述和反映各条战线、人民生活发生的重
大变化,完整全面地宣传改革、发展、稳定的伟大成绩,更好地宣传市情,挖掘、宣
传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更好地服务现实、服务大局。
(三)突出特色,努力增强实用性和可读性。要把握时代精神,突出年度特点,强
化地域特色,从框架结构到条目内容、彩页编辑、版式设计,都要贯彻改革开放这条
时代主线,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在编撰工作中,要突出工作亮点,集中反映闪光点,
尤其要对我市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和泰山保护与管理、城乡建设与环境保
护、繁荣和发展旅游业等成就予以浓墨重彩。要进一步深化选题,挖掘深层次内涵,
在形式、内容上都要突出特色,切实增强年鉴的实用性。
(四)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提高编印质量。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努力
在提高编印水平上下功夫。一要不断创新年鉴的编排形式。在篇目安排和版面设计上
要与国际、国内标准接轨,随时从实际出发更新栏目,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
要。二要不断丰富充实年鉴的资料信息,努力扩大有效信息容量,挖掘、拓展深层次
资料,增加工作指南性资料, 荟萃地方知识性资料,使年鉴常编常新。三要精心组编
稿件。年鉴反映的内容要做到观点正确、选题精当、内容完整、文字精炼流畅、选材
典型、信息丰盈。四要精心校印。对稿件要认真审查核实,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保
密关和文字关,力求尽善尽美,努力使《泰安年鉴》成为内容丰富、资料可靠、形式
完美、印制精良的精品佳作。
(五)落实责任,进一步增强工作时效性。年鉴是为现实服务的工具,不仅内容要
新,而且信息传递要快,出版周期要短。各单位年鉴撰稿人要及时搜集、整理资料,
研究确定选题,完成年鉴稿件的撰写;各部门审稿人要及时审定稿件,确保如期完成
供稿任务;编审人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及早编定稿件。要实行网络化组稿、微
机化处理、 规范化出版,缩短出版周期,《泰安年鉴》要力争当年8月底以前出版发
行。要进一步加强史志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强、作风好、
适应工作需要的史志工作者队伍。继续深入开展“争创史志工作先进集体,争当史志
工作先进个人,争创精品志书”活动,组织评选全市史志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
精品志书、精品年鉴,推动全市史志、年鉴工作再上新水平。
(作者单位:泰安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