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志的质量标准体系(林秀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3&rec=133&run=13

一、省志质量管理体系顺利实施的保证系统
(一)方志队伍建设是关键
1、加强修志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高水平的修志队伍是保证志书高质量的首要条件。编纂方志既要著述,又要进行
组织协调工作,因此方志队伍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专业人才,具有组织管理、业务编纂
双重职能、两种本领的培养和锻炼,每个人既应长于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又能出色
地从事志书的业务编纂。
2、选拔好省志总纂与分志主编。
省志总纂与分志主编是省志的业务主持人,其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修志工作的成
败。可以说二者的水平有多高,志书的质量就有多高。因此二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
性、较深的理论修养、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驾御文字的能力,并能熟悉当地、当业的
基本情况。从品质方面讲,应该从善如流、虚怀若谷,又要有胆有识,能决能断。
专家参加修志,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熟悉本系统本行业的基本情况,是编写志
书的重要力量,但他们毕竟不是方志专家,容易将职业特点带进志书,因此各行各业
的专家必须学习方志理论知识,完全按照志书的要求编写,才能保证所编志书的质量。
(二)健全机构是基础
1、组织启动
自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以来,省志各分志的修志机构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编
制。由于机构长期处于临时状态,志书编修人员的变动便直接影响到分志的正常运转,
因此建立健全修志机构、保护修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提高志书质量至为关键。
从各地省志编纂实践经验看:全面启动,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搞好服务是行之
有效工作途径。对于组织启动行动迟缓的单位,不断加大督促力度,定期检查督导,
确保省志续修工作“一纳入,五到位”,有利于促进修志工作的启动,圆满完成修志
任务。
与此同时,省史志办也可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省志各承编单位
工作的进展情况,酝酿成立修志协作组。使协作组成为省志编修工作中的桥梁纽带,
以便上传下达,进一步密切省志各承编单位的联系、沟通,增进工作交流和合作,学
先进、找差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更好地发挥各单位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为
全面推动省志续修工作质量奠定组织保障,夯实思想基础。
(三)业务规范是指导
做任何事情都要求有一定的规范,编写省志这样的宏篇巨制,又是成众人之手,
更要注重规范化。有人认为,志书只要资料丰富、体例完备就可以了,是否规范无关
紧要。这观点是不对的。实践证明,规范化是确保省志编修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志书
质量的重要方法。省志的业务规范包括业务管理体制的规范、编纂程序的规范、编纂
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岗位和职位职责范围的规范等,如各地相继制定下发的“总纂、
主编负责制”“总纂的职责”“主编的职责”“责任编纂的职责”“志书三级审查验
收制”等一系列省志规范性文件,基本上形成省志工作规范和志书质量管理体系,这
对进一步统一各分志思想,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少走弯路,保证省志的编纂质量,
促进续修省志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起到了指导作用。
(四)分类指导是途径
由于机构改革及人员的自然流动,参加新一轮分志编写的人员,大部分为办公室
人员或科研人员,对于省志的工作程序、工作特点,以及省志本身的体例及内容特色
十分陌生。为了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提高他们的方志水平,各省史志办公室相继采
取各种措施举办省志业务培训班,分别就省志的体例、文体文风、资料搜集、初稿撰
写及当前具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等,对分志主编、编写人员进行培训。这对于省志分
志进入正常的工作启动,顺利开展修志工作,在以后的编写工作中少走弯路,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
在集中培训的同时,各地史志办还根据承编单位的具体情况,参加省直承编单位
组织的本系统编写人员的部门培训或部门业务会议。具体做法是:承编单位工作启动
之日,就开始进行业务培训;在编写工作进入下一阶段前,也要根据进展情况进行培
训。从而使各分志从一开始就要按省志办确定的工作程序、业务要求、质量标准开展
工作。进行部门培训,范围小,针对性强,便于互动,培训效果好。
根据大部分承编单位的工作进度和业务开展情况,分别进行集中培训、部门培训、
专题指导、个别指导等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是提高整个分志编写队伍修志水
平的基本途径。

二、省志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省志质量标准是对省志整体质量的要求,包括政治质量、资料质量、编纂质量、
文字质量、印刷装帧质量等方面,也包括省志的各个具体运作环节、各种体裁运用等
方面的质量,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综合完整的质量体系。
从整部省志来讲,省志的质量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观点正确,目的明确。省志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书
内容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
法规,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
结,有利于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但要避免宣传色彩,要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资料丰富,内容翔实。省志所用资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
等方面的特点,内容要翔实,如实记述全省范围内从自然到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做到宏观资料与微观资料、动态资料与静态资料、档案文献资
料与实地调查资料的统一,真实地体现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体例得当,结构严谨。体例标准包括结构标准、体裁标准、分类标准、记述标准
等几方面内容。省志及各分志的结构框架必须科学合理,志、记、传、图、表、录诸
体兼备,以类系事,类为一志,横陈现状,纵述史实。篇目设计合理,门类齐全,归
属得当,层层相辖,排列有序。详独略同,详略得当。述而不论,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文风端正,文字规范。采用语体文、记述体,语言要严谨、准确、朴实,没有空
话、套话。人名、地名、年代、事件名、机构名等必须规范统一,符合历史事实和有
关规定,所用数据及计量单位必须符合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便于检索,方便使用。运用目录、索引、参见系统以及其他一些检索手段,使检
索快、准、全、便。检索的编制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
装帧实用、美观,保证质量。差错率低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0、5‰标准,
印刷清晰,版式美观,装帧典雅大方。电子版本还需讲求文字、画面、音响等的综合
效果。
从省志编纂的各个具体环节来讲,省志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篇目
1. 篇目主要反映并突出事业的主体业务;有特色的内容,可升格或优先排列;科
学分类,归属得当;按照篇、章、节、目层次排列,做到主次分明、逻辑性和整体性
强;标题准确、简明、朴实, 避免使用历史类、文艺性、新闻式、总结式、论文式标
题;注意篇目的可操作性。
2.篇目既要接续前志主要内容,继承前志篇目的优点,又不照抄照搬。要体现出
事物的连续性、整体性、发展性。
3.志书出版前,批复后的篇目仍可随资料的丰富和认识的加深不断加以修改完善。
(二)资料
1.资料要门类齐全,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全面系统;严谨准确、真实可靠;搜
集资料必须突出时代性、地方性和行业性;资料各要素全面,具有思想性和实用性,
同时把好保密关。
2.保持资料的原始面貌,不任意删改原文或断章取义。把握好资料的主次轻重,
集中力量和时间搜集能反映事物规律、说明问题本质的关键性资料。
3、志书出版后要作好资料的整理、保管工作。
(三)资料长编
1、各分志均撰写资料长编;
2、资料的选择贵专而实,紧扣主题,言必及事;
3、编辑型资料长编虽然脱离原始资料,但仍要保存好原始资料,以备核实修改;
4、 资料长编必须做到内容详实、完整。为确保权威,应坚持“宁缺毋滥”的资
料使用原则。
(四)初稿
1、应遵循横排竖写,以类系事,据事直书,述而不论,寓观点于资料之中的原则,
以时为序写出发展主线。
2、 文体上,使用语体文,记述体,避免写成工作总结、论文、新闻报道或教科
书,也不能写成流水账式的资料汇编或资料罗列。行文基本流畅,语言尽量准确、朴
实。注意处理详略、交叉、重复。
(五)评议稿
1、分类科学,结构较为合理;
2、观点正确,定位准确,基本符合保密规定;
3、主题较为突出,内容要纵述不断线,大事要事不缺项;
4、资料选用较为得当,要素齐全;
5、 文风规范,记述严谨,语句精练;没有大的交叉重复、前后矛盾内容;志稿
如出一人之手。
(六)送审稿
1.一般按照篇章节目的结构组织志书内容,要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2. 志稿内容齐全。每部分志一般有如下内容:(1)分志历届编委会及工作人员名
单;(2) 图表;(3)编纂说明;(4)目录,有的设外文目录;(5)概述;(6)正文,可插
随文图片,也可设专题记述;(7)附录;(8)索引;(9)编后记。
3.送审稿要做到观点正确、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体例得当、特点突出、行文规
范。
从省志编纂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来讲,省志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凡例:
1、开门见山,突出法规性和条理性。
2、抓住重点,理出志书设计的主线条,让读者了解志书所要遵守的主要通则。
3、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志书断限、志书的体例、结构、编写原则、
立传标准、资料的取舍、行文的表达及特殊符号的运用、特殊问题的处理说明等。
(二)述:
分两类,一是介绍评述全志文字的概述。二是介绍某一篇、章文字的篇序或小序。
概述:
1、能够概括大要,展示事物发生的客观条件。
2、能够贯通全志,揭示事物间的联系,阐明有关规律。
3、 评论得失成败,总结经验教训,显示地方特点和优势劣势,展示宏图,明确
发展方向。
4、能够引导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序:
1、以小引大,言简意赅。
2、切合实际,不发空论。
3、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或概括介绍,或点明意图,或发表感慨,或指陈时弊,
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三)大事记:
1、统理众事,为全书之纲。
2、以事为序,编年记事,可附之以纪事本末体,但不宜过多。
3、文字精练,勾玄提要,记一方大事。
4、 一部省志只设一部《大事记》;分志如确有需要,可以年表的形式放入分志
附录。
(四)志:
1、横分门类,综述史实。
2、以类系事,以事系人。
3、据事纪实,质朴无华。
4、述而不论,寓观点于叙事之中。
(五)专题记述:
对正文未能充分记述的一些重要问题所做的专项调查和专题报告。其质量要求是:
1、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对某一专题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记述。
2、一事一记,纵写始末,横陈逻辑联系。
3、写法灵活,或记述,或说明,或评论,或描写,或几种笔法兼而有之。
4、选题要从严控制,因事制宜,避免与正文重复。
(六)人物传:
1、 据事直书,寓褒贬于传主的行事之中。或借助他人对传主的评论以反映作者
对传主的褒贬。
2、事迹具体,个性突出。
3、生不立传。
4、 一部省志只设一部《人物传》;分志不设人物篇,特别突出的在世人物可采
取“以事系人”方法,记入志书的相关部类。
(七)图:
主要包括地图、绘画、照片等内容。至于以数字为基本内容的比例图、升降图、
曲线图、等高线图、坐标图等,实际上是图化了的表。图的质量要求是:
1、 具有高度的时空概念,能“揽万里于尺寸之内,罗百世于方册之间”,具有
文字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2、直观形象,明了清晰。
3、高度的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
4、图可放正文之前,也可随文插入。说明文字要精练优雅。
(八)表:
有两类,即以文字填充表格的类目表和以数据填充表格的统计表。其质量要求是:
1、 经纬结合,纵横贯通。使人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各数字之间的关系,并从中体
会出某些规律。
2、事繁文省,简洁明了。将空间广阔、时间久远的事,集中排列,史事虽繁多,
文字却很简省。
3、可避免内容重复、交叉问题。
4、表题要高度概括表格的主要内容。
(九)附录:
1、便于保存原始资料,增强志书的资料价值。
2、可以反映修志者编纂意图、深化主题,有助于读者理解正文。
3、附录搜集的文献应分布在各个阶段并侧重在主体业务上。
4、 附录所搜集的资料应包括:领导机关发布的在本地区本部门有重大影响的文
件;最具地方特色、影响深远的地方法律、法规、条例、条令;具有重要影响的规划、
计划;重大科学发现、科研成果的原始记录、专项报告、技术总结和鉴定书;重要的
碑刻和考古报告;精品文摘;杂录等。
(十)索引:
1、具有检索和信息功能,解决仅靠目录检索的局限性。
2、具有重组资料、整合信息的功能。
3、提供志书内容所蕴涵信息的系统性指南,具有信息转化和信息增殖的功能。
4、索引编制可从综合索引和分类索引两方面考虑。
(十一)编后记:
1、简明扼要,介绍成书过程。
2、高度浓缩,点明资料情况。
3、对志书写作过程中所遇特殊问题的处理说明。
这样,省志的质量标准就形成立体的、交叉的网络体系,省志编写者就可以在各
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运作中有所遵循,评议审定时有所依据,从而使志书
成为精品、佳志。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