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街道办事处东北关居(村)民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172&run=13

概况
东北关居民委员会为潍城东北城墙之下贸易带,四面八方的人前来务工经商,逐
步形成张家庄、陈家油坊、辛庄、胡家过道、旗杆过道、打水过道、高崖子过道、木
市街、土城街、大石桥头、北大路后街、西大场园、永盛街、长盛街、大过道、小过
道、月河崖、福盛街、老驴市、北大路、窑货市、鸡市、铁器市、炭市、线绳市、状
元桥街、保安街等具有地理特点的村、街,因位于潍城东北,故称东北关。1377年潍
县始名,清宣统二年,东北关单设,为其六关之一。1994年12月乡镇(街办)调整,由
北关街道办事处管辖。
东北关居(村)民委员会,原名东北关村,东靠白浪河,南至福寿西街,西与北关
村接壤,北至乐川街。全村辖区总面积70公顷,1998年10月,土地全部被征用,改为
东北关居民委员会,全体村民转为非农业户口。2000年全居(村)共有330户,1040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6‰。
1953年5月古城墙拆除。 境内东西行的福寿西街、北宫西街、先锋街与南北行的
和平路在村中心交汇,东接烟潍公路、西连潍德公路的北宫大街从村中心穿越,市区
6条公共汽车线路环行村内。 1981年10月,坐落在村东白浪河上的北宫大桥通车后,
先后建成潍坊市市立医院、山东胜利输油公司、潍坊制药厂、天坛市场、中国耶莉娅
服装集团总公司等单位。
1949年经济总收入廖廖无几, 1978年经济总收入79.8万元, 2000年经济总收入
2.46亿元, 人均纯收入5000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为0∶27∶73。累计完成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总额1亿元。
该村(居)是全市20强村之一,2000年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市第二名。1990年被市委、
市政府授予“模范村” , 1994年被市委、 市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村”,
1995年被省委、 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
级文明村” ,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潍坊市双文明建设先进村”,2000年2月
被市政府授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强专业村”等称号。年终被市政府评为“2000年
度发展民营经济20强村”。

大事记
1933年7月13日, 中共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刘良才,被国民党捕共队在坊子抓捕,
枪杀在城后白浪河畔。
1945年6月, 中共昌潍独立营在何风池带领下,与潍南武工队配合,夜袭驻陈家
油坊的国民党军陈同林部,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连,并活捉了营长陈同林。从此,东北
关以北的村庄为解放区。
1951年10月,村民梁兆顺、于守江、李学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5月,古潍县城城墙拆除,打破了城墙界定的城乡界限。
1954年5月,孙会昌组织13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4年5月,朱怀组织30户农民,成立第一个初级社(二社) 并任社长。后又成立
四、六社,刘桂林、张德潘分别任社长,鞠宝翠(女)、王闩杰分别任党支部书记。
1957年,成立利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设四个生产队),范德荣任社长,刘桂
林任党支部书记。
1958年9月9日, 东北关、北关等5个村联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正式启用东北关
生产大队(村)名称,下设6个生产队。
1965年,将坐落在村内的玉清宫遗址的龟蛇二碑移至潍坊市博物馆。
1980年3月, 修筑坐落在村东跨越白浪河的大吨位载重公路桥--北宫大桥,在新
建桥址以北的500米处建一漫水桥,为北宫大桥的先行过路桥,冠名“先锋桥”。
1980年7月,北宫大桥动工,1981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桥身钢筋混凝土结构,桥
面采用简支梁连续板新工艺。 该桥4孔, 长120米,宽19米,车行道14米,两边各有
2.25米的人行道;设计能力为载重350吨,过水量1300立方/秒,系潍博、王潍、烟潍
3条公路的交汇点。
1987年元月1日, 潍坊天坛市场落成,副省长马连礼、市长邵桂芳、副市长于潮
等领导莅临落成开业典礼。
1982年12月,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2年9月,本村成立了“潍城区第一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1992年,耶莉娅服装集团公司生产的“耶莉娅牌”西服,在1992年全国服装博览
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
1995年3月29日, 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举行“山东省重点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剪
彩仪式”。省委副书记陈建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树芳、市委书记齐乃贵、市长
王大海和省体改委、省乡镇企业局、省计委、省财政厅、省工商银行及市有关部门领
导特邀莅临剪彩仪式。该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占地总面积2.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34万平方米。
1995年4月29日, 全国劳动模范、山东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袁文和,出
席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1995年7月4日,外经贸政审函字[1078]号批复,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拥有自
营进出口权。
1997年6月29日, 潍城区首个村级党委--中共潍城区北关街道办事处东北关村委
员会成立,王名远任书记,张金华任副书记。
1997年3月,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在市长王大海陪同下,到东北关村和耶莉
娅服装集团总公司视察。
1998年10月20日,东北关村改建为东北关居委会,全村1040人由农业户口转为非
农业户口。
1999年11月1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侯林到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考察。
2000年8月18日,天坛陶瓷·灯饰商厦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商厦总投资1200万元,
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建设工期为1年。
2000年9月27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的“耶莉娅
牌”为“中国驰名商标”。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关村绝大部分百姓靠“肩挑人抬”“一担筐篓”
从事小本贸易, 有土地户为数不多,最多的不足10亩。1948年4月潍城解放以后,百
姓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土地。 1954年5月,孙会昌组织13户村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
合作组。 1954年5月,朱怀组织30户村民成立了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并任社长,继
而又成立了2个(四、六社)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3个初级社合并,成立利民高级农
业生产合作社(下设4个生产队) ,范德荣任社长,刘桂林任党支部书记。1970~1978
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种田,选用优良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实行间作套
种,粮食亩产达到855公斤, 总产达到77万公斤,年人均口粮225公斤,人均分配100
元。后来耕地逐年被征用,1998年结束了农业生产的历史。
第二产业 1978年组建了第一个集体企业--东北关锻造厂, 当年获利13万元。
1981年12月组建潍坊市呢绒服装厂。 1992年9月成立了全省首家民办城市建设综合开
发公司。 至2000年,居委会有集体工业企业5个,建筑企业1个。2000年工业总产值
1.2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年末有固定资产8700万元。
中国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原是有41名职工、17台缝纫机的小厂。在近20年的时
间,先后进行了4次较大的技术改造,特别是1995年投资5200万元、占地面积1.1万平
方米、建筑面积3.34万平方米的技改项目 (省级) ,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面貌。到
2000年,总公司在香港、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济南、威海等地设分公司20处,
公司有职工1400余人, 有固定资产8600万元,有由105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开
发中心(省级),有从国外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服装生产设备1500台(套),
有自营外贸进出口权。2000年销售收入达4.8亿元(含分公司) ,实现利税7324万元,
创外汇900万美元。 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企
业、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2000年利税排名为12名,销售收入排名为23名),并被最
高人民法院、国家公安部、司法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定为标志服生产企业。“耶莉娅
牌”系列服装,先后获“国产精品”“山东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21项(次)
荣誉称号。
1992年组建的潍坊市潍城区第一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2000年拥有固定资产
830万元, 完成开发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完成开发投资8000余万元,安置回迁居民
1600多户,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36%;实现销售额1080万元,实现利税206万元。
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评价百强企业”“市级先进单位”“市级重合同
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第三产业 1982年,办起明华商店、潍坊茶庄、北宫桥饭店。
1987年6月,投资240万元在北宫西街与和平路交叉路口兴建仿北京天坛的潍坊天
坛市场。 天坛主体高22.7米,直径24米。天坛市场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固定
营业房480间,面积9600平方米,钢支架大棚覆盖4000平方米,设摊位600多个,是以
小五金为主的批零兼营的市场。 到1995年交易额突破3亿元,上缴税款60万元。1996
年10月,又投资530万元,新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天坛市场第二期装饰材料市场工
程竣工, 当年入驻经营业户130余家,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上交税费150万元。2000
年再投资150万元, 新建占地3公顷、营业房131间、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硬化路面
6400平方米的天坛市场第三期钢材市场工程, 当年实现交易额1亿元,上交税费20万
元。天坛市场获“市十佳单位”“市纳税先进企业”“诚信市场”等荣誉称号。
1996~2000年,充分利用北宫西街、和平路北首、油房中街两侧建门头房150间,
租赁给80个经商户,年销售额达50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新中国成立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半数学龄儿童不得入学,上学儿
童也因生活所迫上二、三年即退学。1929年前在“老爷庙”有小学一处,年久失修,
于1930年迁到“菩萨庙”后,因战乱庙成废墟,儿童只好到处求学。解放后,在菩萨
庙遗址建小学一处(和平路小学)。1984年区政府投资71万元,建起了3968平方米的高
标准教学楼; 2000年投资73万元购置了70台微机等先进教学设备,有15个班级、557
名学生、 63名教职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山东省教委重大课题创新教育
实验基地、潍坊市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学校、潍坊市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1985年投资92万元建起了文化广场,设健身室、娱乐室、阅览室、舞厅、党员活
动室、党员电教活动室、妇女之家等,配备了乒乓球台、台球台、健身器、彩电、音
响等各种文化、娱乐、体育设施。成立了老年人太极拳(剑)表演队,并多次参加市、
区、街办组织的表演比赛。成立了文艺表演和服装模特队,每年参加新年、春节、潍
坊国际风筝会等重大节日和“乘凉晚会” “文明之夏”表演。1986年6月新建幼儿园
一处, 占地13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18平方米,1987年被评为“区一级幼儿园”,
1995年被评为“潍坊市一级幼儿园”。全村有科研机构两个 (服装科研中心、建筑工
程研究所),科技人员170余人,有25人获高级职称。先后聘请德国、日本、意大利等
国家的专家授课50人次, 有49人到国外学习培训,320人到国内大城市参观、考察、
学习。开发出7个服装系列200多种新产品,其中3个获部优,3个获省优,产品远销32
个国家和地区。
人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新中国成立后,村民虽然有了
土地, 但土地较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群众生活仍“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
1970~1978年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的的提高。特别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第二、三产业,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78年
人均收入达145元,1982年人均收入达330元,2000年人均收入达5000元。青壮年都有
自己的职业,家家户户都有彩电、冰箱、洗衣机、音响、程控电话。全体居民跨入了
“小康”行列。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道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村民住房破烂不堪,
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住房有了很大的改善,逐步以砖石
结构代替原来的土木结构。1983年按照潍坊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新村建设规
划,按照“三统一”(规划、标准、施工) “三配套”(水、电、气) 的要求,建设了
292户 (每户120平方米) 楼房。村内的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绿化,安装了路灯,
建立了保洁队、计划生育服务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服务医疗站、社区
活动服务中心;制定落实了村规民约,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多年来,全村无重大民事
案件、 无违法犯罪案件、无违犯计划生育的人和事。1997年2月获“爱国卫生工作红
旗单位”称号, 2000年12月获“市治安保卫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1991~2000年连
续被评为“计划生育红旗单位”。
集体福利 随着集体经济的日益壮大,村民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1991年,实施
男60岁、 女55岁和丧失劳动能力者退休制度、 家庭财产保险制度、免除“三提五统”
(由集体负担)制度、独生子女待遇制度、医疗补贴制度、大中专学生困难资助制度、
义务兵补贴制度、老党员老干部优待制度等。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51年10月, 梁兆顺、于世江、李学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7月, 成立中共利民高级社支部委员会,刘桂林任书记。1961年成立东北关村
党支部, 王名远任书记。1996年7月建立东北关村党总支部,王名远任书记。1997年
6月29日, 潍城区首个村级党委--中共潍城区北关街道办事处东北关村委员会成立,
王名远任书记,张金华任副书记。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委认
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自身建设,形成了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战斗集
体。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村”“市级双文明先进村”、市级“五
好村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实施民心工程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00年
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全村共有72名党员。2000年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8年4月潍城解放后, 相继建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
会、自卫队。村政权积极作好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等项工作。1957年成立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范德荣任社长。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设立东北关村生
产大队, 张玉泰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队。1970年12月,成立东北关大队革命委员
会,王名远担任革委会主任。1976年撤销革命委会恢复生产大队。1984年12月,建立
东北关村民委员会, 设委员4人,王名远任主任,下设18个村民小组。1998年10月,
东北关村改为东北关居委会,199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村”称号,1995年被
省政府、省人事厅授予“山东省模范村民委员会”称号。

人物简介
谭兆瑞(1920~1949) 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四野一二三师三六九
团二营六连排长。1949年在湖南宝塔山战役中光荣牺牲。
王国杰 1927年12月生, 194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12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 1955年3月复员。先后参加了解放兖州、济南、淮海、苏州、上海等战役。
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两次。
徐国祥 1937年3月生, 195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
放军。 1960年7月~1978年6月历任副连长、副营长、营长、处长、团长等职。1982
年1月~1990年6月历任师政治部主任、 副师长、政委、师长、海军旅顺基地政治部
副主任等职。1990年7月任海军青岛基地政治部主任、副军长。少将军衔。
王名远 1940年4月生,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经济师。历任北关
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和东北关居委会书记、居委会主任。1961年21岁任村党支部
书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靠近城区的优势,狠抓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
的企业和项目,兴办了中国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和天坛市场,为全村经济振兴打下
了基础。 2000年全居经济总收入达2.46亿元,上缴税金792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
全居有工业企业5处,固定资产8700万元,工业总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
全居有营业户1200个,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6亿元。他先后获“潍坊市优秀农民企
业家”“潍坊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郎需英 女, 1940年12月生,197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硕士研究生。时任中国航空一集团303研究所副所长。
张金华 1942年10月生,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经济师。1963年任
第三生产队队长,1972年任东北关大队大队长。1984~1998年任东北关村居委会主任、
党总支副书记。 1999年1月任中共东北关居委会副书记、潍坊市潍城区第一城市建设
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村内任职期间,为全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任城市建
设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以来,强化房地产开发的资质功能成效显著。2000年末,企业
固定资产830万元,年销售额达1080万元,年实现利税206万元。公司先后获得“房地
产开发三级资质”和“山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评价百强企业”“城市建设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他先后获市级“先进个人”“全省房地产业百佳经理”“优秀乡镇企业
家”荣誉称号。
袁文和 1947年12月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经济师。中国耶莉
娅服装集团总公司总裁。1981年4月组建潍坊市呢绒服装厂(中国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
司前身) ,始任厂长。20年后,公司发展成为国家二级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全
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总公司的“耶莉娅牌”系列服装,先后获“国产精品”“山东
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21项(次)荣誉。他先后获“五一劳动奖章”和“全
国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杜宝起 1950年5月生, 1968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68年8月
为潍坊汽管厂工人,后历任计调科科长、党支部副书记、厂长,潍坊金属家具材料厂
厂长、党支部书记,潍坊市二轻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潍坊市体改委办公室副主任、
党组成员,中共潍城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中共潍城区委副书记,潍坊市经
贸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中国工商银行山东分行党组成员、副行长;中国工商银行
山东省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书记、行长。

(刘洪元 曲福刚 高文泉 徐家聚)

责任编校:张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