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石文化与平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85&run=13

刘敏松

提要: 岳石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考古的重要发现。按照国际惯例,以首次发现的遗
址所在地的小地名——山东平度东岳石(村)命名。岳石文化是山东省境内继龙山文化、大
汶口文化两种最重要的考古文化之后的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发现。本文着重从岳石
文化的发现及其命名、岳石文化的基本特征、岳石文化的价值等方面对岳石文化的研究做简
要介绍,并对岳石文化与平度之渊源进行探讨。?
关键词:岳石文化、平度、基本特征、价值

岳石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考古的重要发现。按照国际惯例,以首次发现的遗址所在
地的小地名——山东平度东岳石(村)命名。岳石文化是山东省境内继龙山文化(1930年在
章丘龙山发现)、大汶口文化(1959年在宁阳大汶口发现)两种最重要的考古文化之后又一
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发现。
此前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虽然已对海岱地区(包括山东省及苏北的徐淮一带)的大汶口
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系统,即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期间的社会面貌有了相当
明确的认识,但对大汶口文化之前和龙山文化以后的情况所知仍然不多。70年代,北辛文化
(山东滕县北辛村)的发现和研究,为探索大汶口文化之前的历史,打开了通道,岳石文化
的发现和研究,则对了解和认识山东龙山文化以后的海岱地区尤其是胶东半岛地区的文化面
貌,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岳石文化的历史年代(经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为公元前2000年
至公元前1600年)与中国古代典籍记载的夏代基本一致,其时的海岱地区在古代典籍中只被
笼统地称为东夷而少具体史料,所以岳石文化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山东龙山文化和商文化
之间的空隙”,而且“翻开了夏代东方考古文化研究和夷夏关系研究的新篇章” ①。
岳石文化最先发现于平度, 极大地提高了平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知名度,可以说,岳石
文化是平度的骄傲。平度,应该进一步了解岳石文化,宣传岳石文化。本文仅就考古学界对
岳石文化的研究做简要介绍,并对岳石文化与平度之渊源进行探讨。
一、岳石文化的发现及其命名
第一个岳石文化遗址在平度城北25公里大泽山西麓的东岳石村东, 原在岳石河(今称淄
阳河,旧县志作药石河)北岸,现位于淄阳水库(即岳石水库)东北隅。最初是1959年秋冬
修淄阳水库时发现的,其时人们缺少考古常识,只重视上层出土的一些战国墓葬中的铜器,
而遗址下层许多陶器等却遭毁坏。1960年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对遗址残存部分
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1962年第10期《考古》杂
志发表了《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的考古发掘报告,首次公布了岳石
遗址出土文物,介绍了“一群前所不见、有别于龙山文化的典型品”,揭示了其有别于龙山
文化的显明特点。但因当时尚未发现另外的同类遗址,资料尚不完备,所以暂时只能把它归
于龙山文化的一个类型。
岳石遗址发掘报告的公布, 开始引起考古学界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在山
东各地陆续发现并发掘了与岳石遗址属于同一类型的许多遗址。尤其牟平照格庄的发掘、泗
水尹家城前后的4次发掘, 出土文物极为丰富,经考古学界深入研究,自1979年就有学者提
出将岳石类型独立为晚于龙山文化的另一种“文化”的主张。1981年,严文明先生正式提出
“继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在鲁中南不甚清楚,在胶东则是以平度东岳石遗址为代表的
一类遗存,不妨称之为岳石文化”。此后,泗水尹家城遗址的第二、三、四期的连续发掘,
获得了更丰富的文物,进一步证实了典型的龙山文化之上叠压着很厚的岳石文化层,而所有
岳石类型的文物经碳—14年底测定法测定证明时间的一致,以及对岳石出土文物与龙山出土
文物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深入分析研究,都使考古学界的认识趋向统一。到80年代中期,岳
石文化是“上承山东龙山文化的又一种考古文化”便成了考古学界的共识。
现在, 海岱地区尤其胶东半岛上已经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址已达四五百处。不过,从东岳
石遗址出土至今毕竟不过40年,许多具体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有待于新资料的继续充实和
研究的更加深入。因为关于岳石文化时期的东夷族与其同时代的中原夏王朝之间的关系,在
中国古籍中记载甚少,所以深入地研究岳石文化,必将有助于解开夏王朝的许多历史之谜。
二、岳石文化的基本特征
考古学范畴内的“文化” (主要用于尚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是指同一历史时期
内的多处遗址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而同一类型品,如生活用具及其制造技艺等,则体现
为同一种“文化”的主要特征。据考古学界的研究,已知岳石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岳石文化的泥质陶主要为灰陶和黑陶。 与龙山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岳石陶器的胎壁厚而火
候较高,龙山文化最具特色的蛋壳陶和常见的典型器物“鬶”在岳石文化里消失了。岳石文
化则出现了子母口三足罐和舟形器等龙山文化不见的新型陶器;岳石文化里最常见的袋足肥
大的“素面甗”与龙山后期开始出现的“甗”,其形制也很不相同。上述岳石文化陶器的情
况,证明了岳石文化是上承山东龙山文化而发展起来的海岱地区的一种重要“文化”。
岳石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在泥质陶器上施加彩绘(有红单彩和红黄白多彩) 而成彩绘
陶,这是前所不见的。虽然彩绘陶的烧制技术并不比彩陶烧制难,但是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
彩绘陶的出现大致晚于彩陶,而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意义。因为“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石器,
一旦被施以彩绘,就失去了实用性,而变为礼仪用具——礼器”②。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具
体反映。
岳石文化的石器形态的变化, 主要是由先前的圆形钻孔发展为或单或双的方形凿孔的石
器农具的出现,这种新的石器农具,标志着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岳石文化中出现了青铜器(照格庄和尹家城都有发现) 。有论者认为这是石器农具得以
突破性进步(用青铜器凿孔代替了以前的以石钻孔)的重要原因。而且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岳
石文化里没有了龙山文化中那种技艺高超但纯属装饰和祭祀用的而非日常用具的蛋壳陶。因
为在新石器时代,制陶业既是基本的又是尖端的社会生产部门,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陶器制
造上,礼器及一切显示权贵身份的高级器皿,多仗制陶业提供。而冶铜业一旦出现,制陶业
日益屈居次要地位,所以,“岳石文化泥制陶的轮制技术及烧制火候并不比龙山文化低,但
其造型及装饰却较龙山文化逊色”③。
三、岳石文化的价值
考古学界对岳石文化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 岳石文化的重要价值也进一步显现,越来越
为人们所认识:
(一) 为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多元化,提供了又一个重要而有力的证据。现存中国最早
的古代文化典籍,主要是由周代史官撰写,经由春秋、战国以至汉代人整理或编纂而成。其
影响后世最为广泛深远的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等,所述远古史迹都是以
华夏地区(即今黄河中游平原地带的晋、陕、豫一带)的夏、商、周三代为中心,而对其周
边的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地区所记甚少。影响所及,便使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华文明
起源的一元论几乎成了无可动摇的定论。直到20世纪30年代,即使对于中国传统经学进行了
勇敢的挑战,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起了重要革命作用的古史辨派,也仍然认为直到春秋战国
之际,中原地区的七国尽向四边开拓,“于是中原文化所被的地方就广,中原人民移徙到边
区的就远,而有方三千里的‘中国’涌现”④。这种传统的中原文化中心说、中华文明一元
论,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在史学界占有统治地位。
早在20世纪20年代, 由仰韶文化的发现,形成了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游和“中国文明
西来”说。到20世纪30~40年代,因龙山文化的出土,又形成了“仰韶、龙山二元并立”说,
并否定了“中华文明西来”说。接着,又确定了龙山文化的年代后于仰韶文化,并明确了龙
山文化的分布范围远比仰韶文化广泛。但是由于河南安阳“小屯文化”遗址大量甲骨文字等
文物的出土,“小屯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的承接关系又极为密切,致使人们对中华文明源
于华夏地区的认识,迄未改变。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辽河流域发现的赤峰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发现的良渚文
化,已经为中华文明多元论提供了可资考证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考古事业发展突飞猛进,
除中原地区先后在郑州东南郊发现二里冈文化 (1952年) 和在洛阳偃师市发现二里头文化
(1959年)等属于夏商时代的中原文化外,更在古代的“四夷”地区陆续发现了浙江嘉兴马
家浜文化(1959年),山东宁阳大汶口文化(1959年),山东平度岳石文化(1960年),浙
江余姚河姆渡文化(1973年)、四川广元三星堆文化(1980年)等许多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古
代文化。而碳—14年代检测法,使这些新发现的文化所属年代,很快就可得到明确的判定,
这就越来越明显地动摇了“中华文明一元论”和“中华文明只源于中原”说的根基。到1977
年,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的夏鼐先生便说:“从前一般的看法,多倾向于我国新石器文化
起源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然后向四周传播”,但由于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也发现了
年代很早的与黄河流域文化类型不同的农业部落遗址,“表明它们有不同的来源与发展过程,
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适应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或一些文化”。对于海岱地区,到80年代中期
夏鼐先生更具体地指出:从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到(山东)龙山文化,再到岳石文化,
“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自有其演化的序列,与中原地区的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各不相同”。
徐旭生先生在1985年定稿的《中国古史传说》中,则得出了“华夏、东夷、苗蛮三个集团是
秦汉间所称的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的结论。可以说,包括岳石文化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的
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形成并非传统所说的“中原地区一元论”,而是由华夏及其
周边地区的多元文化长期交汇融合而成的多元一体。毫无疑问,当年创造了并不逊色于中原
文化的东夷先民们,非但不是传世古代典籍中所说的愚昧落后,恰恰相反,他们对于中华民
族的形成和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 为深入研究东夷文化和夷夏关系揭开了新篇章。中国古代史籍中称华夏(中原)
地区之外为“四夷”(《周官·毕命》、《礼记·王制》、《后汉书·东夷传》均有此说)。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址;西方曰戎,被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
居。”由汉代儒士撰写的《礼记·王制》里这段关于“四夷”的记载,基本上表述了周人对
于非华夏人的看法,含有明显的轻蔑之意。经过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据主导和统治
地位长达2000余年之久的影响,便形成了“四夷”愚昧落后,无文化可言的错误观念。在旧
时代,自幼受“四书”、“五经”熏陶的胶东半岛人,也都是以华夏嫡传自居,而把实系自
己先祖的东夷先民们称为“野蛮”人了。
帮助人们揭开历史帷幕, 逐步使古代的东夷文明真相得以复现,主要得力于考古学的发
展。
从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来看, “东夷”和其他“三夷”有一个不同的特点;即蛮、戎、
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复杂分化,它们之中有的被华夏和以后的汉族所同化,如属于
“南蛮”的“百越”和属于“北狄”、“西戎”的许多部族;有的则演化为今日的少数民族,
如现在云南的苗族、彝族、白族、独龙族等许多少数民族都是“南蛮”的后裔。唯有古代的
东夷,因其特殊的地理境遇(东滨大海),在经过夷夏争雄的辉煌阶段之后,再历商、西周
到春秋后期,便和华夏族完全融而为一了。
在中国史学界, 20世纪30年代初,即有人重视东夷历史的研究,如傅斯年、蒙文通、徐
旭生等,都把东夷提到了与华夏等同的高度。考古学的发展,到今天已大体确定了“山东的
史前文化,至少从新石器时代起,即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到(山东)龙山文化的整个时
期,都应属于东夷远古文化的系统”⑤。对上承(山东)龙山文化的岳石文化的研究,则已
证明了岳石文化实即夏代时期的东夷文化。而随着对岳石文化研究的深入,夏代时期东夷人
所创造的古代文化的特征及在当时人类历史上的领先成分(如先进的农具、早期的青铜冶炼
等),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
结合考古研究来认识古代传说与古籍所记夏、 商中原王朝与东夷关系的零星资料,也有
许多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欧洲人建立起他们的“世界文化欧洲中
心说”,往往有意无意地轻视或无视包括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内的东方文化。直到20世纪60~
70年代,外国史学界仍是根据“小屯文化”(主要是对甲骨文的无可争辩的研究),来确定
中华文明始于殷商,而无视中国古籍对夏代的记叙,将夏代放在“史前时期”。这也就成了
为什么中国要集中以考古学界为主的多方面的学术力量来完成夏商断代研究的重要原因。于
是岳石文化的发现及对它的深入研究,也就有了极其重要的价值。
(三) 为研究海岱地区尤其是胶东半岛一带的古代历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上古史籍中
所记东夷事既少且略。《竹书纪年》有“夷有九种: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
玄夷、 风夷、 阳夷”;《尚书·禹贡》有:“岛夷皮服”(《冀州》),“嵎夷既略”、
“淮夷蠙珠及鱼”、“莱夷作牧,厥篚丝”(以上《青州》)等。《尚书·尧典》有:“羲
仲宅嵎夷,曰旸谷”。后世学者对这几段简略的文字的解说,纷纭不一,难成定论。不过,
认为“莱夷”属今胶东半岛,“嵎夷”属今淄潍流域,则大体成为共识。
《竹书纪年》 、《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楚辞·天问》里有一些有关
夏商王朝与东夷关系的零星记载,都是以中原为中心的。《竹书纪年》有:“后发即位元年,
诸夷宾于王门, 诸夷入舞” 。《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晋国的魏绛叙述夏与东夷事较多: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夷族首领后羿曾因夏民对夏王
太康怨恨,而伐夏,攻取夏都。但是“(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专任寒浞,以致寒
浞杀羿而代之。“(寒)浞又恃其馋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其子浇攻灭斟灌,封浇于过;
又封其子豷于戈。后来,太康之子少康借有鬲氏之助,攻灭寒浞,夏得复国。这段记载大体
上反映了夏代中期夏与东夷势力相互消长的复杂关系。据著名《左传》专家晋代杜预注释,
“寒”在今潍坊寒亭,“过”在今莱州过西,“斟”在今寿光,“戈”在今河南东部,“鬲”
在今鲁西北平原县。可知夏与东夷这段历史中夷族主要人物主要居住在今淄潍地区和莱州、
平度一带。可以设想,如果对这一地区的岳石文化遗址进一步地开展有计划的发掘,则很有
可能找到当时夷族聚居的村落以至城郭,那就必将会把东夷文化和夷夏关系的研究,推进到
一个新的阶段。
史学界和考古学界认为, 继岳石文化之后的海岱地区的历史是商夷斗争、商朝政治势力
以压倒优势步步东进的历史,是东夷文化与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商文明急速融化的历史。到
商代晚期,华夏系统的商文化已侵入到东夷文化的腹地。青州苏埠屯商代大墓的出土可为明
证,但是胶东半岛的文化面貌基本还是东夷的,很少见到商文化的因素。在商代,整个胶东
都还是东夷天下。所以有学者认为:在胶东,岳石文化的下限当及于商代的中期。而古史记
载半岛的莱夷人和他们所建立的莱国,则是在经历了西周王朝,直到春秋中期,才最后被齐
国所并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莱夷与齐国的融合过程中和融合以后,齐国的国力迅速增强起
来,其经济之繁荣、军事之强盛、文化之发达,都与东夷文化的融入密不可分。所以对于半
岛地区岳石文化的深入研究,将会进一步地揭示夏、商以至周代半岛地区的历史面貌,并进
而具体地弄清半岛先民对于中华古代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四、岳石文化与平度
与所有考古文化的发现一样, 岳石文化之最先在平度东岳石村出土,虽有偶然性,更有
其必然性。一种文化最早发现的遗址,一般都在该文化分布范围的中部地带,而不在其边缘
区,现已发现的岳石文化分布区域,也证实了这一点。
东岳石村今属平度市大泽山镇。 40年前未修淄阳水库时,岳石河(古称药石河,今称淄
阳河)从村南流过。岳石河源出胶东名山大泽山主峰之阳,汇千峰万壑之水,出大泽山西麓,
流经东西长10余公里、 南北宽约1公里不等的平缓河谷地带后,进入平(度)西平原,西入
胶莱河。东岳石村恰好座落在丘陵与平原的接合部位。
岳石河流经的大泽山西麓以下的山谷地带,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河北岸山丘连绵,构成
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形成了一个较其四围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度的小流域气候区域,沿河
两岸的冲积土壤十分肥沃。河流上源及两岸低山,林深草茂,保证了河水常年充盈。现存清
初著名诗人赵执信《药石水》诗有句:“葳蕤生幽谷,馥郁滋长川。微风引香远,皎日临波
寒”。在这位恃才傲物的名士眼中,这里乃是山川秀异大自然钟灵毓秀的所在。
这种特殊美好的自然条件,不仅使得今天的大泽山区淄阳河畔成了举世闻名的葡萄之乡,
而且根据岳石文化的发现,可以断定,早在远古时代,这一段河流沿岸的生态环境就格外优
越,气候宜人,河水充足,土质肥美,林丰草茂,鸟兽众多,水族滋繁,正是先民们发展渔
猎和农耕的最理想的场所。于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里,这些场所也就必定成为先民们
选址定居建造聚落的地方,东岳石遗址便很有可能就是距今4000~3500年前平度先民的一个
聚落。随着近年来平度西前庄等岳石文化遗址的陆续发现,更证明今天的平度淄阳河流域必
定是当年莱夷先民们一个重要的生息地域。
前已述及, 现存古籍中有关夷夏关系的一些重要夷族首领活动的地点寒、过、斟等地,
都在距岳石遗址一二百里之内。由此可以推断,在这一地区尤其是今平度西北境一带,很可
能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岳石文化地下埋藏物。据此,我们也就有充分理由,吁请考古学界今后
更加重视对平度境内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由于东岳石遗址出土的时代背景(1959年冬大跃进时) 及其偶然性(修水库时发现而非
考古工作者的寻觅所得),当年出土的许多陶器被毁坏,后来遗址的大部被淹入水库;只是
遗址最上层的几处战国墓葬中的一些铜器当时曾被收存,也因未得到考古文物部门的及时鉴
定和保护,以致后来流失无考。虽然1960年经由中科院考古所山东队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所获仍颇丰富而且极其珍贵,且经研究,认识了它的价值,但其遗址未得完整保存,在以后
的十年浩劫时期,更不可能得到完善的保护。与山东境内的其它著名文化遗址,如20世纪30
年代出土的龙山文化,20世纪50年代出土的大汶口文化,以及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胶州三里
河文化遗址等相比,东岳石遗址的遭遇是很不幸的。
所幸,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省、市、县各级政府对岳石遗址的保
护,考古学界对岳石文化的研究都日益重视起来。1993年,由社科院山东考古队、青岛市文
物局和平度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东岳石遗址的第二次科学发掘,出土文物相当可观。近几年来,
在青岛地区,平度、即墨、城阳、胶南、莱西等地又陆续发现了十几处岳石文化遗址。对岳
石文化的研究与认识,也日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作为保存古代东夷文化时间最久包括今
平度在内的胶东半岛地区的先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明所作的贡献,则将清晰地显现其历史的
本相,从而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
2006年, 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度岳石文化遗址榜上有名,这
便是对其价值之有力印证。

① 新华网 《文明的起源和新石器文化》 夏鼐
② 新浪博客 《岳石文化》 2007.08.05 虫子
③ 中国古玩网 《山东现岳石文化窑址 迄今最早东夷文化区》
④《大家国学》 顾颉刚
⑤《山东档案》2004年01期《北辛文化概述》 李朝英

(作者单位:平度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