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旧志冠齐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78&run=13

杜秀芝
地方志的编撰源远流长, 在早期基本归属于一种特有的地域史地著作,有的专家把成书
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的《越绝书》,作为现存最早的方志。也有的把二十四史
中的志作为方志鼻祖。还有的把《汉书·地理志》作为方志起源等等。总之,自两汉起对地
理地域等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的记述已在人们心中开始雏形、酝酿、发酵,只是一些
零碎的残破的方志编撰思想体现,而未有完整的系统的成熟作品。现存最早的全国地方志,
当属公元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 ,后改名《元和郡县志》,共40卷,后有
部分散失。它以唐代的47镇为纲,每镇一图一志,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州县的沿革、地理、户
口、贡赋等。南宋以后,地方志大量增加,著名的如宋高似孙《剡录》、常棠《澉水志》等。
尤其是明清两代,由于政府大力提倡,修志数量显著增加,明代帝王对修志更加重视,不仅
专门颁发《撰修志书凡例》,而且诏令撰修天下郡县志书。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
朝是编修地方志的盛行期,现存较早的方志多属此时编成。清代修志实践的丰富,使修志理
论得以成熟,方志学正式成为专门学科。在山东现存旧方志647种,860部。
有关宁阳县志的编纂情况在明代以前无考。 与县志有关的文献,只有元代县尹韩珪写的
一篇简短《历代沿革记》①。明嘉靖年间宁阳进士、松江府通判王正容曾自撰县志稿本,但
未成书。有正式成书的宁阳县志,始于明代万历初年。至清朝末年,宁阳县志凡八次修撰,
其中明代两次、清代六次。就修撰次数来说,为山东全省县志编修之最。经过历史的涤荡,
从横向比较来看,宁阳旧志的质量也多属上乘之作。
①载清咸丰版《宁阳县志·艺文》。后文出自该文献者,不再注出。

一、明清八次修志
万历初年, 宁阳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知县李贞首倡县志编修对王正容稿本
详加订正后,予以刊印,此为《宁阳县志》创修之始。现该志卷帙不全,原刻残本及胶卷存
于国家图书馆。
10余年后,知县徐汝冀重修,内容在李贞本的基础上有所添加,可惜该志明末毁于战乱,
后世无存。
因明代的两部志书已成残卷, 现在都很难见到,其卷帙字数、记述内容、体式结构、资
料状况等均无从详考。就清咸丰版县志《王筠墓碑》后附言“万历初年旧志载‘宋王筠墓在
城西南隅’;中年旧志又云‘在城养济院’,先后乖舛,无从核查,不胜遗憾”数语来看,
可能失于考订处不少。但其开创之功,值得肯定。
清代宁阳县志的编修始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 ,知县刘兴汉收集明代宁阳旧志的断简
残编, 重加修辑,刊印出版清代第一部《宁阳县志》。全志共8卷,卷首列图,从卷一至卷
八依次为:方域、建置、职官、赋役、选举、秩祀、人物、艺文,分装四册。刘兴汉在序言
中详细说明了设篇立卷的目的:“因咨荐绅先生,名儒耆老当文献者,广搜事实,拓旧本而
续补近习,分为八帙:画疆分土,象魏所自达也,故首方域;立国树屏,名物所自启也,故
次建置;忠厚慈惠,民戴其长,作赋定式,国受其经,故次职官、赋役;弹冠之庆,大业斯
集,俎豆之设,受福不那,淑气之锺,光映星辰,故次选举、秩祀、人物;而文章亦经国鸿
猷、不朽盛事也,故次艺文;终焉裦集方言,详核隐德;将六十余年以后之事,欲志未能志
者,一皆登诸简册,以付梓人,而宁邑以后有志矣。”从卷目上看,该志卷目基本全面,设
置比较合理,基本涵盖了当时宁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状况。体式结构设置基本
科学。该志刻本现存江苏省地理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亦存有刻本及其胶卷,南京地理研
究所存胶卷,上海图书馆存有抄本。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知县李温皋复修《宁阳县志》,对前志析疑取信,规模体
例上则因袭前志的八卷四册。现复旦大学存有刻本,山东省图书馆有复印本,上海图书馆存
抄本。
清乾隆八年(1743年) ,“以朴实为治”的知县李梦雷亲手修订《宁阳县志》,记事自
康熙四十一年(1702)始。为宁阳第一部断代志。该志记事客观直接,无溢美之词。如其序
言中介绍宁阳:“宁邑无高山大川足供骚人逸士之游览,汶水虽绕北境仅与他邑界,岩岩之
岱宗又若远若近矣。 ” 此序为后世宁阳多家引用,堪称是宁阳基本情况的经典概括。李氏
“簿书余暇,爰取旧志而校雠之,缺者补,繁者芟。壬午以后,其芳徽懿行可以振颓风者,
搜罗罔使或没。外此宏纲细目,随时损益,悉补订详明”。①从序言中可知,该志除增加内
容资料外,对前志的体例也做了进一步的修订。该志仍为八卷。举人刘应荐参与其事,于沿
革、古迹二门多所考订,补前人之所未发。现有刻本保存在山东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地理研究所。
①乾隆版《宁阳县志·序》。

咸丰二年(1852年),由县知事陈纪勋主修、著名学者黄恩彤总纂的《宁阳县志》出版。
这是宁阳方志编修历史上的一次飞跃。此版县志从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开始着手,至
咸丰元年(1851年)五月编定,次年问世。陈纪勋在序言中谓此书“补旧志之缺遗,拓新事
之厓略,大抵根柢乎历代正史及国朝官书,参以碑版文字、故老传闻,爬罗剔抉,务归详审”,
实非矜夸之词。该志设置24卷:卷一序文、修书姓氏、诸图、凡例、总目、疆域,卷二星野、
山川,卷三官师,卷四藩封,卷五建置,卷六里社、秩祀,卷七田赋,卷八学校,卷九选举,
卷十古迹、金石、寺观、坊表、茔墓、灾祥,卷十一宦绩,卷十二列传,卷十三良吏、文学、
武功、忠义,卷十四笃行,卷十五孝友、耆德、一行、方技、隐逸,卷十六列女,卷十七艺
文一、艺文二,卷十八艺文三,卷十九艺文四,卷二十艺文五,卷二十一艺文六,卷二十二
艺文七,卷二十三艺文八,卷二十四艺文九、艺文十,共30万字,分装12册。该志布局结构
有较严密的内在逻辑,基本吸收了当时流行的纲目体和纪传体的优长,横排门类为纲,下设
编目记述。如山川卷下设山、川、泉、沟四目,条分缕析。人物传内容更丰富,采用纪传体,
在志书中占了大量篇幅,充分体现了“自古旧志半人物”的特色。在体裁上,述、志、传、
图、表、录综合运用,基本接近现代志书的完备体裁。述体主要分布在对各事物记述的末尾,
有“太史公曰”的遗风;图的大量运用是该志的又一亮点,主要有疆域图、星野图、宁阳八
景图等,文图搭配,相得益彰;该志表、录主要有举荐表、科目表、军功录、文职录、历代
封赠录等等。在资料收集方面,该志“徵文考献、博咨群诹”,资料选取也很见功力。语言
亦准确精练、平易朴实。综合来看,该志不仅堪称宁阳旧志之首,也是山东地方志中的精品
佳作。宁阳县档案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存有刻本。
光绪五年(1879) ,知县高升荣续修《宁阳县志》,仍由黄恩彤任总纂。该志以咸丰二
年的宁阳县志为蓝本,重加修订。主要设置仍为疆域、星野、山川、建置、秩祀、田赋、学
校、选举、古迹、人物列传、艺文等24卷,新增团练、村堡、军功等,增补了人物、艺文的
大量资料。修订本称《宁阳续志》,全书36万字。
光绪十三年(1887) ,知县陈文显重修《宁阳县志》,黄恩彤之子黄师誾为总纂,该志
仍为24卷,体例上沿袭前志,内容上主要增补了1860年至1865年宁阳抗击捻军的史实和人物
事迹。该志曾于民国二十年一月补刊,现存宁阳县档案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宁阳县博物馆、宁阳一中图书馆有复印本。
二、宁阳旧志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地方志是系统记述一定地域内自然与社会、 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具有地域性、广
泛性、时代性、连续性、资料性、著述性等基本特征和存史、资政、教育三大功能,是“经
世致用”之书,“博物之书”,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志书的编修,是一项重要的
文化工程。前人以为:“夫邑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国不可无史,邑可以无志乎?”①
故而明清两代地方官员大都重视方志的编修,而编修的县志也成为其被上司嘉许、后人称道
的政绩之一。
总而言之, 每一部《宁阳县志》都对宁阳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宁阳
历代区域的沿革、历史的演进、经济文化社会的变迁和大批名宦先贤事迹,均赖县志得以详
细记述而保存和流传,保存至今的这些旧县志均是宁阳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啻于宁阳
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
其一, “述往事,思来者”②,具有资政益世的作用。历代宁阳县志自问世均得到执政
着的重视和乡人的推崇。激励为政者励精图治,教育乡人们耕读传家。
其二,重实录,贵信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文直事核,精益求精,形成了优良传统。
历部宁阳县志都是宁阳的信史,是宁阳某个时代的实录,几百年来修志者秉承志体生生不息
源流至今。

①[清]刘兴汉《宁阳县志》初修原序。
②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其三,极为重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对历史上有过贡献、产生过影响的人物事迹记
载颇详,可供后人借鉴。“古来方志半人物”,宁阳县志也难逾这一窠臼,但是也为宁阳人
民保存了大批先贤名宦的大量典型事迹材料,激励后世不断进取,见贤思齐。
其四,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尽力突出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力求完善。这些,既值得
后人修撰志书学习借鉴,也使方志本身成为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文化宝库。也是宁阳旧志为
地方志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各种版本的《宁阳县志》 中,尤以黄恩彤总撰的清咸丰版《宁阳县志》质量最高。黄
恩彤学养深厚,大吏出身是其修名志的难得经历,该志堪称出于大家手笔,体大思精,选材
精审,使大量历史文献得以保存,许多历史疑点得以澄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为地方志中的精品, 历来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还应指出,黄恩彤在成功主修咸丰版
《宁阳县志》(1851)后,又于咸丰九年(1859)应邀编撰《滋阳县志》①,“历时五月而
成”;至清光绪五年(1879),他于将近三十年后又一次增修《宁阳县志》。三次修志的实
践,使黄恩彤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方志学思想, 主要体现在对编纂县志的目的、作用有深入的
认识,对当时县志所存的弊端有清晰的了解与犀利的批评,对县志的编排体例有自成体系的看
法②。这一贡献,黄恩彤足可跻身方志名家之列。

①滋阳,今山东省兖州市。
②参见张晓波:《晚清黄恩彤县志撰修成就初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年第4期。

三、宁阳旧志的整理
2005年7月, 中指组下发文件,将旧志整理纳入各省市地方志工作议程,在第一届修志
即将完成之际,开辟新的工作领域,推动地方志工作全面发展。修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整理开发利用旧志是把这种优良人文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而如何才能挽救这笔宝贵的
历史文化遗产,使她们永无失传之虞呢?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史志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唯有凭
着“发扬幽潜,传承文明”的信念,把这些濒临散佚的善本、孤本重新整理,既保持“原汁
原味”又以新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更多的读者披览研读。
宁阳旧志是宁阳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 保护和开放明清宁阳县志已经是当前史志工作的
当务之急。 目前各级政府对于《宁阳县志》 的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目前正在逐步展开。
2003年,宁阳史志专家丁昭出版《明清宁阳县志汇释》,该书采用清光绪十三年刻本《宁阳
续志》 进行汇释,全书102万字。是对宁阳旧志研究整理的第一部专著。另外,目前,宁阳
县档案局正在对清代几部县志进行校勘;宁阳县文化馆也影音了部分宁阳旧志。宁阳旧志开
放利用工作开始了新的一页。
(作者单位:宁阳县党史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