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年鉴撰稿队伍培训的几点思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62&run=13

陶晓红

提 要:年鉴撰稿队伍是为年鉴编纂提供资料的主力军,是基础资料的供应商。当前年鉴
撰稿队伍存在稳定性差、水平能力一般等诸多现状。年鉴编纂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撰稿人培训
机制,切实加强政治理论与年鉴业务知识培训,从而为编纂出版精品年鉴输送高质量的原始
资料。
关键词:年鉴编纂 撰稿队伍 培训提高

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 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
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是由年鉴编纂部门根据选题计划组织编写的。其少量内容来
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其他重要文献和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90%以上的稿源则来自各部门、
各基层的撰稿队伍。撰稿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年鉴稿件的质量,进而又直接影响着整
部年鉴的质量。较稳定的撰稿队伍和优质的稿件, 是编出上乘年鉴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
为保证稿件的质量, 首要的是建立一支稳定的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撰稿人队伍,而这在一
定程度上,使培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结合《威海年鉴》的编纂实践,笔者就强化年
鉴撰稿队伍的培训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年鉴撰稿队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威海年鉴》 自1998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4部,成为了宣传威海的名片。多年来,
《威海年鉴》在编纂体制、框架结构、装帧设计等方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已跻身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 先后获全国综合特等奖、一等奖4次;全国单项特等奖、
一等奖18次。 全省综合特等奖6次,全省单项特等奖20余次。2003年,《威海年鉴》首批进
入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并被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授予“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核心
年鉴” 称号。 2008年, 在山东省史志系统首届“八个一优秀” 评选活动中,《威海年鉴
(2007)》被评为全省唯一一部优秀综合年鉴。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取决于撰稿人的
辛勤劳动。但是我们还不容忽视撰稿队伍存在的如下问题:
1、撰稿队伍不稳定。《威海年鉴》的编撰工作每年都涉及到全市200多个部门、300多个
撰稿人,可以说是“众手成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年鉴撰稿
队伍。但由于机构改革、人员轮岗调整和单位不重视等原因,部分单位频繁更换撰稿人,致
使每年都会有1/3的新手, 甚至少数单位还安排临时人员做这项工作,编撰水平存在着较大
的个体差异,这对保证和提高年鉴编校质量是很不利的。尽管我们要求每个承编单位都要固
定1~2名有较高水平的年鉴撰稿人,但基本上都难以做到这点。
2、撰稿人员水平不一。水平往往制约着供稿的质量与速度。《威海年鉴》的撰稿人,来
自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大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熟悉本部门、本行业的业务,也有一定
的文字功底,基本胜任年鉴撰稿工作。但也有部分稿件不符合年鉴体例,抓不住重点,信息
含量少,所以采用率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敏锐性不强。年鉴编纂工作必须在正确的
政治观点下进行,撰稿人一定要讲政治,概念措辞一定要准确。如有的稿件中这样写,“某
某产品出口美国、英国、日本、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十几个国家”,混淆了国家和地区的概
念,出现了原则性错误。另外,“出口台湾、香港和澳门”的说法也不妥,应改“出口”为
“销往”。二是文字表述不直言,有浮夸、溢美成分。年鉴的文风体例应开门见山,直言其
事,忌用空话、大话、套话等。例如:“年内,××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全区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又有新的提高”。此类写法大有“开头戴帽”
之嫌。又如:“文经学院的建立,对于拉动本市教育发展、提升区域文化品位、扩大对外影
响、促进经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些自我评价、自我议论,背离了年鉴“述而不论”
的要求。还有的稿件在叙述某某产品质量好,不是直接说明其特点,还非要加上什么“质量
上乘”、“国内一流”、“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等溢美之词,显得华而不实。三是年鉴编写
的专业知识不到位,不符合各类条目撰写的基本要求。有的把几件事揉和到一块写,成了大
杂烩。有的把一件事分开写,支离破碎的。有的把握不好一般性条目与特殊性条目、综合性
条目与单一性条目的写作要点。一般性条目写得多,且年年都一样,缺乏新意;特殊性条目
少,没有特点;综合性条目不综合,成为块块的简单拼凑,没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单一性
条目太繁琐,过程记得多,结果记不清或没有结果。四是责任意识不强,忽视校对工作。有
的稿件本身写的不错,但由于校对不认真,敷衍了事,明显的文字错误很多,影响了稿件整
体质量。属于低级错误的,年鉴编辑审稿时可以给改过来。但一些事件的时间、数字、人名、
地名等一旦出错,年鉴编辑因不了解情况,不容易发现。例如:“1998年”错写成“1989年”,
“3.95亿美元” 错写成了“3.95亿元” “蒋珊”错写成“蒋姗”,“田和办事处”变成了
“和田办事处”等等,往往一错到底,书出版了,却留下了终生遗憾。
二、强化撰稿队伍培训的几个方面内容
年鉴撰稿队伍历来都是老手与新手并存,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鉴的不断创新,老手尚需
更新知识,新手更应该加强年鉴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尽快掌握其基本理论和专业技巧,以适
应撰稿工作的需要。因而,加强年鉴撰稿队伍的培训工作,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内容。
1、突出政治理论培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使撰稿人通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通晓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晓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琐碎的资料,
在取材上严格把好政治关、保密关和史实关。要使撰稿人学会关注时事政治,不断增强政治
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冷静地思考,准确地反映。
2、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增强撰稿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克服为年鉴撰稿是“份外工作”,可以应付交差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撰稿质量的重要性,以
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准确记述和反映本系统、本部门年度工作,做到不缺漏、
不失实、不给后人造成误导。二是培养撰稿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年鉴
稿件的撰写不同于文艺作品创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杜撰,必须以实际材料为基础,
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整理。撰稿人要学会从办公室走出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
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情况,花时间去收集、整理和分析材料,这样写出来的稿件内容才能
全面准确。
3、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首先,撰稿人要加强本行业、本部门专业知识的学习,熟悉
业务,并力争成为“行业通”。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高屋建瓴地把握整体,抓住本单
位、本部门的主体工作内容,准确反映其工作概貌,突出工作特点。其二,进行写作知识培
训。要使撰稿人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有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其撰写的稿件
语言简洁流畅,文风严谨朴实,既具有资料性,又具有可读性。其三,注重计算机知识培训,
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提高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编辑和排版等方面的能力。
4、突出年鉴知识的培训。年鉴编纂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颇强的业务工作,有严格的体例规
范,有统一的选题选材要求。首先,要让撰稿人了解年鉴的质量要求,包括年鉴的思想性、
信息资料性、选题、语言、文风等。其次,让撰稿人了解撰写年鉴稿件的基本步骤。如:怎
样搜集资料, 应搜集哪些资料; 怎样筛选资料,怎样剪裁取舍;怎样确定选题,怎样突出
“大(事)、要(事)、新(事)、特(事)”,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凑”;怎样拟定
题目,做到文题相符。第三,让撰稿人明确年鉴稿件写作的规范性要求。可以通过讲解或者
印发学习资料,使其掌握年鉴的文体文风,掌握名称、时间表述、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等
等。
三、撰稿队伍培训方法和措施的探索
年鉴编纂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撰稿人培训机制, 制定撰稿人培训计划,或集中,或分片、
分期对撰稿人进行培训。可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达到培育新手,巩固老手
的目的。可以通过培训班、研讨会、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等,以会代训。也可采取聘请专家
授课,或者组织考察交流活动,或者结合翌年年鉴的组稿工作、年鉴的总结表彰会议一起进
行。上述活动,要坚持经常化和制度化。培训内容既要有业务方面的,又要有政治理论方面
的,要详细,切中时弊。
培训工作要注重搞好五个结合: 一是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普遍性问题,可集中
培训,个别问题可分系统、分单位培训。二是政治理论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理论联系实
际,融党的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形势与年鉴的编写于一体,年鉴理论知识培训与解决年鉴撰
稿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化枯燥抽象为生动具体。三是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在通过办培训班、
以会代训等方式进行系统学习的同时,要进行宏观指导和具体指导。即每年将年鉴编写的指
导思想、编写大纲、行文规范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提前印发给撰稿人,让他们心中有
数,从宏观上指导。年鉴编辑要与撰稿人相结合。年鉴编辑人员和撰稿人之间要加强沟通和
联系,编辑人员要经常主动地到各地、各单位了解情况,帮助撰稿人制定出本单位、本部门
的撰写提纲,找出要反映的部门年度工作重点和年度工作特点,或者针对随时出现的具体问
题,进行具体指导。四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可以组织撰稿人到年鉴工作先进
单位考察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也可以请年鉴方面的专家授课,现场解答疑难问
题。或者召开座谈会,请优秀撰稿人介绍经验,交流撰稿心得,以加强编辑与撰稿人、撰稿
人与撰稿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学习。五是表彰与批评相结合。定期开展优秀文稿、优秀撰
稿人评选活动,进行表彰和奖励。2007年,在《威海年鉴》创刊10周年总结大会上,威海市
委、 市政府隆重表彰了100名优秀撰稿人,鼓足了干劲,激发了热情。对于质量较差的稿件
则提出中肯的意见,协商改进,以臻完善,共同打造一支“潜力股”。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年鉴工作要实现更大发展,仍必须夯实基础,强化对撰稿队伍的培
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撰稿队伍,努力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和出版的时效性,为打造精品年
鉴、品牌年鉴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作者单位:威海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