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常编常新—谈谈对年鉴创新的几点看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60&run=13

何飞飞

提 要 从年鉴启动以来, 年鉴的创新问题就一直被争论、探讨,很多人也在这条路上探
索了很多途径,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从一个刚进入史志系统的新人角度来寻找年鉴创新的
动力,希望找到创新机理来指导实际工作。作者认为,在年鉴的创新问题上,只有坚持与时
俱进,把握稳扎稳打、常编常新的原则,才能不断激发年鉴的生命力,年鉴的打造才有可能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年鉴创新 稳扎稳打 常编常新
《济宁年鉴》 从2002年启动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这十年里,经过几代年鉴工作者不断
的摸索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济宁年鉴》已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相对成熟、稳固的路
子。我于2010年进入年鉴工作科,参与了两次年鉴编纂工作,从开始对年鉴编纂的懵懂无知,
到现在对年鉴的结构、框架、细节编写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对这项工作的甘苦也有了
切身的体会。在去年的全国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上,朱佳木同志强调,要大力弘扬
创新精神,并畅谈了地方志工作九个方面的创新。我虽然是个新兵,但也时时处处寻找年鉴
创新的动力,希望找到创新机理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我认为,在年鉴的创新问题上,坚
持稳扎稳打、常编常新的路子是比较稳妥、可行的。
一、巩固常规渠道,不断拓展材料通道
年鉴的第一阶段工作主要就是搜集材料、 征集稿件。年鉴作为政府公报式的综合性、权
威性的资料性工具书,材料、稿件通常都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的主管部门提供。虽然保
证了材料的权威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是部分单位对年鉴供稿不是很积极,缺乏主
动性。组稿会议不参加、材料迟迟不提供,随便拿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来敷衍了事,每到年
鉴要定稿了,仍有些“钉子户”未完成组稿任务。在每年的年鉴编纂中,催要稿件的工作都
要从头持续到尾,不仅拖延了年鉴的出版时间,也影响了年鉴的整体质量。二是民营经济、
股份制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在年鉴中占的比重少。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换,部分事业
单位转企改制,征集上来的稿件中所反映的行业情况和统计数字, 只是原来政府部门直接管
理的国有企业和少量集体企业, 而这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许多行业中所占的经济总量比
例不但逐年减小, 而且逐步萎缩。占经济总量大头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却由
于组稿渠道的不畅通无法得到全面反映,这种情况在年鉴中的“工业” 、“商业” 、“对
外贸易” 等经济部类中问题相当突出。三是新产业、新事物得不到全面反映。随着社会的
不断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新产业也不断涌现,尤其是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
信息咨询、房地产、物流、家政等新名词大家耳熟能详,但这些在年鉴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
反映。
如何才能保证材料来源的广泛与全面, 使年鉴能够涵盖政府全年的工作,涵盖社会发展
的方方面面呢?那就需要建立一种多元的稿件征集渠道,不能一味求新摒弃传统的约稿方式,
毕竟年鉴是地方政府主办的年度出版物,虽然采用的是政府各部门供稿的方式, 渠道比较单
一,但是这个主渠道责任容易落实, 运转效率较高,而且各部门掌握的材料、信息都具有权
威性、有效性,例如有些内部信息不对外宣传刊载,是无法从公众平台上来获得的。所以,
作为年鉴工作者要加强与各供稿单位的联系,平时要多进行业务交流,争取能够掌握最新、
最全的资料;对于很多部门要编纂部门志鉴的,要上门给予业务指导;而对于供稿质量比较
高的部门,可以请供稿人员讲解一下自己的心得和经验,甚至可以将他们聘为特约撰稿人。
《济宁年鉴》(2011年)“工业”类目的稿件质量就很高,基本上不需要做大的改动,像这
样比较优秀的供稿者,可以作为年鉴的编外人员,加强与年鉴工作者的磋商研讨,使他们能
够在以后的编纂工作中继续提供高质量的稿件。近年来,各地新兴起成立了众多群众团体和
行业协会,这些团体及协会是某个领域和行业的自律组织, 是沟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
纽带,对于这些组织,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我们可以请市工商联提供私营企业的
生产经营情况, 请市连锁商业协会提供连锁商业、大型超市的经营情况等。
在坚持传统方式组稿这一主线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多方面来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利
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大力挖掘网络平台的潜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办公、
微博听民声的趋势越来越平常,很多政府部门都开通了微博官方平台,很多热点、焦点问题
也在网络上激起很大反响,但这些工作动态并未在年鉴中得到反映,造成部分年鉴呈现千年
一面的印象。另外,像一些官方、私人所做的调查报告也要积极为我所用,这些调查报告往
往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大的、有影响的事件或事物而做的,目标明确、剖析犀利,意义深刻,
值得我们细加品读、筛选出有用信息来。
二、抓住主要矛盾,不断深化年鉴的广度与深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 年鉴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
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不能一哄而起,大翻盘子,把“孩子和洗操水一起泼掉”。不要一提改革
创新,就要推倒重来,10年来,我们在年鉴的编纂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科学做法, 很
多经验至今仍然适用,不能轻易改掉。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该稳定的要稳定,该调整的要
调整,稳定中有调整, 调整中有稳定, 从实际出发, 不断深化年鉴的广度与深度。
(一) 稳定主框架,与时俱进地添砖加瓦
年鉴是一种逐年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具有年度性、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
目前的年鉴框架结构是在之前编纂实践的基础上,几代年鉴工作者辛勤劳动、不断发展传承
下来的, 具有其合理性, 需要大体的稳定。但是,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不及时调
整框架结构,就不能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 就会失去“实用”性 , 丢掉
读者和市场。
《济宁年鉴》 在2003年创刊时,设立了28个栏目,在篇目设计上,总体按照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产业分类标准及政府职能并结合济宁的市情来把握的,一直到2011年卷,始终保
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打乱了这种结构, 那所编出的年鉴就不足以反映政府工作
和产业发展的全貌, 还会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是我们也并未裹足不前,每年我们
都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 分析框架结构存在的问题, 确定压缩、删除那些已失去时代风采与
地方特色的内容。同时, 打破按行政主管部门设纲立目的分类方式, 总结研究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中的新情况、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 并据此设置新的类目、分目和条目, 不断拓展
信息的覆盖范围,使之不断适应济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情况。2011年,济宁各方面的工作
涌现出了不少亮点,为此我们设立了专题条目“‘如意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济
宁市成功获得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承办权”、“济宁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济宁市成功申办第23届山东省运动会”来表现新成果、新业绩。一些传
统的行业如重工业发展势头开始滞缓,在条目的设置上也会适时的压缩删减。而那些紧扣时
代发展脉搏、 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产业, 如物流、房地产、电缆工业等也被我们收录进了
2012年的《济宁年鉴组稿方案》中。总之,栏目的设置和变化都是为现实服务的。
在年鉴编写中, 部门工作总结、 单位内部事务, 各级领导人行踪以及例行的各种会议和
活动等占有较大比重, 使得年鉴带有很浓厚的“行政色彩”。这些行政事务信息基本上只记
成绩与经验, 不记失误与教训, 成为报喜不报忧、隐恶而扬善的部门“功劳簿”,还存在信
息空泛、 残缺的问题。连篇的领导讲话以“特载” 形式占据大量篇幅;不少的文件法规不
进行筛选或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整理,形成“有文必录”;宏观信息多, 微观翔实的信息少;
比如反映市场方面的信息, 仅有全市市场的个数、营销额、税收情况、管理情况, 却没有市
场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价格情况等;记管理方面的情况多, 写管理对象方面的活动少;过
于注重政府进行市场管理的信息, 对有关单位、企业生产营销提供的决策参考有所忽视等。
近年来,《济宁年鉴》不断提高材料的入鉴标准,对每年变化不大的行政部门内部日常事务
和工作情况,不再年复一年地记述;对“行政色彩”明显的资料, 敢于打破情面退稿, 不惟
上,不惟“官” ;对水分较多的数据, 认真计算审核,提出改正意见。
另外, 由于排版的需要,年鉴定稿后会出现不少的空白页。2010年、2011年的《济宁年
鉴》,我们下了不少功夫搜寻、核校资料进行补白。比如“为民办十件实事”、“十大旅游
新闻”、“十大教育新闻”等,既弥补了版式的不足,又增加了年鉴的信息含量,这些补白
并不是随便拿来一段材料充数、随便一处空白就了事的,是经过精心比较、挑选,恰当放置
的。比如“教育”栏目后设置了“济宁教育十大新闻”,“旅游业”栏目后设置了“济宁旅
游十大新闻”。
(二) 坚持规范化,因地制宜地添枝加叶
规范对于年鉴十分重要, 我们所说的规范是针对年鉴的基本共性作出的规定,其目的为
了达到年鉴基本要素齐全、检索方便、纵横可比,有效提高年鉴的整体质量。比如:条目体、
人称、基本框架要素、条目分类及其大致比例、条目标题、语言行文、基本符号、全称简称
和简略语、目录、索引、图表、政治问题、保密问题、封面封底封脊要素及位置等。因此,
我们在每年的组稿方案后都附有供稿和行文要求,保证全书编辑标准的统一。但是,讲年鉴
规范并不代表就是“千鉴一面”,规范不是机械地照搬照录,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规范的对
象仅是年鉴的共性,年鉴的个性是鲜活的、丰富多彩的,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不要像
有些人所戏谑的,地方年鉴的“框架设计似乎成为一个规范化的容器, 可以装上任何行政地
区的‘酒’, 然后贴上某地方年鉴的标签就行了”①。这种百科式结构, 看似包罗万象, 面
面俱到,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一样不少, 却无特色、个性, 看不出地方优势和地域性差
异, 缺乏吸引力,没有市场价值。所以,“提倡规范化,千万不能把规范搞成僵化的条条框
框,制约和阻碍年鉴的发展。”②

①杨锦霞:《论地方年鉴框架设计的突破与创新》,《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增刊。
②阳晓儒: 《规范与创新:年鉴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年鉴论坛》第1辑,中国林业出
版社2010年版。
③孙关龙:《铸造中国年鉴事业的第二次辉煌》,《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增刊。

年鉴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 作为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新生事物, 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应
留有充分的空间来表现年鉴的特色化和个性化。“精神产品生产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 力戒
模式化。 它不可能大批量生产, 也不应机械化操作, 更不能克隆。 借用一句有名的格言,
‘愈是民族的, 才愈是世界的’。那么, 我们的年鉴愈是个性化, 才愈是大众的;愈是特色
化,才愈有普遍性; 愈是风格化, 才愈有生命力。”③我们要想打造一部精品年鉴,就应该
努力分析、挖掘本地的特性、优势, 用大篇幅、下大气力突出反映、集中反映, 形成年鉴自
身的风格与特色, 使之达到个性化。
首先, 要用心在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地方特色。一部综合性年鉴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
面,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聚焦一年当地最具影响力的信息,这就要求编纂者既要有全局的眼
光,又能有细微独到的心思,使入编的内容既全面又重点突出;既能反映本地发展的全貌,
又要凸显地方特色。你有别人也有的东西能减则减,你有别人没有的要大力表现,比如“孔
子文化节”是济宁市每年花大精力举办的活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每年的年鉴都会重点
描绘。近两年,济宁市因依傍古运河,又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因此竭力打造“国家级
园林城市”这张名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方面的内容在年鉴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与反映,不是每座城市都能拥有“国家级园林城市”这张名片的,我们只听到口号的呼喊,
却无法查阅这项工作的进展与落实,实在是一种遗憾。其次,要精心在栏目和条目的设立上
凸显地方特色。我们反复强调年鉴要突出地方特点, 地方特点主要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
略部署、 中心工作以及产业结构特点, 抓住重点集中记述、集中反映, 有些具有地方特
点的重要工作和重要项目打破形式逻辑的领属关系作升格处理(如济宁高新区、济宁北湖旅
游度假区等)。特色条目是展现地方特色最直接的形式,它涵盖面广,表现方式又多样,在
“县市区概况”里尤其可以得到充分表现。12个县市区,涉及上百个乡镇,怎么可能篇篇相
似,只是数据的不同呢?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与重点,乡镇企业、旧村改造、沼气
应用等都可以设立特色条目,展现个性魅力。另外,在装帧设计上也可以彰显地方特色。一
部年鉴呈现于人面前,最直观的就是封面与版式。因此封面的设计、题头的照片越来越成为
年鉴编纂的一大亮点。《济宁年鉴》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2010年卷使用的是古运河旁
的建筑,2011年卷则使用的则是济宁的标志性建筑——凯撒大桥。
三、强化服务功能,提高社会实用价值
编纂年鉴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 服务历史,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
事业。“广大年鉴工作者编纂年鉴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是不断提高年鉴编纂出版质量,
增强年鉴的服务功能,这才是年鉴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①年鉴作为以“官书”为主体的
出版物,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中心和大局服务, 不然就会迷失方向。所以从组稿到编纂成书,
都是围绕机关工作、行政机构来展开的, 但这也致使整部年鉴框架栏目设计容易公式化、条
目内容容易总结化, 再加上一些县区级也出版年鉴, 一些综合年鉴就会带有千人一面或资料
重复的倾向。 虽然是近百万字的一部年鉴, 去掉程式化、总结式的一些文件、会议性资料,
所余收载的资料不足以反映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 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实用价值有
所降低。

①唐剑平:《关于年鉴创新与规范的思考》,《文化研究》2011年第6期。

地方年鉴发展到今天,对于它的功能,大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资政、存史、教化”。
地方综合年鉴是“官书”,其现实服务功能是“资政”,这个“政”指的是政府职能的方方
面面,其中,还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后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是一个广义上的“政”;“存
史”指的是保存文献、服务历史,这是年鉴编纂的一大主要功能;“教化”的功能则是,地
方综合年鉴围绕地域内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记录大量生动活泼的权威性地情信息资料,
有正面事实、有反面典型,政治倾向鲜明,对社会各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借鉴、教育、
警戒等作用。
但是, 在新的历史时期,年鉴的发展是通过需求量的增加来体现的, 而这就要求年鉴的
服务功能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接受和使用, 从而体现年鉴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如果我
们年鉴工作者的眼光只盯着政府, 轻视了群众、市场、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会脱离社会、群
众、市场这个根基, 无论我们的年鉴内容多么齐全, 编辑质量多么精细, 制作多么精美, 都
不会为群众所接纳, 不会为社会所接受, 不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观览我们各地
的年鉴,翻开尽是形势大好的局面。有些年鉴基本是文件汇编, 或是领导的讲话, 或是政策
法令;有些年鉴对一些单位、事件的报道以存史为主, 偏重于报道政府机关、相关部门的政
绩,“针砭时弊”的功用完全没有体现出来,正面宣传多,反面评论少。从宏观上说社会是
不断进步发展的,可在进步的洪流中是少不了阻力的,不然怎会有矛盾和斗争?一些新型产
业兴起、蓬勃,必有一批旧的、老的产业没落或改革;任何政策的执行都会有不同的声音;
我们发展走的每一步,经验和教训是同行的。如果尽是凯歌高奏、红旗飘扬,我们怎能反思
步履的艰难,怎能让人民群众公平真实的看待社会发展?一本年鉴要想真正发挥它的功用,
还必须走出去,使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群都能了解、接受,满足不同人群和市场的需要。
首先, 我们要贴紧中心,服务大众。年鉴是“ 官书” , 是研究一地地情的权威依据,
是党政机关和研究机构的权威信息源和资料性工具书,这个中心是绝不能混淆的。但是它要
符合民意、体现民情、服务民众, 这也是年鉴工作者应把握的。强化年鉴的服务功能,要达
到的目标就是各类人员翻开年鉴, 各有所需、各有所用、各有所获, 并将其作为工具书保存
珍藏。在现有综合年鉴的基本框架内, 可以增加大众关注的、直接为他们服务的内容。比如
火车站这一条目,除了写新增多少线路,每年输送多少人次,货物多少吨,还可以增加面对
客流高峰期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有什么便民手段等;税收方面,除了记述各税收部门工
作概况、税收收入情况、税收管理及手段等,还可以提供纳税人应该知道的纳税常识和信息
资料等内容。 只有这样坚持为“官” 服务和为民服务的统一,才可以把地方综合年鉴办成
“官离不开、民用得上”的地情工具书。其次,我们要依靠政府,面向市场。一部年鉴的创
办和出版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否则就失去了工作的权威性和刊物本身的权威性。
10年来, 《济宁年鉴》一直坚持撰稿、彩页征集、发行三位一体的工作体制, 特别是在组稿
方面, 每年以政府的名义召开一次组稿会议, 部署组稿任务, 不仅保证了撰稿工作的顺畅运
行, 也保证了稿件内容的权威性, 维护了年鉴的“官书”性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规范化
的深入,年鉴与众多的传媒、众多的出版物一样, 必须要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运行。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年鉴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同时又具有意
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这就决定了办年鉴既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又要体现市场经
济经的发展要求,应该纠正为编年鉴而编年鉴的片面认识, 走出埋头编鉴、不问市场的误区。
年鉴必须充分考虑、重新确定它的定位, 要考虑它的内容、读者对象、发行量, 甚至编纂观
念和经营观念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要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考验。近年来,有些年
鉴在彩页、印刷、发行等环节上注意走市场化道路,但是成效并不是很明显。我们可以在做
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细分市场,既出收藏版,又出普及版;既有纸质版,又有光盘、网络版,
还可以开发多种出版方式,如袖珍版、分册出版、增刊、内刊等,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方面的
需要。
“创新是新世纪年鉴发展的主题, 也是时代赋予年鉴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但是年鉴创
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板凳一坐十年冷”,这是年鉴工作者最好的写照。年鉴的创
新与发展任重道远, 面对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还很大, 我们要耐得住清苦、寂寞,要“把创
新精神与科学精神、求实精神、虚心学习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结合在
一起”①,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把握稳扎稳打、常编常新的原则,才能不断激发年鉴的生命
力,年鉴的打造才有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济宁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