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 彰显民俗 从《阳信县志》风俗篇看地方俗语入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50&run=13

冯研

提 要: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采集民风、整理民歌、提升民俗,把民风俗语写入史册的优
良传统。应对俗语进行全面筛选,择其精华入志。俗语也应与时俱进,倡导文明进步的社会
风尚。新县志编写应与首轮志书编写错开观察角度,在记述民间俗语时不是记具体的俗语,
而是写出俗语的变化,通过俗语的变化写出时代文明的变化和进步总结出地域人群的性格特
征。在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的情况下,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动力,加强对
俗语谚语的考察,总结地域文化无疑将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俗语、时代特色、地域特点

中华民族具有采集民风、 整理民歌、提升民俗,把民风民俗写入史册的优良传统。常言
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地方民俗最具地域文化特色,是地方民间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地域意识形态特点的集中反映。地方民俗文化中的谚语、俗语、歇后语是一个地
方民间智慧的结晶,它们高度浓缩,生动幽默,是地方语言艺术与生活经验的总结。但是,
地方谚语、俗语、歇后语的形成具有时代性和过程性,
有些形成过程中的地方俗语欠完美, 必须经过进一步升华,而另有一些粗俗不堪,品位
低下,属于文化糟粕。地方志书该怎样把握地方民俗文化的入志问题呢?作者从《阳信县志》
风俗篇中有所启迪。
一、 应对俗语进行全面筛选,择其精华入志
《阳信县志》 (1996)收录地方俗语98条,内容大多涉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人际关
系、生产劳动技巧、心理调适、养生健康、社会经验等。如果按照俗语的内容所涉及的行业
分为农业、商业、手工业、建筑业等,从具体的事例反
映了人们的观念和心态。从认识层次上分析,俗语大多是感性认识,通过具象的事情充满感
性地描述来说明道理。谚语许多是对自然现象和农时、农事规律的总结。歇后语通常是人民
群众通过幽默的、比喻的、通假的方式表达对某些事、某些人的看法。
俗语通常有下面两个特点: 其一,表述道理和日常生活的结合。如“舌头大,鼓不出腮
去”“纸里包不住火”“心急喝不得热粘粥”。这些俗语说理所用到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再
是不能普通、常见不过的了。歌德曾经说过“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活之树常青。”论
述较严谨、论证较充分的理论,往往失之鲜活,在日常语言中不便使用。但是,规律总是要
遵循的,道理总是要讲的,警言总是需要的。于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自然地
生发出了谚语、俗语、歇后语。从修辞学上看,俗语常用借喻的手法以小见大地体现某个深
奥的道理。但有许多时候俗语也直抒胸臆地表达对某件事的看法,如“万事开头难”“一家
不和外人欺”。当人们看到一个地方的俗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有时用到当地的方言,
转化成一个常见的道理。其二,具有自我教育的属性。谚语、俗语所透出来的道理既浅显又
深刻,表达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内容贴近生活,同时折射出来的道理发人深思,集中体现
一个地方的民俗心理。谚语、俗语常常是讲小事情、小道理,但却包含人民群众和日常生活
的大智慧、大方向、大才能。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俗语时要自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深入了解这一地区人民群众的思维趋向,达到资政、教化的效果。
二、俗语也应与时俱进,倡导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
从《阳信县志》 所收录的俗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可见,阳信县人民群众所从事的行业主
要是农业、商业、手工业。其中俗语主要体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的勤劳、勇敢、
善良本分、实在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俗语“早睡觉早起来,天上掉下元宝来”,“眼见为
真,耳听是虚”,“百闻不如一见”等等。也有体现精细、准确、明确、灵活的从商理念的,
如:“当面银子对面钱”,“精打细算,吃用方便”,“人不混账,账不混人”,“勤俭的
庄稼,灵活的买卖”等。从《阳信县志》收录的俗语中,也可见人民群众为人处世的心态,
如俗语“长心眼强似长力气”,“想好不如干好”,“话不要说死,事不要做绝”,“人在
难处帮一口,强似富时帮一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也有讲究学习、志向和修行的
俗语,如“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八十八还学巧”,“一回生,两回熟,三
回过来当师傅”,“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过
不去的火焰山”,“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社会发展了, 科技进步了,时代不同了,但是,民俗文化的教化作用却更强了。主流文
化离不开民俗文化的丰富营养。只有集结大量的优良民俗文化,才能生发、培育出优秀的民
族文化。现代著名的戏曲、曲艺、小品等精品艺术形式,仍然包含大量的俗语、谚语。像著
名笑星赵本山、宋丹丹、潘长江的小品当中就有“开水它没响,响水它没开”,“秤砣小压
千斤”,“做人做到底”等俗语作为小品的台词,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有许多俗语、谚语成
为文学作品的基本语言素材。例如文学作品中就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朱自清《春》),“麦盖三床被(三场雪),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等俗语
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 许多俗语所表达的道理常常是有变动的。如“听人劝,吃饱饭”,这
句俗语的确切意思是指能够听进别人中肯的意见,最后的结果不至于处境太差。而现在社会
人们许多时候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都要通过张扬自己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来发展自
己的事业,不一定非要听取别人的“劝诫”。“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子斜”,主
要讲两点道理,一是做人符合道理,就不用理会别人不理解自己的议论;二是只要自己做人
做事理符合道理,别人的误会和不理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消除,最终不会对个人产生
影响。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力求使社会上的其它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就理解所发生的事情,
从而避免许多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当代社会是“身正也怕影子歪”!因此,必须重
视现代媒体的舆论导向问题。特别是当一个社会性群体事件突发后,尤其是涉及政治、经济、
文化等领域的重大的、突发的事件,社会舆论总会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做出相应的反映
和表态,从而安抚稳定民众的情绪,不致因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和骚乱。
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 阶段性。俗语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形式,所以俗语同
样具有历史阶段性。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流行的民间俗语,是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感性认
识和理性总结,丰富和指导着人们的生活。生活常变常新,俗语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
从旧县志编修的情况来看, 民俗篇中的内容仅限于对日常生活习俗的记载,特别是对日
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和婚丧、禁忌、节会的记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许多习惯和习俗都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特别是本土固有的旧观念,都会被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所代替。如“吃
饭穿衣量家当”,这句话主要是通过吃饭穿衣这个事实来说明量入为出,不应超额支出这个
生活道理。而社会发展到现在,货币贬值,物价刚性上涨,更要学会“今天花明天的钱”,
通过贷款、适当提前超额支付,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已经为现代人所接受。类似发生的变
化还有“穷家难舍,固土难离”,“慢工出巧匠”等。
生发俗语产生时的背景发生了变动,使得原来的某些俗语不再具有指导人们生活的价值。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生成产方式和运作方式的改变。如“木匠改瓦匠,三日两后晌”“三日
斧子二日锛”等等,但是,这些俗语仍然不失为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财富。还有一些现代民
谣,是否写入志书、如何写入志书,值得深入研究与斟酌。
从新修县区地方志的情况来看, 现在许多新修志书普遍缺少对一个地区,一个社会总体
的精神面貌的概括和总结,尤其缺少对该地方民间俗语的再次采集和编写。尤其是改革开放
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从生产到生活,从衣食住行到人们的社会意
识,再到精神风貌都发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变化,志书就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反映这一历史时
期的风俗变化的真实情况。由于社会的风俗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在概括总结上一历史
阶段民俗文化的特点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掘现阶段民俗文化的优秀特质和新内涵,使之成为
地方志民俗文化记述的要点和亮点。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总结概括和准确描述,要对
开放以来形成的俗语进行分类、总结,再附加说明,才能展现出新时代、新时期的地方精神
风貌。
新县志编写应与首轮志书编写错开观察角度, 在记述民间俗语时不是记生活、节日、商
贸、礼仪等俗语,而是写出俗语的变化,通过俗语的变化写出时代文明的变化和进步,揭示
地方民俗发展的规律,体现社会的前进和意识的提升。
具体说来,俗语入志需要资料的积累和筛选。资料是志书的基础, 语言文字资料特别是俗语
的搜集相对其他事物的资料来讲, 难度要大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料在档案馆就基本
可以查到, 语言文字资料和谚语、俗语在档案馆就很难查到。所以必须拓宽语言文字资料搜
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在谚语、俗语方面有所突破。在拓宽语言文字的广度上要多借鉴吸收其
它地区的谚语、俗语,考察挖掘当地的老志书当中对谚语、俗语的收录情况。这不仅要求修
志人能积累海量的资料,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从中精选出能够体现时代特点、当地特色并
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谚语、俗语;更要求修志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做大量日常的、看起
来毫不起眼的工作,将所见所闻的俗语甚至民谣集腋成裘,再慧眼识珠,从中选取民间文化
瑰宝。
一是要去除不科学的、 消极的,甚至是迷信的俗语。有的俗语、民谣格调不高,如“贪
贱吃穷人”;“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打人家一巴掌得防备人家一脚”;“人
要脸,树要皮,不要脸的没法治”;“人熊有人欺,马瘦有人骑”。这些俗语的采用都是道
听途说的市井俚语,没有经过筛选就选录进县志当中,降低了志书资政育人的效果。
应当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反复深究俗语、民谣、谚语的确切意义,将对社会发展有积
极意义的民间俗语收录进来,才能起到志书教化的作用。
二是要去除过时的俗语, 增加时代特色的俗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已进入后工业社
会,像“懒驴上磨尿屎多”;“三日斧子二日锛”。这样的与过去依靠牲畜和人工为主说明
生产方法的俗语对现实生活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小。
三是在收录县志中时对俗语进行科学分类。首轮修志主要将俗语、谚语设章有四种情况。
设专章或附录记述;归入文化编文化章民间文学节;归于民俗风情篇语言习俗篇;归于方言
篇。其中归于方言篇不妥。方言主要讲述当地的语音、语法、词汇与现代汉语白话文有何不
同。而且俗语不一定全是由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所构成。方言与俗语二者为不完全包含
的关系,不能设入一个篇章当中。
四是对俗语、 谚语进行注释。许多产生于当地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如果不加注释,
不仅将来人们不知所云,就算是现在,年轻人也不知道讲的是什么道理。“不见兔子不撒鹰。”
“省囤尖强似省囤底”需要对以形像的比喻来说理的谚语、俗语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才
能使后人明白确切的寓意。对歇后语、民谣更是要对具体的语境进行详细地说明才能使现代
人和外地人明确真正的意义。
五是在对俗语进行科学分类、 注释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地域特点和地域性格、民族性
格。俗语、民谚、歇后语、民谚常常是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反映某个地域的文
化现象和家族、民族、种族特征。针对第一轮修志时已对谚语、俗语、歇后语进行归纳总结
并入志的特点,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可在收录反映新出现的民间俗语、谚语和民谣的基础
上对人群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人民群众的地域性格特征。
从许多地方已出版的新中国的第一代地方志来看, 俗语主要增加了四类,一是歌讼中国
共产党、反映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变化的,“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交足国
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吃细粮、盖楼房、买高档、讲营养、寿命长”。
二是鞭挞不正之风的。“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的建设没经费,喝地众
怨民心背,手扪胸口问一问,身为党员愧不愧?”“公章碗口大,不如熟人说句话。”“事
在人办, 法看谁犯。 ”三是励志,警示的俗语。例如“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心急喝不得热粘粥。”“兵马不动,粮草先行。”“长心眼强似长力气。”“争着不足,
让着有余。”“细水长流,吃穿不愁。”“万事开头难。走道不怕慢,就怕站一站。”“有
志不在老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四是讲学习修行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等。这也是俗语、民谣时代特色的体现。
各地的俗语、 民谣都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地处平原地区的阳信有“皮狐”子离不开酸枣
坟,“心急喝不得热粘粥”,“是猫就辟鼠”等以常见到的动物和食物作比来说明道理。而
菏泽曹县县志当中俗语当常拿牛、虎作为比喻“白虎佬去了头,力气大如牛。”“人心隔肚
皮,虎心隔毛尾(yǐ) 。”这与曹县是全国活牛出口基地县、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
示范县不无关系。烟台市志当中的俗语就有“该涨不涨,要听风响”“该落不落,小心风暴
(海潮)。”“无风三尺浪,必有大风降。”“九里有大雾,百日有风雨。”“大风百日回
头(百日后有风雨)。”这在其它的地处内陆县区志当中鲜有记载。
阳信俗语与滨州其它县区甚至山东省其它县区的俗语相比, 有许多相近,相同之处,像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在其他县区都有类似的说法。总体来看,山东的民
间俗语反映出山东的人民群众两点意识,一是思想上尊传统、贵人和,表现在行为即山东人
老实本分、重感情、讲面子。这些在民俗谚语当中表现非常明显,像山东许多地都有的俗语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人要皮,树要脸”“是亲三分向”,“火心要空,人心要
实”的俗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思想有时会表现得感性有余而法治不足,忠厚有余,
原则略失。二是重农抑商的思想比较严重,在传统的文化当中重视农耕、读书学习,讲究治
平修齐,学而优则仕,就算有精明的商业头脑从也是固守以敦厚老实、童叟无欺的思想为根
本。如“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面银子对面钱”等。
正如民俗学家们所说, 民间俗语谚语是时代的镜子,政策的回音,是民众的心声,社情
民意的直接反映,是历史的佐证,体查民意的窗口。在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的情况
下,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动力,加强对俗语谚语的考察,总结地域文化无疑将对地
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阳信县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