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又独树一帜 读《东昌府区志》有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46&run=13

管振芹

提要:读《东昌府区志》(1986-2005)有感:优点:1、篇目设置完备周全;2、资料搜
集丰富准确; 3、创新意识凸显地情;4、时代特征贯穿始终;5、追根溯源保持完整。商榷
和不足之处: 1、误解“街道”“社区”;2、在各大部类缺少综述或是无题序;3、图片有
几张经过多次出版印刷,清晰度上受到影响。
关键词:篇目设置 资料搜集 创新意识 时代特征
自2004年东昌府区正式启动《东昌府区志(1986-2005)》(以下简称《区志》)编修工
作以来,编修工作就一直稳扎稳打,不论是资料收集,还是篇目制定,各项工作始终都按计
划进行。在中共东昌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一纳入,五到位”,东昌府
区志编纂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发动和协调区属及区境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参与区
志编修,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支持和配合区志办开展各项工作,为扎实推进区志编
修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2年,历经八载,数易其稿的《东昌府区志(1986-2005)》付梓出
版。全书80余万字,照片90多幅,全面、翔实地记述了东昌府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各
项事业迅猛发展的情况。整部书卷帙浩繁、装帧精美,既具博采众书之长、兼容并蓄的大家
风范,又有独树一帜、亮点纷呈的特色。我对《区志》有着一份特别的关注和期待,是因为
作为《区志》的编者之一,每一次审读东昌府区志稿时,我总是会产生思考,总是会从中受
益。现列举几项,与史志同仁共勉。
一、篇目设置完备周全
篇目是志书体例内容的具体化。 一部志书的体例是否科学,首先体现在篇目的设置是否
得当。笔者认为,篇目的编章节目的开列设置在符合有关要求的同时,要多考虑有利于综合
反映县域地情,有利于对事物的分类记述,减少交叉重复。篇目开列的类和层次无论是多一
些,还是少一些,只要总体上便于把一方地情记述地全面、完整,基本上就是好篇目。新编
修的《东昌府区志》按照“两结合一避免”的思路设置篇目。所谓“两结合”,一是搞好科
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际相结合。续志设置篇目时,在坚持科学分类的前提下,充分注意到社
会分工问题。1986~2005年,东昌府区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社会分工更加细密,新生事
物层出不穷,社会构成和事物性质日趋复杂化,为适应新形式、记述新情况,《东昌府区志》
篇目按照社会分工的实际,科学分类合理安排编章,以准确展现区情全貌和反映时代特征。
二是搞好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结合。改革开放是续志时限内最突出的时代特点。因此,志
稿在“农业、工业、商业”等编中均增加了体制改革的内容,以突出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
发展、新变化。为突出地方特色,续修志稿继续采用升格方法,较翔实地记述了改革开放过
程中形成的重大地方优势,真实反映地情。所谓“一避免”就是在设置篇目时,突出自己的
个性特点,避免篇目格式的雷同。
全书采用中编结构, 首设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和编后记殿后,并增加了索引,专
志部分属中小编结构,按照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部类排序,分别是:建置、
自然环境、人口、农业、工业、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商业贸易、民营经济、财税金融、经
济管理、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政法、军事、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共计23编,涵盖了东昌府区方方面面的巨大变
化,符合志书体例要求与区情的基本面貌,展现了断线内的时代风采。
二、资料搜集丰富准确
编修一部好的志书, 首要的条件是要掌握大量的资料,这是志书内容是否丰富、涵盖是
否全面的关键。《区志》在资料全面收集和资料使用严谨上是很值得夸赞的。体现在志书中
有三个方面。
一是纵观全志, 在内容详略上注重全面性,在行业门类上体现广泛性,在历史脉络上突
出地方性,在资料运用上彰显时代性,是这部志书的成功所在。其中,东昌府区在1998年前
被称为聊城市, 1998年3月,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设立地级聊城市,原县级聊城市
的行政区域设立东昌府区。《区志》整部书篇目设置、各行各业材料安排上都体现了这一变
化,这是整部书的最大的特色。
二是注重使用图表, 保存了大量的数据图片资料。大体统计了一下,《东昌府区志》共
使用表格91个,正文使用图片110幅,丰富的表图和文字资料相结合,增强了《东昌府区志》
的资料性和可读性。首先是1986~2005年的东昌府区经济数据统计图,内容充实,设计完美,
给人以强烈的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作用;特别是在民生的有关内容中,记下了丰富的资料。
如:自然环境编中的“1986~2005年东昌府区季、月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表”;城建环保
编中的“1982~2003年东昌府区降尘监测情况统计表” 、“ 1988~2002年交通噪声测量均
值统计表”、“1990~2002年东昌府区地下水监测情况统计表”;经济管理编中的“1988~
2005年东昌府区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情况表”、“1999~2005年东昌府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
有企业资产存量表”;政权政协编中的“2000~2005年东昌府区政府采购一览表”;民政编
中的 “1997~2005年东昌府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情况统计表” ; 人事编中的
“1986~2005年东昌府区调配干部统计表”、“1998~2005年东昌府区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
生报道情况一览表”,以及各分志中随文图片等,都大大丰富了志书资料。志书提供客观丰
富翔实的资料是志书最大的价值。志界前贤有“一图胜千言,一表含万卷”的说法,古代有
“无图不成志、有志必载表”的编纂要求,说明修志者非常重视图表的作用。《东昌府区志》
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到位。
三是志书包含了大量文字资料、 数字数据及相关图片和表格,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志
书资料和数据前后不一致。志书中最容易出现前后不一致的如人名、地名、时间、数据等。
《区志》不仅收入丰富的资料和数据,而且注意到资料和数据的翔实、准确,维护了志书权
威,做到了志书资料的内在统一。如篇首设置1986~2005年东昌府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
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
储蓄余额、 GDP产业构成等一系列经济数据,在概述、大事记和经济管理编中均有涉及,对
此曾安排专人逐一核对,做到了出现在不同位置的同一资料都核实准确,文字和表格中的数
据前后一致,大大提高了志书资料的准确性,增强了资政育人的价值。
三、创新意识凸显地情
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需要,也是修志事业发展的需要。《东昌府区志》
创新的内容很多,有理念、方法、程序、篇目、结构、版式、装帧等等,最突出地表现在如
下四个方面。一是修志目的方面。旧志书的编修目的很明确,即存史、资政、教化。《东昌
府区志》 属于第二轮修志,修志目的有了明显变化,体现了 “四性”,即“资料性、科学
性、服务性、市场性”,其中,资料性是基础,服务性是根本,强化了志书的服务功能。即
《东昌府区志》是为人民修志,为改革开放修志,为社会主义修志,服务主体已完全改变,
做到了以服务人民为主,以服务当代为主,以服务本地为主,以服务经济为主,以服务党和
国家工作为主。 二是装订印刷方面。装订采用目前最流行的平脊锁线精装,护封为300克金
东太空梭铜版纸, 复无光膜,字体烫金,精装封面采用3mm的荷兰板纸,前后环衬均为特制
纸,内文为80克金东双胶纸双色印刷,整部书图片色彩清晰、鲜明、层次丰富,纸质、墨色
一致,字距匀称、整齐,利于永久保存。三是版式设计方面。护封采用浅蓝色为底色,并由
若隐若现的蓝天白云下的东昌湖作为衬托;在开篇醒目位置设置蔚蓝色湖水和气势宏伟的腾
龙广场点衬“东昌府区志”这几个大字,突显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人文特色;公益彩页
部分首设“东昌府区名片”,列举出东昌府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闪光点和亮点,如中国江北
水城·运河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
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著名的江北油菜之乡、早春芸豆之乡、早春西瓜之乡、全国
普通高考优秀考点、“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科技工作先
进集体等等,突出了东昌府区与众不同、吸引人的地方,使东昌府区的主要地情特点一览无
余。四是内文方面。1998年撤市设区后,行业部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单位上划到聊城
市,有的单位撤并,有些单位新设,为适应新形式,记述新情况,整部志书科学分类,合理
安排篇章,以准确展现区情全貌和反映时代特征;近年来,东昌府区的经济发展在于民营企
业的不断壮大,全区已形成以机械加工、棉纺、建材、化工等多种行业争立潮头的格局,民
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东昌府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面展示东昌府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变
化,志稿将民营企业独立成编,分两章对民营工业和民营商业的发展、规模进行了较详细的
记述,目的是以点带面,全面展示东昌府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成就;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
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志稿增
设了精神文明建设编,内容包括文明建设管理、文明创建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新风等
四个方面,以彰显境内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等城乡文明的新风貌等等;第二十一
编增加了旅游部分,并将旅游内容升格,与文化部分并列,对东昌府区境内文化建设的发展
和现状(旅游的资源)以及举办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旅游节等活动进行了浓墨重彩。并在
介绍主要旅游景区时,志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保证资料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尝试使用
散文文体描写风景名胜,使人仿佛亲临奇境,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整部书均采用规范的
语体文,文字不生动,影响志书功能发挥的局面。
四、时代特征贯穿始终
《区志》上限为1986年,下限为2005年,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
全方位的,涉及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甚至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意识形
态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全面、准确的记述这段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区志》采取集
中与分散相结合、相对集中的方法,充分地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东昌府区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社会诸方面改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以及研究确定的重要决策、采取的重大举措、取
得的巨大成果和出现的新事物、新特点、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使人既能清晰地看到整
个地域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和巨大成就,又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脉络和规律。集中方法主要体
现在概述中,综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东昌府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巨大变化和迅猛发展。如“1986
年以后,全市(区)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开拓创新,
团结奋斗, 艰苦创业, 是国民经济得到全面迅速发展。 ” “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
64.97亿元,是1986年57776万元的11.24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是1986年3807.3万
元的7.37倍。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8.75亿元,比
1986年增加25.75亿元。 全区耕地面积降至7.72万公顷,比1986年减少0.77万公顷,但粮食
总产却增加31.04万吨, 达到64.46万吨; 蔬菜产量达到126.96万吨。 大牲畜年末存栏量
23.75万头, 肉类总量8.18万吨,水产总产值7764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49.96万千瓦,各
项农业指标比1986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3个,无公害农产品品
种达到36个,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35万亩。”“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教育体制改革深入,
教育结构得到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全区科技工业取得新的突破。”
“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乡村
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文化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2005年,境内有公共图
书馆2处,有藏书近3万册;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9%。文化娱乐形式丰富
多样, 网吧、卡拉OK等遍布城乡。全区涌现出100多人的文艺艺术创作队伍,戏剧、音乐、
舞蹈、 书法、摄影等作品屡次获奖。至2005年,全区竞技体育在国家比赛中获金牌145枚、
银牌183 枚、 铜牌226枚。”“200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比1986年的17.5
平方公里增加40.5平方公里。 ” “2005年,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98元,是1986年447元的
7.38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1753元,是1986年1121元的10.48倍。”在各专志中,通过
或集中或分散的方法记述改革开放的伟大轨迹。有些部分通过设章记述,如农业编设农业经
济体制章和工业编设工业体制章;有些内容通过设节或目,记述东昌府区各项事业的巨大变
化,如经济管理编设工商行政管理体制、价格体制改革、质量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等节,设计
划管理体制目;有些编虽然并无明确标示改革字眼,但通篇所记载均属改革内容,如民营经
济编设民营商业章,其中管理机构的沿革,政府鼓励、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
以及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相继建立等;教育科技编如教育方面各类民办学校的兴办,
科技方面科普宣传、咨询服务等等,无不是改革的内容,使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升华。
五、追根溯源保持完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 中要求地方志“每20年左右续
修一次”,即史志是在一定断限范围内,全面客观地记载本区域的发展历史,并力求达到思
想性、 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区志》大框架亦是如此,按照“不变的事一般不记”,
“半变的择记”,“渐变的重记”,“突变的详记”,“前志遗漏的补记”的方法安排篇目,
并考虑到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对有些事物的记载也进行了适当上溯和下沿。如建置沿革和行
政区划内容突破上限,将前志所载内容简要纳入;变化不大的地质、地貌、方言等部分也纳
入本志;人物传中,对于《聊城市志》遗漏的、对本区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人物(包括在东
昌府区生活、工作过的客籍人物),以卒年为序,进行拾遗补缺,使续志内容更加充实和完
整,更富有时代特征;而图片、大事记、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和人物有些部分延长到2010年,
保持了志书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也使志书更贴近现实和实际,资政作用更加突显。
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我们当代的地方志, 应该编成一
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资料汇集,让它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按照这个要求和标准,
《东昌府区志》同样也存在商榷和不足之处。体现在:(一)误解“街道”“社区”。根据
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
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个街道,管理机构为街道办事处,作为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派出机关(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的街道办事处主任是处级干部,地
级市以及其他不设区的市的街道办事处主任是科级干部)。街道办事处是基本城市化的行政
区划,下辖若干社区居民委员会,或有极少数的行政村。根据民政部的统计,1997年12月31
日大陆全境街道建制为5678个,2004年12月31日为5904个。”“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
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物,与行政村同一等级的
行政区域。”“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
织。”可见,街道、社区是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是行政机关,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
自治组织。二者的区别犹如山东省与山东省人民政府,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因而,行文
中的正确表述应该是“乡镇(街道)”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社区)”或
“村(居)民委员会”;“街道党工委”或“街道办事处”。《区志》第一编第五章标题为
园区 街道办事处 乡镇 村庄应改为园区 街道 乡镇 村庄, 第一节标题为园区 街道办事处
应改为园区 街道等等;(二)在各大部类缺少综述或是无题序,使志书“述”体功能减弱,
影响到志书的整体性;(三)图片有几张经过多次出版印刷,清晰度上受到影响,给人以些
许不完整之感。虽然现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时至付梓成书,因此留下遗憾。但瑕不掩瑜,
《区志》虽有以上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不失是一部上乘之作。
(作者单位:东昌府区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