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及内容记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4&run=13



    王卫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现在经历了30多年,中国由计
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致说改革前20年是体制转型时期,进入21世纪
是完善时期。体制如何转型是第二轮志书必须给予认真记述,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划时代的变
化。新型体制建立后是逐步完善的问题,第三轮志书涉及的将是完善问题。所以,第二轮志
书必须重视体制改革的内容。
    在这30多年的历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1978年~1984年,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将农村集体生产改为家庭生产;1985年开始,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
推行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从此我国改革走上了一个新台阶,改革开放由过去的单项进行,走向整体推进,
改革重点转向宏观经济管理上。 2003年,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在此基础上按照
“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改革重点转向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农村经济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流通领域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
革等方面。
    一、农村经济改革
    农村经济改革是由产生经营制度改革开始, 由此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产业化的出现。
同时,为建立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形成农村市场体系。到2010年,我国基本
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
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目前,志书记述较多的
是生产经营制度的改革,忽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产业化的出现,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这些新
生事物的出现,与经营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志书对此缺乏整体性的思考,没有反映出他们
的内在联系。虽然有些志书专门记述了地方产业化的发展,但记述的是产业形成之后的情况。
初期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产业化,产业化出现解决了农村什么问题等,这是由农
村经济改革引发的情况。农村经济改革应从五个方面反映。
    (一)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由集体生产经营模式,改为以家庭
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集体土地承包给每个家庭,由每个家庭决定自己承包土地种植什么、
如何经营。第一次的承包期一般为15年。进入90年代,当第一轮承包期已到时,党中央和国
务院于1993年年底提出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进一步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生
产基本经营制度。志书记述家庭联产承包制时,要注意反映两轮土地承包情况,发放土地承
包证的数量。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农村经济是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实现土地流
转,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
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是由家庭承包经
营和在此基础上的土地转包、租赁形成的集约经营。第二轮志书记述除关注家庭承包外,还
需注意反映当地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土地租赁、转包,出现集约经营。
    (二)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同时, 为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产生问题,中央提出建立双层
经营机制。20世纪80年代初,是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帮助经营,如机
耕、水利、植保、防疫、制种、配种等。80年代中期,供销社与信用社的工作也转向为农户
生产服务上。80年代中后期,政府利用自己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办起了政府的农业科技服务
中心。另外,各种民办的农民专业协会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服务。双层经营机制建设表
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壮大集体经济,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基金会,通过这些组织,
来实现农户生产经营的互助合作。现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政府办、集体办、
民办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志书对此内容反映涉及两个层次, 一是建立,二是服务。在农村经济改革里多是反映建
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集体生产经营中是不存在的,如何建立?如何适应家庭联产承包
经营的需要、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如何将过去集体承担的责任转移到社会上,记述服
务体系的建立过程,政府办的服务体系如何形成,集体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什么时候
出现第一个民办服务团体。反映体系建立过程所解决的问题,反映体系的建立是改革的需要,
它与农业生产经营改革是一个整体。体系建立之后如何为农业生产服务,是另一层的内容。
有些志书将建立与服务的内容都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记述,可以这样处理,即在志书一个
地方将服务体系写清写透。有些志书则是在农业生产里写,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没有涉及。此
种情况建议在农村经济改革里增加“建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写建立,反映服
务体系的出现是生产经营的需要,与制度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服务体系建立后经过10多年发
展,已经成熟。其如何为农业生产服务、服务形式、服务规模、服务成本等情况,可在农业
生产里设“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目,具体介绍服务情况。即在改革里反映制度、体系的变化
和完善,在农业生产里反映其服务功能。如果按照志书“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原则,将
服务体系的内容集中于改革里也可。在新的制度或体制建立之后,进入完善和发展阶段,志
书记述的重点也会由变革转为事物的发展。
    (三)放开农产品价格,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
    当经营方式转变后, 家庭不仅要拥有经营权,还要有将产生出的商品能够自由进入市场
的销售权。放开农村商品市场是农村经济改革另一个主要方面。1985年之前,由于农产品价
格长期偏低,国家主要是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
性。同时,国家还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不再向农民下达统购派购任务,对粮食、棉花、
油料、糖料和生猪等大宗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他农产品则放开经营,实行自由
购销。到1991年有80%的农产品价格放开。1998年,中央提出放开粮食零售市场,实行多渠
道经营,形成竞争机制,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储备和保护价
收购制度,对粮食市场进行吞吐调节,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1999年,棉花放开购销价
格,拓宽流通渠道,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
置。同时,烤烟、蚕茧、羊毛等工业原料,也进一步改革其流通体制。而肉禽蛋菜果等鲜活
农产品在放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活。2003年,中央提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把通过流通环
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进一步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
    志书在记述农村经济改革时较少涉及农村市场方面的内容, 一是因为忽略,二是在物价
里涉及有价格改革的内容,在粮油购销中可能也会涉及。物价里涉及的不仅是农产品,而是
整个市场商品价格。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就是针对农产品。国家如何放开农产品价格,是根
据农村经济情况制定的,如上所述的一个放开过程。粮油购销中会写到粮食市场和粮食收购,
记述的应该比较详细。改革里还应点到粮油市场的放开过程,因为在农产品里粮油是最主要
的农产品,也是农村的大宗商品,必须要涉及。农村经济改革是将农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的对
象,将农村作为一个大的市场,志书在记述时也应按照此思路,反映农产品价格放开的过程,
即国家的政策、地方的执行。
    (四)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放开农产品价格, 还要建立商品交换场地,由此才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由流通。1994年12
月,贸易部发布《批发市场管理办法》,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分为中心批发市场和地区批发
市场,提倡在农村集镇大力发展和规范集贸市场,建立和发展多种类型的批发市场。1998年,
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农村建立农产品集散地,发展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批发市场,探索
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适合农产品流通的新方式。
    市场建设多是在志书商贸里有介绍, 除介绍市场建设整体情况外,还有主要市场介绍。
所以,此内容在改革里点到即可。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大约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 它是经济发展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在
我国迅猛兴起。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它是农村继推行家庭经营承包制之后,农
业经营体制的第二次重大改革,对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建立高效农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些地
方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农村经济改革主要是记述产业化的出现, 即在什么领域、以什么方式引导农民进入产业
化经营。此后产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变化,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从
变革的角度、整体发展情况方面记述。对于产业集团个体的介绍应放到相关的生产行业里记
述。
    二、流通体制改革
    目前志书对流通体制改革主要是记述国有商业企业改革、 集体商业改革、粮食体制改革
等内容。流通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改变中国商品的流通方式,即由过去国营控制的计划商品
转向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商品市场,这个过程志书中没有反映。所以“建立放开式的商
品市场”应是流通体制改革首先记述的内容。
    (一)商品市场的建立
    由计划商品走向商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首先是放开市场,即从物价放开、经营权放开、
商品流通渠道放开,逐步实现开放式的市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放开市场的阶段,一是放
开商品的价格,由国家定价回归到市场定价,使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相一致。二是放开经营
权,允许其他形式所有制进入流通领域,调整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营格局。
三是放开商品流通渠道,取消日用工业品三级批发体制,建立多头批发、自主经营的批发体
制。放开农产品价格,允许农产品自由流通。建设城乡批发市场,缩小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旅
程,让产、供、销直接见面。志书主要记述在国家政策影响下,当地如何放开市场,从上述
的三个方面记述地方商品市场放开的过程。
    上述市场是针对普通商品, 另有重要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包括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这些商品流体制的改
革,在记述这些特殊商品时会涉及,也可集中记述。
    (二)商业国有企业改革
    由于市场开放, 旧的经营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故流通领域另一方面的改革是国有
商业企业的改革。
    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主要是商业系统、 物资系统下属的商业公司体制改革。这些公司既是
计划商品的经营者,也是计划市场的占有者。市场开放之后,国有商业公司由市场的占有者
转变为市场普通的经营者,没有了优势、没有了竞争的资本,由此难以适应商品市场的需要,
进而对其进行体制改革。志书主要是记述商业企业改革的过程。
    三、国有企业改革
    有些续志稿称“企业改革” 或“现代企业制度”,如果是从1980年开始记述,此称法有
些不合适。因为最初所说“企业改革”只是针对国有企业,重点是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改革
的目的是解决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它们之间的责权利清晰、明确,没有涉
及其他性质的企业。另外,过去我国的企业,80%~90%为工业企业,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会议上提出的都是“国有企业改革”,并且八十年代的改革文件,很多
就是针对国有工业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1.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
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 ,肯定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方向。1984年5月,国
务院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权、
产品销售权、产品定价权、物资选购权、资金使用权、人事劳动权、工资奖金使用权等十个
方面,扩大企业的权力。同时为了保证国家的利益,国家还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1981年10
月,国务院曾批准国家经委和国务院体改办《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
要求企业在扩权的同时,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这是国家对企
业实行的经济责任制。
    2.二步利改税。1980年开始,国家曾在400多个工业企业中实行“自主经营,以税代利,
自负盈亏”的试点,对企业实现的利润,国家先征收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和地方税,然后对税
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作为明确国家和企业之间关系的一项改革,
收到了积极的效果,这是第一步利改税。
    第二步利改税是1984年9月,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在国营企业推行利改润第二步改革
的报告》,决定把国有企业全部上缴利润改为税收形式。即国家对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分别
征收所得税和调节税,调节税后的剩余利润为企业留利,增加资源税、城建税、房产税、土
地使用税和规定调节税采取一户一率的办法分别核定。
    二步利改税的目的, 是想以税收法律的形式,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
责权利关系。利改税政策本身是好的,但由于未能脱离旧体制的束缚,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
表现为:第一,没有把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双重身份分开,使得
企业很难确定与政府的税收关系,以及资产收益关系。第二是利改税的制定只是保证国家财
政近期收入,而忽略了企业自我积累的需要,并且保留一户一率的调节税,企业之间不能平
等赋税,打击了企业创收的积极性。再加上国家宏观经济正处在过热后的整顿和紧缩,利改
税政策推行后,出现国有企业实现利润连续22个月滑坡的局面。这个时期的利改税走向失败。
    3. 承包经营责任制。如果说第一次的责任制——工业经济责任制,是国家对企业实行的
经济责任制,那么第二次责任制,是企业对国家实行的经济责任制。第一次是国家制定的政
策,第二次是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寻求发展,与政府协商,签订了“包死基数,确保上交,
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种责任制,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既能
保证国家的利益, 又可充分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所以,1987年4月,党中央
和国务院做出了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制的重要决定。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使企业改革从单纯的放权让利深入到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 促进
了企业机制的转变。随着整体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承包制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也面
临诸多问题:承包基数的确定不科学,难以做到完全合理;包盈不包亏,短期行为严重,约
束机制不健全,企业利润分配向消费倾斜,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和政府责任不对等,企业难
以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合同也无法严格兑现。
    4. 租赁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是指企业所有者把企业资产有偿地出租给承租者经
营,企业资产所有权不变,承租者只要按期如数交纳租金,保证租赁财产不受损失,其生产、
经营、分配完全自主。我国国有企业的租赁经营,是在不改变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条件下,
依照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国家将企业资产有期限、有条件、有偿地出租给承租
者,并将经营权让渡给经营者的一种企业经营方式。它主要适用于小型企业。最早是从商业、
服务饮食业开始的。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
开始在小型企业实行。
    5.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1年9月,中央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国有
企业改革问题,认识到过去对企业的改革仅仅是放在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上,随着国民经
济运行机制的逐步走向市场, 企业的改革也应转向市场,尤其是1988年4月《全民所有制工
业企业法》的颁布,将生产计划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选购权、产品定价权、资产处置权、
用工权、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等十几种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为企业应享有的权利。
为了使国有企业真正享有这些权力, 必须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为此,1992年7月国务院
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条例》将《企业法》的原则规定更加
明确化、具体化。指出国有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
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
这一时期,为了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各种形式的企业改革试点不断出现,有新的承包经营
式、“利税分流”式、股份制式、大型企业集团式,等等。1992年7月1日,开始实施了《企
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实行了重大改革。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要求国有企
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
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4年至1997年,国家选定100户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是完善企业
法人制度,对企业实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
用量,核定资本金,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第二确定投资主体,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
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
依法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实施股权管理。第三确定企业的公司形式。或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
或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或改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或改为国家控股公司。第四,建立科学的
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等等。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工作,通
过让国有企业破产,兼并,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企业富余人员,
促进企业增资减债,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
    1997年开始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让国有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
竞争实体,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执行, 国有企业才彻底转入市场,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适
应市场需要的独立团体。
    志书对此内容有记述, 存在的问题是改革过程反映的较笼统。有些志书分两个地方写,
改革里写、工业里也写,结果是记述都不详。建议集中写,如果改革里写了,工业里可以不
写。对于改革过程中记述最为不详的是1997年之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从根本上解决了国有企业所有权问题,明晰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力,对于旧的国有企业来
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旧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现代企业涉及到资产问题,没有资产的转变就
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而在志书中往往只是点到有多少国有企业转变为公司、或股份制企业、
或建立集团公司,资产如何划分、股权如何分配,这些实质性的内容没有涉及。也许有很多
客观的原因,没有相应的资料,是否选一个改制的企业资料进行详细记述,能让后人了解这
一实质性的跨越。
    还有些地方不写国有企业改革, 说改革到最后国有企业都不存在了,还要写吗?写了是
反映改革的好、还是不好?地方国有企业不存在并不意味着其他企业不存在,并不意外着地
方经济不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好与坏, 不是以是否存在为标准,而是以市场经济的法则
“适者生存”为标准。这是国有企业最为阵痛的时期,无论其结果如何,都要全面、客观地
记述,这是志书的历史责任。
    四、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财、 物分配制度。主要包
括国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金融体制、计划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可在
财政、税务、金融、计划等专志里记述,也可设“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集中记述。
    (一)财政体制改革,即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财政的特征是国家统一财政,形成了国家财政是全社会分配的控
制者,是政府配置资源的基础,也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手段。财政统得过死会限制国家经
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财政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
    1.以“包干”为特征的财政体制改革
    1980年实行“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划
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范围,确定地方的财政收支基数和上解补助额。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
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包干体制的积极影响是: ①改变了财政高度集中的状况,扩大了地方财政的自主权,调
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②财力分配由“条条”为主改为“块块”为主。③财
政体制一经确定,几年不变,透明度高。支持和配合了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财政包干的弊
端:①财政包干体制客观上形成了一种财力趋于分散的机制,不利于国家掌握必要的财力,
对国民经济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②采取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财政收入的办法,不利于企业
公平竞争,也不利于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③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经济政策
相对稳定、公正和规范,但财政包干体制种类繁多,人为因素影响大,容易造成地区之间苦
乐不均,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2.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993年根据国务院85号文件, 全国开始进行分税制改革。改革内容:一是在划分事权的
基础上,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范围。中央财政将承担与国家有关的经营支出,以及由
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地方政权机关运转和地方事业发展所需支
出。二是按税种划分收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范围。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
事税三种。三是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税。四是中央对地方实行税收返还。
    3.实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增加了政府间资源转移,为此在中国建立了一套中央与地
方财政以及中央财政与部门之间、地方财政与部门之间财政资源转移的计算方式,形成政府
转移体系。支付的主要形式:一般性补助范畴,体制补助和上解;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
收返还;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专项拨款,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年终结算补助与上解。
    (二)税收体制改革
    1. 税收制度改革。1978~1993年的税制改革走过了第一阶段的利改税和第二阶段的建立
和完善工商税。1994年起税制进行大幅度的结构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
在流转税制的改革,所得税制的改革以及资源税、土地税、城建税等其他税种的建立与改革。
    2.征收管理体制改革。1978~1993年的改革主要是明确国务院、财政部及省(自治区、直
辖市) 三级税收管理权限,和对管理权限的调整,税收立法权全部集中在中央,税收管理权
主要集中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1994年实现分税制,征收体制发生变化,税务
局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和海关系统负责征收中央固定收入和中央、
地方共事收入。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地方固定收入。分税制实施后,税收管理是一方面税收
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另一方面按照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对税种进行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事
税、地方税划分,分设两套税务机构征收管理。国税负责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事税的征收
管理,地税负责地方税征收管理。
    对于1994年实现分税制的改革, 多数志书能够关注,予以记述。但对于税制的改革记述
不够,涉及较少。在税务里,写了国税、地税,却没有1994年分税之前的情况,不知分税之
前该如何称呼。如果按税收征管方式设节立目,1994年之前应设“统征税收”。
    (三)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前的中国金融业主要是银行。 银行的作用是财政部的会计,负责为财政部管钱、支
钱。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筹集和运用资金的办法。当国家对国有企业资金
来源由政府无偿拨款改为从银行贷款时,银行要履行为搞活经济创造条件的职责。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金融宏观调控的职能越发现先。金融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健全金融组
织体系、培养金融市场、完善信贷资金等方面。
    1.健全金融组织体系。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使央行职能,领导和管理金
融企业。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为国家信贷的主渠道,建立股份制和区域性商业银行 (1979年河
南漯河市成立我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 ,使银行业形成适度竞争格局。建立保险公司、信托
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融资渠道多样化。国家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
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实行了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我国金融
业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
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2. 培育金融市场。1985年开始建设金融市场。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1988年允许国债交
易, 此后,逐步形成了最活跃的国债市场。1990年8月,人民银行抚顺支行代理企业发行股
票,出现股份制萌芽。1986年允许一些金融机构代理企业办理股票发行转让。同年,在上海
成立全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柜台——上海静安证券营业部。1988年,深圳发展银行股票首次正
式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挂牌上市,1990年以后形成了以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为中心的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在货币交易市场中,1985年,中央银行实行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
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新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允许专业银行间可以相互拆借资金,促成
了同业拆借市场的兴起。198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
决定从1985年4月开始在全国开展商业汇票承兑和贴现业务, 推动了票据市场的形成。我国
的外汇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外汇调剂市场,到1994年中国外汇市场中心系统建立,逐步走向
成熟。
    3.完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
建立外汇市场和金融对外开放。以法律形式规范金融市场。
    (四)计划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
    计划体制改革表现在大幅度减少指令性计划, 总体上实行指导性、预测性计划。农业生
产领域全部取消指令性计划, 工业指令性计划也由过去120种减少到现在的十几种。计划的
编制由指令性计划的制定,到指导性中长期规划的制定。资源配置由计划走向市场。
    投资主体由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 形成市场引导投资,由企业自主决策,资源来源多样
的新型投资体制。


    参考资料:
    宋晓梧等著《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丛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作者单位:河南省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