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基层修志工作的思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9&run=13

陈学慧

提要: 近年来,垦利县在基层修志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加深
了与修志部门的感情,取得了他们对史志工作的进一步支持。本文简要分析了垦利县开展基
层修志工作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基层修志 后盾 切入点 保障网

垦利县基层修志工作始于1985年, 正值垦利县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进入第二个
阶段,也即督促、指导县直部门志编写阶段。根据1986年6月9日县编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
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县直各部、委、办、局的部门志或概况,要在1987年6月底完成。
会后,县直62个部门先后成立了编志领导小组及编写小组。全县举办了两期编志培训班,参
加培训52人次。至1988年底,部门志及概况基本完成。但当时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大部分
单位在为县志供稿之后就将志稿束之高阁,只有十几本印刷成比较简单的小册子。此为垦利
县第一次基层志编修高潮。
垦利县第二次基层修志高潮始于2003年, 也即垦利县第二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开
始之后。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在为县志供稿之际,大部分形成了较为翔实的资料长编,
留存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2005年8月《垦利县志(1986-2002)》出版发行之后,县党
史史志办公室随即起草文件, 于11月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垦利县2005-2010年基层单位修
志规划》,明确规定了全县各乡镇、县直部门的修志目标任务,决定分两批于2008年和2010
年全部完成修志任务,有条件的提前出版,并对工作程序作了详细说明。虽然由于种种原因
基层修志任务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但至2012年6月,垦利县已出版基层志17部,即将出版的5
部, 完成评审稿的4部, 完成初稿的5部,正在编修过程中的有11部,《垦利县档案志》和
《垦利县国土资源志》获全省新方志编修优秀基层志书。
笔者自2008年加入史志队伍, 四年多时间参与了大约20部基层志稿的编修、审稿工作,
也对如何做好基层修志工作有了自己的心得。
一、依靠坚强后盾,行政推动,依法修志
垦利成陆时间短,置县也仅有七十年的时间,地域文化孕育晚、积淀少。而新时期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以文化作强大支撑,垦利文化先天不足的局面,在某种程度
上制约了垦利的发展。史志文化作为大文化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县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近年来,垦利县在做好志鉴及县情书籍编修的同时,大力推进基层修志工作,取得
了显著成效。垦利县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社会参与”的修志方针,推动第二轮修志
工作,在全市率先、全省第三个出版发行了第二部志书。国务院和山东省关于史志工作的两
个《条例》颁布后,乘续修县志的东风,进一步强化全民依法修志意识,加大政府主导和推
动力度,迅速启动基层修志工作,促进了修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加大条例宣传力度, 突出基层修志工作。两个《条例》颁布以后,垦利县以推动新
一轮基层修志为重点,立即制定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广播电视讲座、悬挂过街横幅、印发宣传材料、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干部群
众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两个《条例》。宣传过程中,史志工作者进机关、入乡镇、赶大集,
办讲座、发明白纸、开座谈会,把两个《条例》的内容讲深、讲透、讲活。两个《条例》的
广泛宣传和逐步深入人心,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公民进一步明确了各自在史志工作中的权利
和义务,强化了部门、社团和全民依法修志意识,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和热心参与基
层修志工作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
二是出台相关政策规定, 规范基层修志工作。续修县志工作结束以后,垦利县迅速将史
志工作重心调整到以乡镇、部门、行业修志为主的基层修志工作中来。为把工作落到实处,
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分管书记、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基层修志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基
层修志工作的领导。 2006年1月,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发了《基层单位修志工作规范和志
书质量标准》,使基层单位修志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垦办发[2008]10号文件又对加快基层修
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1年4月, 《垦利县地方志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垦政办发
〔2011〕19号)出台,在进一步规范垦利县地方志工作的同时,促进了基层志的编修。以上
文件的下发,既为各乡镇、部门明确了目标,又为修志单位完成任务提供了依据,有效地指
导了垦利县基层修志工作的开展。
三是组织会议、培训和外出参观活动,全面推动基层修志工作。2006年4月18日,由分管
县长主持召开垦利县史志工作会议,对全县基层修志工作做了动员、部署和详细安排。并邀
请市史志办公室编审李德辉同志对承担修志任务的单位办公室主任和修志人员进行了专门培
训,使广大修志人员在修志业务能力上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10月,垦利县召开专门会议督
导基层修志工作, 要求做到“四到位” ,即认识到位、方案到位、条件到位和督导到位。
2007年4月6日,县政府分管县长亲自带队,组织各乡镇、办事处修志人员20多人到基层修志
工作开展较好的临淄区参观学习。通过参观,交流了体会,学习了经验,促进了全县基层修
志工作的开展。参观后,县党史史志办工作人员分别到7个乡镇作了进一步督导。2007年7月
26日和8月16日, 根据全县基层修志开展情况,由分管县长主持,分别召开了全县西部、东
部乡镇基层修志现场会。会议组织县、乡镇领导和全体修志人员参观了各乡镇修志工作现场,
了解各乡镇修志情况和取得成绩, 并在工作开展比较好的郝家镇和黄河口镇进行了座谈。
2010年5月, 分两批组织业务人员赴厦门、黄山参加全国新一轮修志业务培训班,进一步开
阔了视野、提高了业务素养。
二、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典型引路
对于垦利县各乡镇、 部门来说,如此大规模又高规格的基层修志工作是第一次,是新鲜
事物。缺少资料,缺乏人才,没有成熟的做法,甚至不知从何处入手,这些都是各修志单位
开展工作面对的困难。垦利县在召开会议、出台规划政策、组织培训和参观学习的同时,针
对修志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决定采取先搞试点,以点带面,以点促面
的方式推动全县基层志工作。首先选择那些领导重视、条件较好、积极性高的乡镇、部门开
展工作。帮助单位领导班子转变观念、配备办公设施、挑选人员、查找资料,并经常安排经
验丰富的史志人员到乡镇工作现场协调帮助解决困难。在县直部门中挑选了县人大、县政协、
县教育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委组织部等单位,在乡镇则选择了胜坨镇、黄河口镇和郝家镇,
率先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做好人员培训、制定修志方案、修改篇目设计,让这些部门、
乡镇在工作中先行一步,为其他单位趟路子,树榜样,从而互学互帮,共同进步。如在篇目
设计上,指导胜坨镇抓住了“工业强镇”“工农共建”“油地结合”等篇目的资料征集和撰
写;指导黄河口镇根据地处黄河入海口、移民人口多的特点,突出“黄河口文化”“移民文
化”和“生态旅游文化”等地域特色。实践证明,在基层修志工作中,这些单位也实实在在
地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使全县形成了梯队型发展的健康格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
方式,凸现出良好的效果。
三、织就保障网,上下联动,全民参与
基层修志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修志工作情况,了解工作进度,
提出具体要求,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与了很大支持。分管领导经常现场督导,出席重要
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提高工作水平。2008年5月9日,全县史志工作会议召开,县
委、县人大、县政府和县政协的分管领导到会,并对基层修志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
一步推动了基层修志步伐。据统计,在已出版的17部基层志书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或
分管领导作序的7部,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题词的11部。各乡镇、单位领导也高度关注,
成立了主要领导任主编,分管领导任副主编的基层志编纂委员会,抽调人员建立专门的史志
办公室,聘请文字水平高、业务精通的人员主笔,落实经费,配备数码照相机、录音笔等,
抽调专门车辆,购置必要的办公用品、用具,并把各项任务细化分工到村、股室,保障了工
作的顺利开展。并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做好层层发动,调动社会方方面面力量,使他们积极
参与到查档与走访等工作中来,加大资料征集时间、精力投入,多方征集和仔细考证基础资
料。县党史史志办公室倾全力做好基层修志工作“三员”,也即提前做好撰稿人员的培训工
作,并积极了解、解决修志人员在修志过程中遇到的具体业务问题,做好辅导员工作;对修
志单位人员选聘、资料查询、志书借阅、联系外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联系出版社和印刷厂
等史志办熟悉的业务,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员工作;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认真审阅每部志书,
积极与修志单位搞好沟通,尽最大限度严把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做好质检员工作,确
保志书质量。
通过宣传发动, 社会各界群众对基层修志工作都有了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参与修志的
热情进一步高涨。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和曾在本地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在得
知开展基层修志工作以后,主动找到修志单位,帮助出谋划策,提供资料,承担修志任务,
积极参与到修志大军中来。这些同志的参与对发掘垦利文化资源,丰富志书内容,加快修志
进度起到了很大作用。
通过周密部署, 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扎实工作,真正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全
社会参与基层修志的良好局面。全县各基层志书的编修出版,从多方面、多角度填补了垦利
县历史文化的若干空白,形成了丰厚的、独具特色的垦利县历史文化体系,为垦利县经济社
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当然,在推进基层修志工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
要表现在:
一是修志人才的严重不足。 虽然社会主义新方志两轮编修工作已经结束,但由于垦利县
本身历史短、文化积淀不深,没有培养出大量的修志专业人才,仅有的从史志工作上退下来
的老同志有的身体不好不适宜继续工作,要么就好几个单位排队等一个人。虽然部分老教师
或者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老同志参与到了修志工作中,但成长较慢。
二是史志机构压力过大。 就垦利县来说,党史史志办公室编制9人(新增的1个编制今年
下半年通过招考进人),但承担着党史和史志两个部门的工作,专兼职从事史志工作的不过
3人, 随着基层志书审议稿的不断完成上交,就算加班加点审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审完,更
何况自身还有工作要做。
三是修志周期长、 投入大。一本像样的志书从资料征集到完成初稿大约需要一两年的时
间,有的甚至更长,很容易给不了解此项工作的人以不出活的印象。此间形成的人员工资、
调访和查档支出等费用不菲,加上出版印刷费用也比较高,严重影响了部门单位修志的积极
性。加上有的单位主要领导调整等,也会导致修志工作半途而废。

(作者单位:垦利县党史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