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志工作观念的创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6&run=13

郭大勇

提要: 我们要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史志工作的方方面面,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更
新史志工作观念。一是地位观要由“二线”向“一线”转变,主动参与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
二是角色观由记录者向多面手转变。三是人才观由“单兵独打”向“联合作战”转变,在培
养人才方面下功夫, 形成一大批懂史志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 四是运作观由“单腿蹦”向
“双脚行”转变,运用市场动作的方法争取社会支持。五是成果观由“单一型”向“综合型”
转变,按照省史志办的要求,将史志部门建设成为“三个中心”,做到“五业并举”。
关键词:创新 史志工作 观念

史志工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资政、 教化、存史的作用。时代在发展,各项工作都
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我们必须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史志工作的方方面面,按照时代发
展的要求不断地更新的史志工作观念,才能使史志工作与时代合拍。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能从
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仍然用老观念看待新问题,用老方法迎接新挑战,我们的史志
工作就会被动落伍,史志工作应有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
笔者认为,史志工作观念应当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地位观:由“二线”向“一线”转变
在很多人眼里, 包括很多史志工作者, 把史志工作放在独立于政府各部门单位之外的
“二线”的位置。传统的史志工作观把史志工作看作是“事后”记录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
仍然抱着这一观念不放,认为史志工作只是“记录过去”,那么我们的目光就总是盯住“过
去”,当历史的记载者。这样,我们就会把自己孤立于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大潮之外,就成
了国家改革建设事业的旁观者。创新史志工作观念,要求我们的史志工作不应总是盯住“过
去”,而是应当更多地注视“现在”和“未来”,应当踊跃参与到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
业的建设中去,在服务现实中发挥史志工作的独特作用。史志工作者是最熟悉地情的,对当
地经济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最了解, 也最有发言权。史志工作者应当把自己放在 “一线”
的位置,主动参与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例如,通过联系地情向当地干部群众阐释当地党委
政府的大政方针和改革方略,可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达成共识,鼓舞干劲,众志成城。
又如,现在各地都在开发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史志工作部门可以发挥部门优势,向政府提报
当地的旅游资源,为政府发展旅游业出计献策;再如,政府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史志部门可
以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向外宣传当地的地理、资源、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展示当
地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良好形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史志工作更有其独特的魅力,各地
古今都不乏品德高尚、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良好
教材,等等。总之,史志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做到把史志工作放到党政工作的“一线”的位置
上,从这个角度来想问题,谋发展,积极寻找史志工作与各项现实工作的结合点,这样在服
务现实中有大的作为,才能使史志工作的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而有了作为就有了地位,史
志工作在服务现实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就会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史志工作的天地就会
越来越宽广。
二、角色观:由记录者向多面手转变
编修史志讲究“述而不作” ,即对历史文献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只作如实记述,不
加观点,不作分析、评论。无疑,这是我们在编年鉴、修方志工作中应当坚持的一项正确的
编修原则。这条原则要求我们在编修志鉴工作中的当好记录者,一是一,二是二,是怎样就
怎样写。史志工作者首先要当好一名记录者,述而不作,这样才能编修出高质量的志书和年
鉴。如果史志工作的作用只限于“存史”,那么史志工作者可以满足于当好的一个记录者。
但是,如果我们把“述而不作”扩大为整个史志工作坚持的原则,那就错了。因为,史志工
作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资政、教化”。而发挥好“资政、教化”的作用,史志工作者仅仅充
当记录者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将“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明确规定为县级以上地方史志工作机构的重要职责,指出“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
的全面发展服务。”史志工作不应当满足于当好一个记录者,而是应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做一名多面手。要做一名研究者,研究如何对当地地方志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利用,“为地方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要做一名宣传者,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向干部群众宣传区情,对
干部群众进行区情教育。要做一名组织者,善于组织各种利用区情资料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
展的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史志工作的作用。
三、人才观:由“单兵独打”向“联合作战”转变
史志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局外人”不学习编修史志的专业基础知识,就做不好
史志工作。因此,很多人认为史志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项工作倾向于史志专业工作
人员的一手操办、单打独奏,依赖于史志专业人员关起门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这样做的
结果,就是史志部门变成了著史修志的“编辑部”,史志工作者变成了编辑,疲于编书立传,
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基层调查研究,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发挥史志工作应有的作用,参与党和
政府的各项工作。“单兵独打”是一种作茧自缚的工作模式,它把史志工作部门的大门关起
来,把史志工作者的手脚束缚起来,使史志工作变成单纯的出书的工厂。史志工作要更好地
服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从“单兵独打”的小圈子里走出来,到广阔的经济社会生
活中施展才能,谋求发展。做好史志工作,单纯依靠史志办公室的几个专业人员是远远不够
的,要把视野放宽,树立“史志工作为大家,做好史志靠大家”的史志工作观,政府的史志
办公室是整个史志工作的指挥部和调度室,史志工作的“战场”就在各部门和各单位,形成
各部门、单位共同做好史志工作的“联合作战”的局面。这样做并不是增加各部门、单位的
负担,而是在培养人才方面下功夫,形成一大批懂史志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不论是编鉴还
是修志,各部门单位都要向史志办提报资料。因为各部门单位懂史志专业知识的人才不多,
导致他们提报的资料多数不符合编修志鉴的要求,史志办的专业人员需耗费巨大的精力对提
报的资料进行再加工,导致史志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放在了编书上面,无暇开展其他工作。如
果我们转变思维方式,把编书任务下移,将各单位资料提报者培训成懂史志专业知识的“编
辑”,形成一支庞大的史志工作兼职“编辑”人员队伍,这样,各单位提报到史志办的资料
就能基本符合编修志鉴的要求,史志办人员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就不用放在修改上报资料上面,
就有充裕的时间研究更好地发挥史志工作的优势,就能放开手脚,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方面大有作为。
四、运作观:由“单腿蹦”向“双脚行”转变
史志工作要出成果, 离不开资金投入。多年来,一提到资金投入,史志部门就想到向政
府要钱。有的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开展史志工作,史志工作就陷入徘徊不
前的局面。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政府投入是史志工作所需经费的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投入是史志工作所需经费的唯一
来源。史志工作出的成果越多,越需要有资金的支持。开展史志工作的大量资金投入从何而
来?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学会两条腿走路,运用市场动作
的方法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通过市场
运营的方法,史志部门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有关部门和企业做有偿的形象宣传,如在年鉴和
志书中插入宣传彩页,出版“名优企业风采录”书刊等。这样做,有关部门和企业提高了知
名度和美誉度,史志部门争取了社会资金,解决了资金困难,是一种“双赢”,值得大力提
倡。
五、成果观: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很多人认为, 史志工作的成果就是书籍。评价一个单位的史志工作,往往看其出版书籍
的质量和数量。当然,书籍是史志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但是,时代在发展,史志工作的形
式、内容和领域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要按照全省地方史志系统指导思想的要求,真正将
史志部门建设成为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中心,做到志、鉴、
库、馆和开发服务五业并举、整体推进,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史志工作不
但要出书,还要建设地情网站和方志馆,为各界查询地情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史志工作
不但要记录历史,还要做好调查研究,为党政部门提出改革和发展资政报告;史志工作不但
要编辑书刊等有形的工作,还要走到人民大众中去,开展爱家乡爱国和荣辱观的教育,等等。
因此,我们评价史志工作部门工作的标准不应是单一的,而是应当综合地全面考察。

(作者单位: 东营市东营区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