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采风制度的兴衰谈史志民间采风机制的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3&run=13

李中华

提要:中国古代统治者设立采风制度,在文艺、政治、历史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概要总结了采风制度的兴衰及其影响,就当代社会建立史志民间采风机制进行了探讨:
其必要性取决于史志事业的地方性及其承担的任务,使得对民间史志资源的抢救和挖掘要求
日益迫切;其有利条件除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30余年取得的成就和奠定的基础外,还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供了政策条件,民间修志热及民间史志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条件;其建设办法是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依托省、市、县三级史志工作机构,业务下延,
建立省、市、县、乡镇、采风人五级工作机制。
关键词:采风制度 兴衰 机制 建设

一、采风制度的发展及影响
现知采风制度的建立是在周代。 周天子设立采诗之官,定期到各地采集诗歌。《左传·
襄公十四年》师旷引《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杜预注:“徇于路,求歌谣之言”;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狩)……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
集《诗经》,其《国风》之大部、《小雅》之小部,皆采自民间。但随着周王朝统治的衰微,
采风制度随之式微。 这一过程当发生于春秋末期, 正与《诗经》作品的最晚年代一致66。
《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足可证明由于王政的衰微,采风制度随之不行。
至秦汉,采风制度得以恢复。考古证明,秦设乐府,汉随秦制,“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
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汉书·礼乐志》)。东汉时,“和帝即位,
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后汉书·李郃传》)。
采风制度的建立, 其初始目的即含观民情以辅政的作用。《汉书·食货志》载:“行人
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
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代乐府采风亦然,“自孝武立乐府而来歌
谣……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汉书·艺文志》)。不论古人建立采风制度的主观目
的为何,采风制度客观上在多个领域和长久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肯定是创立者
始料未及的。以采风制度的最直接成果《诗三百》为例,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
后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它还被列为儒家经典,为六经之首,影响中国数千年。此外,
它还为后人了解上古历史打开了一扇富有诗意的窗口。《孟子·离娄下》:“诗亡然后春秋
作。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一也”,即已将《诗》同春秋时期的历史典籍并列,顾炎
武将其理解为“诗亡而列国之事迹不可得而见,于是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
出焉。是之谓‘诗亡然后春秋作’也。”67章学诚《文史通义》开篇第一句即“六经皆史也”,
对《诗经》的“史诗”地位极为推崇。梁启超显然并不完全认同章氏观点,但仍认为“以今
传之《诗经》三百篇论,其属于纯粹的史诗体裁者尚多篇……殆可指为中国最初之史。”68
又云:“如《诗经》之全部分……即周代春秋以前之绝好史料。因彼时史迹太缺乏,片纸只
字,皆为瑰宝,抽象的消极的史料,总可以向彼中求得若干也。”69这种“向彼中求得若干”
的运用不唯后世赖此,早在汉代即然,《汉书·地理志》即根据《诗经》十五国风,来叙述
推论当时各地区之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70。
采风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西汉乐府机构运行了105年, 于公元前7年被汉哀帝
“罢乐府官”,乐府员工裁减后并入太乐机构。其后,晋、隋间设太乐乐府;唐设太乐署、
教坊与梨园,此后再无乐府机构。乐府机构虽然较早淡出历史舞台,但统治者“观风俗”的
传统却保留较久, 如:公元4年,汉平帝刘衎“遣太仆王恽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
览观风俗”(《汉书·平帝本纪》); 266年,晋武帝司马炎“遣兼侍中侯史光等持节四方,
循省风俗” (《晋书·武帝纪》);400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分命诸官循行州郡,观民
风俗, 察举不法” (《魏书·太祖本纪》); 581年,隋文帝杨坚“遣八使巡省风俗”(
《隋书·高祖本纪》 );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尚书右仆射李靖等12人“使于四方,观省
风俗”(《旧唐书·太宗本纪》);等。唐后历朝有组织的“观风俗”活动减少,至清雍正
年间,先后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设“观风整俗使”,为临时差遣之官,至1733年即行
裁汰71。
纵观中国古代官方采风制度的发展历程, 其兴废同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同统治者与被
统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总体看,采风制度是随着统治者专治统治的逐渐强化而趋于弱
化的;二是同政治、经济形势有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时期采风活动多,反之则少,以至
于无;三是同统治者对民间音乐的态度有关:如汉哀帝裁撤乐府官,被罢免的都是担任民间
音乐方面工作的人,而留下的则都是掌管贵族音乐的人72。
官方采风制度的实施虽多有波折, 但采风这种深入民间、注重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形式,
却永久地流传下来,渗透于各个领域,影响了一大批科学家、社会学家、现实主义文学家,
等等。如唐人陆羽之著《茶经》,明人宋应星之著《天工开物》,清人蒲松龄之著《聊斋志
异》,无不是建立在大量民间采风、实地调查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到了20世纪早期,新文化
运动滥觞,西学东渐,民俗学进入中国,“采风”的含义扩大为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
风俗(也有人称这种调查工作为“田野工作”“田野调查”或“乡土采风”“乡村调查”),
“采风”活动再一次大放异彩:1925年,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的容庚、顾颉刚、庄尚严、容
肇祖、孙伏园五人进行的妙峰山调查,以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次严格的民俗学调查而著称73;
1935年起,费孝通先后开展了广西大瑶山考察、江村考察等,著成《江村经济》《乡土中国》,
奠定其著名社会学家地位;1937年起,梁思成、林徽因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人,历时十几年,
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历代古建筑遗物,为《中国建筑史》的
编著奠定了基础;1938年,西南联大学生刘兆吉从长沙步行到昆明,行程3500里,采集歌谣
2000多首,编成《西南采风录》,得到闻一多、黄钰生、朱自清、杨振声、罗莘田、王力、
赵元任等人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现代三百篇”74;1938年起,王洛宾深入中国西部,广泛
搜集、整理、创作西部民歌,终成西部歌王……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当家作主, 一切基层的、 民间的、群众的事物均受到空前重视。
1958年4月起, 一场“新民歌运动”在全国展开,但这场规模浩大的“社会主义采风运动”
是在大跃进运动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从1960 年开始渐渐偃旗息鼓了7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各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级部门、单位及许多
民间组织和个人, 日益重视调查研究和基层工作, 除文艺界广泛开展“采风”活动之外,
“采风”方式被更多领域采用,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上述中国采风制度的发端和发展情况看,这一制度与音乐、诗歌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
但不论从方法上, 还是从成果上, 以及从影响上看,这一制度本身与生俱来就具有浓郁的
“史志色彩”。因此,考察过去采风制度的发展历程,吸取其成功经验,同当代史志工作相
结合,建立史志民间采风机制,对于做好史志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史志民间采风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史志民间采风机制, 是由当前史志事业承担的任务和面临的机遇决定的,也是由当
前史志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对的挑战决定的。
(1)地方志的魅力在“地方”。地方志被称为一地之百科全书。在中国有史以来浩如烟
海的历史文献中,地方志以贴近基层、记事广博而独树一帜。因而,发挥优势,弘扬传统,
记好“地方”之事,乃史志事业永葆鲜活魅力的根本。而历史发展至今,一般而言,世界变
“大”了:同是一个地方,可供记载的事物发展总量已远远超越过去;同时,世界变“小”
了:同是一个地方,其间人、事对外界产生影响的概率和能力也是远远超越过去。地方之事、
民间之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个时代一样丰富多彩、富有魅力、更具影响力。因此,史志事
业有必要倾注更多的力量加强“地方”工作。
(2)拓展史志事业“阵地”。当前,史志事业有三大“阵地”。一是传统纸质媒体“阵
地”:即以志、鉴为代表的传统纸质书籍;二是新兴网络信息化“阵地”:山东省三级地情
资料库已经建成,各地电子读物层出不穷;三是方志馆物化展示“阵地”:山东省三级方志
馆建设渐入佳境,为史志事业发展打造着新的平台。上述三大“阵地”,各有侧重,优势互
补,共同组成史志事业的立体化“阵列”。相对于传统纸质媒体而言,后两者更易做活、做
细;而后两者做活、做细,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传统纸质媒体做专、做精。古人“正史既存大
体,而部府州县之志,以渐加详焉……州县博收,乃所以备正史之约取也”76,今人则可以
志鉴以存大体,而馆、网加详焉;馆、网博收,以备志鉴之约取。同时,新兴“阵地”做好
了,对于提高史志工作影响力和知名度,改善史志工作相对枯燥乏味的传统形象大有裨益。
但新兴“阵地”建设尚处初级阶段,亟待巩固提高。其中,网络信息化“阵地”建设、维护
成本低,传播快,受众广,形式灵活,表现力强,尤其是其包容性在三大“阵地”中为最高,
存储空间几乎不受限,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史志之“博”的优势。何以“博收”?最好的
办法就是把地情展示做深做透、到“边”到“底”。另外,方志馆物化展示“阵地”建设刚
刚起步,应当把方志馆定位为地情馆,把志书中的文字变成实物,把平面的东西变成立体的
东西,生动形象地展示地情77。这对史志系统而言是一个新课题:把文字形象化、实体化,
就需要做更多的调研和搜集工作,图片的、实物的、视频的,很多资料和实物需要到民间、
到一线,再征集、再整理。
(3)史志服务重心应“下移”。30余年来,史志事业从一本书主义发展成志、鉴、库、
馆、用五业并举,为现实服务能力大为增强。不可否认的是,受现行行政体制影响,史志工
作的重心往往就是围绕同级党委政府搞服务,面向民间的服务相对较少;与此相对应的,史
志产品记载和展示基层与民间的内容也相对较少。这一现状导致史志事业的服务面相对较窄,
受众有限,因而削弱了史志工作服务能力的发挥。为作改善,史志工作应“培养高度的文化
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认识到:为现实服务并不等同于只围绕权力与财富中心搞服务,围绕
基层和民间搞服务也是为现实服务和为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内容。比如,山东东平县史志办
坚持“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的原则78,同教育部门合作编纂了乡土教材《可爱
的东平》,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免费发放,广受好评。可见,史志工作服务重心适当下移,史
志产品让普通群众所喜闻乐见,只能令史志事业更具影响力。
(4) 史志工作者也应“走转改”。2011年8月份起,中宣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号召新
闻、文艺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其后,大批
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报道见诸各大媒体,受到广泛好评。这一活动对史志工作者有着很强
的借鉴意义。据笔者了解,虽然是地方史志工作者,但有些同志并不真正了解“地方”。史
志从业人员事事做到“亲历”“亲见”“亲闻”是不可能的,但对于一些重要的、客观存在
的事物(如民风民俗、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名优特产等),还是可以“亲见”的。但由于
种种原因,很多从事多年史志工作的同志很少到基层、到一线。工作起来要么坐等稿来,要
么东抄西抄,对记述对象没有实地了解,缺乏感性认识,只能人云亦云、闭门造车,极易以
讹传讹。
(5)抢救“昨天”,珍存“今天”,服务“明天”。历史总给人以久远的感觉,殊不知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追述远古往往不易,但把未曾远去的历史详细记录
下来,却甚易为。然则这些“附近”的历史却常常并不为人所重视,直到它真的远去了,有
所谓“历史感”了,才发现有很多资料没能及时保存下来。试举一例:上世纪60年代初,在
东营境内发现油藏。 1965年3月,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地区专署为服务油田设立东营工委和
东营办事处,开始建设粮食、百货、副食、蔬菜、肉食、银行、邮电等服务设施。东营工委
1967年2月停止办公;1971年12月恢复,1982年11月撤销;东营办事处1967年2月停止办公;
1972年8月恢复,1982年8月撤销79。这些机构和设施,以及这批干部职工,不但为胜利油田
早期开发提供了大量服务,而且在相关领域为东营市、东营区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但
遗憾的是,现有关于这些机构的资料不甚详尽。而当初参与这些机构建立和建设的当事人,
以平均年龄35岁计,目前已是耄耋老人,再不作抢救性挖掘整理,许多资料恐有散失湮灭之
虞。其他类似情况,并不鲜见。这些历史,亟待“抢救”。同理,面对当前刚刚过去和正在
发生的历史,我们应以后人的眼光作今天的打算,不能只是对事物作粗略的记录,而是要千
方百计深入挖掘,不厌其详广泛积累,客观系统永久传承,唯其如此,才能不给今人留遗憾,
不给后人出难题。

三、史志民间采风机制建设的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已历30余个春秋, 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工作
机制,打造了志、鉴、库、馆、用五业并举的工作平台,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的颁布
实施,为史志事业发展确立了长效机制;各市、县地方史志工作管理办法的出台,为优化史
志事业发展环境奠定了基础。这些,都为今后史志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然也为史志民间采风机制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史志民间采风机制建设还有以下三
个有利条件: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为建立史志民间采风机制
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文化人才
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
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配好配齐乡镇、街道
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
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重视发现和培养
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
用。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
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2)修志工作向基层延伸趋势日益明显,为建设史志民间采风机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人
文环境。盛世修志。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
个人实现了文化自觉,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纷纷开展编史修志工作。一方面,这是经济发
展、生活改善后对精神生活有更高追求的自然表现;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单位认识
到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因而开始总结历史、挖掘资源、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综合实力。基层单位自发修志者日渐增多。以东营市为例,
2011年,全市有15个县区部门(单位)、2个乡镇、4个村居完成修志工作,总量是1991年的
3.5倍。 但是,修志工作毕竟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性,而这些基层修志单位大多缺乏修志经
验,对史志部门提供专业指导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同时,在这些基层单位开展修志过程中,
自然而然就开展了一定的民间采风工作,不只积累了资料,而且发现了人才、扩充了队伍、
营造了氛围,为建设史志民间采风机制奠定了社会基础。
(3)各地广泛存在民间史志爱好者,为建设史志民间采风机制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条件。
民间自有高人在。在基层乡镇和村居,多有热心史志事业的民间文化人。他们当中,有离退
休干部,有教师,有普通群众。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当地历史发展、社会变迁了然于胸;
同时他们又都勤于记录,乐于奉献,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民间史志队伍。仍以东营人为例:宋
致公,广饶县离休干部,1944年参加革命,是抗日战争以来广饶县及周边地区历史的亲历者,
数十年有收集资料的习惯。1990年离休后先后编著了《青淄锋火》《广饶县盐业志》《广饶
县红色革命鉴证》《广饶移民创业史》等书,累计70余万字;目前正在编著《广饶县建国以
来的重大事件纪实》(上中下三卷)。又如:封学义,广饶县花官乡退休干部,先后参与编
纂《花官乡党史资料》《花官人物资料》《广饶方言》《广饶民俗》《广饶姓氏考》等书十
余种,尤其是他搜集整理了《广北民间演唱集》,收录歌谣、传统小调、戏曲及新编曲艺共
35首(段),生动展现了广北一带社会生活的变迁,抢救保存了民间文化遗产。再如:画连
生,东营市知名摄影人,从事专职摄影工作数十年,积累了大量图片资料。他异常勤奋,敢
于吃苦,用镜头记录着黄河三角洲的自然与社会变迁。他还长于写作,整理了《黄河入海口
处第一代垦荒人》《女人发饰的变迁》《裹着被子走亲戚的黄河口人》等一大批资料,图文
并茂地展现了东营历史……

四、史志民间采风机制建设的办法
史志民间采风机制的建设实质上是史志工作机构面向基层的功能性延伸, 有可能涉及机
构、编制、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配套,截至目前,除有个别县区政协文史部门面向民间聘请
“文史联络员”或“文史研究员”外,笔者尚未听到有过其他先例,故而只能作理论的设想。
依笔者设想,此机制的建立,最理想的状态为依托现有省、市、县三级史志工作机构,业务
下延,建立省、市、县、乡镇、采风人五级工作机制,大略如下:
史志民间采风机制的工作重点在民间, 但对省级史志工作机构的要求仍然较高,理由有
四:一是便于高层运作,以利争取政策及其他方面的有利条件;二是在业务上把握方向,并
面向基层作必要的指导;三是便于组织跨区域的采风活动,汇集采风成果;四是利于在更高
层次、更大范围内发挥采风成果的作用,扩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在省级史志工作机构增加
相应的职能。为节省成本计,可在负责基层业务工作的处室增加采风工作职责,由专人负责,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畴。
史志民间采风机制的组织工作重点在市、 县两级。市、县史志工作机构分别参照省级史
志工作机构增加采风工作职能,成立专门科室(或交由负责基层业务工作的科室兼管),组
织专(兼)职人员,负责采风的组织工作,主要职责是:根据史志工作规划拟定采风工作计
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民间采风承办人的考察、聘任、培训和管理;负责具体采风活动的组织
实施;负责采风成果的汇总、上报和开发利用,等。
史志民间采风机制的协调工作重点在乡镇(街道) 。利用各乡镇(街道)对民间情况比
较了解的优势,借助其现有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即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机构和干部)承
担对采风候选人的物色、推荐及其他协调工作。各乡镇(街道)聘任人数不作统一要求,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必太多,但一般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2人。
史志民间采风机制的业务工作重点在基层, 由民间采风人承担。民间采风人应有一个身
份确定,如“史志采风联络员”或“特聘史志研究员”等。对于采风人的认定不拘一格,凡
是了解地情、热心史志者均可聘任。聘书的制发可以有两种办法:一是统一格式型,考虑到
省级较高、而县级稍低,故由市史志工作机构统一制作、聘发;二是分级格式型,由省、市、
县三级史志工作机构分别制作聘书,针对采风人不同情况酌情聘发不同层级的聘书,受聘县、
市两级采风人,工作成绩突出的均可升聘,以利激发受聘者积极性。根据工作情况,应对采
风人给予适当的补助,补助标准可以参照稿费标准执行。
采风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当然, 各地条件情况不一,未必能全如理想的设想那样一步到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争取、量力而行,建立有限的或初步的采风工作机制,待条件成熟时再作完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采风机制可以为史志工作开辟民间“根据地”。换言之:
如果说地方志事业是我国文化丛林里的一棵千年古树,那么民间是沃土,采风机制是根——
只要根系发达,这棵古树必能在更高水平上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东营市史志办公室)

66 夏保国.周代采风制度与“诗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35(4):50-53
67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44
68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12
69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60
70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2
71 邹建达、熊军.清代观风整俗使设置研究[J].清史研究,2008(3):101-108
72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07-108
73 叶涛.民俗调查及其方法刍议[J].民俗研究,1996,37(1):15-19
74 李光荣、宣淑君.刘兆吉及其《西南采风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8(2):55-59
75 江波.“大跃进”时期的“新民歌运动”[J].党史纵览,2007(5):37-41
76 章学诚.文史通议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723-724
77 朱佳木.什么是方志馆以及应当怎样建设方志馆[J].中国地方志,2012,235(2):6-8
78 《可爱的东平》编委会.可爱的东平[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导读页
79 东营市东营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东营区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