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聊城远古历史的开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21&run=13

张静

大约300余万年前, 始有人类居住,在非洲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约200万年前,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 “巫山人”,大约40~50万年前,出现了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
(以人类化石为依据) 。250万年前,为洪积世,高纬度地区广泛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大
约7万年前,地球进入大理冰期时代,地史上第四纪晚更新世冰期来临。大约2.5万年前,旧
石器时代晚期, 海平面下降,渤海、黄海、东海成为辽阔的陆地。15000年前,全新世后冰
期结束,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地球的气温逐渐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了100多米,
原来曾经是山川原野的地方,如渤海湾,相继被海水吞没,原来居住在海水吞没处的人类向
四方扩散,居住在山区的人类也随着气候的转暖、人口的增殖,渐渐走出山区,移向平原地
区活动。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人们选择了邻近水源的地点聚族而居。寒冷性气候的动物或迁
徙或灭绝,性喜温暖潮湿的草木渐渐生长出来,人类不再主要依赖狩猎,而是转为采集业,
妇女地位迅速提升,人类社会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由于气候的好转,农业产生了。采集较丰
富且有剩余,来年播种,逐渐从采集走向种植,向大自然索取。
七八千年前, 聊城位于黄河下游,被黄河冲击成平原扇形地,聊城境内地层岩性为灰黄
色粘土质砂或砂质粘土,沉积类型为湖沼积,当时湖泊相连,水草丰美,气候温暖湿润,有
古黄河、济水、徒骇河(古漯川)等主要河流,有水源的河道两岸,是茂盛葱翠的林木和莽
莽草野,有大片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有漆树属、五枷科、桫椤科、山马蹄属、油衫属植物,
有少量较干凉气候条件下生长的麻黄、藜属,蒿属、杜鹃花科植被。林间间或有动物出没,
四不象鹿时常穿梭其中。
聊城远古人类的起源, 聊城史学界没有十分统一的说法,仅为探索阶段,不外有四种情
况:一是来自本地,但无确实的考古发现;二是来自非山东地区,因聊城远古文化属于山东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故这种可能性被排除;三是沂源人的后裔;四是来自渤海,即聊城
远古人类是北京猿人、沂源猿人和金牛山猿人的后裔。因无更多的资料可印证前两种说法,
故认为后两种说法较科学合理。北京猿人、沂源猿人、金牛山猿人的新石器文化有许多共通
的地方,三类猿人后裔沿山前冲击地带逐水而下,聚集在渤海深处,渡过了漫长的洪荒时代,
曾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大海把三大猿人后裔创造的中石器时代淹没在大海深处。可以想
见,海平面上升了,创造过灿烂文明的原始人类不得不背起行囊远赴他乡,当他们攀援到高
山上的时候,那里的部族视他们为外来者,把他们驱逐出高坡地带,于是有些部族就定居在
黄河岸边水患频发的平原地带,成为聊城远古人类。这一说法,可以从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城址大都集中在渤海南岸、泰沂山北部,冲击平原或丘陵地带,从东到
西的城址群大多面向渤海。《山东通史》中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列为一脉相
承的关系,北辛文化曾被认为是黄河下游最古老的文化,但茌平尚庄出土的卜骨以及聊城境
内龙山文化中制作工艺精淇的蛋壳黑陶,密集的村落、聚落和城池,都显示着当时聊城境内
有着高度的文明,另外,也同样是泰沂山北部地区的淄潍平原的文化早于北辛文化的发现地
洙泗之滨,两地陶器制作风格迥异,可见二者也不同源。然而,历史是从旧石器时代、中石
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一步步演进的,不可能缺少其中一环而跃进。中石器时代正好处于冰后
期,故而极有可能是大海吞没了“中石器时代”①。
大约在六千年前, 鲁西地层区的阳谷、茌平、东阿、东昌府区部分地区的聊城人开始沿
着高台地滨水而居,其它地方因属华北地层区之济阳坳陷区,地势较低洼,为湖沼地,不适
宜人类生存,故极有可能没有人类生存。聊城境内此时系大汶口文化发展时期。
截至目前, 聊城境内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17处,绝大部分沿着阳谷东南部的皇姑冢向东
北延伸,经过东阿县至达茌平县城东北的望鲁店,在这一西南至东北的狭长地带里共有遗址
16处,分别是阳谷县皇姑冢遗址、阿城王庄遗址,东阿县邓庙遗址、香山遗址,茌平县高垣
遗址、教场铺遗址、大尉遗址、乐平铺遗址、南陈遗址、梁庄遗址、十里铺遗址、韩王遗址、
尚庄遗址、台子高遗址、大刘庄遗址、望鲁店遗址,只有大碾李遗址偏离这个地带,在茌平
西北韩屯乡的大碾李村。这一地带从地望上看,属于古济水西岸,高台地较多,宜于为人类
居住,是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来为史学家重视。此一地区还出现了国内首次发现的中
国最早的城——王庄城, 距今约6000年。此城呈圆角扁长方形,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360
米,东西宽约120米,面积43000多平方米。中国最早的城的出现,标志着聊城远古文明历史
悠久,当时人类的发展应在全国属于先进行列,政治文化发展较快。
距今约4500年至4000年之间, 聊城进入龙山文化时代,龙山文化时期与尧舜禹传说时代
相当。聊城龙山文化分布范围与大汶口文化发展范围基本一致,密集度远远超过大汶口文化
时期。西南自阳谷寿张张村遗址,东北至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村北止,已发现龙山文化遗址
40多处。阳谷县10处,东阿县7处,东昌府区5处,茌平县23处,此一时期出现了黄河流域最
大的龙山文化古城——景阳冈龙山文化城。该城位于阳谷县张秋镇景阳冈村,城址东北——
西南走向,城墙宽20至25米,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两端稍窄,中部弧形凸出,西南东北长
约1150米, 北端宽230米,南端宽约330米,中部最宽处约400米,面积约38万平方米。夯层
较厚,不规整,城垣外壁陡直,南西北三面有门,东墙门无法察考。城内中部有大小两个台
基, 大台基呈圆角长方形,方向与城墙平行,南北长约520米,两端宽约175米,台址面积9
万余平方米,台基高约5—6米,台基系逐层加高,形成多层台面,台基是由生黄面沙土夯筑
而成。在大台基南部的断面上,发现有用草编物盛土筑台的痕迹,大台基是建筑基址,最高
统治者的宫殿。有历史学家、考古专家考证,景阳冈龙山文古城可能就是古穷桑——舜都。
聊城进入传说时代,此一时期的聊城进入远古鼎盛时期,推动着华夏的历史进程。
一、 聊城当时是重要的政治核心区域。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人们以氏族村落为中心来区
分内外,划分远近。《尔雅·释地》说:“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
之林,林外谓之。”这时的人口极其稀少,只在部落的居住地才比较稠密,在此周围是一片
广大的狩猎地带,最外面是部落隔离开来的中立的防护森林。后来,随着掠夺性战争的增多,
出现了“保护公众”的建筑设施——“夯筑围墙”,出现了一个个文化城。过去按血缘关系
组成的独立的小部落,逐渐归统一的联盟首领管理。
公元五六千年前,正是中国的传说时代,那时出现了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传说中,
伏羲(太昊)、少昊、蚩尤是东夷人三大首领,聊城各部落时属东夷部落联盟管理范围。
聊城曾是少昊部落重点活动区域之一。
考古专家张学海认为, 根据阳谷县景阳冈龙山文化城的帝都形制规模及时间、遗存、地
望、牛祭等鲜明特点,阳谷县景阳冈龙山文化城极有可能就是远古历史中极为重要的远古帝
都古穷桑。史学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穷桑即曲阜,此论不足取,原因如下:
(1)根据《帝王世纪》载:“黄帝登穷桑,后徙曲阜。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
阜。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商丘即濮阳一带。据此可知,穷桑不可能与曲阜是同一个地
方,否则就不会由此迁彼。那么穷桑大体应在曲阜与濮阳之间。
(2)《淮南子本训》载,“舜之时,振滔洪水,以薄空桑。”空桑即穷桑。由此可见,
空桑是地处低洼之地,易遇水患。景阳冈龙山文化古城正处于黄河、济水之间。南有雷夏、
大野二泽,洪水下泄必经之地。
(3)景阳冈龙山文化古城建制宏伟,城内大小台基不是一般人能使用的,出土器物恢宏
异常,有整牛祭祀,符合舜帝牛祭风俗特征。
(4)聊城附近有颛顼庙和巢父陵,颛顼都穷桑未必空穴来风。
(5)景阳冈龙山文化古城正处于黄帝与蚩尤军事拉锯竞争之地。
据史籍载, 传说中,少昊在穷桑登帝,后少昊部落被蚩尤氏族迫走曲阜,蚩尤占穷桑而
都穷桑,占领了冀鲁豫交界地带,后来蚩尤氏族在今河北巨鹿县附近与黄帝展开了涿鹿大战。
蚩尤战败后有二说,一说被斩,《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览》说:“蚩尤冢在东平郡
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蚩尤身首异处,国境内有多处蚩尤冢,蚩尤首
级埋在何处,一直是史学界未解之谜。后经阳谷县史志办、文化部门考古专家及国内权威专
家考证,从其地望、民俗、遗迹、城中有冢等鲜明的特色认定,蚩尤首级冢即阳谷县十五里
园镇叶街村东的皇姑冢。另说,蚩尤被黄帝重用,据《管子?五行》载:“昔者黄帝得蚩尤,
而明于天道,得在常而察于地利……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
为当时”。由于蚩尤“明于天道”,即善于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和变化,黄帝特将蚩尤列于
六相之首,任“当时”之官,即掌管时序节令。黄帝制伏蚩尤后,用蚩尤为“当时”之官,
以明“天道”,实际上也就是不习农耕的黄帝部落,借助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具有丰富农事
季节时序知识的蚩尤九黎部落,掌管天象,指导农事。
黄帝战败蚩尤后在蚩尤的帝都穷桑登为帝, 后都曲阜。聊城属华夏集团管理范围,继黄
帝之后,颛顼在穷桑建都,舜帝建都古穷桑,大禹在聊城治水,夏时有与夏并列的王国韦国
和顾国,商族在聊城等地兴起,有伊尹为相,名传千古。西周时聊有郭国,后为曹国所灭。
春秋时,聊城是齐之边邑,战争频繁,有多次诸候会盟。聊城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
古济水西岸的高台地一带,一直处于政治的漩涡中,时而远古帝国帝都京畿所在地,时而是
边邑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
二、远古人类文化发展特点
本文叙述的远古人类文化发展特点,仅以境内出现的大汶口为例阐述。
(一)原始农业发展特点。
中国古史传说,农业是“神农氏”发现的,《淮南子》:“于是神农乃始教播种五谷。”
聊城市境则有伏羲教民种谷的传说,清康熙十二年修纂的《阳谷县志》记载:“阳谷北境有
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伏羲或谓宓羲。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
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大汶口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特
别是陶器,说明聊城部分地域适宜农业生产。聊城当时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生产的主要特
点是旱田农耕,实行撂荒耕作制,熟荒耕作。聊城远古先民掌握了农田耕作技术,当时的农
业生产工具主要是磨砺精良的石质、木竹质、骨角质和蚌质的穿孔斧、刀、铲等。先民用石
斧、石锛等砍伐工具砍伐林木、拓展荒地,用石铲等掘土工具翻土地,使土质疏松、进而改
良土壤结构,延长土地使用寿命,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
断改进,农作物产量增加了,粮食生产已有相当可观的数量,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粟(稷)、
黍等,其他作物有芝麻、蚕豆、菱角、桃、莲藕、栗子等。人们栽培和利用的植物比后世多
而杂,有所谓"百谷百蔬"之称。渔猎和采集经济是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远在大汶口文化之
前,聊城的土著居民可能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渔猎和采集历史,遗址中发现有尾部带孔的双
倒钩刺或三倒刺的骨、角质鱼鳔、鱼钩。出现了原始畜牧业,人们发明了弓箭,提高了狩猎
效果,运用网罟、陷阱、栏栅等捕猎技术,使捕获的动物越来越多,并能捕到活的小动物,
将它们圈养起来,产生了原始畜牧业,以饲养猪、牛为主,此外还养狗和鸡等。家畜饲养业
为制作骨质工具、生活用具、武器、装饰品提供了原料,根据出土的器具考证,有各种骨镞、
角镞、牙镞等,有石、角质的匕首,石矛、骨矛大型投刺猎具。当时的人类会用陶纺轮或石
纺轮纺线。人们居住在一个地点的时间越来越长,出现了原始聚落,聚落里的人群世代相传,
原始农业继续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生产工具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农产品除了满足
农业生产者自身食用外已有剩余,因此一部分人脱离了农业,从事其他生产活动。
(二)原始手工业发展特点。
原始手工业繁荣,聊城的手工业制作发达。
大汶口文化时期属磨制石器时代, 先民开始广泛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使各种石质工具
的制作趋于规范、定型,茌平尚庄、阳谷红堌堆等地遗址中有均为磨制品的石铲、石斧、石
纺轮等石器;制骨、角等工艺也相当发达,能制作骨、角、牙器、介壳器。茌平尚庄遗址中
有骨镞、骨匕、骨雕筒等骨器,有猪獠牙束发器、獐牙等牙器,有鹿角等角器,当时骨、角、
牙器制作普及流行,人们已会运用打制、琢磨、刮削、磨制、雕刻、穿孔技术制作各种骨、
角、牙器。境内还能制作介壳器,茌平尚庄遗址中有蚌铲和蚌斧、龟甲等物。聊城境内产生
了玉、石器制作业,茌平尚庄遗址中发现有玉镯。能运用切割、抛光、钻孔等技术工艺制作
玉石器;聊城境内已能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和装饰品,工艺品制作成为一个特殊门类,产生了
原始陶塑艺术和雕刻技术。人们对雕刻图案和陶塑造型十分讲究,工艺美术品美观大方、技
艺精湛,如茌平尚庄遗址中的四袋足盉、牙梳、骨雕筒等,还有一些红陶猪形器、仿鸟造型
陶器,装饰品有镶嵌绿松石的装饰品、玉镯、石镯、镞形石坠、獠牙束发器等。
聊城境内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制作业兴盛, 陶器制作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
从事制陶的人,制陶工艺成熟,制作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晚期。中期开始使用轮制
技术,有少量轮制的小件器物,烧制出火候较高的灰白色陶器。境内遗址中陶器,按陶质分
为夹粗砂、 加细砂和泥质陶3类,陶色有红、灰、白等颜色;晚期能用快轮生产大件胎薄体
轻的陶器,选用坩子土烧制白陶,主要生产夹粗砂、加细砂和泥质陶质的陶器,制陶用料丰
富,陶色分灰、红、白、黑、青、淡黄色;器物种类较早期为多,制陶用料丰富,纹饰美观,
有较高的彩绘艺术。境内有如此多的各类陶器,足证当时陶器制作已经成为一个专业门类,
陶器制作业比较发达。
聊城境内出现了原始纺织业。 茌平尚庄、阳谷张秋镇红堌堆等到遗址中有石质和陶质纺
轮,原始纺织业主要从业者是妇女。
聊城还出现了酿酒行业,境内发现高足杯、鬶等酒器,说明先民已存在酿酒行业。
聊城境内有可能会造船。 聊城市境大汶口文化遗址中缺乏制作“船”的确切实证,但茌
平、阳谷滨临古济水,聊城境内大多地势低洼,是洪泛区,水对聊城的威胁极大,面临巨大
的威胁,聊城人为了对战胜自然灾害,一方面抬高地面,一方面可能会制作船只。
(三) 先民的生活习俗。先民们会“钻燧取火”,用保存的火种生火,把猎物、河鱼、
小米等放入鼎等炊具里在火上烧烤,将食物分给部落里的成员。他们有饮酒的习惯,用高足
杯、鬶等酒器盛酒。陆路交通采用原始路径,人行所至之处渐成路径。水路行舟。先民们崇
拜自然,尤其崇拜太阳;崇拜图腾,崇拜以鸟为图案的图腾;崇拜灵魂与祖先,人死后有葬
具,为死者制作明器,经常有祭祀活动。聊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原始部落里呈现出大汶口文
化特有的社会生活习俗。参照其他地区大汶口文化特征推测,聊城先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或地
面上用茅草搭建起的圆形房屋里。根据出土的实物考证,先民早期被发纹身,后期着兽皮、
麻服,用一种猪獠牙做成的束发器将长发绾起,穿着用骨针缝制的兽衣或麻布衣,颈上戴着
钻了孔的小石珠、砾石、青鱼眼骨、兽牙、鸟骨管制成的装饰品,为了让项链更美观,用赤
铁矿把它柒成红色。戴玉镯或石镯,还有的佩饰镞形石坠、雕花骨珠、绿松石饰。喜欢吃熟
食,煮小米饭、蒸河鱼、猎物,有饮酒之风,这可以从不同用途的饮食器具看出。青年期的
男女还有拔牙的习俗, 拔去前两颗侧门齿或犬齿,可能与审美有关。尚庄4号墓有一具女尸
拔除一对侧门齿, 26号墓女尸拔除上侧门齿和犬齿,27号墓13~14岁男尸拔除上侧门齿。还
有头骨变形的习俗,头骨后部经人工变形,多呈扁平状,口含小珠,嘴里放着石珠或陶珠,
可能与生育有关,手握獐牙,多数是单人葬,偶有妇女和儿童的双人葬,男子随葬品为石铲、
石斧等劳动工具(也有戴镯的),妇女多为尊、罐生活用品及镯、獐牙等装饰品,都有木椁。
这一时期以族外群婚为主,大汶口文化晚期可能出现对偶婚。氏族中的男性成员只能到相互
通婚的氏族中寻求配偶,死后葬于本氏族,本氏族内的兄弟姐妹间不许通婚。
(四)科技全面发展。出现了原始天文学,掌握了原始历法知识。聊城远古先民很早就
注意到寒暑的变化,月亮的盈亏规律,动物的活动规律,植物生长与成熟周期,出现了原始
农业和畜牧业。人们为了不违农时,产生了原始天文和历法知识。出现了原始医学和生物学。
先民已会利用火来防寒、驱潮。把烧热的石块用兽皮包裹后,放在人体病痛部位,用“热熨
法”治疗疼痛。先民点燃干草对人体病痛部位作温热刺激熏疗,即“灸法”。用砭石刺病痛
处以治病,总结出了草特性,会依药理治疗简单疾病。掌握了家畜饲养技术,初步掌握了农
业种植经验。出现了数学和几何概念,注意到事物的数量与形状,但对数量的概念是不清楚
的,后来,可能出于记事和交换的需要,出现了刻划符号,刻划符号可能是文字和数的起源。
这时几何概念出现,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的外形、纹路以及房屋外形等具有不同的形状,先
民对圆形(如尚庄遗址中的杯沿) 、 椭圆形(绿松石饰)、正方形(镯的断面)、长方形
(陶纹)、菱形(陶纹)、弧形(陶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如镯的断面)等有了明确
概念,并对几何的对称关系、等分等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对数与形的关系有了一定认识。随
着编织物与纺织品的出现,使先民对数与形的关系有了一定认识,花纹与经纬线数目之间存
在一定的关系。原始人有了初步的物理学知识。先民会利用力学知识来从事生产和生活实践。
石器本身就是力学知识的利用,石斧、石铲、石锛等工具背厚刃薄、表面光滑、平整,符合
尖劈越尖,效率越大越省力的道理。先民发明了弓箭,说明他们会用弹力来制造工具。长矛
投掷类武器在运用时需暗合动力学和空气力学原理。原始人类已会运用化学和冶炼的方法烧
制陶器,人们利用化学方法来烧制陶器。人们利用火的燃烧使其具有的化学能以热能方式释
放出来,用以烧制陶器、染色。食器用细土,炊具加砂粒使其更耐热。掌握了难度较大较复
杂的制陶工艺。原始人类已能制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石质生产工具全部是磨制品,掌握
了穿孔技术,已能制作装饰品,石器制作技术水平较高。磨制器物日趋精致,石器主要是管
钻孔。尚庄遗址25号墓葬中有平面略呈梯形、横断面呈椭圆形、微弧刃、管钻孔、长9厘米、
宽2~4.5厘米的石斧, 这种斧形石斧是大汶口文化中期标志器物。境内已能制作装饰品,22
号墓葬中有石饰、石坠,23号墓葬中有石坠、绿松石饰,26号墓葬中有石镯,采集的玦、环
等。原始人类已会制作玉器。茌平尚庄遗址中有内圆外方、肉窄而厚的玉镯,属软玉。原始
人类已会制作骨、牙、角、介壳器,境内已能磨制骨针、骨镞、骨匕、骨锥,有猪獠牙束发
器、牙梳、獐牙、鹿角,雕刻精美的骨雕筒等。茌平尚庄遗址中有蚌斧、蚌铲、蚌刀、蚌匙、
螺壳饰、龟甲等。蚌类工具较锋利。大汶口文化时期原始人类陶器制作工艺纯熟,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陶用料丰富,纹饰美观。按陶质分为夹粗砂、加细砂和泥质陶3类。
陶色分灰、青灰、红、褐红、橙红、灰褐、白等色,茌平尚庄遗址中,以灰陶为主,红陶次
之,白陶甚少;阳谷张秋镇红堌堆遗址有红、灰色陶器,红陶为主。二是陶器制作方法大部
分为轮制,经工具压磨、器表紧密平整,器表磨光,个别器物还涂一层红陶衣。小部分为手
制,如尚庄的厚胎大缸、小杯、小鼎等。三是选用坩子土烧制白陶。四是大部分陶器烧制火
候较高、质地坚硬,少量器物火候较低、胎制松软。白陶用氧化焰,灰陶用还原焰,黑陶用
炭黑渗入。五是器形器类变化多样,如尚庄遗址中有壶形鼎、罐形鼎、鬶(3式)、罐(3式)、
小罐、 豆、壶(4式)、背壶、小壶(2式)、杯(5式)、小杯(2式)、高足杯(2式)、
觚、钵(2式)、碗(2式)、勺、匜、鬲、尊形器(2式)、尊、缸(2式)等,红堌堆遗址
中有1个陶纺轮。 有些器物为圈足。其它遗址中有单耳杯、盖钮等。六是工艺美术品造型生
动,美观大方、技艺精湛,雕刻技法简单质朴,刀法纯熟、镂空形式多样,形状规整,表面
光洁、颜色美观,形象生动。如茌平尚庄遗址中工艺美术品四袋足盉造型十分独特。30号墓
葬中的骨雕筒是三角筒形, 转角处稍圆,一侧穿二小孔,两端各刻凹旋纹3周。综上所述,
境内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工艺品制料较多、类型丰富,有石、陶、玉、骨、牙、角、陶、
蚌等制料,有斧、铲、锛、刀、匙、装饰品等器类。能够制作使用复合工具。原始人类已掌
握原始纺织技术。境内先民一开始用几股纤维合成绳索,编织网罟,用来捕捉飞禽走兽,后
来,渐渐掌握了原始纺织技术。先民们先从枯败的野生麻杆中采集坚韧的植物纤维,利用纺
轮纺线,估计利用手工或织机(境内未发现原始织机)织成布帛,用骨针缝制成衣服。聊城
境内出土的纺轮为圆形, 中间有圆孔,这是将纤维捻成细线的工具。尚庄有1个石纺轮、红
堌堆有1个陶纺轮。 原始人类可能已掌握了较高的建筑技术。聊城境内未发现大汶口文化房
址,但参考山东大汶口文化一般特点,认为大汶口文化时期原始人类应当已掌握了原始建筑
技术。聊城大汶口文化造型艺术、陶塑艺术、图案艺术、彩绘艺术全面发展。造型和陶塑艺
术高超,造型艺术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受制陶技术、生活需要、
社会风尚、意识形态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觚”这种器物,从通体粗矮到越来越瘦长,后又
变矮,喇叭口与腹部界线分明,底部由瓜形小足变为圈足,柄部纹饰越来越多,最后为突棱,
比例越来越合度,既稳当又美观。尚庄28号墓中的觚就是呈长喇叭状、平底。可见在造型运
用上既注意了实用又注意了美观,注意权衡比例。在陶塑艺术方面,人们已经懂得抓住动物
的特征来塑造形象。部位比例得当,立体感强。如茌平尚庄遗址中四袋足盉,长颈下有四袋
状足,矮宽裆,足尖距呈方形,管状流斜置于一足背上,造型生动、奇特。图案及彩陶彩绘
艺术技艺精湛。陶器装饰根据不同的用途产生不同风格的装饰特点。鼎之类炊具考虑的是实
用效果,一般只有简单的装饰或不装饰,如:茌平尚庄18号、25号、27号、30号墓中的鼎、
小鼎,有的没有装饰,有的作简单装饰,折腹处、足外饰有一圈锥刺纹或三泥突、凹弦纹,
有红、红褐、灰等颜色。饮食之类器既重视实用又注意了观赏性、美感,图案构成因造型不
同而采用的装饰方法也不同。人们已注意了黑白、虚实、高低、轻重、粗细、大小、疏密、
对称等对比效果,有些纹样别致精美、线条流畅,会用直线和曲线构图。如:罐、壶腹部以
附加堆纹居多,缸的体形较大,腹部多以较粗的篮纹和弦纹为主,高足杯、杯小而精致,多
施以镂孔并用彩绘,色分朱、黄。有的壶、钵也有观赏之用,为彩陶器,颜色为赭、红、黑、
白色为主,纹饰有带状、眼球状、网状等几何图案。彩陶彩绘艺术是指陶器表面装饰花纹的
艺术。彩绘制法:用近似毛笔之类的工具,沾色在陶器的干坯胎或陶器外表,彩绘各种图案
画,然后入窑烧制,色与彩胎面或陶衣融合为一体。聊城大汶口文化中期出现了复色彩陶,
如红、黑、白等色陶器,画面线条形式多样、色彩绚丽多姿。晚期,彩陶逐渐减少,只见规
整的几何图案和少量带纹。如尚庄大汶口文化25号、17号墓中有2件彩陶壶,1件为泥质红陶,
颈部有5个赭色圆点, 内填白色圆圈图案,肩、腹部为三道平行赭色带,上绘白色菱形格加
印点纹样;1件为泥质红陶,红衣,腹部施赭色,上填白色斜线和“U”形线组成几何图案,
色彩鲜艳。从颜色上看,已能用黑、红、白、橙、褐、紫、黄等多种颜色,运用上注意了色
彩的对比、明暗、冷暖原理。大多色彩对比强烈醒目,注意了几种颜色的对比搭配,特别喜
欢用红色。 在原始艺术方面,着意追求写实,作品注重寓意,构思多用想象,陶塑力求象
征,图案讲究抽象。
(五) 教育全面发展。古聊城地区原始人类的教育活动、社会生活和宗教活动古聊城地
区的原始人类自觉地进行教育。远古教育的特性是政教合一。教育产生的前提是人性自我完
善的需求,这也是促使国家或某种社会职能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伏羲、炎帝、黄帝等圣人,
担任“亿兆之君师”教育人民,设置司徒、典乐为教官担负教化职责,于是产生了教育。远
古社会教育直接发源于上古先民最切近的谋生方式之中,故其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面。聊城属东夷人,十分善射,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射箭技术。聊城远古传说中,伏羲曾
教民种谷。聊城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器、石器、玉器、骨、角等。制作技艺精湛,没有师傅专
门传授,是不可能发展得越来越好的。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在聊城融合,这是部落间相互
学习的结果。
(六)聊城有原始宗教与巫教。聊城远古原始宗教主要体现在对不可知的大自然、图腾、
人本身不可知的灵魂的敬重崇拜上。一是崇拜自然。对那些对人类有较大影响的自然力以及
某种物体的崇拜与祭祀。崇拜的自然力是日、月、星、土地、山川、石、雷、电、风、雨、
火、动物等。聊城属少昊故地,部族多崇拜太阳。女性口含石或陶珠的习惯,可能和“鸟卵
降生”的传说有关,妇女求生育之意。二是崇拜图腾。以鸟为图腾,少昊“为鸟师而鸟名”,
诸部落有凤鸟氏、玄鸟氏、爽鸠氏等。聊城境内许多器形为鸟形。三是崇拜灵魂与祖先。人
死后有葬具,如棺、椁,即为人死后修建的住所。专为死者制作明器,随葬品已经出现。经
常祭祀祖先,以为灵魂不死。大汶口文化末期与龙山文化初期的蚩尤氏族盛行巫教,传为巫
教发源地。
(六) 聊城自古杂技发达。蚩尤之时,根据史料推测,蚩尤长于杂技,带动整个氏族杂
技业发达兴盛,及至今日,聊城杂技也是聊城文化中的奇葩,长盛不衰。
(五) 私有制的出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父系家庭公社公有制。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最初的氏族公社制被父系家庭公社公有制或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代替。村社的土
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公有制,由村社首领召集村社成员共同耕种,收获物为公共利益服
务,多用于祭祖和敬神。另一部分土地则划分为一定的单位,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个体家庭,
收获物归耕种者。这些份地名义上是仍是村社的共有土地,后来随着血缘关系的淡薄,份地
开始长期为个人占有。原始人类经济活动从原始渔猎向农业过渡,男子有强壮的体力,在农
业开恳、工具制造业领域占据优势,妇女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退居次要地位。随着社会分工的
出现, 产生了产品交换与新的分配方式,农夫与百工交易 “陶冶以器械易粟”。由于境内
农业与手工业发达,产品始有剩余,部落联盟首领利用职权侵吞财物,剥削氏族成员的剩余
劳动成果,于是私有制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分配不公,氏族贵族并对某些高级职位或职
业进行垄断,部落间掠夺财物和战俘,进入了军事民主制阶段。氏族制经济迅速繁荣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农作物的品种产量也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聊城进入农
业经济时代。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
总之, 聊城早期的先民凭借自已聪明智慧开创了聊城远古的辉煌历史,甚至推动了整个
华夏的历史进程,济西悠久的历史历来为史学界及考古界重视,聊城先民的丰功伟绩为聊城
以后的发展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
2.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3.张竞放、陈昆麟主编.《文博论集》.聊城:山东省出版总社聊城分社,1990.
4.陈昆麟主编.《鲁西文博论丛》.济南:齐鲁书社,2000.
5. 聊城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聊城重要历史事件》.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6.《聊城人物大辞典》编纂委员会.《聊城人物大辞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5
7.我十年前发布互联网上的《聊城简史》远古部分

(作者单位:聊城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