鄃与夏津之考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20&run=13

李宏升

提 要:《鄃与夏津之考释》含“鄃”、“南清河鄃与东清河鄃”、“夏津”3部分。
“鄃”中分训“鄃”、“鄃之设置”、“鄃之地理环境”、“鄃之沿革”、“鄃之旧治”
等内容。
南清河鄃与东清河鄃 分述南、东清河鄃之设置缘起及座落方位等。
夏津 包括训“夏”、“津”、夏津之设置与命名、夏津之沿革、夏津之旧治4部分。
全文据有关资料对“鄃” 与“夏津”的置县时间,名称来历、旧城及隶属关系等进行了
考证。尤其对南清河鄃及侨置的东清河鄃的考证是以前无人涉足的最新内容。

关键词:鄃 夏津 侨置东清河鄃

鄃(shū) 与夏津皆为县名。鄃是古县,今为夏津的别称。在县志编修与地名普查中,
曾有人对鄃与夏津作过考证,但均肤浅,而对鄃尤为简忽。近来,笔者亦厕身于鄃、夏的研
究,经多方查阅资料,广泛征引,乃作一管之考,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 鄃
县名。始置于西汉,撤销于隋末。
训“鄃” 据汉许慎《说文解字》载云:“鄃,清河县。从邑,俞声。式朱切1”。鄃
系左右结构的汉字,左为声,右为形。右“阝”为“邑”。邑,指城市、侯国。“鄃,汉县。
属清河郡2”“鄃,亦作俞3”,“俞,本作4” “ ,空中木为舟也。从,从舟,从巜。巜,
水也5” 。“ ,古集字6”;舟,甲骨文作“”(月形);“巜,古外切,音侩。水流浍浍
也7” “ 浍浍当作。,水流声也8”。“ ㄑ,姑泫切,音犬。水小流也9”那么综上所述,
“巜”即可释为水流大貌。所以“”既是“挖空木头而成的船”;又可释为“集中渡水的船”。
可见“”是一个与水和船分不开的字。然则,于紧傍黄河的渡口处置县,以“”为名很相贴
切。造字者再加右“阝(邑)”,便形成地名专用字---- (鄃)。
鄃之设置 鄃县“汉置”,即前汉(西汉)设置。前汉自公元前206始至公元8年止,其
间不含“新莽”,即长达215年,时限跨度很大。因之,鄃县的始置时间也太显模糊。
鄃是清河郡属县,“清河郡,高帝置。莽曰:平河。属冀州10”,清河郡辖“县十四”,
鄃县为其中之一。其言“高帝置”,即是汉高祖刘邦所设置。《史记 高祖本纪》载:“群
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11。 可知“高皇帝”即高祖刘邦,简称“高帝”。故知鄃县始置于刘邦在位期间,即前206
至前195的11年中。据明嘉靖《广平府志》载:“汉高祖四年(前203)置清河郡12”。若以
此推论,鄃县应与清河郡同时设立,或可更早。因先设郡而后分县,则有悖于常理。
北齐撤销鄃县,隋代复置。至唐天宝元年(742)撤销,迄末复置。“鄃县”成为历史印
迹。
鄃县从始置到最后撤销, 其间为948年。其始置时间若以汉高祖四年(前203)计算,迄
今已有2215年。最后撤销迄今已有1270年。
鄃之地理环境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 所标示,鄃县座落于约东经116°10′~116°
33′, 北纬36°52′~37°06′13。居黄河第一次溃徙后的北上拐弯之处,紧傍北岸(因系
拐弯, 或可称之为西岸)。“周定王五年(前602),河(黄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
至长寿津与漯别行而东,北合漳水,至章武入海。《水经(注)》所称‘大河故渎’者也14”。
新莽始建国三年(11)河复改徙他流,在此地留下一条黄河故道。据《山东地貌区划》载:
“公元前602年, 黄河在淇河、卫河合流处的河南汲县东北决口,经内黄、冠县的田马元、
临清、 夏津、德州、吴桥镇、王寺镇,向东北入海。全长460公里,河道宽一般在100~150
米, 高出地面3~5米。该河道系禹河故道,流经时间613年。河道构成马颊河以北与南运河
以东的高地15” 。 其所述黄河故道与夏津境内堤上沙河的行径路线完全一致,在当地则称
“沙河”或“东沙河”(因另有西沙河,故称),上述足可佐证鄃县地理位置紧傍黄河。其
所傍河段,处平原、高唐之间,古称“平原津16”,且在“春秋时为齐晋会盟之要津17”位
置冲要,而且地势高亢,土地肥沃。既无黄水溃泛之害,又得水运之利。自西汉至三国魏,
曾五度为侯国。先后有吕它(佗)、栾布、马武、赵苞、朱灵被封为鄃侯。五人皆为功绩卓
著的勋臣,倍受当朝皇帝的依重,故将鄃县这一物产丰优之地封赠。
西汉孝武帝刘彻曾将鄃县赐给舅父丞相田蚡为奉(亦作俸) 邑(即以鄃县之赋税收入为
俸禄)。“今天子元光(孝武帝年号)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于是
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
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
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阴阳术数家)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18”。孝
武帝听信舅父谗言,致使黄河失修。河之南久被水患,而河之北的鄃县却久收其利。
迄于新莽, 王莽曾把鄃改称“善陆”。“善”为美,且有大而多之义。“陆”是高而平
的地。那么“善陆”即是“美好高平之地”。
鄃之沿革 “唐虞三代邑濒河曲”。之前,则旷邈难稽。春秋时属晋,居晋土之东鄙。
战国时,“齐与赵、魏以河为竟(境)”19鄃属赵国地,处赵之东部边陲,与齐国隔河相望,
其边界以黄河西岸为准。“战国时,盻子守高唐,赵人不敢东渔于河。疑即高唐之马颊(黄
河支流),则夏津(鄃)当为赵地,而高唐之西界也20”。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鄃域属钜鹿郡地。郡治故址在今河北平乡县。
汉初置鄃,辖于清河郡。郡治故址在今河北省清河县。
东汉,鄃属清河国。“清河国,七城(五城在境内),贝邱、东武城、鄃、灵、绎幕21”
桓帝刘志建和二年(148) 曾把清河国治移于甘陵,称甘陵国,鄃县属之管辖。甘陵故址在
今山东高唐县清平镇南。甘陵本厝县地,“厝县,汉置。故城在今山东清平县南22”。史载,
东汉章帝刘曾废太子刘庆为清河王,其姬左氏亡后葬于厝县,墓名“甘陵”。刘庆子刘祜即
位为安帝后,为纪念母亲,故改厝县为甘陵县。
三国魏,改甘陵国为清河郡,治甘陵。鄃属之。
晋时,复改清河郡为国,仍治甘陵。“清河国,统县六23” ,鄃为其中之一。
南朝宋(刘宋) 初,改为清河郡,辖鄃县。郡治仍在甘陵。后其地为北魏所占,宋遂于
河南另置一清河郡与鄃县。
北魏初, 鄃属平原郡,后平原郡裁撤,仍属清河郡,郡治甘陵。又移清河郡治于灵县,
灵县故城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鄃仍属之。
北齐时,撤鄃,域地划归平原郡。
隋复置鄃县,初属贝州(北周宣政元年〈578〉,分相州置贝州)。后复改属清河郡(清
河郡治于北齐天宝七年〈566〉,复迁于原清河郡旧治,今河北省清河县以东)。
唐初,鄃县划属贝州。天宝间,鄃撤销。
鄃之旧治 辞书中称“鄃县,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24”,或曰“鄃,地名。故地在
今山东夏津县25”或曰“鄃,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50里26”。其说法虽不同,但“位于平原
县西南”则相一致。据清乾隆本《平原县志》载:康熙辛丑(1721),土人于古城中耕种,
犁出一瓦盎,内贮古钱甚众。上有“货泉”字样。“货泉”系新莽时的钱币名,可知此为汉
代遗址,而且居平原城西南50华里处,当地人俗称为“城子里”。可以推断,此即古鄃城遗
址,其址紧毗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村。夏津史志办人员曾多次赴此遗址考察。2009年10月上
旬,曾拣得瓦片、瓦当和瓦当碎片多件,经与《考古与文物》27中的“汉刘邦长陵”,出土
的平瓦、筒瓦、瓦当上的图案及其绳纹、布纹、麻纹相比对,颇相仿似。据当地人讲,经常
有砖、瓦、陶器出土。瓦(称平瓦、板瓦)长约50公分,宽约30公分,与汉瓦颇相类。据当
地农民宿连喜(86岁) 和原王双堂村支部书记梁云富(78岁)讲,古城广袤各700余米,城
垣残基于20世纪50年代尚存,系粘土加石灰筑成。70年代搞农田建设挖平,垫入农田。且言,
出土文物多挖于地下3米处。据旧志载,“以旧城被水患,移治于新县店(即今孙生镇)28”,
新县店、孙生镇皆夏津县新盛店村之旧称。由此可知,县城迁移,人们陆续搬走,鄃城渐次
废弃。
鄃城虽小, 但却历经兵燹。东汉末,“季雍以鄃叛袁绍,而降公孙瓒,瓒遣兵卫之。绍
遣(朱) 灵攻之29”;隋大业七年(611)“十月,鄃人张金称聚众河曲30”(河曲,此指
鄃县境内的“二股河故渎”)起义,攻占鄃城。“与张金称同时起兵者有窦建德。建德,漳
南人(按,漳南即今恩县。又,夏津城东北三十里有段家庄,古名‘窦王庄’,今传即建德
故里)31”。据旧志载,窦建德农民军初以“高鸡泊”为根据地。高鸡泊,“旧为漳水所汇,
广袤数百里。 葭苇阻奥,可以避兵32”。 “近志谓此泊在夏津、武城及直隶清河县境。唐
末,乐彦祯子从训伏兵高鸡泊,劫王铎。《北梦琐言》以为掠于甘陵。可约略知其所在矣33”,
可见,窦建德农民军的初期战斗活动,也在鄃城一带。

二、南清河鄃与东清河鄃
南、 东清河鄃,均以清河郡故治(址在今河北省清河县东)而言。分别以位于清河郡故
治的以南、以东而称之。
南清河鄃 是南清河郡鄃县的省称。
北魏朝, 曾把位于甘陵的清河国改为郡,并把郡治由甘陵迁于灵县。“后魏置南清河郡
治此(灵县),北齐废34”。因这一清河郡治在原清河郡旧治(河北清河县)之南,所以加
方位词“南”,以相区别,而称“南清河郡”。因鄃县归其管辖,所以称“南清河郡鄃县”,
省称为“南清河鄃”。
东清河鄃 为东清河郡鄃县的省称。系刘宋朝的侨治郡、县。
我国历史上六朝时南北分裂, 相互杀伐攻略。各朝凡遇州、郡、县沦落敌手者,往往暂
借别地复设,并沿用旧名。“拓土开疆,旧多浮为,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35”,可见当时设置之浮滥。西晋末年,中原一带不少人过江避乱,后东晋王朝便在江南设
置侨郡、侨县,以安置避乱流民。并将流民称为“侨民”或“侨流”。东晋开其侨置先例,
后来各朝争相效法。刘宋朝“又侨(置)冀州清河郡鄃县地。《魏志》:东清河郡鄃县有淳
于髠墓。《寰宇记》:淳于髠墓在淄川东六十七里”36。所置“清河郡,领县七。清河(今
地缺。当在济南府境)、武城(今济南府淄川县地)、鄃(今地缺。当在淄川县与益都县接
境)……37”据以上文字,可知这一侨置清河郡鄃县及其他辖县故址当在今之山东淄博市一
带。
侨置郡、县的名称多以“侨流”中的士族大姓的族望地旧名而命名。清河崔姓望重九州,
为当时全国大姓。鄃县崔姓居于县境西边陲,与清河相毗邻,其实即属清河崔姓。在今《崔
氏族谱》 中,载有东汉至北宋期间的达官显宦,文化名流150多人,如东汉崔琰、三国崔州
平、北魏崔光、崔鸿等等,不一而足。因之,刘宋即以崔姓的族望地,侨置清河郡及鄃。清
乾隆本《夏津县志》载:“考《魏书? 崔光传》,(崔光)东清河鄃人也。《通志》以鄃县
属南清河,疑误38”。又据《北史? 崔光传》载:“崔光,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孝
文赐名焉。祖旷从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之时水。慕容氏灭,仕宋为乐陵太守。于河南立冀
州,置郡、县,即为东清河鄃人39”。应指出,《通志》(《山东通志》)谓崔光为“南清
河鄃人”及《北史? 崔光传》说为“东清河鄃人”皆有道理。前者为崔光之祖籍清河郡治的
迁徙之地;后者为崔光之祖父崔旷任南燕、刘宋的官职时的居住地。
后来, 北魏疆域向黄河南拓展,刘宋侨置的清河郡及鄃县划入北魏版图。因这个清河郡
鄃县西距原清河郡旧址数百里,为便于区别,于是冠之于方位词“东”,称“东清河郡鄃县”,
简称“东清河鄃”。
由于当时凡侨置郡县, 均不向朝廷缴服租赋和徭役,所以这些士族大姓的贵族们便成了
侨置郡县的主人,而奴役北方逃来的庶民及当地百姓。久而久之,这些侨置郡县便成了独立
王国。朝廷为增加税收,消弱侨置郡县的独立性,便实行了“土断”法。东晋明帝的女婿桓
温, 自废帝司马奕太和四年(369)后,专权当朝,为增加朝廷收入,实行不论本地人还是
侨流人,统一于所居郡、县编著户口,纳税服役,同时裁部分侨置郡县,称为“土断”。据
《南史·宋孝武帝纪》载:“大明元年(457)秋七月辛未,土断雍州诸侨郡县” 40。南朝
各代在推行“土断”的同时,又为陆续南迁的“侨流”,侨置郡、县。但各朝均把整顿户籍,
与侨流贵族争夺赋税、劳力和扩大兵源,用为加强王朝统治的重要手段。因之,各侨置郡县
随时间的推移,便渐次裁撤,“流人”亦著当地户籍,而缴纳赋税及徭役,同于“土著”了。
所以,“东清河郡鄃县”及其他的侨置郡县便全部逐渐消失,而仅存于历史图籍中。

三、夏津
县名,在今山东省西北部,南运河东岸,邻接河北省。
训“夏”、“津” 本字作“ ”。《说文解字》释为:“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頁;
从臼, 臼,两手;夂,两足也41”。另据《中华大字典》云:“頁,头也。从,从儿。 始
九切,音手。头也;儿,即人字。象立人,象行人;臼,两手捧物;夂,象人两胫42”。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有,“夏”,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僬
侥,东方夷之说。也就是以“夏”称中国人(亦即“华夏人”、“夏人”。上古时,我国华
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 以为居天下之中, 故称“中国”,把周围我国的其他地方称为
“四方”。),以别于四方边远的少数民族。
津,本字作“”。《说文解字》说:“,水渡也。从水,(jin)声43。”隶书简为“津”。
又据《中华大字典》载:“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44”。《论语 微子》载:“长沮,
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45”。上述“问津”,即是打听济渡(渡口)之处。
可见“津”为渡口和渡水之义。
夏津之设置与命名 隋开皇十六年(596) “分清河置46”,此为夏津置县之始,时与
鄃县并存。大业初,省。“唐武德四年(616)析清阳县(清阳,故城在今河北省清河县东)
置夏津,九年(621)省。天宝初又复改鄃为夏津”47。
对“夏津”来历之考证, “津”字认识比较一致,皆以为与渡口有关(参见前之训“夏”、
“津”)。夏津县域地处原黄河的大渡口,且境内存有黄河故道(参见“鄃之地理环境”)。
以此推之,可以断言,夏津之“津”,即以黄河渡口而得。
关于“夏”之来历,众说不一,后经核考,比较贴切者有以下三种。
一因“夏盟” 而得。如上所言,夏津地处老黄河的大渡口,曾是“齐晋会盟要津”。史
载, 晋文公四年(前633),晋文公召集齐、宋、鲁、蔡、郑、卫、曹诸国在践土(今郑州
市北)会盟,史称诸侯会盟为“夏盟”那么,齐晋会盟亦应称为“夏盟”。夏津之“夏”,
当以此得来。
一因“夏王朝” 而得。夏津域地在三代时,“邑濒河曲”,河曲是河流一连串迂回曲折
的河段,大多出现于冲积平原的中下游河段。又考夏津域地属“河内”,即黄河“东河之西,
西河之北”地区。《史记·正义》云:“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折东北入海,曲绕
冀州,故言河内云也”。“河内曰:冀州”,冀州为九州之首,是夏王朝的王畿之地。颜师
古云:夏,中国。中土之大国。顾炎武《日知录》亦云:“古云,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国之,
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48”。是知,冀州是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清乾隆本《夏津县志? 疆域
志》载有,西汉至隋,夏津域地皆属冀州部地。因冀州是夏王朝的王畿之地,这必然被后人
视为“夏地”。夏津之“夏”,当由此而得。
一是因禹酾(疏导) 河水有关。夏津县境内有老黄河故道,“黄河故道今谓之老黄河。
历代黄河故道不一。此河自直隶元城至德州为禹酾二河之贝丘(又作‘贝邱’。故址在今山
东临清市南)川49”。禹酾之河又称为“禹河”、“禹迹”,而禹又称为“夏禹”。夏津域
地正位于“夏禹之迹”处,那么于此置县,其“夏”字,亦当与此有关了。
夏津之沿革 隋唐时,夏津县隶属贝州。
五代汉,改天雄军为大名府,府治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
宋朝,夏津辖于大名府魏郡,郡治址在今河北大名县,属京畿之地。“庆历二年(1042),
建为北京50”。 以为真宗(赵祯)驻跸之所,夏津故为京畿之地。
金沿宋制,夏津仍属大名府。“大名府,(辖)县十,镇十三51”,夏津为其属县之一,
夏津县辖镇一,名“孙生镇”。
元初, 夏津县属东平路,路治址在今山东东平县。至元七年(1341),改属高唐州,此
为夏津县辖于高唐州之始。州治址在今山东高唐县。
明朝, 夏津县于“洪武三年(1370)三月省,寻复置52”,辖于东昌府高唐州。东昌府
治在今山东聊城市。
清初, 仍属高唐州。雍正八年(1730),改属东昌府,夏津成为东昌府直属县。乾隆四
十一年(1776),“巡抚杨奏请,临清州改为直隶州(直属布政使司管辖)。管辖夏津、武
城、邱县53”。自此,夏津县为临清所辖。
民国元年(1912) ,夏津县改属济西观察使管辖,民国三年(1914)又改属山东东临道
(道尹官署设于临清)。民国十五年(1926),改属山东德临道。十七年(1928),直属山
东省政府管辖。1936年,夏津县改属山东省政府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址设于临清)。
“七?七”事变后,行政区划屡有变迁。1938年,改属山东省政府第四行政督察区。是年3月,
日伪政权在山东省公署下设道、 县、区、乡建置,夏津县归属鲁北道管辖。1940年7月,复
设东临道,夏津复归其管辖。
1939年8月,夏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归属鲁西北三专署。1941年,改属冀鲁豫边区政
府。 1944年5月,夏津县抗日民主政府(后改为人民政府),属冀鲁豫边区政府冀南行署第
六专署。1948年改属冀南行署二专署。1949年,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10月,划归山
东德州专区。1956年2月,德州专区撤销,夏津改属山东聊城专区。3月,恩县撤销,苏留庄
区及左王庄区(部分)计97个村划归夏津县。1958年12月,武城县撤销,并入夏津县。1961年
复置德州专区, 夏津又属之。7月,恢复武城建置,原武城县域复从夏津划出。1967年,德
州专区改为德州地区,1995年,德州又撤地改市,夏津皆属之管辖。
夏津之旧治 夏津初设,县城(治)位于今县城以北15公里处的新盛店村。
唐天宝元年, 夏津县城曾设于鄃县城址(今平原县王双堂村北)。后又迁于夏津城北新
盛店村原县城旧址。金朝,复将县城南迁15公里,即今县城址。
对于夏津县城的记载, 见于文字者始于明嘉靖庚子(1540)所纂《夏津县志》。之前,
关于夏津县城的记载极少,但可以肯定,明之前夏津县是有城池的。据《山东通志·疆域·
城池》载:“(夏津)隋置县,土城久圮”54,又据清乾隆本《夏津县志》载,元初,夏津
曾为“驸马都尉武毅王汤沐邑55”,(“汤沐邑”是古代诸侯、大臣朝见天子前,住宿、斋
戒、沐浴的地方。后来凡皇亲国戚、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也称之为“汤沐邑”。)
后又“为皇甥驸马都尉赵王分地”56,可知元代的夏津城已具规模。
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地理志·城池》 载,夏津“土城周围七里”,明“天顺间,知
县薛正筑57”。薛正,天顺二年(1458)来任夏津知县,下车伊始即以修筑城池为首务。夏
津旧称“蕞尔小邑”,以砖石筑城,耗资巨大,民不堪负累。薛公经多方筹划,就地取材,
以土筑城。于是,便以开挖城壕(护城河)之土,加石灰,以米汤和之,按里甲出工,修筑
城墙。后据拆除城墙(20世纪50年代初拆除)的土块分析,夏津城墙的确是粘土掺石灰为原
材料板筑而成。而且土、灰的颗粒,大小如“高粱米”状,混和比例极其均匀,坚如铁石。
夏津城墙在初筑之时仅“高二丈, 阔一丈,周围七里58”,“池深八尺,阔如之59”,
“ 垛头” (亦称“雉堞”,城上如齿状的女墙)1970有奇”60。城之四门建有敌楼,飞檐
斗拱,巍然矗立。 “四门楼东曰挹旸、西曰西成、南曰迎薰、北曰拱宸61”。
夏津旧城内的地形是中间高,而四隅低下,落差可达8米。以南北大街(由拱宸、迎薰、
钱市三街相连)与东西大街(东公贤街,曾称文庙街、集贤街;西下洼街,曾称义学街)的
交汇处最高,夏津人俗称之为“大十字街顶”。
县城之四隅, 均为沼泽地,又称“湿草地”。因城内无排水设施,城垣亦无排水管道,
所以旧城区的雨潦积水皆排放于城内四角的低洼地带。旧城区的人烟辐辏处均居于各街道两
侧,而各街道临街房舍之后,多为空地,或坑塘。清康熙间,夏津知县徐汝铎有诗慨叹夏津
县城, “白杨影里土城斜,废井颓垣有几家。街市无人堪走马,堂帘何处不鸦”62 。足见
城小人少。
旧城内的主要建筑为县衙, 址在今马道街正北处。明洪武间,主簿叶宗文以推官刘源宅
改建。内有正堂、后堂、书房、翼房及銮驾库等建筑。县衙东为县丞宅,典史宅;西为主簿
宅。儒学在县治(县衙)东,为元至元间县尹魏斌始修,明天顺间,知县薛正又于原旧址以
北改建。县城内其他官署有察院行台,布政使司行台、太仆寺行台皆在县衙以东,均为朝廷
派出官员的居住、办公之所。
夏津县城自明天顺间筑成之后, 又经历代修葺,城墙不断增高加厚,护城河拓宽加深,
修缮资费或由国帑拨付,或由官商绅民捐输。民国时,因“匪盗蜂起,萑苻遍地”,而“城
垣倾圮不堪”,县长谢锡文召集绅民商议,“乃与绅民会商议决,由十区按段分工,费力少
而功成速。逐段修筑,增添女墙的垛口,涂以石灰,重建四门楼,望之焕然63”。1938年10
月,日军占领夏津城,因民国县府的逃离,城墙损坏不大,所以日伪时期并没有进行大的修
缮。1945年9月3日,夏津城解放。1952年,因城垣局限城区扩展而拆除。
迄今夏津旧城垣均已辟为街道, 以座落方位而称为南城街、东城街、北城街、西城街。
护城河仅东城街外侧尚存,称“大殷沟”,属县境内主要河道――“六五河”水系。今新城
区大为拓展,面积已达40平方公里,其旧城面貌业已无存。
综上述可知, 鄃县与夏津关系甚密,鄃县撤销改为夏津,而且鄃、夏治所曾同址,后以
夏津代鄃,而鄃迄未再置。据《续山东考古录》云:“按今夏津乃隋鄃县,隋立夏津旋省,
其故城在县北境。当附注,不得舍鄃而独标夏津也64”。足见夏、鄃同源,一脉相承。

注释

1、汉许慎《说文解字 邑部》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第133页。
2、《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版第3115页。
3、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第952页。
4、《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版第210页。
5、《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10月版第96页。
6、《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10月版第29页。
7、8、9、《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10月版第600页。
10、《山东通志卷十八 疆域沿革》线装第8页。
11、《二十五史 史记 高祖本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44页。
12、《清河文史辑览》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5月版,第16页。
13、《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6页。
14、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第980页。
15、《山东地貌区划》山东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及山东师范大学合编1983年12月版。
16、《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中华地图出版社1975年版,第43-44页。
17、《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清乾隆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49页。
18、《二十五史 史记 河渠书第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177页。
19、《二十五史 前汉书 沟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526页。
20、《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明嘉靖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4页。
21、《山东通志卷十八 疆域沿革》线装第11页。
22、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第682页。
23、《山东通志卷十八 疆域沿革》线装第19页。
24、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第952页。
25、《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版第3115页。
26、《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10月版第97页。
27、《考古与文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1984年第2期第44页。
28、《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清乾隆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49页。
29、《二十五史 三国志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1130页。
30、31、《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清乾隆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388、389页。
32、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第780页。
33、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之三十 水考下》线装第5页。
34、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第1399页。
35、《山东通志卷十八 疆域沿革》线装第32页。
36、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之十五 青州府上 益都县》线装第2页。
37、《山东通志卷十八 疆域沿革》线装第21页。
38、《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清乾隆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49页。
39、《二十五史 北史 崔光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3064页。
40、《二十五史 南史 宋孝武帝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2679页。
41、汉许慎《说文解字 夊部》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第112页。
42、《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10月版第2672、1672、102、2122、574页。
43、汉许慎《说文解字 水部》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第233页。
44、《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10月版第991页。
45、山东大学侯拱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基金会《中华道统文化注释》第539页。
46、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第690页。
47、《山东通志卷十七 疆域沿革》线装第77页。
48、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2006年12月版第78页。
49、《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清乾隆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53页。
50、《二十五史 宋史上卷八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5464页。
51、《山东通志卷十八 疆域沿革》线装第54页。
52、《山东通志卷十八 疆域沿革》线装第63页。
53、《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民国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605页。
54、《山东通志卷十九 疆域城池》线装第34页。
55、56、《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民国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605页。
57、《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嘉靖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9页。
58、59、60、61、《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清乾隆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73页。
62、《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民国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517页。
63、《夏津县志古本集注 民国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629页。
64、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之三十一 一统志 山东沿革辩误》线装第4页。

(作者单位:夏津县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