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凤凰文化探索与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1&rec=100&run=13

王国华

提 要 济宁文化底蕴深厚, 是中国主流文化、始祖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主流文化的儒
家文化已经深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已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沿袭下来。作为始祖文化
的凤凰文化,已愈七千年,虽然历史更加久远,但虚幻飘渺,与寻常百姓有着一定的距离,
所以凤凰文化在人们的心目中,若即若离。近年来,多元文化研究兴起,济宁文化增添凤凰
元素。凤凰作为吉祥物的理念由来已久,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快乐,向往和谐美好的情感和
愿望;凤凰作为一种艺术形象走向民间,备受百姓青睐,衣食住行处处有着凤凰的影子。凤
凰文化的深入研究,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济宁文化名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济宁 凤凰文化 研究
一、一个传说,点燃凤凰文化研究热情
济宁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底蕴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
的儒家文化、情真意切的梁祝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汇聚交融,
相互辉映,在济宁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一页。当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研究
相继取得很大成就的时候,凤凰文化研究刚刚起步。凤凰文化是济宁始祖文化的重要补白,
她渗透着始祖、民族、民俗、历史、图腾等文化现象;涉及地理学、民族学、文物学、古文
字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多学科;其研究领域广阔而独特,与其他文化研究互为补
充,从而形成济宁文化研究的多元化。
人类发展史已经证明, 文明程度愈高,愈需要历史传统文化的滋养、支撑和维系,文化
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财富的标志。
现代生活的高楼大厦,不可能建立在文化沙漠之上,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无不仰赖文化
和由此培育出民族精神的昂扬坚挺。当前,济宁处在新一轮文化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文化
大市向文化名市迈进,从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拓展,全方位、各层次、多领域展现济宁历史
文化悠久和繁荣,使济宁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 凤凰文化在济宁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凤凰文化研究热的兴起,既有必然
性又有偶然性。所谓必然,凤凰是一种吉祥鸟,神鸟;由此形成的凤凰文化,当然是人们对
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所谓偶然,源于济宁市的一次旧城改造。在进行西南片区五村
拆迁重建,新的小区建成后,在新地名的征集过程中,浮出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济宁城
区西南,有一个叫赵庄的村,村南有一个水塘,塘东是韩庄,塘西是一块平坦的高地,塘南
有一个堤坝,小堤状如鸟喙,此处古有“百鸟朝凤”之说,故称为凤凰嘴子。关于凤凰嘴子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的泰山之南水天相连, 渺无人烟,及至大禹治水,方开始有陆地出现。为适应新辟
栖息地的需要,凤凰时常盘旋在这片水陆的上空。一日晨,凤凰飞来南池,漫空中见南池西
南有一清水塘,塘西有一块平坦高地,塘南有一小堤,堤上有梧桐数棵,大小不等,其中一
棵高数丈,冠围十余丈,将那小堤和水塘遮了一块,树下小堤金光闪闪。凤凰见状竟直向梧
桐树飞去,落在树上。凤凰心情舒畅,鸣叫不已,音韵如萧笙、钟鼓合奏,俄倾,奇珍异鸟
纷至飞来,站在塘西高地上,面向凤凰,翩翩起舞。此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五彩缤纷,
绚丽多姿。有人经过,闻之,如醍醐灌顶;观之,则销魂摄魄。忽然猛省:这不就是千古一
现的“百鸟朝凤”吗?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即再世亦勿敢忘也!而后,将此情告之本族,人
们遂将塘南小堤呼之为凤凰嘴子。
根据这一美丽的传说, 此小区定名济宁市凤凰城社区居委会,五村百姓乔迁凤凰城,和
和睦睦,其乐融融,无不拍手称快。房地产开发商注册成立凤凰文化研究机构,收集有关资
料,聘请相关人士,专门致力于凤凰文化研究。
神话故事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人们总是希望神话故事里美好的情节会
降到自己身上。因此,这种艺术上的真实得以流传万世。神话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完善,
神话中的事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传说中,凤凰非常高洁,非凡俗鸟类可比。作为百鸟之王
的凤凰非梧桐树不栖,非竹实不食,非清泉不饮。相传梧桐树是灵树,为树中之王,能知时
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
凤凰鸣高岗, 梧桐生朝阳。“凤凰嘴子”、“百鸟朝凤”及宝物显灵的故事代代流传,
在此处居住的人们祥而安,富而乐,和睦相处,人才辈出。, 这里物产丰茂,景色宜人,令
人心驰神往。李白、杜甫、贺知章等大诗人均到此地,赏青莲之景,挥赏心之作;更有人在
南池修建楼阁,籍凤凰祥瑞,拜王母之尊,取名王母阁。清康熙帝沿古运河南巡至此,听说
此乃凤凰驾临之地,遂驻跸于此,详察良久,终为胜景所动,留下“西连山势窗飞翠,南听
渔歌月满怀”的壮丽诗篇。
二、历史考证,凤凰文化起源于济宁
谈起凤凰文化, 不能不说到伏羲。 人类始祖自封为风姓, 而在甲骨文当中,“风”和
“凤”是相通的。这就说明,人类始祖与凤凰有着不解之缘。关于太昊伏羲姓氏的最早文字
记载见之于《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这里的“任” 就是建立任国的祖先。《史记 三皇本纪》记载:“太昊庖羲氏,风姓”,这
里的疱羲氏就是伏羲。这对于研究凤凰文化有三重意义,一是伏羲确实以“风(凤)”为姓;
二是任氏系风姓的一支;三是负责主持祭祀伏羲和有济之祀。伏羲当时作为最重要的首领,
对自己的姓氏当然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他为什么要自封风(凤)姓呢?后来的许多资料都
表明:伏羲氏及后裔是以凤鸟为崇拜图腾的。综合起来,从中大致可以看出伏羲—凤凰—任
城三者的关系了。
太昊伏羲时期, 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是母系氏族后期向父系氏族过渡和
父系氏族的初期阶段,大致距今7000~5500年之间。任城是太昊伏羲氏族的发祥地、大本营,
是有据可考的。
在济宁邹城市郭里镇凫山, 曾经有一座建造奇特、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古庙宇,庙内
主要供奉伏羲、女娲二位古帝君,称为“人祖庙”、“伏羲庙”。据邹县县志《邹志》记载:
“人祖庙,祀伏羲,亘古今存。”《清 吴志》记载:“宋乾德二年伏羲庙碑,在东凫山。”
此外当地流传于《庙谱》中的“唐王敕令重修,尉迟敬德监工”的说法等。在伏羲庙,现存
一赑屃(音必细) 驮的巨碑, 高 9米,这就是有名的“纲纪碑”,此碑为明神宗万历45年
(公元1617年)修建。它记述了从盘古以下的帝王世系和纪元表,是一部简明的中国史,向
人们述说着华夏五千年的沿革和沧桑。
在伏羲庙西南方向5公里处,有一处女娲庙,俗称娘娘庙。《元和志》:“女娲生于承柱
山, 下有女娲庙”,承柱山,就是凫山。《补史记 三皇本纪》载:“女娲,亦风姓,人首
蛇身,代宓牺立,号曰女帝”。在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画像石中,伏羲和女娲二者中间站
着一只鸟,表明了伏羲、女娲和凤凰的关系。伏羲庙和女娲庙是后人为祭奠太昊伏羲和女娲
建造的。《史记? 三皇本纪》记载:“太昊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
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在雷泽踩过巨人的脚印,就怀上了
伏羲。今泗水县城东北的大黄沟乡有华胥村,因修建华村水库搬迁,分为东、南、西、北四
个华村。雷泽湖,位于今泉林镇东。雷泽湖现大部已被贺庄水库所占,其剩余部分已干涸,
但当地百姓仍称之为雷泽或漏泽。神话传说中有历史的影子,历史中有神话的因素,二者相
互辉映,充分说明太昊伏羲的活动区域就在今天的济宁一带。
在济宁城西任城区南张镇凤凰台村, 有一座凤凰台,建筑风格古朴庄重,匠心独具,国
内罕见。远观凤凰台,石阶顶门楼为凤头,左右两边出水为凤耳,东西钟鼓楼为凤眼,南大
殿为凤脊,东西两殿为凤翅,后殿为凤尾,像一只舒卧展翅的凤凰。凤凰台按明代风格建造,
彩绘图案以龙凤为主题,体现出强烈而鲜明的龙凤文化。这座台和凤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叫凤凰台呢?这是一座祭祀台。古时的祭祀活动实际是传承文化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太昊
是华夏文化渊源的创始人,人们对他的祭祀自然最为重视。《淮南子》称:“东方木也,其
帝太昊,所司者万二千里。”就是说太昊管辖的范围非常广。太昊曾“创八卦”、“仰观天
文,俯察地理”,“正五行,以定人道”,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任国的祖先对于“实司
太昊与有济之祀”特别负责,特意选择一块地势最好的高地,筑建起一个规模很大的台子,
名为“风化台”,用来专门祭祀太昊伏羲。因为传说凤凰曾经降临过这个地方,改叫“凤凰
台”,反映了人们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
凤凰台座南面北,共分三层,按照两仪、四象、八卦建造,暗合三才、天罡、地煞之数。
北面正门中间御道是目前全国最长的石雕御道,雕有七龙两凤。正门两侧各立一方形石柱,
每根重达7吨, 上有凌空飞翔的凤凰。台的四周设有石雕护栏,雕有凤凰图案。在台的东南
角有一凤凰亭,内有檀木精雕凤凰,高1.62米,精雕细琢,形神俱备,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檀
木凤凰,更为难得的是木雕采用的是非常罕见的绿檀木。檀木凤凰下是一香樟木所制的百鸟
雕刻,寓意“百鸟朝凤”。凤凰台的背面墙上安立一巨型石雕“凤凰古松”,气势雄伟非凡。
凤凰台可以看作是中华凤凰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不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外观来看,都蕴藏了凤
凰降临、百鸟朝凤的传说等,把凤凰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凤凰台是济
宁作为凤凰文化发源地的最好佐证,凤凰形象起源于济宁,与人类始祖伏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凤凰文化,源远流长横亘古今
凤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 后来与“龙”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凤凰”
形象是和谐观念的产物。一方面,它是“二合一”的对立统一体,雄为凤、雌为凰,表示阴
阳调和、合和祥瑞;另一方面,它又是多元和合体,是在鸟图腾的基础上,融合原始时代多
个不同氏族所崇拜的自然物的特征,集大成之美而成。在中国文化中,凤凰形象不仅表示自
然物之“和”,也表示人类社会之“和”。凤凰“五色”后来就被看成是维系古代社会和谐
安定的“德、 义、礼、仁、信”伦理的象征。《山海经 南山经》:“(凤凰)首文曰德,
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远古时期, 凤凰是以独立的形象单独出现,或者是以一阴一阳、自称体系的形式出现。
关于凤的最早记录,是《尚书 益稷》篇。书中记述大禹治水后,举行庆祝盛典,在活动的
最后凤凰也来了,“萧韶九成,凤皇来仪”。凤凰是单独出现的,并没有龙的影子,凤凰的
地位高于龙。出土的文物中,如楚国时期的一些壁画、帛画中,凤占主导地位,展翅飞翔的
凤凰敢于追喙龙。渐渐地两者的位置出现了变化,尤其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龙成了历代
帝王的“图腾”,其他人是不能用的。而凤凰降为附属位置,用于皇后嫔妃等。到了清代慈
禧太后时,她为了突出自己,便一改龙凤的位置。清东陵的慈禧太后墓宫中的壁画,都是凤
在上,龙在下。与其它的龙凤图截然不同。深受人们青睐的凤凰走进民间,受到老百姓的喜
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到处都有凤的身影,如穿戴有凤冠、凤鞋、凤钗;吃有凤翅、凤爪;
住有凤楼;节日或婚娶喜庆时,剪个凤凰贴在室内,满堂生辉;出行有凤辇、凤扇;吹奏有
凤笙、凤箫等;还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凤毛麟角等成语;给女孩子起名,如凤翔、凤丽、
凤云、凤君、文凤、金凤、银凤、丹凤等。特别是凤的精神鼓舞着女性的崛起,生活在穷山
僻壤的众多女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敢于拚搏进取, 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人们便赞美她们是
“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在中国历史上, 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被尊称为“凤” 的人是孔子。 据《庄子》记载:
“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为勇。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
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凤鸟之文,戴圣婴仁,
右智左贤。”从古人对于凤凰的观念,可以看出,老子比孔子为凤,有两种含义:其一是称
赞孔子高贵圣洁,出类拔萃;其二是说他师表既佳,弟子满堂,“右智左贤”,孔子像百鸟
之王的凤凰一样,率领着诸位贤弟子。老子是在孔子向他介绍自己的几位弟子时说的这番话,
他一语双关,对孔门的老师和学生都作了褒扬,反映了这位德高望众的长者对于孔子这位有
影响的教育家的尊重、敬仰和赞扬。
凤凰是尊贵、 崇高、贤德的象征,含有美好而又不同凡俗之意,把一些山川城邑以“凤
凰”命名。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我国至少有42座山叫做凤凰山,其中济宁5座,分布在邹城、
微山、梁山、泗水和曲阜,有三个村庄的名字叫做凤凰村。邹城凤凰山因山巅两侧次峰呈双
翼状,形若凤凰展翅而得名。位于城东北40公里,田黄、城前、张庄三镇交界处。山势峻峭
挺拔,尤其是山的北坡,象斧劈的一样,据说至今还没有人能从北面爬上。主峰凤凰顶,海
拔648.7米, 是济宁第一高峰。它们或因其状似腾飞、似蹲伏的大鸟,或因古代神话、民间
传说而得名,这就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煌煌五千年中华文明无处不有凤凰文化的踪影,她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辉煌,
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与龙文化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激励着华夏儿女与
时俱进、继往开来,创造着美好的明天。
四、凤凰文化研究,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新的主题词。用凤凰来象征“和谐社会”,
可不可以呢?当然是可以的,而且是美妙的、生动的、内涵丰富的、不可多得的。
“和” 的基础和前提是“合”,即凤凰是集合、综合、化合百鸟而成的神物。“和”意
味着要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不同,就意味着承认矛盾、冲突,甚至对抗。那么,要建
立“和谐社会”,就有一个如何面对,怎样处理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问题。
儒家讲的“和而不同” ,其意思似可这样理解:君子重义,可以与他人和平相处,但坚
持着自己的良知和操守;小人重利,为利可放弃良知和操守而结成同盟,所谓结党以营私。
而这样的同盟,往往因争利或利去而分崩离析。如三国时的儒士何晏所言:“君子心和,然
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则同,然各争利,安得而和?”《论语集解》所谓“和
因义起,同由利生”刘宝楠《论语正义》。“和而不同”的源头,可追溯到的西周末年(公
元前800年),当时郑国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周语》的思想。到
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末期,齐国的晏婴以“和羹”、“琴瑟”为例,进一步阐明和与
同的差异,认为只有承认不同,才能“相成”“相济”,否则,“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作为一种文化观,“和而不同”给我们的启示是:天下事物,多元多样,可以和谐相处,
融合共生,互补互济,但不能苛求同一。值得重视的是,这种文化观,在凤凰身上体现得很
到位。按一般的说法,凤凰取的是鸡的喙和冠、燕的颌、鹳的颡、鸳鸯的腮、蛇的颈、鹏的
翅、鱼或孔雀的尾。显然,其取材对象是多元的,如果只取一种动物身上所有,比如只取鸡,
那么,世上就只有作为动物的鸡,而没有了成为神物的凤凰。所以,凤凰不但是和谐的象征,
还是“和而不同”的典范。
凤凰有其眼、 耳、鼻、舌、头、身、足、尾,正是由于这身体的各个部件各司其职,互
相配合,才构成了一个生动、协调、连贯、通达的整体。所以,和谐意味着秩序。这也就是
说,你要和谐,就得把矛盾、冲突、对抗等等不和谐因素,规范、保持、调整、缓解、转化
在“秩序”的范围内。要达到这样的状态,起码需要几个方面的支撑,这便是体制的合理、
法律的适用、道德的强化和调节的有效。显然,这样的状态,目前还只是理想,还需要全体
公民,做持久不懈的努力。从这个角度说,用凤凰来象征“和谐社会”也是恰当的,因为凤
凰本来就是理想的产物。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
态环境,更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应该看到,在全球“文化制胜”的大趋势下,
现代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发展、挑战国际竞争的生
命力所在。因此,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
文化。在由文化大市、文化名市向文化强市转变战略的实施中,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
和利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历史文化资源是物质财富。在济宁文化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这种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上,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全过程。比如积
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根基,也是济宁旅游业竞争力和
生命力所在。
其次, 历史文化资源是精神财富。文化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沟通感情、增进融和等功能,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
进作用。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大浪淘沙,形成济宁文化精粹,是重要
的精神财富。
第三,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财富。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当前,城市的危机在于“特色
危机”,个性趋同、千城一面,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特色蕴于多种多样的内
容与形式中,有历史的传统特色,有民族的地方特色,有新兴的时代特色,有景观的环境特
色,也有产业的功能特色等。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 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是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
展水平,特别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济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地理文化
和乡土文化资源,凤凰文化研究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为支撑和归依,把传统文化和
当代文化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把具有悠久历
史和充满活力的地方文化展示给人民、展示给外界,为济宁文化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凤图腾——中国凤凰文化的权威解读》 庞进
《中国凤文化》
《左传》昭公二十年
《论语·子路》
(作者单位:任城区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