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志应着力写好民俗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99&run=13

宋新军逄文华
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繁荣强盛的标志。民
俗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表现,民俗一经形成,就成为无形的法典,不管在文明的
或文化不发达的民族(或部落)里,都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入境问
俗”“入乡随俗”,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不仅是政治工作者、民俗
工作者十分重要的课题,就是一般平民百姓,初到一个地方,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民俗
事象,犯下众忌,给工作和生活也会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引起一些误会和纠纷。地
方志作为反映一个地方一定历史时期情况的工具书,写好民俗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方志界的一些同志有一种认识,认为续修新志比首轮修志容易得多,且认为有些内容
已是前部志书涉及到的,续志主张“大胆扬弃”,将民俗置于无足轻重、似有若无的
地位,只在记述到有关篇章时蜻蜓点水般提到而已,甚至有的不予记述,造成了缺项
漏目。笔者既非民俗专家,又非资深史官,但根据多年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
就如何挖掘民俗精髓,繁荣地方经济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民俗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常言道,有民即有俗,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
人编写《禹贡》,其中就记载了民俗。《诗经》的《周南·关睢序》已提出:“美教
化,移风俗”。两汉时期,封建王朝曾令地方官府,将记述郡国的山川、物产、贡赋、
风俗等情况的“郡国地方志”随“计书”报送至太史府,刘秀做了东汉王朝皇帝后,
诏令天下诸郡“条其风俗、 物产、 地图”,上报于尚书省。《汉书·地理志》云:
“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
无常,随君上下之情欲,故谓之俗”“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上之所化”
指由上而下的教化,具有一种推广的力量,所以叫“风”;下之所化,是指下层人民
以自我教化的东西,它在民间为人人所习,所以叫“俗”。《说文》中把“俗”释为
“习也”,即取此意。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朝曾经编修了《诸郡物产土俗志》
达150卷。 《资治通鉴》中记载:“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汉书·赵尹韩张
两王传》 中云: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首次提出
“民俗学”的概念。我国民俗学研究起步更晚,到1922年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
号上才译进“民俗学”一词,至今才只有80余年的历史。但是,我们高兴的看到,民
俗学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辛勤耕耘,已开
拓出一块春意盎然、初具规模的科学园地。“民俗”是“民风”与“习俗”之合称,
它是由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环境所决定的,是人类在生活中逐渐演变形成的,是所谓
“约定俗成”。民俗是历史与现实的具体反映,是指人民在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
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二、民俗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国向有采风问俗和编写民俗志的优良传统。周代就有采风的制度,汉代就出现
专门的风俗志,明清是编写地方志的鼎盛时代,志书中均设有民俗篇。历代地方官员
赴任伊始,都要先阅览地方志书,注重“入乡问俗”,准确的知民情,达民意,以资
施政。我们述写“民俗”,既要写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还要表现出人
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娱、购等方面的
变化轨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体现。所以说,“民俗”是社会生活篇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写好“民俗志”,就可以让人们完整地
窥探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所以说,“民俗”
在续志中的地位虽不是主角,不能完全同经济志、政治志等量齐观,但它能反映人类
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趣味性很浓,可读性较强,是志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广
大读者而言,可谓是志书中的“志眼”之一。续志应予记述,不应漏项,不能让志书
应载之事,失载迷踪。
民俗总是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当前,利用民俗从事商业活动的
例子已不鲜见,近几年兴起的旅游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俗话说,“一方山水养
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个地方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
其实就是很好的人文资源。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莱阳市有一位华侨,
在他随叔父远涉重洋的时候仅十二岁,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村里人用传统的送
别仪式为他壮了行:先由生身父母为其物色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子,举行完婚仪式,
以了却其父母一辈子的心愿,待其远走海外后,媳妇就在他家侍候父母安享晚年;所
有族人均陆续到他家,与其言别,并由年龄最长的老者,亲自捧上三杯酒,让其喝下,
谓其“壮胆”,这是他第一次喝酒,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而后由其生母亲自端上一碗
水饺,让其全吃下,是“起脚饺子落脚面”,不忘日后团圆;临行前,又在其手腕上
缠一丝红线,大概意思是寓意在他乡吉祥如意;临别时,一定不能忘了用红布兜包上
一包黄土,意即不能忘了故土,别“忘本”。60余年后,他的一个族侄结婚,特邀他
回国庆贺。他特意打电话嘱咐一定要尽享故土人情、风俗习惯。为此,其族侄特意到
史志办公室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寻访了许多老者,让家人照办。当古稀之年的他重返
故里时,与其说是被家乡人的纯朴、善良、勤劳所感动,倒不如说是被博大精深、优
秀灿烂的故土文化所吸引,让这位久居法国的海外赤子决心回国安度晚年。自然景观
因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深邃,人文景观因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相陪衬而多彩。目前,
全国许多地方都设有“民俗游”,使中外游客亲身体验到当地人民优秀的品质,增进
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友谊。如1985年烟台樗岚村民俗旅游点,游客能在村里住民
房,睡火炕,品胶东风味小吃;可与农民一起在农田、果园劳作,品尝佳果,体味田
园之乐;亦可赶海、爬山、坐船垂钓,尽享山的伟岸、海的宽广;兴之所至,还可以
将自己置身于当地民间,学武习文,进行书画、摄影艺术交流,搞联欢、聚野餐,使
人留连忘返,客商竞相来此投资。再如北京“塞外风情园”、长岛“渔家乐”、栖霞
“山城游”、莱阳“农家乐”等,着实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来体味,大大提高了当
地的知名度。一些饭店、宾馆、酒楼、茶庄也亮出了民俗特色牌,直接拉动了地方经
济。

三、“民俗”篇应全面反映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就“民俗”篇应设置的内容而言,方志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以首轮志书
的篇目为蓝本,对少数类目稍作调整,仅将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加以补充即可;另一
种意见主张根据新时期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实际,对第一届志书篇目作较大的调
整,因为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带来了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诸如信息时代出现的网
络服务、电子商务、金融证券、旅游开发等内容在原有篇目框架里是很难觅到的。
依笔者之见,如果首轮志书记述的事物都存在,那么第二轮志书就不能出现缺项,
除非第一部志书中明确说明该事物已绝迹,即要遵循志书记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
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舍调整。笔者认为,续志中民俗篇应该“体现时代的,突出进步的,
归并平常的,舍弃不变的”。体现时代的,就是反映时代特色。为体现时代特色,应
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事业的大发展来重点影射出改革开放的历程、经验和效
益,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对于各种习俗,要注意将“禁忌” (包
括节日忌、探亲忌、礼忌、隐语忌) 的内容逐一介绍。突出进步的,就是去芜存精。
如前所述,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不少深刻的、涉及面很广的变化。当然,变化不等于发
展,有些变化,体现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发展规律,预示社会发展趋势;有些变化
则貌似新事物,实为田中的杂草,是旧社会陋习的沉渣泛起。续修新志工作,必须面
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科学驾驭,才能做到真实记述。如,新时期人们
吃的要精致讲究,穿的要高雅大方,住的要宽敞舒适,行的要快速便捷,休闲要随性
尽意。在记述吃的方面,宴请是一定要写的,但对于红白喜事中所出现的讲排场、比
阔气、大操大办是不能费笔墨太多,而对于饭菜讲究粗细结合,营养均衡,色、香、
味俱佳,倒是不得不书。归并平常的,是把那些变化小、内容少的适当合并,在概述、
综述或无题小序等部分点到即止,即所谓详略结合。如“时令节日”中传统节日几乎
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高层次的消费而已,民俗并无太大变化。但这部分内
容仍应延续前志的体例,只是略写而已,只将新出现的节日和新时期出现的诸多纪念
日或庆祝日等,如情人节、母亲节、财神节等作详细介绍即可。将联系比较紧密的内
容合章记述, 如婚姻丧葬的习俗与民政编中婚丧管理合为一章, 礼仪与道德风尚编
(或精神文明建设编)相融合,陋习流弊的不良现象与增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
风、扫除黄赌毒、禁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治理脏乱差等社会重要问题的记述交叉
进行,衣食住行可与人民生活并章记述等等。舍弃不变的,是将一些有传承关系,虽
也有某些变化,但变化不大的方言 (有些志书是单独成编,新方志中可加音像资料,
如方言录音等)、礼仪(礼节、宴请、称谓)、民谣俗谚、歇后语等大胆舍弃。

四、用科学的理念和发展的观点写好民俗篇
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第二轮修志正值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发育的重大变革之际,如何准确反映和评价本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道德观
念的变化、是非得失,必须有明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民俗志”同其它章节一样,
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次编写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驾驭现实的能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
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也有了较高的需求层次。对精神方面需求的与时俱进也是显而
易见的。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展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要在这样的多样
性中寻找社会本质,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地挖掘,从各地
实际出发,进行科学地研究分析,科学地梳理,科学地运用材料,才能科学地记述,
反映社会发展本质。第二轮修志,主要是记述改革开放以后20余年的历史。这个时期,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正经历全面转
型时期,一些“风俗”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形成的,或者是逐渐演变消失的。
在演变的过程中新与旧的交替是缓慢的,总是由量变逐渐产生质变的,往往在演变的
过程中不仅延续着旧的习俗,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婚庆礼节,早已
废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换帖”“合婚”等旧习俗,出现了婚车接送、照相
录像、设筵款待、集体婚礼等新形式,但同时也有骑马坐轿、拜天地的旧俗出现。不
可否认,因为年龄和城乡的差异,出现新与旧的交叉以及相互攀比、刻意模仿、盲目
照搬等情况,导致许多现象倒使人觉得是不伦不类的“四不象”。民俗在地域环境中
形成并显示出来的差异,受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地缘关系所制约。
民俗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它的研究对象涉及到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社团组织、
祭祀礼仪、岁时风俗、民间技艺、谣谚传说、艺术游艺、交往贸易等各个方面,凡是
民间文化中具有传承性的意识形态和习俗惯例都在研究之列。为此,方志工作者首先
应在了解旧俗的基础上,既写出历史的状况,又描绘出现实的状况,让人看出新风俗
与旧风俗的渊源联系,以至新风俗与旧风俗的延续和发展的整个脉络,从而起到资治
当代、垂鉴后世的历史作用。
当前,第二轮修志主编一般是行政、业务一肩挑,这样容易形成修志合力。对于
编写民俗志却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广泛调查采访、研究考证。因此,民俗篇一般由当
地人编写,秉笔者对本地风俗人情比较了解和熟悉,“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
写出来的材料一般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可靠性。为提高志书学术层次,写出经得起实
践检验的精品力作,保证志书质量,一般都是由专家约稿,采编合一,由修志机构进
行编辑加工及总纂,主编终审通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减少盲
目性,增加主动性、自觉性,可以事半功倍。方志工作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群
众广集材料,听取民俗专家的意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零散的民俗资料加工、
整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