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战略思路的理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80&run=13

张敬忠
在2000年2月山东省市地史志办公室主任会议上, 省史志办公室主任刘秋增提出了建
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即:在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把各级史志机
构建设成立足于当地的“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及课题咨询中心”。
当时分管史志工作的陈抗甫副省长对这一思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这一思路,省史
志办在2001年和2002年两次全省史志工作会上又做了进一步阐述和贯彻, 并将建设
“三个中心”作为史志事业长期奋斗目标列入了《山东省史志工作“十五”规划》。
但是目前就全省来看,仍有不少史志机构及工作人员对这一战略思路理解得不够明确、
透彻,对规划的实施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这里笔者想就这一
问题谈点自己的肤浅认识,希望能对各级史志机构有所启示。

一、“三个中心”战略思路提出的社会背景
山东建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的提出,主要立足于以下两点:
(一)传统的地方志事业运作模式在当今社会所处的地位日渐衰微。我国传统的地
方志文化是伴随着古老的农业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们生活节奏
缓慢,社会内容单调。一个区域内的天地人文,一部十几万字、最多几十万字的地方
志就可以囊括殆尽。由于社会发展滞缓,一地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空内社会面貌也
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修一部志书,即使用上几十年也不会感到内容有明显的过时。因
此,在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地方志一直发挥着“资治、教化、存史”的社会功能,
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历史发展到今天,面对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信息的暴涨和传播手段的升级
换代,地方志这种文化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主要表现在:一是其陈旧的体例难以容
纳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内容;二是其较长的编纂周期难以与现代众多的电子化、数字
化武装起来的媒体相比拼;三是其静态的、经验主义色彩浓厚的信息难以符合当代人
前瞻性的求新、求变的需求。在当代,传统地方志的“资治”功能已被党委、政府和
企业众多的智囊机构所取代;其“教化”功能与现代各类专业的宣传和教育机构相比
也无法同日而语;其“存史”功能与为数众多的数字化管理的档案馆、数据库相比也
成为明日黄花。自从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开始编修以来,这项工作的辛苦坎坷和被
社会的漠视,至今仍在地方志工作者的心头留有很深的印象,个中原因尽管是多方面
的,但是其陈旧的模式、落后的技术手段及社会功能的弱化恐怕是最主要的。随着时
空条件的变化,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是一切思想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如
果今天我们不能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地方志工作作为一项与时代脉搏和谐跳动的
事业来设计,仍然抱着“一本书主义”的陈旧思维模式不放,一定是没有出路的。山
东建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的战略思想就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设计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新方志事业应该立足于各地的历史传统、文化积
淀、社会需求和技术水平。山东是齐鲁故地,历史积淀深厚,重视文献的整理和设施
的建设已有2000多年悠久传统。山东人自古以来就有整理、保护文化典籍的传统。以
地方志文化为例,山东历代纂修的地方志就达900余种,现存的旧志古籍尚有600余种;
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开展20多年来,全省已经完成各级各类地方志类出版物达5000余
种。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已经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人口、近万亿GDP值的庞大经
济体。抱着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去记载和展示山东新的时代、新的成就、
新的风貌是史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大众心理的浮躁,造
成当今社会“垃圾”信息和“掺水”资讯大量充斥于媒体的现象,也加剧了人们对高
质量信息的渴求。因此,地方志工作者如果能够与时俱进,凝聚专业实力,仍然有施
展自身才能的广阔舞台。伴随信息社会的到来,报刊、电台、电视台、电脑、手机、
互联网、电子光盘、数据库等新型媒体、载体不断涌现,也为地方志事业突破旧的传
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重新振兴与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
关注社会价值取向,立足于专业实际,不断改革创新,就可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如
果我们继续抱残守缺,固守着“一本书主义”的陈腐观念,就可能丧失机遇,领地会
被其他新兴的媒体和文化模式继续侵占,更快的走向没落和衰微。山东建设史志事业
“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二、对“三个中心”战略思路内涵的理解
建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是指建设事业的实力地位而不是指建设实
体单位。“中心”一词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某些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周边
地区或相关领域具有相当的凝聚力量和辐射功能,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
“文化中心”等。二是指在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如:“研究
中心”、“信息中心”、“照排中心”等,但这一般只作为单位实体的名称使用,人
们并不在乎其名实是否相符。显然山东设想的建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既趋同于前
者也涵盖了后者。史志机构不仅要在发挥地方文献、地情资料、区域研究和咨询服务
的功能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力量方面也应具有相当的实力,
与现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以“中心” 命名的各类实体决不是一个概念。 这里所说的
“三个中心”的服务功能和实力地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拓宽事业领地,创建地方文献中心。“文献”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指文化典
籍和历史老人。在今天,“文献”一词一般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或对某一学科有重要参
考价值的文物、图书或其他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献资料的载
体形式,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特色。例如作为文字信息的载体来看,在我国有
史以来先后经历了甲骨、钟鼎、竹简、木牍、帛书及现代意义上的纸质图书。在电子
时代到来之后,目前又出现了以电子光盘为载体的新型图书。
所谓“地方文献中心”,就是指反映一定行政区域内的情况的上述资料。当然,
在这样宽泛的范围之内,我们应该有特点有重点的加以选择。既要考虑其涵盖面要周
延到位,也要考虑其内容和载体形式的丰富多样,具有史志知识信息的严肃与厚重的
特点,避免“挖到篮里都是菜”的偏向。对于列入政府规划的省、市、县三级志书,
应该积极操作、按期完成。此外还要整理旧志,组织编纂各类部门志、行业志、专业
志、企业志、基层志、人物志等;开展地方年鉴、专业年鉴、部门年鉴、企业年鉴、
行业年鉴工作;搜集地方报刊、地方政府颁发的法规文件。在修志过程中形成的文物、
档案、图片、稿件资料;地方各部门刊印的各种普查、统计、汇编、图表、手册资料;
事关地方的专题、专著、调研资料;与当地有关的磁带、软盘和正式出版的电子版图
书、多媒体文字声像资料等等,也都应该纳入“地方文献中心”的建设里来。这样设
计,就大大充实了史志工作的内容,拓展了事业领地。目前,山东地方史志机构加快
实施“地方文献中心”建设规划,已收藏各类载体的文献资料5000余种、3万多卷册,
其中志书类3500余种,地情类资料950种,地方年鉴90余种,整理出版的旧志180余种,
收集史志类电子光盘资料1000余种、 3亿多字。现在不少省市虽然都创办了方志馆,
但其收藏范围仅仅限于地方志、地方年鉴、少量报刊和工具书,编纂业务也仅限于省、
市、县三级志书和综合年鉴。这与“地方文献中心”的建设思路相比显然还有较大的
局限。
(二)跟上时代步伐,建设地情资料中心。“资料”一词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可供
使用的材料,这是较为笼统的理解。我们这里所说的“可供使用的材料”不是指其物
化了的载体,而是专指其所负载的内容而言的。比如“书”和“光盘”,我们需要的
不是构成它们本身的材料,而是它们所负载的信息。从这个角度上讲,“地情资料中
心”的职能就是收集、加工和占有信息,提供给需要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与“地
方文献中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互为表里的统一体。从地方文献中心的角度
理解,要立足于建设、制作和收集负载信息的“文献”;从地情资料中心的角度理解,
要立足于服务、加工和占有高质量的“资料”(即信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作为
提供地情信息的中心, 要提高竞争力, 就要在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根据这一原则,我们要在设计和优化地情资料
中心的项目内容和服务手段上做文章,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资料积累或单纯应付
上级的公事上,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当前社会服务对象的口味和需求,制作出“适销对
路”的信息产品,并依靠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方便、迅捷、及时
的服务。
为了提高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除了三级志书和综合年鉴等主体业务之外,山东
在2000年提出了建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的设想和规划之后,省及一些市、县都围
绕规划, 安排了许多社会急需而又能够丰富地情资料中心内涵的史志项目。 例如:
《山东各地概况》《山东省年鉴大全》(多媒体光盘)《山东省强镇名村志》《青岛图
志》《崂山志》《烟台纵览》《蒙山志》《泰安市情系列丛书》《枣庄新况》等。烟
台史志办还计划出版“八八系列地情资料”,青岛市史志系统计划五年内出各类地情
系列丛书1000余部。章丘、即墨、肥城、淄川等市、区也因地制宜地安排了众多的部
门志、 行业志、企业志、基层志等项目。即墨市仅此类史志项目就安排了近200个。
与此同时,在技术手段建设方面也尽量跟上时代的步伐。2000年,山东省情网建成并
开通,此后地情网站建设速度也逐年加快。在此之前建成的省情资料库又进一步扩充
了内容,开辟了新的栏目。继88个地情分库建成之后,又开辟和计划开辟“网上山东”、
“历史上的山东”、“山东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继青岛、泰安、淄博、潍坊之后,
滨州、东营、日照、菏泽、蓬莱、莒南等一批市、县也先后建起了地情库和地情网站。
目前, 仅省地情库就收存各级各类志书、年鉴电子资料1000多种,约3亿多字。由于
查询手段的简便快捷,据统计,山东省情资料库建成并上网之后,每年查询访问的人
数达三四万人次,这是目前各地已建成的单纯的方志馆或方志室所望尘莫及的。针对
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服务的需要,《济南年鉴》《青岛年鉴》等出版物也都制作了电
子光盘。《山东省年鉴大全》多媒体光盘每套收录40多种省内年鉴,3000多万字,已
成为一年一度的连续出版物。以上这些工作,既丰富了地情资料中心的内容,拓宽了
史志事业的阵地,也扩大了史志机构的服务范围和影响,提高了知名度。这是山东实
施史志事业“三个中心”建设规划迈出的第一步。山东史志工作取得的这些进展得到
了副省长蔡秋芳的充分肯定和多次表扬,她说:“在我上网查询过的省级数据库中,
山东省情网的资料是最丰富的”。
(三)更上一层楼,建成区域研究和咨询中心。编史修志工作就是一项深入细致的
调查研究工作。“研究”和“咨询”是手段和目的关系,我们修志的目的就是为了使
用,把“区域研究和咨询中心”设计为史志事业建设目标之一,就是立足于史志事业
的特点和当代社会的需求。目前常规的做法是,一部志书出版了,提供给需要的人,
就是为这些人提供了咨询服务。史志机构服务的效果如何,关系到史志工作者价值的
实现、史志机构的社会地位及事业未来的发展。面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我们史志机
构有下列优势:(1)修志为现实服务已列为各级专业修志机构的基本职能;(2)实施地
方文献中心的建设规划使史志机构占有了大量的研究素材;(3) 常年的编志业务培养
了一批熟悉地情、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4) 史志机构掌握有自己创办的杂
志、网络媒体和地情数据库;(5) 区域研究、咨询服务与修志工作目标一致,完全应
该结合进行。具体做法是:除了列入规划的三级志书和综合年鉴之外,一是多设计一
些社会关心和欢迎的史志项目,抓紧操作,及时推向社会;二是将史志工作适当延伸,
主动承担上级领导关心的某些研究课题,积极参与对领导决策的咨询服务;三是“借
题发挥”,大量积累一些其他部门的本区域有关的研究成果以资借鉴和使用。在这方
面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及各市县都创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在史志业务项目方面,
全省完成的各级各类成果多达5000多项,通过馆藏或上网,大部分能面向社会提供服
务;在研究课题方面,仅省史志办编辑出版的《史志工作者对振兴山东的思考》一书
就收录了近几年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达75篇。有的调查报告和论文还在省委、省政
府主办的一级刊物上发表,被评为优秀调研成果。
但是就目前来看,史志工作还是一项公益事业,人员吃的是“皇粮”,项目有政
府经费支持,人们对投入的回收、自身的价值实现及事业的发展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关
注。志书也好,课题也好,其社会效益究竟如何,也没人做过系统地调查,缺少经济
杠杆的调节,除非与编修任务直接相关的课题,史志人员仍然不太关心外面的世界。
目前改革仍在进行,社会还在发展,公民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转变。等价交换原则和
市场价值规律迟早会进入一切能够进入的领域。总有一天,一项研究成果,拿去发表、
出版或上网也可能不会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存入数据库中,加上密码,向他人提供
有偿服务,会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处置方法。那时,史志工作者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天
地。
(原载于《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