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面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62&run=13

乔方辉
面塑,俗称捏面人。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
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据文献资料,面
塑源自于传统的饮食文化,宋代《梦梁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用于春节、中秋、端午
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面塑的风格由于地域、文化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就捏制
风格而言,长江流域细致、精巧、优美;而黄河流域则古朴、粗犷、豪放、深邃。菏
泽面塑就是北方面塑的代表。

百年面塑村
菏泽,古称曹州,曾被司马迁称之为“天下之中”。它位于鲁西南平原苏、鲁、
豫、皖四省交界处,如今又处于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战略地位--京九铁路与新亚欧
大路桥十字交汇处。在菏泽市牡丹区的马岭岗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面塑村”--穆
李庄。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会捏面人。相传,远古时期,这里的人们有杀猪、
牛、羊等动物祭天敬祖的习俗。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改用面粉蒸制
捏塑的动物代替猪、牛、羊的形象,并增加了瓜果、蔬菜等多种样式的面食蒸制品作
为祭品,同时为了仿真,并在上面刷上各种颜色,称之为面塑。此俗代代相传,日久
成习,每逢年节喜庆或丧葬嫁娶,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贺或记念。
在这里,每逢春节来临,各家妇女用自家磨制的小麦面粉,先和成面团,使其不
粘手不软不硬,发酵后捏制成猪、狗、鸡、鱼、葡萄、石榴、牡丹花瓣、枣花、花糕
等各种形状的面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吉祥富贵、多福多子、事事平安。尤其是花
糕,通常要用十数斤面粉做成。先做一圆底盘,卷条边缘为纹,中间铺一层枣,上面
再加一层略小于底一层的面盘,用筷子挟成的面花瓣为缘,中间再铺上枣;这样一层
小似一层,一层高过一层,象金字塔形,最上面捏上“鱼钻莲”或“鲤鱼跳龙门”的
浮雕,蒸熟后再加色点染,既可供人欣赏食用,又可以作为礼品馈赠。
据这里的老艺人回忆,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江西弋阳面塑匠人王清原、郭湘
云夫妇游艺来到菏泽,借居在穆李庄。他们发现这里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盛产小
麦和大米,原料充足,最适合发展面塑。于是,他们收当地的贺胜、杨白四为徒,采
用可塑性较强的小麦面粉或糯米面粉(大都是小麦面粉)为原料,不使发酵的面,而是
将和好的面团分别加上红、黄、白、绿、紫等五颜六色的颜料,再结合不同的捏制技
巧,创出了新的面塑品种。后来又进一步将面团蒸到一定的火候,在原材料里添加防
腐、防蛀、防干等化学品,这样既增强了面团的可塑性,又可使面塑有较长的观赏性
和收藏价值,使原可食用的供品转变为专供观赏的面塑艺术品。此时,代表着北方面
塑特色的菏泽面塑,由于江西艺人技艺的传入,其作品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既有北
方的古朴豪放,又具有南方的细腻精巧,深受人们的喜爱。至此,菏泽面塑就自然而
然地形成了两种风格,一种是菏泽传统的具有北方特色的面塑(曹县叫“花供”),它
专用于当地群众婚丧嫁娶和喜庆节日时做祭祀或纪念;一种是作为面塑艺术品,主要
用于礼品赠送或出外游艺媒生的手段。
其后,王清原、郭湘云夫妇就在此定居下来,择徒传艺,代代流传,使穆李庄一
带逐渐成了面塑艺术的发源地。

择徒传艺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穆李庄的面塑收徒传艺也是有一定的行规或叫祖传家训。
即“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按照传统的习惯,人们都是重男轻女,觉得闺女早
晚是人家的人(嫁出去),若女儿学了手艺,出嫁后传给外姓人,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所谓“传内不传外”,是只能在本家族内部一代代传下去,不能传给家族以外尤其是
外姓人。即使在本姓本家族以内,也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徒弟分为“门里”、“门外”
两种。但不管哪种徒弟“进门”,都要举行拜师仪式。即师傅把同行人都叫到一起,
徒弟的家长带着礼品到场,当场行礼。师傅端坐在太师椅上,徒弟在下面行跪拜大礼,
并当场立下收徒文约。文约一般规定,“门里徒”吃住都在师傅家,前两年向师傅交
一定的粮食(多少看徒弟的家境而定),第三、四年就不用交了,因为这时学艺已有所
成,能跟着师傅挣钱了。若徒弟跟师傅外出卖艺,回来后所有收入全部交给老师,然
后老师根据情况返回给一点零花钱。 学制四年, 四年出师后,徒弟获得了“自由”
(独立谋生的能力),除年节时去看望老师外,不再和老师有任何经济上的关系,但师
徒关系仍然不变。“门外徒”是只在老师家学艺,吃住自理,学徒按期交纳学费 (一
般是粮食) ,学制三年,三年出师后,也是在八月十五和春节两次看望老师,也仍然
保持师徒关系。一般家境较贫的入“门外徒”。
后来,面塑艺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艺人们作为副业活
动,在冬闲和春节期间赶集串乡,随捏随卖,养家糊口。因此,欲从此艺者愈来愈多,
并波及到曹州府及周围地区。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
其行规文约也在不断地改变。即也可收外姓人做徒弟,但必须在有族人做担保的情况
下才可以。

艰难的游艺生涯
据艺人李芳清讲,父亲李俊福、伯父李俊兴面塑技艺超群,由于家庭的影响,他
自幼喜爱面塑, 6岁开始学艺,11岁时就随父辈们闯荡江湖,云游全国,卖艺谋生,
算来已有63年了。那时,艺人地位低下,到处受欺负,地痞流氓拿走面人不给钱是常
有的事,旧官府、旧警察敲诈勒索,稍有不甚,便遭打骂或东西被砸,真是打掉牙往
肚里咽,你是敢怒不敢言啊! 当时,一般在农历十月出门卖艺,最远时到过上海。凡
是出远门的人,都是结伴而行,多则十余人,少则五六人,临行前夜,全家人都聚到
堂屋共同拜别“财神爷”,保佑他们能平安无事,多多发财。他们每人一付“面塑挑”,
也叫“挑子”、“扁担”。挑子的一头挑的有耳朵锅(两边带“鼻”的小生铁锅)、碗、
瓢、面盆和铺盖卷等日常生活用品,一头挑着马扎和面塑工具箱(木制),箱内放有竹
签、拨子、剪子、梳子和预先备好的面团和几斤面粉(一般是只准备一天用的)。扁担
是当地人用来挑东西和常用工具,利用它的弹性,以减轻压在人身上的重量;常挑担
子的行家,顺其上下弹动的劲势,调整步伐,转换肩头,颤颤悠悠! 据说,有的人能
挑一二百斤的重量,走起路来还轻飘飘的,俗语说“散走的赶不上推车的,推车的赶
不上担担的”。挑着扁担走四方,他们的腿很长(走的远),叫“走江湖”。挑担做生
意,本钱少,利润大,能养人,有俗语“一根扁担两条绳,走遍天涯不受穷”,“肩
头放上扁担货,走遍九州不挨饿”。
就这样,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停上一天或几天(根据生意情况而定),当街摆
摊卖艺,一路上,走一地卖一地,用赚取的钱做盘缠路费和补给面塑原料费。其路线,
从菏泽出发向南,经商丘、徐州、蚌埠、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到上海以
后,先是住店,白天分头上街卖艺,晚上投宿到店里,自己起火做饭。后来时间长了,
人也熟了,就寻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自已搭盖了一间简易的小房,也算是个家吧。在
上海,主要是走街串巷,当街卖艺,每天天一亮就上街,直到天黑才能回到住处,回
来后,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起火做饭,同时也交流各自的收获和见闻。后来,由于面
塑逐渐受到上海人民的喜爱,便也有直接上门订货的。如给孩子过生日、为老人做寿,
一般都订做寿糕、寿桃、寿星、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等;结婚生孩子,都喜欢订做
喜鹊登枝、麒麟送子、鱼钻莲、满堂红、巧公巧母、鸡、鱼、石榴等;若是办丧事,
订做花供馍的最多,即在五个大馍上捏八仙、王母、小鸟、鸡、鱼等组像。这样,就
不是太辛苦,但收入也比较好。若要年景或时运不好,有时干到年底也赚不到回家的
路费,甚至有的客死他乡。
面塑艺术倍受赞誉。到清末(1908年)前后,大徒弟李潮训等人的面塑艺术已驰名
曹州府,并传艺给李俊兴、李俊福、李新起等几人。其中李俊兴、李俊福兄弟俩聪明
伶俐,技艺超群,李俊兴善于捏“文官风雅”,李俊福则塑“武将雄姿”更为拿手,
所以被誉为“文武二李”。渐渐地,艺人们走出菏泽,云游全国各地城乡,甚至走出
了国门。自20世纪20年代起,李俊兴、李俊福及其弟子十余人,先后多次到北京、西
安、上海、厦门、广州、福建、香港等地捏塑面人。并出国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
度等国卖艺。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1926年,李俊兴被邀请到老挝王宫
表演面塑,受到国王及其在场官员的赞扬。1928年,李俊兴、李俊福、常天绪、李本
化、李本纯等十余人去新加坡卖艺,受到欢迎。是年,李氏兄弟回国,常天绪、李本
化、李本纯等长期留在新加坡继续经营面塑。1931年,李俊兴到莫斯科表演面塑,受
到苏联人民的欢迎。经过面塑艺人的不断努力,其技艺也在不断提高,题材不断发展
扩大,制作更加细致精美,使菏泽面塑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面塑艺术有了新的发展。1956年,李俊兴带领李芳清、李芳格、
李俊金等十余人在菏泽城里成立了面塑社,第二年又迁往省城济南,叫济南面塑社,
后和济南雕塑厂合并,改名为“济南工艺美术研究所”。使这一出自乡村野夫之手的
面人登上了大雅之堂,并戴上了工艺美术的桂冠。从此,面塑艺术得到新的发展,并
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的能手。1982年3月至5月,李芳清跟随山东工艺美术代表团访问
澳大利亚, 在总理府当场献艺, 受到在场观众的热情赞扬。1983年,李金天的作品
《穆柯寨》、《麒麟送子》,随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会在日本展出,受到称赞。
他的作品还多次在电影中得到展示,并作为官方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如今,李金城
的长子李全景在西安,三子李全兴和女儿李艳芳在洛阳从事面塑制作,均取得了突出
成就,受到美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另外,穆绪建在1983年曾应邀去日本驻华大使馆捏
塑面人长达半月之久,现在云南西双版纳景区为外国游客捏塑面人。

面塑大王--李芳清
在穆李庄,当你问起捏面人谁的手艺最好时,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属
东穆李的李芳清了!”
寻着人们的指点,笔者找到了李芳清老先生的家,这是一个标准的农家小院。北
面四间前出厦的堂屋,东面三间厢房外带一间大门,上有阁楼,全是砖混结构,玻璃
门窗,琉璃瓦门楼。院内有手压水井,靠西面的院墙根种着几架滕蔓茂盛的葫芦。压
井旁长着一棵碗口粗的石榴树。屋内除了大衣柜、沙发茶几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看家境早已脱贫进入了小康生活。笔者说明来意后,李先生非常热情地把客人让进了
屋里。李芳清今年74岁,其体形清瘦,精神矍铄,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一根竹
签捏在他手里,红、黄、蓝、黑、白、紫等各色面团在他的十指间揉、搓、拈、压、
拍等连续的动作之下,魔术般地变成了孙悟空、猪八戒、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等栩
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形象,其使用的工具也不过是剪刀、拨子、刀子、梳子这些日常
生活用具而已。
旧时代,他吃尽了流浪卖艺的苦头。新中国成立后,面塑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艺人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李芳清说,他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主要是
受益于在济南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工作和学习。从小没上过学,不懂得比例尺寸,更不
知道美术知识,以前都是凭自己脑子里的想象去捏塑,捏出的面人虽然好看,但往往
不成比例,也缺乏动感。在研究所里经过认真学习和细心研究,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
础知识,使自己的面塑技艺更加精湛。至今,李芳清的作品大的有1.46米高,小的形
如花生,在一个火柴盒里能放两三个,并曾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会上获过大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发展,
李芳清多次随省内外代表团到德国、法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国现场表演面塑,所到
之处,无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1982年,李芳清随山东省外贸组织的代表团出国到
澳大利亚,在中国代表团的展摊中,围绕的观众最多的就是李芳清作现场表演的面塑
摊。看了李芳清的表演,所有观众都为来自东方的精美艺术品所震撼,他提前准备的
200多件作品也被抢购一空, 没有买到的还迟迟不肯离去。在澳总理府,与会的客人
提出让李芳清捏一个中国的国宝熊猫, 李芳清只用了5分钟就完成了。又有人提出让
他捏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在此之前,李只在动物园里见过一次袋鼠,他凭记忆
用了20分钟捏出了形象逼真的袋鼠,令在场的所有人惊叹不已。当地记者请李芳清双
手举着刚捏好的作品连连拍照,这张照片就刊登于当天悉尼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使
东方的艺术品在悉尼曾轰动一时。1997年,李芳清又随潍坊代表团出访德国,在那里
他曾现场表演了即看即捏,过目不忘的技艺。一位贵夫人抱着宠物狗,请李芳清捏塑,
李芳清仔细端详一会后, 只用了5分钟就捏完了,看着惟妙惟肖的塑像跃然眼前,在
场的人们都抱以热烈的掌声。由此,围观的人们都争相购买这位来自于东方民间艺人
创作的精美艺术品,因此,所到之处,李芳清的面塑都被抢购一空。这样,他既赚取
了外汇,又为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当笔者问起他收徒传艺的问题时,他这样告诉我说:“过去祖宗的规矩是传男不
传女,传内不传外。如今,我打破了这个规矩,我的儿子、女儿、女婿、儿媳妇都是
一样传授;外姓或外地来人学,也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这主要是因为,面塑这
东西,学会容易,但学好学精就难了。但要达到生动传神,活灵活现,那至少得需三
年五载的功夫。更何况现在出外打工挣钱的人越来越多,你再有所保留、有所限制,
会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现在我年纪大了,再不抓紧传授,弄不好它会失传的。就说
现在吧,会面塑的人也不算太少,但技艺精堪的人不多,前年有一个香港大客商订我
的作品,由于他要的数量大,我没敢答应,我怕我自己做不出来,别人做的还怕技艺
不精,达不到要求,真有点可惜!照这样下去,我怕面塑艺术真的会后继无人啊!。”
说到这里,李芳清一脸的无奈。
如今,菏泽面塑虽然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以穆李庄为中心的周围几十个村庄
的人们有近千人在从事面塑艺术,他们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游艺方式--农闲时出门,农
忙时回家。游艺形式大部分还都是停留在肩头担尾,叫卖在大街小巷,有时也有人被
邀请在某大酒店或某外交场合向外宾表演面塑艺术的。这是面塑艺术的发展方向。但
愿菏泽面塑后继有人,扩大发展规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原载于《齐鲁乡情》2003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