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嵫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54&run=13

陈勇
嵫山在兖州市区以西15公里,是兖州市唯一的山。属泰山山脉,分东西两峰,东峰陡
峭,原海拔75米;西峰较缓,原海拔72米。山体呈东西向布展,两头高中间低,像只
驼峰。东西长500米,占地1.5平方公里。嵫山虽不大,但过去景色颇佳,历史悠久,
名胜古迹甚多。据史书记载,今兖州市宋代之前称“瑕丘县”,宋代因避孔子讳改称
“瑕县”,宋代以后因县城地处嵫山之阳又改称“嵫阳县”,明代中期因鲁王府中多
火灾,又改“嵫阳县”为“滋阳县”,直至1962年与曲阜县分治后,才称为“兖州县”。
传说宋真宗(998-1022)东巡曾驻跸此山,马生病,梦一老人医之,及醒,马果痊
愈,因封山神为“昭列惠应侯,与之建祠,四时享祭”,山前立有“宋真宗驻跸碑”。
山上主要建筑为“太元观”,为元大德六年(1302)建,规模宏伟,景色壮丽,崇
楼杰阁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由东往西共分四个院落,入门拾级而上,有并排殿宇两
座,东殿塑玄帝像,西殿塑山神像。由此往北有“关圣殿”,有刘、关、张塑像。此
殿后又有一殿,较其他殿宇高大庄严,中奉玉皇大帝,并有东西厢房,内塑天神,手
执法宝。由“关圣殿”往西地势渐低,又有一院落,正北有一殿,中奉女神、趺坐莲
台,为送子观音塑像,膝下百子环绕,当地习俗有妇女不育者,来此求子。由太元观
大门往西,有经堂五间、黄卷青灯,为道人潜修的地方。另有藏经房、字屋,为学者
在此设帐授徒之处。山南麓西部有“洪佛寺”,元代(1264-1294) 建,明末清初,本
地巨富郑姓为图吉祥,表示自己洪福齐天,把“洪佛寺”改名为“洪福寺”,连他居
住的村子也由“岑蔚村”改为“洪福寺村”,解放后因靠近嵫山,才改称为“嵫山村”。
山南麓有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过石铲、石斧和带有铭文的商代青铜爵、觯等。
这里为上山的通道,山坡上建有戏楼;每年旧历的三月初三,有嵫山庙会,届时唱戏
祭神,游览朝圣,四乡云集,远及各县。上山的路西边可以看到斜卧在山坡上的“万
丈滑石”,游山者蹲踞其上,倏然滑下,如同小儿的滑梯。
再往上走就到了“嵫山八景”中的“遥天塔影”,这是一座叫“奎星楼”的砖塔,
传说每年夏至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城里兴隆塔的影子,正好映在这个砖塔
上。东峰边沿最高处有块巨石叫“凤凰顶”,这是“嵫山八景”中的“凤顶朝暾”。
传说这块石头上落过凤凰,面向东方眺望鸣唱。东峰南面峭壁上有“苍崖古隶”,刻
在石壁上的隶字大一尺左右,古朴苍劲,惜大部漫灭不可辨识,只有后署的“佛主道
怀天水山人书”及刻的鹿和莲花还能看清。据文物工作者考证此系五代时所刻。北面
有“奎楼夕照”说是每到夏日傍晚,日落时满天彩霞,环绕着奎星楼。楼内木刻的奎
星神像,左手执斗,右手执笔,立于鳌头之上,活灵活现。清代马云鹏有诗云:“奎
楼西上暮云浓,壁立千寻英气挺”。
从东峰往西走山势较缓,古树参天,山石之间生满野花。传说八仙张果老曾骑驴
从这里走过,并且在路边的石炕上睡过一觉,这是八景中的“仙炕眠云”,石头上还
留有一串蹄子印。果老炕东有“四铭池”,池的四壁刻有许多诗词,其中有一首“连
环诗”:“四铭池水水池清,清心寡欲欲盘铭,名闻四方方来赏,赏到忘景景沉溟。”
还有一石柱叫“灵岩石”,在果老炕西半里的绝壁深壑中拔地而起,高约十米,顶部
生有松柏丛木,非常奇特。八景中还有“野寺钟声”,这是指太元观中的晨钟暮鼓声
响遍山野。据说此山环境清幽,清初就有师儒在太元观中设帐授徒。最早者为康熙年
间进士徐既同,乾嘉年间又有高士万、民国后有石聘三,直至上世纪50年代,山南麓
建了第三中学。走上西峰,巨石下有个水池叫“八角井”,潺潺流水,日夜不停,傍
有古柏数株,传说人们在这里斋戒沐浴,可以洗除灾祸,这是八景中的“砚泉修禊”。
嵫山北麓原有大面积树林,既有松柏,也有果木树,郁郁葱葱,栖鸟绕树,山风
吹过,心静神怡。站在山坡往北看,就是一望无际的“鸟儿洼”,当地群众有这样的
口头语:“嵫阳山占地千顷,鸟儿洼万年不干”。真正是山水壮观! 山北三里的鸟儿
洼中,还曾有“听风台”遗址。据清初知县夏晓青立的“听风台”碑文载:“三国关
云长曾在此处勒马听南面嵫山上的松涛声”。
这些都是以往的情景。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在文革中,这些名胜古迹被洗劫
一空,惨遭破坏。楼台庙宇全部拆除,树木斩伐净尽。山体也逐渐消失。先是建窑烧
石灰,后又开山采石,东峰现在已成了深达几十米的坑塘。西峰因建有备战粮库,山
虽未炸平,但“砚泉修禊”等景点也早无踪影。
据有关史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末,山北麓建砖瓦厂,用土时挖出大面积汉墓群,
70年代末,尚能见到成片的石棺、砖墓。当地农民拿汉画像石当茶几、餐桌,挖出的
陶器也都按当地风俗统统砸坏,一些古钱币、青铜器也被当废品卖了,到了90年代末,
那儿已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洼地。
很多年后,当孩子们问起:“嵫山在哪里?”人们该怎样回答?
(原载于《历史文化研究》2002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