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名城--东平州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48&run=13

李新来
在我国历史上,大运河的开凿和漕运,对沿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
响。坐落在济宁运河畔的州城(东平),正是古老运河文化的折射。这座近千年的古老
城镇,随着大运河的漕运,曾经辉煌过。元初,东平路领54州县,曾是我国北方第二
大城市。然而自清中叶以后,随着海运的兴起、津浦铁路的开通、运河水源的匮乏和
黄河泛滥等原因,运河沿线的地缘优势逐步丧失,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东
平沦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讨运河文化,重温鲁西文明,对重振鲁西经济,有着重要
的战略意义。本文就运河对州城的影响进行论述。

一、运河通,州城兴
元初,大运河改行州城,对当地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治上,州城为直属中书省的东平路城,处于连接中国南北政治、经济的枢纽地
位,元廷也把东平作为加强南方统治的一个中间基地和踏板,在巩固中国统一方面占
有一定地位。
经济上,元世祖在中原和江南地区高度发展的农业经济影响下,开始重视农业,
采取了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学成于东平府学的孟琪,在任山东西道劝农副使期
间主编的《农桑辑要》,由朝廷颁行天下。东平人王祯,参与了《农桑辑要》的编辑
工作,在旌德县尹任上写成的《农书》,成为我国第一部对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农业
知识百科全书。
据载,运河漕运盛时,年运量达400万石,漕船120帮(每百只船为一帮),一旦起
运,帆樯林立,纤夫号子传数里之外,昔日东平“八大景”之一的“会河帆影”即指
此。运河内,南北商贾贸易,大小官宦云集,茶肆饭馆星罗棋布,地方特产琳琅满目,
曲艺弹唱、歌舞走斗无一不有。随之而来的商业、手工业得到相应发展。运河开通后,
出现了航运兴旺、经济发达、市场繁荣的景象。
由于运河交通便利,加快了商品流通。以运河为主要运输渠道,州城“出口以粮
食为大宗,其次是烟叶,每年向河北省输出烟叶10余万斤。每年从高唐、临清、堂邑
等县输入棉花10万余斤。当铺、盐店、钱庄和较大商业为外地资本控制,绸缎、布匹、
鞋、帽等商品由济南、周村等地客商贩来销售,年营业额白银万余两。红糖、白糖、
糯米、大米、纸张、煤油、火柴、布匹、竹器等均从上海、镇江、清江等地水运贩入,
年营业额白银万余两。煤炭从鲁南的杨家闸、韩庄和济宁等地水运输入,每年销售数
10万斤(《东平县志》)。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运河沿岸集中了大批搬运工人、挽船
纤夫、 船工水手,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雇用劳动力队伍。州城从袁仲口到大安山3 0余
里路程,沿运就有王思口、王仲口、常仲口等码头,旧有十八口之称,经济相当繁盛。
南北大运河的贯通,对州城地区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元初,严实首
先在州城西南隅扩建了府学,创建“沂公祠”,招贤纳士,培养了数百名优秀人才,
其中有号称“东平四杰”的阎复、李谦、孟琪、徐炎,有“小汉卿”之称的剧作家高
文秀及张寿卿、顾仲卿、王修甫等大批戏曲家和著名农学家王祯等。一大批本籍及客
籍东平的官吏如宋子贞、王磐、王构、王旭、张德辉、徐世隆等,后都成为元廷大员。
州城文化繁荣,人才济济,出现了一大批名人。如剧作家高文秀,《农书》的作者王
祯,民初设计中山陵的著名设计师吕彦直等,皆为世人所瞩目。

二、丰厚的运河文化底蕴
东平府的经济繁荣是从金代开始的。金朝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巩固政权,
在州城设置了“转运司”,把辽东的粮米物资经渤海、古济水源源不绝地运往州城,
再由此转运至山东、河北、河南、淮北各地,促进了东平府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
金入主中原后,为巩固统治,实行科举取士,大定二年(1162年),金统治区设府试点
四处,其中便有“东平府”的州城;天会八年(1130年),太宗以东平童子刘天骥能诵
《诗》《书》《易》《礼》《春秋》《左传》及《论语》《孟子》,命教养之。从此,
东平以州城为中心的设教办学之风大起,这为金统治者网络了大批知识人士。州城在
金代手工业、商业、水运业的发达,带来了经济和城市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元初(蒙古时期),金将严实以30万户、50余城,投降蒙古大将木华黎。元太宗六
年(1234年),严实被“授行军万户”,自此严实父子相继称藩东平五、六十载,到至
元年间州城成为中原地区最繁华的大都市。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山东境内的大
运河(即会通河)开通,州城成为北至大都(北京)南到杭州的交通枢纽之地。漕运客商
和物资的船只昼夜不息,意大利人马克·波罗看到此景,赞叹不已。安山湖 (即东平
湖) 素有小洞庭、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都留下过赞美的诗篇,州城成为东仰泰山,
西望太行,湖景秀丽,四处飘香的名胜游览之地。
元初,北方动乱不已,惟东平严氏父子治理安定。故“河洛名士翕然响风”。而
州城又大力开办府学、乡学、庙学,大兴办学养士之风,在州城从教的文人学士,有
商挺、王磐、商政叔、宋子贞等,都曾在元廷身居要职,而东平府生员入京为宦的也
很多。如徐琰、李谦、孟祺、阎复、王继学等。元时朝廷内外要职,“半出东平府学”。
部分生员因种种原因不愿入仕的,便在家乡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随着杂剧和散
曲的发展,不少东平府学生员成了杂剧家和散曲家。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杂剧
作家高文秀、张时起便是东平府学生员;东平籍杂剧作家还有顾仲清、张寿卿、赵良
弼等,无棣的康进之,济南的武汉臣、岳伯川和益都的王迁秀等,自然地形成了以东
平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这个作家群所著录的杂剧作品有60多种,而从题材来看,主
要集中在历史剧和绿林英雄剧两个方面。爱情故事的剧作也很多。东平人高文秀,一
生写了32个剧本, 其中8个剧本是写水浒英雄的,并且多集中在黑旋风李逵的戏上。
李逵戏的故事情节,后大部分被《水浒传》小说所采用。
据宋史载,从宋仁宗朝到宣和五年(1123年)八九十年间,黄河北决五次,灌入梁
山泊和张泽泊,使得巨野、金乡、嘉祥、郓城、寿张、阳谷、东平、东阿、平阴低洼
处,水道连成一片,向东直通大海。水最广处便是今梁山、东平到聊城一带,即所谓
的梁山泊。元末时的水浒戏,有《争报恩三虎下山》《大妇小妻还牢末》《鲁智深喜
赏黄花峪》等,塑造了鲁智深、刘唐、史进、关胜、徐宁、花荣等人物形象;到明初
朱有炖的《黑旋风仗义疏财》 《豹子和尚自还俗》 和无名氏的《梁山五虎大劫牢》
《梁山七虎闹铜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这些杂剧,展
示了更多的梁山英雄人物,对鲁智深、武松、李应、刘唐、阮小五、林冲、张顺、雷
横、卢俊义、王矮虎等人物都有所展示,这些水浒故事和水浒人物,都给后世《水浒
传》小说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金元时期,运河文化以“东平杂剧”而著称。

三、光辉灿烂的州城运河文化
大运河开通后在州城滋生的运河文化,琳琅满目,择要略述如下。
(一)建筑
州城,始建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方形,南北各一门,东西各两门。明朝末
年毁于兵火,明洪熙元年(1425年),将州城重加修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因
城门多倾斜坍塌,城西南地旷人稀,涝洼多水,知州沈维基奉命修固,历时两年,由
土墙改为砖墙。城墙周围长达13华里,城门修建的更是宏伟壮观,并为州城命名刻石。
大东门,谓之“龙虎”,小东门谓之“瞻岱”,南门谓之“望鲁”,西门谓之“秩成”,
北门谓之“拱极”,五门之上均建城楼。整个城布局严谨,建筑雄伟,城防坚固。今
日的“州城”虽没有当时的古城旧貌,但古城布局、残垣依然可见。又因州城地势较
为低洼,常年积水成塘,水面积占全城五分之二,盛产苇、蒲、鱼、莲等。旧志所载
“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江南”之优美,景色依然存在。
城内古建筑井然有序。有宋代父子状元坊、状元府,明代武之大“龙门连跃坊”
等72架坊。另有文庙、关帝庙、火神庙、老君堂、白衣堂、马公祠,城隍庙、镇武庙、
八腊庙、僧王祠、报恩寺、清真寺、飞仙台等寺庙祠二十几处,有规律地分布在城内,
有的跨街,有的临水而立,互相衬托,独具特色,一部分今仍称完好。今西卷棚街、
牌坊街、文庙街等古街古貌犹在,古风犹存。
(二)文化艺术
州城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元代为杂剧活动中心之一,出现了高文秀、
张寿卿等著名的戏曲家。随后其他剧种也陆续传入州城。明、清在州城内修建了关帝
庙、城隍庙、火神庙等戏楼。民国以来,有河北梆子学社、大众剧团、二黄社、同乐
社等文艺社团。新中国成立后,州城群众性文艺活动更加活跃,现仍有民间艺术协会、
豫剧团、马戏团及文艺组织。
州城传统文化艺术名目繁多,争芳斗妍。曲艺类有山东琴书、坠子、山东快书、
渔鼓、莲花落子、大鼓等。著名山东快书艺人周同宾自幼随父学艺,后与现代的山东
快书艺术家高元钧一起,从师快书名家戚永立,造诣颇深。20世纪40年代已蜚声艺坛,
他表演的《武松传》《三侠剑》《杨家将》等段子誉满齐鲁。
舞蹈类有龙灯、狮子、高跷、敬河神、旱船、倒骑驴、秧歌等。1933年,国民党
山东省政府邀州城同乐社赴济南表演舞蹈、武术,一行25人,演出20天,誉满省城。
州城西部渔民的舞蹈是敬河神,相传起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演出时,
湖面上许多船只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大舞台。演出的剧目有《张郎休妻》《摇五更》
等。演出中一人或多人扮演角色,其他人或配舞伴唱,或击鼓伴奏助兴,唱腔婉转动
听,鼓点奇特激昂。舞蹈动作多来自渔家生活,优美轻快,实虚并进,唤起人们丰富
的联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州城民间吹打乐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早年,州城有职业性的民间乐队,成员
多由贫苦艺人组成。他们虽政治地位低下,生活悲惨,但酷爱音乐,造诣颇深,盲艺
人陈本田(俗称小瞎),能口噙双唢呐同时吹奏,音色丰满,音质优美,被誉为“盖三
县”。
州城的民间戏曲种类有四弦剧团、枣梆等。民间艺术还有剪纸、泥塑、杂技艺术
等。
州城自古大兴武术,遍设拳房,素称“武术之乡”。主要盛行洪拳、少林拳、梅
花拳、螳螂拳等,18种器械皆备。近现代武术活动更加活跃,县里建起了武术馆、武
术学校。民间习武成风,在1987年泰安武术比赛中,东平代表队荣获团体冠军。
(三)文物古迹
东平国故城,位于州城东,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为宿国地,齐为无盐
邑地,汉为东平国,晋为东平郡地,隋、唐初为宿城县城,唐代遂废。在千余年的历
史发展中,一度为鲁西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要地,文化遗产较为丰富。近年多
次出土重要文物。特别是出土的虎符,为山东省稀有文物。
无盐故城,位于州城东部。战国时,齐置无盐邑,秦汉置无盐县城,北齐时废弃,
历九百余载。战国时,无盐才女钟离春,善谏齐宣王,被纳为后宫。当地群众至今流
传着“无盐娘娘长得丑,能帮齐王定干戈”的佳话。西汉末年,无盐人索恢领导当地
农民起义军配合赤眉军,在无盐城附近击败了王莽军队,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无盐
大捷”。
须昌故城,位于州城西北东平湖内。周为须昌国地,秦为须昌县城,汉属东平国,
晋隋属东平郡。 据《元和郡县志》载,当时在须昌城西3里处,有一巨石桥,名曰清
水石桥,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此桥长138.2米,石作华巧,与赵州桥相埒,建桥
年代比赵州桥还早5年。唐代诗人高适路过此桥,留下了“沙岸泊不定,石桥水横流”
的诗句,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黄河决口于王陵埽,须昌城与清水石桥圮于水,因
此,郓州城才移建于今州城。
清真寺,址在州城西北隅,明万历年间建,清与民国均有维修。现存较完整的有
前殿,礼拜堂与南北讲堂。前殿而东,立山起脊,礼拜堂在西,与前殿紧靠,一门相
通,亦为砖木结构,攒尖顶,飞檐斗拱,后面临水建有望月台。为全县回教礼拜聚会
之所。
父子状元坊,位于州城北门里。为表彰宋代父子状元梁灏、梁固而建,清康熙年
间重修。坊为石结构,造型壮观,雕刻细腻。上联是:“是父是子同作状元千载少”,
下联曰:“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父子二状元墓葬在州城北,今为省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王陵山汉墓群,南临大清河,与州城隔水相望,系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平宪
王刘苍及其世袭者墓葬群。1958年,中央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内有铜镂玉衣,
形式与河北出土的汉代玉衣相似,有重要考古价值,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州城东白佛山之阳,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大、
中、小三窟及露天造像共计138尊。其中释迦牟尼高浮雕造像6.5米,造于隋开皇七年
(587年) ,其他皆为唐、宋、明、清产物,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工艺高卓,为鲁西
造像群之珍品。
州城除众多的历史古迹外,还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其中有:中共东平县委诞生
地,址在州城内。1937年秋,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成立中共东平县工委,在万里家中
召开第一次会议,并选举万里任中共东平县工委书记。
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位于州城东北常庄村。1937年春,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
支队在罗荣桓、陈光同志率领下,挺进东平,驻常庄“窟窿门”内。现院内三间旧式
石砌平房,即当年罗荣桓宿舍和办公室。
(此文曾在山东省第二次运河文化研讨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