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琅琊临沂孝悌里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46&run=13

刘存祥
唐代宗大历七年 (772年) 四月, 重立晋朝李阐为颜含撰写的《颜含埤》,碑文载:
“颜含,字弘都,琅琊临沂人”。唐大历十四年(779年) ,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立
《颜勤礼碑》,碑文中载:“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 七月,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撰并正书《颜氏家庙碑》,碑文载:“魏有斐、盛。
盛字叔台,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自鲁,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曲阜《颜
氏族谱》、明代《陋巷志》、宋版《颜鲁公文集》均有上述记载。唐末南方真卿后人
撰修的《东鲁郡颜氏宗子世谱》载:“钦字公若,居琅琊临沂县。”钦即颜盛长子。
《北齐书·文苑》载:“颜之推,字介,琅琊临沂人也”。……据此,搞清三国时期
魏琅琊临沂孝悌里究竟是今何处,琅琊临沂颜氏始祖颜盛由曲阜迁居琅琊临沂后的居
住地也就清楚了。为此,笔者作些探讨,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与琅琊临沂孝悌里相关问题的考辨
1、琅琊郡(国)治所及所辖范围
琅琊究竟何处? 琅琊一为山名,在今山东省胶州市境内。《史纪·秦始皇本纪》
载:“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即指此山。一为春秋时期齐国的古邑之名,邑
址位于今山东省胶州市琅琊台西北。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平定天下,海
内为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古琅琊邑置琅
琊县和琅琊郡,琅琊郡治设在琅琊县。西汉时期,琅琊郡移治东武县(今诸城市),东
汉改为国,移治开阳县(今临沂老城)。北魏移治即邱(今临沂城东南),隋废。唐复置,
宋称沂州琅琊郡。
汉景帝后元十年(公元前154年) ,刘启为巩固皇位,收取各王国的支郡,削去诸
侯王的特权,使西汉的行政区划成为郡(国) 、县(侯国)二级制。汉武帝元封五年(公
元前106年),刘彻将全国分为十三部,州、部逐渐演变为一级行政区。东汉时期的行
政区划,承袭西汉制度,仍实行郡(国)、县(侯国)二级制,但对郡(国)作了某些调整。
此时,徐州治所在郯县,郯县治所旧址在今郯城县县城北关,琅琊国辖十三县。《后
汉书·光武帝纪》载: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 ,封京为琅琊公”。建武十七年(41
年) ,光武帝刘秀之子刘京由琅琊公晋爵为琅琊王,琅琊郡改为琅琊国。《后汉书·
显宗孝明帝纪》载:永平“五年(62年)春三月,琅琊王京就国……京都莒(今莒县)”。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载:“永平二年(59年),以泰山之盖、南武阳、华、东莱
之昌阳、卢乡、东牟六县益琅琊,五年(62年)乃就国。……京都莒,京上书愿迁开阳,
以华、盖、南武阳、厚邱、赣榆五县换取东海之开阳、临沂,肃宗许之”。约在东汉
章帝建初元年至五年间(76-80年) ,刘京将国都迁至开阳县城。琅琊国治开阳,辖开
阳、临沂、缯、东武、东莞、琅琊、西海、诸、莒、东安、阳都、即邱、姑幕十三县。
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
《后汉书·郡国志》载:“徐州刺史部,郡、国五:东海、琅琊、彭城、广陵、
下邳。”“琅琊国,秦置。十三城:开阳、东武、琅琊、东莞、西海、诸、莒、东安、
阳都、临沂、即邱、缯、姑幕。”三国魏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琅琊国治开阳。
两晋、南北朝时期仍实行郡、县二级制,琅琊郡(国)仍治开阳。南朝宋时开阳县废,
琅琊郡移治即邱县,北魏因之。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琅琊郡,大业三年(607年)复置
琅琊郡,治于今临沂城。唐武德四年(621年) 置沂州,废琅琊郡。天宝元年(74 2年)
复改沂州为琅琊郡,乾元元年(758年) 复改琅琊郡为沂州。宋代在州下加郡号,称沂
州琅琊郡。沂州或琅琊郡均治于今临沂城。此后,以琅琊郡(国)命名的行政区划再未
出现。
2、汉魏时期的开阳县及其县治所在地
今临沂市兰山区南坊镇之禹阝古城,为西周分封的禹阝国国都。据顾东高《大事
年表》:“禹阝国,女云姓,子爵,在今山东临沂县(县,指今临沂老城)北十五里”。
禹阝国,春秋时并入鲁国。《春秋左传注》载: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 ,季孙
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杜预注》“启阳,今琅琊开阳县。汉避景帝讳,改名
开阳。”就是说启阳城始建于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 ,为鲁国将领季孙斯、叔孙
州仇帅领军队所建。 刘邦建立汉政权后, 于西汉初在启阳城置启阳县。汉景帝元年
(公元前156年) ,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改启阳县为开阳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沂水》载:“治水东南流,注入沂。沂水又南,经开阳故城东”。治水即今河。上
述记载明确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开阳城的方位在河以南、沂河以西的沂(河)、
(河) 交汇处,北距禹阝国国都十五华里。二是鲁国打败邾国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92
年,就把原禹阝国国都废弃,在沂、河交汇处(即今临沂老城)建设启阳城,作为鲁
国管理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上述记载足以说明,启阳故城或开阳故城即今临
沂老城,启阳县或开阳县治所均在今临沂老城。启阳县改称开阳县后,仍属东海郡,
东汉、三国魏及两晋改属徐州琅琊国(郡)。南朝刘宋时开阳县废。对此,史籍多有记
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郡国志》“临沂”条作注时,
将开阳县城的位置说成在今临沂城北十五里处的禹阝古城。因此,《太平寰宇记》、
《续山东考古录》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书作者均未考证而持“汉开阳县城在
县(指今临沂老城)北十五里”之说,这是错误的,应预纠正。
3、汉魏时期的临沂县治所及其县域
临沂县为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汉武帝刘彻在中邱城所设置的新县,属东
海郡所辖。东汉章帝时划归琅琊国管辖,其治所设在今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的诸葛
城,距今临沂城偏东37华里。三国魏、两晋直至隋初其治所均未发生变化。对此,晋
人杜预《春秋左传注》、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等史籍多有记载。
《太平寰宇记》载:“临沂县,本汉旧县也。属东海郡。东临沂水,因以为名。
后汉改属琅琊国。 晋属琅琊郡。 后魏改属郯郡。高齐省”。又载:“王导故居在县
(指宋代的临沂城,即今临沂老城)东北三十八里,临沂故城南三里”。现在的兰山区
白沙埠镇孝友村是东晋开国丞相王导故里,确在诸葛城西南,距诸葛城三华里。《春
秋左传注》载:鲁“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 ,夏,城中邱”。注曰“中邱故城,当
在今山东省临沂县(即今临沂城)东北”。《春秋左传注》又载:鲁“隐公十年春正月,
公会齐侯、郑伯于中邱。”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编修的《沂州志》载:“诸葛城,
州北三十里,隐公七年夏,城中邱”。注曰“中邱故城,琅琊临沂县即此城也。后诸
葛亮来居于此,故名”。高士奇《春秋地名考》载:“今沂州东北有中邱城,或谓之
诸葛城。 以诸葛亮尝居于此,故名。”上述记载说明:今诸葛城是公元前716年鲁国
修建的中邱城邑,鲁隐公曾在此会见齐、郑两国国君,今之所以称为诸葛城,是因为
诸葛亮曾来此居住的缘故; 临沂县是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在中邱城所置新县,由
高齐即南北朝时北齐(550-577年) 废置。《续山东考古录·沂州府》载:“中邱邑故
城……,又名诸葛城,又名王僧辨城。……诸葛城即中邱城,最当。三城实一城耳”。
就是说,中邱城、诸葛城、王僧辨城三城实际是指一个城,即当时琅琊临沂县城所在
地。《晋书·安帝纪》载:义熙九年(413年) ,“安帝下诏罢除临沂县供应皇后的脂
泽田,将田地赐给贫民耕种。”晋安帝时,临沂县治仍在诸葛城。
汉、魏、晋时期的临沂县治是诸葛城无可非议。然而某些古籍在记载某些古地名
时未加考证,就载入志书,给今人造成了一些误解。如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 修
《沂州府志》时却说:“临沂县,县(指今临沂老城)北五十里,今临沂社是也”。成
书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续山东考古录》亦采用《沂州府志》之说,以讹传讹,
影响深远。对此,民国五年(1916年)在编修《临沂县志》时提出了反驳:“以临沂社
当之汉临沂县治,未当。”临沂社即今临沂庄,今属费县。据实地考察,此村庄很小,
无任何建城迹象,也无任何权威史籍记载。而且,临沂庄东距沂河18公里,与《太平
寰宇记》中临沂“东临沂水,因以为名”不符,亦与北魏(386-534年) 郦道元《水经
注·沂水》“沂水南流,经临沂故城东”背道而驰。因此说,临沂庄是汉临沂故城之
说无法成立,应予纠正。
4、孝悌里在华县之说辨析
汉魏时期,县的所辖范围很小。西汉时期,在当时以沂蒙地区为主体的地域内,
有东海郡(辖38县)、琅琊郡(辖51县)、泰山郡(辖24县)和城阳国等。自东汉至三国魏
时期,情况基本上差不多,但对某些郡、县作了调整。从对临沂和开阳县治所的考辨
中知道,临沂县与开阳县之间的距离最多不超过20公里,并且临沂县东南有即邱县,
东北为东安县,北有阳都县,西有华县、南有开阳县,由此看来,临沂县县域内距县
治诸葛城最远处也不会超过20公里。既然颜盛是于三国魏时由曲阜迁居琅琊临沂孝悌
里,那么孝悌里也只能在临沂县县域内而不会在华县、开阳、即邱等县域内。
古籍中在记载颜之推、颜师古、颜延之等颜氏名人时,其祖籍皆为“琅琊临沂人
也”。上述记载的《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颜含碑》等碑文中所载内容也未有
“琅琊华县人”的记载。华县为西汉置县,属东海郡,后汉、三国魏属泰山郡,其地
域今属费县。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华县和南武阳县同时划属徐州琅琊国。东汉
明帝永平五年(62年),琅琊王刘京以华、盖、南武阳、厚邱、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所
辖的开阳和临沂两县。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年) ,华县又划归兖州泰山郡,直至晋
初未变。华县尽管几次变更隶属关系,其县治均设在今费县县城东北50里处的方城镇
古城村。汉魏时,华县与同时存在的临沂县分属兖州泰山郡和徐州琅琊国,而且根本
不存在县域撤并牵扯,自魏晋直至明清,华县属地诸满也不归临沂县所辖。东汉时期,
琅琊国辖华县时间很短,仅三年时间(59-62年) ,而颜子二十四代孙颜盛由曲阜迁居
琅琊临沂孝悌里时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间(220-226年) 。因此说,琅琊临沂孝悌里即当
时华县辖区的诸满(今属费县)之说无法成立。
5、关于《晋书·颜含传》称其为“琅琊莘人”问题
颜含为颜盛的曾孙。《晋书·颜含传》称其为“琅琊莘人也”。此说实乃错误,
理由如下:
(1) 分析“莘”字为“华”字(华,繁体为“”)之误,似有可能。但琅琊国辖
华县时间很短,仅三年时间,且在东汉明帝年间,而颜盛迁居琅琊临沂孝悌里时间是
三国魏黄初年间,相隔160余年。
(2) 《晋书》成书于唐贞观十八年至二十年(644-646年) ,为房玄龄等人撰修。
《晋书》问世130多年后,颜真卿想必早就了解《晋书》中关于先祖颜含籍贯的记载,
但他在为其曾祖颜勤礼和为其父颜惟贞撰书《颜勤礼碑》和《颜氏家庙碑》时,仍把
其祖籍写为“琅琊临沂”和“琅琊临沂孝悌里”,这本身就是对《晋书·颜含传》中
“琅琊莘人”或“琅琊华人”错误的纠正。
(3) 《颜含碑》碑文为晋朝李阐所撰,南朝宋颜延之铭文,立于江苏省江宁县颜
氏祖茔。唐大历七年(772年)4月,颜真卿为其重立。李阐所撰碑文中载:“颜含,字
弘都,琅琊临沂人。”因此,中华书局出版的《晋书》校点本的编纂者,就颜含“琅
琊莘人”问题在《校勘记》中引校文:“含,临沂人,李阐《颜含碑》及《颜氏家庙
碑》可证。”这一记载足以说明“由于《晋书》成于众手,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来看,
还存在不少问题,前后矛盾,失去照应,叙事错误、疏漏,指不胜屈”、“至于叙事
中人名、地名、官职、时间、地点的错误和歧异就更多” (见中华书局《晋书》出版
说明)。显而易见,造成“颜含,琅琊莘人”的错误并不为怪。
(4) 民国六年(1917年)编修的《临沂县志·人物》篇载:“颜含,字弘都,临沂
人。”注曰“传作琅琊莘人,兹从颜延之颜含碑”。又注曰“孝悌里费志已载,古迹
未录, 然考宋曹辅鲁公庙碑, 孝悌里在费之说不确”。从上述记载情况看,颜含为
“琅琊莘人”或“琅琊华人”是错误的。
6、三国魏时的行政区划图中琅琊临沂孝悌里归属徐州琅琊国临沂县
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古地图中载:三
国魏景元三年(262年) ,徐州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辖阳都、临沂、开阳、缯
县、即丘。兖州泰山郡辖山茌、莱芜、赢县、奉高、牟县、博县、巨平、梁甫、平阳、
南武阳、费县、华县、南城。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
中国历史地图史上的空前巨著,是古代行政区划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据此可以得知,
颜盛自鲁(今曲阜)迁居琅琊临沂孝悌里时,华县、费县及今属费县的诸满,不为徐州
琅琊国所辖而为兖州泰山郡所辖,孝悌里必为归属徐州的琅琊国临沂县所辖。
7、明、清时期孝感乡的区划沿革和所辖范围
今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一带浓厚的孝感文化氛围和以“孝悌”闻名乡里的美誉,
长期以来该区域被称为孝感乡。该区域以孝感乡被作为一级行政区始于明朝初年。兰
山区史志办编撰、齐鲁书社出版的《临沂市志》(县级临沂市,下同)《建置》篇中载:
“明朝,1368年(洪武元年)撤消临沂县,将其地直隶于沂州,史称‘以州代县’。”
“清初因之”。清朝沿袭了明朝的行政体制。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撰修的《沂州志
·里社》篇载:“州原设九乡四坊一厢共一百二十二社,”其中“孝感乡,社十六,
俱在州北。高里社、青驼社、陡沟社”等。常桑杭村隶属高里社。当时沂州疆域界限,
“西至费县,东至赣榆,南至郯城,北至青州府沂水县”(见《沂州志·里社》篇)。
就是说当时沂州不包括费县,显然孝感乡也不在费县境内。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撰修的《沂州府志·乡社》篇中有“孝感乡,十六社。”
的记载。民国六年(1917年)撰修的《临沂县志》临沂县总图中高里社辖常桑杭村。民
国二十四年(1935年)撰修的《续修临沂县志·地方区划沿革》中载:“临沂地方旧分
九乡五隅一百二十五社,实则在清代乾嘉时因编行保甲,改社为保,而乡社仅为丁粮
徵册之用。……清末因预备自治,分全境为十五区,而以各保隶焉。民国十九年并十
五保为八区,又划分各保为一百九十二乡镇。”“高里区,东界沂河,西界费县,南
界鹅庄区,北界沂水县,凡八保。”其中“高里保、陡沟保、青驼寺保、常桑杭保”
归属高里区。由此可知,常桑杭村历来归属临沂县。孝感乡所辖范围基本上属古琅琊
临沂县所辖区域,即民国十九年设八区时的高里区辖区,不包括今费县所辖区域。
现在砖埠镇常桑杭村所存碑、谱资料也有关于孝感乡的记载。该村北清泉寺旧址
有一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建的《创修雹泉殿碑记》碑,碑文载:“夫沂州之北七
十里名曰孝感乡,……若常桑杭清泉寺宿有……”该旧址《重修雹仙殿碑记》碑、正
方体碑等碑记中也有“夫沂州,去城七十里,名曰孝感乡……”的记载。从上述记载
看,“去城七十里”就是指孝感乡驻地距临沂老城七十里,常桑杭村距临沂老城也是
七十里,又曾作为常桑杭保驻地,历史上以“孝悌”闻名。由上述记载知常桑杭一带
自明、清以来隶属孝感乡。孝感乡辖区大致是古琅琊临沂县的所辖范围,不包括今费
县的诸满等区域。
8、琅琊临沂孝悌里在今费县诸满之说辨析
(1) 从地域区划上说汉魏时期琅琊临沂县只能在徐州刺史部琅琊国内,而费县及
隶属费县的诸满当时隶属兖州泰山郡。
颜真卿本人在给他父亲颜惟贞撰写《颜家庙碑》时,言其先祖颜盛自曲阜迁居于
琅琊临沂孝悌里而不是华县孝悌里或费县孝悌里。因此,孝悌里只能在隶属徐州琅琊
国的临沂县辖境内。
(2) 费县和今属费县地域的华县在汉魏时期,与临沂县无任何地域上的关系。费
县是周、鲁时的古费邑,邑址在今费县城西北13公里处的上冶镇的古城、西毕城、宁
国庄之间。西汉时费县、华县为东海郡辖县,东汉时为兖州泰山郡辖县,三国魏因之。
自东汉至魏,临沂县属徐州琅琊国,费县及今属费县的华县属兖州泰山郡,两者隶属
关系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3) 清末、民国年间的《费县县志》载:“在朱满村有两茔,东茔三冢,西茔二
冢特大,传为鲁公及常山太守墓”。此记载只能说明对颜真卿、颜杲卿墓在朱满的传
说记录。但不能以此推断朱满就是孝悌里。《新唐书》记载颜杲卿墓在陕西长安凤栖
原。《颜鲁公墓志》载颜真卿被害后“归万年之旧原”。这两者都于史有据,而传说
不足信矣。假设传说是事实,而墓葬之地也不能证明是其先人的祖居之所。
(4) 宋朝元年间在朱满建有颜鲁公庙,但不能说明朱满就是孝悌里。颜真卿、
颜杲卿是为国捐躯而死,深受人们敬仰,为此各地建庙祠之,如当时山东的郓城县、
平原县;江苏的句容县;河南的汝阳县;陕西的同州府;浙江的湖州府永嘉县等等,
但不能说这些建颜鲁公庙的地方都是孝悌里,都是颜真卿先祖颜盛的祖居地。

二、琅琊临沂孝悌里今何处
从上述对琅琊临沂孝悌里相关问题的考辨中知,孝悌里是三国魏黄初年间,颜子
的二十四代孙颜盛任徐州刺史时,由曲阜迁居徐州琅琊国临沂县的居住地,孝悌里只
能在汉魏时期的临沂县区域内。“里”是旧时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
行政村。如琅琊临沂王氏家族先祖王元由皋虞迁居临沂都乡南仁里 (今临沂市兰山区
白沙埠镇孝友村)。
琅琊临沂孝悌里究竟在今何处?
笔者认为今沂南县砖埠镇的常桑杭村,即三国魏时期的琅琊临沂孝悌里。理由如
下:
1.历代行政区划中琅琊临沂县辖常桑杭村。从地域上看,常桑杭村距汉魏时临沂
县治中邱城(今诸葛城)相距15公里,当时隶属临沂县所辖直至隋初。隋初,由即邱析
置临沂县,至隋大业初县治迁至今临沂老城。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临沂县行政区
划分9乡5隅,其中孝感乡仍包括青驼、高里等16个社,这显然是沿袭历史行政区划的
结果。 至清末民国年间,常桑杭也隶属临沂县所辖。1940年6月,根据革命斗争形势
的需要,成立临费沂边联县,临沂县四区的青驼乡、高里乡 (含今砖埠镇常桑杭村等
大部分村庄) 划入。 1945年10月, 沂临县 (1941年临费沂边联县改称沂临边联县,
1944年又改称沂临县) 撤销,原临沂县四区的青驼乡、高里乡划属沂南县 (1939年10
月建县),常桑杭村归属沂南县至今。
2.常桑杭村古称孝悌里。常桑杭村称孝悌里始自东汉时期。因坐落在九顶莲花山
上的清泉寺,至东汉末期已成为较有名气的香火胜地。每年农历三月九日和九月九日
两次庙会,香客云集,游人接踵,前来烧香拜佛、履行孝道之举的人络绎不绝。久之,
去清泉寺履行孝道被称为是去“孝悌”,孝悌里因此而名。至三国魏期间,颜盛由曲
阜迁居琅琊临沂后,代传孝恭,特别是到了颜盛的曾孙颜含,以善事父母,敬爱兄长
闻名于世,更以“孝悌”闻名乡里,故称常桑杭一带为孝感乡,其居住地“孝悌里”
也更加闻名遐迩。曲阜《颜氏族谱》载:“盛字叔台,汉尚书郎,魏历青、徐二州刺
史,关内侯,……始自鲁国徙居琅琊临沂,代传孝恭,号其居为孝悌里。”所以颜真
卿在《颜氏家庙碑》中称颜盛始自鲁居琅琊临沂孝悌里。后因清朝乾隆年间该村有一
麻姓殷实人家,靠敛财为儿子捐了一个府尹的职位。因有财有势,欺男霸女,横行乡
里,被判满门抄斩,麻姓随即败落。该村一度又被称为“破庄子”,现“破庄子”旧
址仍在。后来村民们讨厌“破庄子”这个名称,就根据当时村中的大片桑林,改称为
长桑杭,后称常桑杭至今。
3.常桑杭即孝悌里,该村保存下来的碑文也足以佐证。该村北原清泉寺旧址有一
明朝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月初十日建立的正方体石碑,碑文中载:“当有沂州郡北
坎宫之清泉寺,丧贤公和尚,今有孝弟建立□塔……”“敬俊空阳门孝弟□之……。”
由此知道,常桑杭村在明朝正德年间还称孝悌里是于史有证的(古时弟、悌通用)。在
另一残碑上有:“……后裔颜鲁公嫡派奉祀生员颜伯录……”的记载。
清泉寺旧址所存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建的《创修雹泉殿碑记》载:“夫沂州
之北七十里名曰孝感乡,为汉之诸葛、晋之王□(当为祥字)而唐之颜真卿故里也,若
常桑杭清泉寺……。”该碑文明确记载常桑杭村就是颜真卿的故里。
4.常桑杭村自明初至民国年间隶属孝感乡(前面已叙述)。
5.常桑杭村《颜氏谱碑》保存完好。该谱碑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记载琅琊临沂颜
氏家族世系源流的谱碑,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修建。碑文明确记载了颜子二十
四代孙颜盛由曲阜迁居琅琊临沂后,自颜盛至颜怀仁共48代的世系源流及后代的繁衍
和宦绩情况。其碑文是:“我颜氏二十四代祖叔台公,始自鲁迁居琅琊临沂。由汉魏,
迄隋唐,忠孝节义,功业文章,代不乏人。后先辉映,举萃于斯。厥后,子孙虽繁盛,
或以仕宦,留止四方。继遭饥馑丧乱,辄转徙流离者多矣。惟六十四代嗣惠兄弟,实
为清臣祖鲁公嫡裔,恪守祠宇,不敢离去。今传至六十八代,有绍汉设建谱碑,召后
昆,冀不没其本源云。”碑阳中间是琅琊临沂颜氏谱系,记载了颜盛 (颜子二十四代
孙) 至颜怀仁(颜子七十一代孙)共四十八代颜子子孙世系及名字、仕宦情况,所列名
字多达150余人, 其中标有职务、爵位的90多人。从碑文记载知,颜真卿系颜子第四
十代孙、 颜盛第十六代孙。沂南县人民政府以沂政发[2001]110号文公布该谱碑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建碑亭对其加以保护。临沂市人民政府以[2003]5 6号
文公布该谱碑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常桑杭村丰厚的文化遗存和安静的环境是颜盛居所的首选。常桑杭村北原清泉
寺为一古寺,始建于汉代,占地280余亩。该寺旧址仅碑林中就有130余通碑,如明万
历二十五年(1597年)四月初八日建立的《重修清泉寺碑记》碑及同年仲冬初十日修建
的《沂州清泉寺记》碑、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仲秋八月修建的《重修清泉寺记》
碑、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建的《创修雹泉殿碑记》碑、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三
月三日修建的《勒碑刻铭》碑、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三月初四日修建的《重修雹泉
庙记》碑、嘉庆十年 (1805年) 十月十五日修建的《重修雹泉殿记》碑、道光十一年
(1831年)仲秋修建的《重修雹泉殿记》碑、道光元年(1821年)修建的《重修雹泉殿记》
碑等。另有残碑三十余通和其它几通完整的碑,有石狮一对及古时砖瓦碎片等。在某
些残存碑帽和砖瓦碎片上刻有“龙”的图案。上述所存碑文大都记载了常桑杭一带发
达的历史文化、安定的社会环境、朴实的民风和寺庙情况。由此看出在汉末、三国魏
战乱年代里,颜盛选择这样一个社会环境比较安定、文化底蕴又较丰厚的地方作为居
所是理所当然的。

三、颜氏家族为何以琅琊临沂为郡望辨析
二十五史中凡记载颜氏名人如颜含、颜之推、颜延之、颜师伯直到唐代的颜师古、
颜杲卿、颜真卿,在叙述其祖籍时都不约而同地写道:“琅琊临沂人也”。他们为何
称自己为琅琊临沂人?为何以琅琊临沂为他们的祖籍、郡望?
首先,颜氏家族兴旺发达于颜盛迁居常桑杭。据曲阜《颜氏族谱》载,颜氏家族
从颜子至二十二代颜敫都是单传,至二十四代颜盛迁居琅琊临沂孝悌里后,人丁益众,
使整个家族兴旺发达起来。从这一角度讲,整个颜氏家族是从颜盛迁居常桑杭后兴旺
起来的,所以颜氏家族中名人都以“琅琊临沂人”自居。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所
修的曲阜《颜氏族谱·颜氏宗传总论》所谱系情况看,曲阜颜氏嫡长支是由颜盛第十
三代孙即颜之推的长孙颜师古(颜思鲁长子)承袭下来的,常桑杭琅琊临沂颜氏一支也
是由颜盛第十三代孙即颜之推的三孙颜勤礼(颜思鲁三子)承袭下来的,并且是颜盛十
六代孙颜真卿(颜勤礼曾孙)的嫡裔。所以,颜氏家族无论迁居何地,都以琅琊临沂为
郡望,在介绍祖籍时大都称为“琅琊临沂人”。
其次,曲阜颜翰博府与常桑杭颜氏族人始终保持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从曲阜颜
翰博府发给该村颜氏族人的《信牌》《移文》《札》及其他资料中足以看出。
1、颜氏世袭翰林院(即曲阜颜翰博府) 以《信牌》《札》对常桑杭准批委任嗣立
“户头”(即宗族长)。如:
(1)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四月,颜氏世袭翰林院发给兰山县常桑杭户头颜怀津
的《信牌》中载:“为保举户头事:据兰山县族人颜崇文、颜怀汉等禀称‘切有常桑
杭村久无户头,实系缺典。兹保得颜怀津忠厚老诚,堪可充膺。为此,伏乞恩准给牌,
感德无既矣’等情,据此合行给牌。”并盖有“颜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钤记”长
方形红色印章。
(2) 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二十七日,颜氏世袭翰林院恩准常桑杭颜士利为户
头的《信牌》中说:“兹有兰山县族人颜怀泾呈称‘常桑杭族人颜士利老诚持重,堪
膺此选。俯乞恩准给牌。上呈’等情,准此合行给牌。为此牌,仰户头颜士利照依牌
内办理户事。”并盖有“颜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钤记”长方形红色印章。
2、 颜氏世袭翰林院将《移文》移送沂州府兰山县正堂,批准常桑杭颜氏一族续
修族谱。如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二十七日,移送沂州府兰山县正堂的《移文》中
说:“据兰山县族人颜怀泾、颜怀善等禀称‘为叙修支谱,恳恩钤印,移县备案,以
照世守事。切族等实为清臣公嫡裔,自六十四代嗣惠祖昆仲二人恪守祠宇,不敢离去,
迄今二百余年。奉祀勿替,唯我颜氏世受。……复圣一脉所传,则世世沾在,上叩恩
准钤印,移县备案,施行等情到院’。据此,查颜怀泾等的系清臣公嫡裔,并无紊乱
冒宗情事。除已准其叙谱盖印,拟合录禀移会。为此,合移贵县,烦为查照验谱备案,
实为德便。望速施行,须至移者。”并盖有“颜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钤记”长方
形红色印章。此次续谱自六十一代起拟定的行辈是:
“公重从嗣胤伯光绍懋崇怀士锡振承
景世廷秉培克建永沛昭启裕显兆守”
3、在经济上,常桑杭颜氏一族享受朝廷所赐祭田地。唐代“安史之乱”平定后,
圣赐复圣府祖田四十八顷(即4800亩),现在常桑杭村颜承彬、颜承福仍保存着圣赐复
圣府祭田地地亩册。从常桑杭保存下来的祭田地残存草本知:在地亩册上每页都盖有
“复圣府祀田清理处”长方形红色印章,最后盖有“颜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钤记,
民国十三年”的方形红色印章。地亩册上记有坐落于鳖盖子、子前地、宅子园、杨杭
地、 井南西大万地、南堑崖子、北堑崖子等760余亩。并在每块地亩数右上方记有该
地地主姓名。后因历史变迁,祖田逐渐被他姓所占。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
帝南巡途经临沂时,谕令将复圣府祖田业归原主,并立契据。同时,在临沂五贤祠亲
笔撰写碑文“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
4、常桑杭村民保存下来的其它有关资料:
(1)常桑杭村颜承彬现保存有颜子七十七代孙、复圣颜子奉祀官颜世镛(即宗主颜
秉刚的祖父) 和颜翰博府管家宋敬亭的名片。两张名片都是铅印的,在颜世镛的名片
下方盖有“颜世镛”篆体红色印章,在宋敬亭的名片上另有“河北冀县”字样。
(2) 常桑杭村颜氏村民还保存了颜翰博府发给该村颜氏居民的公文护封。护封内
容是“清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五日,颜翰博府差高全法限即日到兰山县常桑杭,务仰署
举事颜士礼开拆”的送达公文,遗憾的是公文原稿已丢失。护封上盖有“颜氏世袭翰
林院五经博士之钤记”长方形红色印章。
(3) 旧时,该村颜氏族人每代由曲阜颜氏世袭翰林院赐封一名世袭秀才。据该村
颜氏老人回忆,曲阜颜翰博府发给该村世袭秀才的顶子、秀才服、大红纱灯、门匾等
在土改时才损失,可惜没有保存下来。
综上所述,颜盛于三国魏时由曲阜迁居琅琊临沂孝悌里,孝悌里即今山东省沂南
县砖埠镇常桑杭村,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村即汉、魏时期的琅琊临沂孝悌里。不言而
喻,琅琊临沂颜氏家族故里(即颜真卿故里)是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村。
(原载于《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