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兖州市城乡地名的形成与分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43&run=13

陈勇
地名的起源非常古老,自从出现人类社会,地名就因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应运产生。起
初,人们过着部落生活,彼此隔绝,活动范围窄狭,对于自己居住的地方,作个记号,
记住特征也就可以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彼此接触频繁,
活动的内容逐渐丰富,所用的地名也就由少变多,由简单而复杂。虽然当时尚无文字,
没留下明确的记载,但从古遗址发现的刻石和壁画中,仍可辨识出地名符号的雏形。
从文字记载上考查, 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 中,就可以找出大量的地名。
“兖州”这个地名,最早就出现于《尚书·禹贡》篇中。书中说:其初水患既平,禹
别天下为九州。这多半是出于臆测。且不说夏禹是传说中的人物,即使真有其人,他
一生忙于治水,一个人也不可能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尚书》只是战国时代有头脑的
政治思想家的理想蓝图。为扩大其影响才比附到夏禹身上。兖州市的一些地名,考其
本源,也可追溯到那个时期。
作为地理实体标志和符号的地名,是与周围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就地名来源而
论,都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地名的命名、更名,是受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所制
约的。兖州市地名的形成与历史演变,当然也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种条件。兖州
市地处平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宜于人群生息,六、七千年前即有人类在这里活动,
世代繁衍。因此,这里村庄特稠,人口密度极大。据有关资料估算,居民点面积占境
内总面积的33%左右。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800人以上。这在全国来说,属于人
多地少区域。
兖州市有自然村地名533条,街巷地名118条,自然实体地名12条,人工建筑物地
名15条,名胜古迹地名12条,各类企、事业地名55条。除各类企、事业地名多为建国
后形成的外,其余的地名按形成的时期分,大致可分为:汉代以前、隋唐时期、宋元
时期、明清时期、清朝以后几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汉代及汉代以前形成的地名,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有35条。“兖州”、“泗河”
这两个地名在《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嵫山”“桑丘古城”等在《水经注》中
有记载;“古城”在《汉书·地理志》上有记载。“古城”为“瑕邱”故址;“旧关”
古称“达巷”,是战国时一处乡党。清康熙年间版《滋阳县志》记载:“达巷在滋阳
县城西北五里,乃适中都之要途。孔子为中都宰,往来憩息于此。”“高吴桥”为春
秋时代的“高鱼城”。历史上多次在此发生战争。《左传》记载:“襄公二十六年,
齐乌鱼以廪丘奔晋,遂袭我高鱼城。”就是指这里;“南三官庙”“四竹亭”“火神
庙”“百子堂”四村古称“陋地村”。为战国时孔子弟子颜回的廓外田所在地;“澹
台墓”是战国时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的葬地;城里的“韦园”为西汉丞相韦贤从瑕丘大
江公读书时所建的园子;“西吴寺遗址”和“王因遗址”则形成的更早。虽无文字记
载,但据考古学家测定,至今5~7千年时期就有人类在此聚居。再如“北二十里铺”
“颜店村”等村也都形成于汉代之前。
隋唐时期形成的地名有22条。名胜古迹类的“金口坝”初建于北魏,“兴隆塔”
建于隋,“少陵台”是唐朝鲁郡南城楼;村庄类的“店子街”古称“滕村”,有唐开
元十一年(723年) 的“普济桥碑”;“诸天寺”古称“临泗里”,此处曾出土唐上元
二年(675年) “昭武校尉卫公墓志铭”;“石马村”南有唐左仆射房知温墓,林地里
有石人石马,村庄以此得名;“前、后王庄”为后唐形成,村外有后唐李克用墓,村
内有庙宇。李克用封晋王,故此村也称“晋王庄”。此外,“北肖”“高庄”“屯头”
等村也都曾发现过唐碑,证明这些村庄也形成于那个时期;因隋唐时瑕丘城已由城东
北五里的古城迁来此处,城区街巷名称,随之也形成了一些。如“大寺门街”在“普
乐寺”前。“大观门街”在“万寿观”前。
宋元时期形成的地名有63条。山河类的“府河”,以前为“洙水”故道,隋朝其
上游为“丰兖渠”,后年久湮没。宋朝兖州改袭庆府,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沿丰兖
渠旧迹重新开挖,定名“府河”;村庄类的“颜家村”为颜回五十一代孙五经博士颜
成元代迁址建村; “仁里村” 原名“小屯”,村内由元代所建“张氏宗族碑记”;
“大安”原名“庵上”,村内有皇姑庵一座,据元泰定二年(1325年)庙碑记载;“元
封元勋洪吉刺氏为鲁王于兖州。其长公主薨,为建皇姑庵。”“甄家桥”包括“庙西”
“后楼”“围子”“河南”等村,此村原有东岳天齐庙,据重修天齐庙碑记载:“天
齐庙神祠创建于宋嘉四年(1059年)。”据此,村庄形成至迟不晚于宋朝;“歇马亭”
原称“人和堡”,村西北有大明禅院一座,为金大定四年(1164年)建。后因该村位于
宁阳至济宁的古大道上,修有驿亭,以供行人歇马,改村名为“歇马亭”;城区街巷
类有“白衣堂街”,在此街原白衣堂内发现刻有宋大观年号的石幢。
兖州市大量的地名形成于明、 清两代。形成于明代的有375条。形成于清代的有
101条。 这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经过元朝近百年的残酷统治和元末频
繁的战乱,村庄圮废,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人口大量减少。据清康熙十一
年(1672年)版《滋阳县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三千七百八十三户,
四千三百二十二人。”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暂时结束了动乱,社会短期安定,人民
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农业迅速发展。加之洪武、永乐二帝数次下诏迁民,山西等
外地移民相继来兖州落户定居,新建和重建了大批村庄,至明隆庆五年(1571年),人
口猛增到九千五百一十三户,三万九千零七人(丁)。二是明朝初年朱元璋封其第十子
朱檀为鲁王来兖州就藩。升滋阳县为兖州府治,将旧城向南扩建,对城里街巷进行了
新的布局。纵横各有三条长街作骨干,即纵的有“东西钟鼓楼长街”“东西河内长街”
“东西王门长街”。横的有“西御桥长街”“中御桥长街”“东御桥长街”。另有许
多较短的街巷分布其间。城区北部为鲁王皇城,所占面积极大,商业及各种机构多设
于南半城。府河以南的街巷均为新形成的,所以兖州市城区街巷的地名一半以上都是
这个时期命名的。
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名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大部分新建村地名以初迁户姓氏命
名。如“张家庄”“李家村”等。如系重建村命名,则仍沿用原名或在原村名前加新
迁入户姓氏。如“丁家郗村”“梁袁庄”等。前者明代之前叫“郗村”,明初丁姓迁
入重建该村,命名为“丁家郗村”;后者明代以前叫“袁庄”,明初梁姓迁入重建该
村,命名为“梁袁庄”。二、历史记载,明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屯垦制度,即在没
有战争的情况下军队的官兵准予携带眷属就地屯垦,尽力做到费用自给,以减少国家
对军费的开支。这样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些新的村庄地名。这些地名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即都带有“营”字。如“稻营”“郭营”“唐营”等。三、明朝初年,鲁王府
建到兖州城中。离孔子的故乡曲阜又很近,所以鲁王府和衍圣公府里的皇封地,有不
少座落在今兖州市境内,这些土地由佃户们耕种,而这些佃户集居的地方,就形成了
村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屯、七厂、十八官庄”。这些村庄命名常带有“屯、厂、
官庄”字样。据资料查证,鲁王府所属的屯、厂,多分布在兖州市城西北和北部。如
“牛屯”“华家厂”“前、后官庄”等。衍圣公府所属的屯、厂,多在西部和西南部。
如“孔屯”“杨厂”“鹅鸭厂”等。明朝灭亡,鲁王南逃,清顺治皇帝为了利用孔子
的儒教伦理维护其统治地位,将原鲁王府的屯、厂地,转赐给了衍圣公府。四、还有
一些村庄、街巷地名,带有“庙”“林”“堂”字样。据考证,这类村庄、街巷形成
的时间早晚不同,但使用“庙”“林”“堂”这种地名,大都在清朝后期。检阅清康
熙版《滋阳县志》 ,当时市境内170余个村庄地名,没有一个带“庙”“林”“堂”
字的。现在的“高庙”,当时称“高卜村”;现在的“毛家庙”,当时称“毛尹村”;
现在的“天齐庙”,当时称“杜家村”;现在的“白衣堂”,当时称“夏庄”。
清代以后形成的各类地名共95条。所增加的村庄地名主要为派生地名。原因是原
来的村庄,经过繁衍,人口太多了,就有部分人迁到外面另建新村,新命地名。但由
于姻亲、宗族等复杂的因素,他们总想把新命名的地名和原住村的地名保持一种联系
以达到感情的交流,所以出现了一些带“前、后、东、西”的地名。如“寨子”分成
了“前、后寨子”。“顿村”分成了“东、西顿村”、“岗头”分成了“大、小岗头”。
建国后由屯头分出了屯头新村。在城区则主要是为管理方便,把一条长街分成数段。
或以一个地物为准,按方位分出几条街巷。如“东桥南街”“东桥北街”,“中山东
路”“中山西路”,“韦园东街”“韦园西街”“韦园南街”“韦园北街”等。
50多年来城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一些菜园后来建满了房屋,形成了新的居民
区和新的街巷。如校场街原先是园地,无人居住,六十年代末,市机关宿舍建此。因
地处清代镇台衙门的校兵场,命名校场街。健康街原为菜地,后永丰居委会居民盖满
了房。又因地处人民医院门前,故命名为健康街。
兖州市地名形成的规律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地名较少,但比较稳定。如“泗河”
“嵫山”几千年来一直沿用此名称,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而更换名称;由
社会因素形成的地名较多却不很稳定。特别是村庄、街巷这类地名更突出。庞杂的姓
氏,众多的家族,在自己聚居的范围内繁衍,不断实施着本家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表
现在对所居地的称呼上。如颜店镇的嵫山村,元朝曾叫“芩蔚村”,明末因村中有寺
庙改称“红佛寺”,清末该村巨富郑氏为祈求“洪福齐天”又改称“洪福寺”,1965
年因村紧靠嵫山,定名为“嵫山”村。兖州市有73处以“营”“屯”“厂”“寨”命
名的村庄地名;60处以“庙”“堂”“庵”命名的街巷地名。这些地名形成的时间早
晚不一,名称也一改再改,这既反映了明初实行的军垦、移民等政策,也反映了兖州
市当时土地大量为衍圣公府、鲁王府所垄断的客观事实;既反映了明清时代,统治者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从精神上麻醉人民,在城、乡大修庙宇这一时代特点,也反映
了人民因习惯的沿袭,天长日久,把村名、街名改用庙名、寺名,想托福于神的庇佑
的思想。 另有一些村庄, 是出于某种原因,人为地改变原来的名称的。如堡子乡的
“护驾营”,黄屯乡的“祖营”,小孟乡的“梅家营”,原来名称是“扈家茔”“祖
茔” “梅家茔” ,均因为“茔”是埋葬人的地方,住在这里不吉利,才改“茔”为
“营”字的。当然,在十年浩劫中,一些人为了表现自己革命,也没有放过对地名的
篡改。他们以极左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不讲历史沿革,不顾群众习惯,硬性的将一
些村庄、街巷改名为“文革”“红卫”“东风”“向阳”等。实际上是“革命”词藻
的堆砌。其结果是村庄、街巷重名增多,没有地名应具备的特点,割裂了地名与历史、
地理诸方面的有机联系,造成了地名使用中的严重混乱,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
的不便。直到后来开展了全国性的地名普查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地名进
行了标准化处理,才改变了这种混乱状态。
兖州市城乡地名的分类。如按其命名的含义分,可分为:一、以姓氏命名;二、
以山、水、地势命名;三、以奇闻、逸事命名;四、以名胜古迹命名;五、以物产命
名;六、以吉祥嘉言命名等。
其大致情况是:
以姓氏命名者311条。 这类地名以村庄、街巷最多,约占市境内各类地名总数的
40%。其形成的年代早晚都有,有些地方因居民的迁徒,姓氏的兴衰等原因,曾多次
改名,但总离不开“姓氏”这个含义。如新兖镇的“韩家楼”,在明初称“曹家堂”,
后韩姓迁入,韩普、韩智先后中了进士,做官盖了楼,村名才改称“韩家楼”;再如
新兖镇“牛家楼”,原称“饶家村”,明鲁王府郡马牛黉在此设了别墅,建了楼,村
子才改名“牛家楼”。
以山、 水、地势命名者118条。约占市境内各类地名总数的17%。这类地名多有
其独特的地理含义。如“嵫山村”就在嵫山南麓。古时称日落西山为“崦嵫”。此地
处兖州城西,故名“嵫山”。又如新兖镇的“三河村”因地处“泗”“沂”“府”三
河交处而得名。再如,王因镇的“河口”原称“李家河口”,是以泗河古渡口而得名。
街巷中的“辘轳把街”因走向弯曲,形状象打水用的辘轳把而得名。
以逸事、 奇闻命名者100条。约占市境内各类地名总数的14%。这类地名多有一
种传说或一个故事。如堡子乡的“四竹亭”,村中原有古庙,庙门里有碑亭,碑亭里
的石碑上刻有风、雨、老、嫩四种形态的竹子,相传为明朝成化年间,湖广参议刘廷
振,进京考进士,断了盘缠,在此卖画时所画。后刘廷振中了进士,做了官,人们把
他的画刻在碑上,建了碑亭供奉起来。后来竟作了村名。又如,大安镇的“前、后道
义”原称姜家村。传说有姜道、姜义两兄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临死前留下遗嘱,
将各自居住的村子改名为“前、后道义”。希望子子孙孙永存道义。
以名胜古迹命名者85条。约占市境内各类地名总数的12%。这类村庄的特点是人
多、村大、历史久。如小孟乡的“吴寺”,村南有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吴寺
遗址” , 是五千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古遗址;村中原有“普济寺”,为金大定六年
(1166年) 所建,据今已有800多年,后因人口繁衍日多,又分成“西吴寺”和“东吴
寺”。又如王因镇驻地“王因”,历史则更为久远,村南有“王因遗址”,属新石器
时代的大汶口文化,距今近七千年。村名古称“王囚”。相传古时候有个王子被囚禁
于此而得名。后来人们觉得“王囚”不雅,乃在“囚”字里加一横改作“王因”。据
《左传》载:“哀公七年,季康子伐邾,囚邾子于负夏。”此处春秋时期属负夏邑,
传说与史书记载相符。另外,兖州市尚有五处地名是汉或汉代以前的古城址:黄屯乡
的“固城”是汉代“樊城”故址。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版《滋阳县志》记为春秋时
期柳下惠之弟柳下跖屯兵之处。曾出土过大批春秋时期的青铜兵器。颜店镇的“故县”
是汉代“乘丘城”故址。此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人口近五千,是兖州市少有的大村。
《续山东考古录》记载:“汉乘丘县故城在滋阳县西南三十里。”正是此地。新兖镇
的“古城”是春秋时期的负瑕邑,战国后期改称瑕邱。直到南北朝时瑕邱南迁今城时
始废。《续山东考古录》记载:“瑕邱故城在今滋阳县城东北五里。即春秋之负瑕矣。”
新驿镇驻地“新驿”明朝以前称“宾阳城”。明朝洪武年间设驿站于此,改称“新嘉
驿”,后简称“新驿”。至今村内仍留有“古宾阳城”的石碑。大安镇的“二十里铺”
为汉代“檀城”故址,《汉书·地理志》载:“瑕邱有檀城,古灌檀也,周时侯国,
亦曰檀乡。”后湮没,明初修驿路,设铺道,因其在兖州城北二十里,改称“二十里
铺”。
五、 以物产命名者25条,约占市境内各类地名总数的3%。属这类地名的,村庄
有谷村镇的“栗园”。原因该村出产栗子而得名。据清康熙十一年版《滋阳县志》记
载:滋阳的栗与肥城的桃,莱阳的梨,乐陵的枣齐名,均选为贡品。主要产地在城北。
新兖镇的“琉璃厂”,明初烧制琉璃砖瓦,以供孔府、鲁王府修建庙宇、宫殿之用。
村庄以此得名。小孟乡的“桑园”因给鲁王府种桑养蚕而得名。新兖镇的“纸坊街”
得名于该街古有造纸作坊。有关史料记载:明鲁王府所用桑皮纸,主要由这里供给。
六、 以吉祥嘉言命名者39条。约占市境内各类地名总数的6%。属这类地名的,
村庄有以古诗“吉安宜长庆”而命名的“长庆屯”,以《论语》“里仁为美”而命名
的“仁美庄”(以上属王因镇)。有祝愿文才兴旺的“文兴坡”,称赞团结和睦的“义
和庄”(以上属新驿镇)。街巷则有祈求生活康乐的“民康巷”,颂扬德行卓然的“德
圣胡同”等。
除以上分类外,尚有少数以人命名的地名,如新兖镇的“沈官屯”,原称“沈国
清屯”,是以一个官吏的名子命名的。谷材镇的“安丘府”,原称“安丘王府庄”,
是以鲁王的裔孙安丘王命名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兖州市的各类地名产生年代极古,在发展形成过程中,在分
类上,既有共同的规律,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它经过人们长期使用,不断的充实内
容,扩大范围,现已成为人人皆知、处处都有、时时在用的专用符号。而研究地名的
形成、发展、分类诸问题,也就成为一种专门的“地名学”。尽管它在我国产生较晚,
而且处于初创阶段,很不完备,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这门学问,将逐渐受到
人们的重视。并能为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和新时期的地名志提供准确、可靠的宝贵资
料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