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诸葛亮以德治蜀的方略与实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40&run=13

张建国
一代名相诸葛亮,14岁随叔父离开家乡,后移居襄阳,躬耕陇亩10多年。自27岁受刘
备三顾之托,先后辅佐刘氏父子27年,为治理蜀国,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年仅54岁即病逝五丈原军中。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
·杜甫《蜀相》) ,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忍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
凡绝伦的才智,卓而不群的人格,达到了儒、道、法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中国历史上
罕见的才德兼备的人物形象。现仅就诸葛亮以德治蜀的方略与实践浅论如下。

一、静观时局,择主以德
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 诸葛亮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一个官僚
地主家庭。其父诸葛,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后寄养在叔父诸
葛玄家。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 ,诸葛亮14岁时,随叔父赴豫章(江西南昌)就太守
任。不久,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又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投靠旧友荆州牧刘表。17岁时,
叔父去世,诸葛亮迁居隆中过着躬耕苦读的生活。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27岁时,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在隆中整整度过了10年。
汉末,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一方面外戚和宦官集团斗争加剧,一
方面地方武装割据势力发展,逐渐形成军阀间相互混战的局面。诸葛亮隐居隆中前,
各地的武装势力主要有公孙度、公孙瓒、袁绍、曹操、袁术、张绣、陶谦、刘备、吕
布、孙策、刘表、刘璋、张鲁、董卓、马腾等代表人物,分占各州郡。10年后,军阀
混战,胜负高低逐渐趋于明朗化。其发展快、势力大的代表人物是:中原地区的曹操、
江东的孙坚父子、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等。
此时,刘备尚无固定地盘,辗转依附于各军阀之间,很不得志。十年间,始终没
有很好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只好东奔西跑,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曹操、袁
绍、刘表等人,寄人篱下,险些丧命。但刘备把“兴复汉室”作为奋斗目标,不懈努
力,到处寻找知心者,寻贤拜师。在司马徽、徐庶等推荐下,终于“三顾茅庐”,求
得诸葛亮出山相助,为他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决策和具体行动计划,使其如鱼得水,开
始了叱咤风云的实践活动。
诸葛亮等待时机,“择主而仕”,偏偏选中了势单力薄的刘备去辅佐,其主要原
因有三:一是刘备是汉室之宗亲,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诸葛亮“以兴微继绝为己
任”(《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按语),这同刘备政治目标一致。二是封
建知识分子“士为知己者用”的古训。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倾心求教于诸葛亮,
使他深受感动。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言:“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是刘备有一定长处。首先是“折而不挠”,虽屡遭挫折,妻离子散,寄人篱下,但
他“志犹未已”;其次是知人善任,重用赵云,赏识徐庶等;再次是待人诚恳宽厚,
能礼贤下士,与关羽、张飞结下兄弟之情,与身边重要将领经常“同床眠卧”。正因
为刘备不是庸碌之辈,所以曹操说他堪称“天下英雄”。
曹操和孙权也是当时天下英雄中的佼佼者,在群雄角逐中又处于优势地位,但诸
葛亮不予择取,因曹操在诸葛亮眼中是“汉贼”,孙权占据江东,也是汉室贰臣,以
诸葛亮德操,无法投靠。
事实表明,与诸葛亮志同道合的刘备,确实能使诸葛亮的智慧才能得到了发挥,
实现其鼎足而立的近期奋斗目标。刘备托孤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实权,治蜀联吴,
南征北战,为实现其长远目标,驰骋于疆场,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以德治蜀,忠心佐主
(一)选贤任能,礼贤下士。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特别注意选人用人,做到选贤
任能,礼贤下士,使蜀汉小国云集了一大批人才。
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方面注意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他在《将苑·谨候》中提出了
十五条标准: “一曰虑” “二曰诘”“三曰勇”“四曰廉”“五曰平”“六曰忍”
“七曰宽”“八曰信”“九曰敬”“十曰明”“十一曰谨”“十二曰仁”“十三曰忠”
“十四曰分”“十五曰谋”,其中勇、廉、平、忍、宽、信、敬、明、谨、仁、忠、
分等12条为德的范畴,虑、诘、谋等3条是对才的要求。
诸葛亮坚持任人唯贤、量才选任的用人方针,不看出身门第、不分派别,攻下益
州后,多方搜罗人才。至诸葛亮病逝时,所任用的官史有刘璋旧吏、亲戚及益州土著
人士(主籍37人),超过了随刘备入蜀的各州人士及降将(客籍共33人)。其中费、董
允是荆楚人士,诸葛亮发现他们“志虑忠纯”,便委以重任,费官至相位;来敏是
“荆楚名族,东宫旧臣”,诸葛亮为团结笼络荆楚人士,予以重用。王连是益州刘璋
的心腹重臣,刘备攻打成都时,王连闭门不降,诸葛亮认为王连有才干、正直,后委
以司盐校尉。杜微是当时的“名士”,诸葛亮入蜀后,请他出来做官,他坚辞不就,
诸葛亮三番五次敬请,感动了他,遂被拜为谏议大夫。蒋琬原是无名小官,但经诸葛
亮考察后,认为确有才能,加以重用。亮数统兵征战,琬留府,常足兵足食以供应。
亮卒后,迁大将军,总署军政。
诸葛亮善于听取群众意见,民主议政,集思广益。他在《纳言》中说:“夫人君
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他在著名的《与群下
教》中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则亮可少过矣。”由此可
知, 诸葛亮在处理军国大事时, 是十分注意听取群下意见的。他在丞相府专门设置
“参署”机构,发挥谋略群体的作用,以便实行“纳言之政”“采众下之谋”“集思
广益”。刘备初占益州时,曾以董和为掌军中郎将,协助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董和
性格直爽,办事认真又有政治见识,曾为诸葛亮提出不少正确意见,受到诸葛亮钦佩
和赞赏。在南征中诸葛亮就听了马谡的“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
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三国志·马谡传》)建议而取得胜利的。
(二)攻心为上,和服夷越。刘备死后,“南中诸郡皆叛乱”。诸葛亮因蜀汉新遭
大丧和夷陵之败,国力大伤,暂时对南中叛乱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致力于“务农殖
谷”,让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诸葛亮早在《隆中对》 中就提出了“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的民族和睦方针。
225年, 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的策略来平息南中之乱。诸葛亮恩威并施,折服了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也赢得了西南
少数民族的民心。此后,诸葛亮采用“以夷制夷”的政策,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
理当地百姓,不再派留官吏治理。并选拔少数民族中威望甚高的首领到蜀汉朝廷中任
职,增强了民族团结。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第一,进一步推行郡县制,
选派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为郡太守。将原益州郡改建宁郡,经合并或划小共辖七郡,分
任当地名人为郡守。第二,任用少数民族头领参加蜀汉各级政权。第三,尊重和维护
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第四,发展经济,加强边远地区同内地的联系。
为了改变南中地区落后的生产水平,诸葛亮在这里推广汉族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并注意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扩大耕地面积。诸葛亮还重视该地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设置盐铁官,经营管理盐铁生产等。第五,推行“部曲”制度。即注重军队建设,把
当地少数民族中的强壮男子编为军队,连同其家属一万多户一起迁到蜀中。这支军队
后来骁勇善战,号称“飞军”,成为蜀汉军队中的一支精锐部队。
总之,诸葛亮对少数民族的“和抚政策”,对维护蜀汉地区的统一,加强西南各
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诸葛亮才得到了南中
地区各族人民的敬畏,至今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仍在当地流传。
(三)忠心佐主,两次上表。诸葛亮忠君爱国,辅佐刘备,创建蜀汉。因后主刘禅
是昏君暗主,成为“扶不起来的阿斗”,但诸葛亮仍是全心全意予以辅佐。诸葛亮为
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奋斗目标,在平定南中后,立即举兵北上,五伐曹魏。
建兴五年(227年) 三月,首次伐魏,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疏,这就是后人所称颂的
前《出师表》。在表文中,诸葛亮既分析了出师的必要性,并表示了坚定的信念,又
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亲贤臣,远小人”与“官府一体”不内外
异法。给刘禅交待具体的政治方针。刘禅一无治国之才,二无统一之志,出于对刘备
的忠贞之节,诸葛亮尽力辅之,对其不放心,又不便直说,故在《出师表》中十二次
追念“先帝”,以告诫后主,要继承刘备遗德,完成刘备遗愿,以尽忠贞之分。
建兴六年(228年) 秋,东吴陆逊在石亭大败曹休。诸葛亮以为此时关中虚弱,是
进攻曹魏的大好时机。但由于这年春天,马谡在街亭战败,蜀国在军事上遭受重大损
失,朝廷有人对半年后又要作此大规模军事行动表示怀疑。诸葛亮于此时上表,史称
后《出师表》,陈述乘时伐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具体分析了“和”与“战”、“安”
与“危”的关系,以坚定后主刘禅即时伐魏的信心。全文析理透彻,情真词切,激励
人心,感染力强。文中用了六个“臣之未解”,突现了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忠心后主
的良苦用心。
诸葛亮忠君爱国,不懈于内,忘身于外,二次上表,五次伐魏,未捷身先死,留
下了令人称赞的忠贞品德。
(四)崇俭养德,为官清廉。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二十七年,官至丞相,位极人臣,
然而为官清廉,不谋私利,除国家规定应享用的奉禄外,不另置家产,别敛民财。诸
葛亮曾自表后主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
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
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三国志·诸葛亮传》)。北伐途中,累死在任上,
“遗命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报”(同上书)。据史书记载,诸葛亮
死后确如所言。
诸葛亮自己节俭,其家人也不例外。据《北堂书抄·廉洁》卷三十八载,诸葛亮
与李严书云:“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清人张澍评论说:“侯
之妾无副服,其俭德可师矣!”
上文中所提“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是指刘备占据益州之后,诸葛亮
所得的那份产业。按照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官号俸禄,这是一个很贫的数字。史载他运
用的官吏,大都做到了勤政廉洁。如邓芝“为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
随身衣食如诸葛亮一样,“资仰于官”,生活俭朴,家无私产,连妻子也“不免饥寒”,
死时,“家无余财”(《三国志·邓芝传》)。
(五)诫子静俭,淡泊明志。诸葛亮《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集》从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自己
子女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诸葛亮的亲生儿子瞻、怀出生后,亮对他们从不娇惯,而
是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学习和修养。直到他去世还担心儿子不能成为“重器”。在武功
前线,亮致谨书云:“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三国
志·诸葛亮传》) 。后来,瞻在邓艾进攻蜀国时,拒不接受邓的高官诱降,最后战死
在疆场。诸葛亮子怀,据张澍《诸葛亮集·故事》引《诸葛氏谱》载,蜀亡后,司马
炎招录怀“欲爵”之,怀不喜闻达,“归老牖下”,继承了父亲的淡泊家风,以躬耕
为业。诸葛亮不但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严,对他的亲戚也非常关心爱护。他在《诫外
甥书》中告诫外甥:“夫志当存高远”“忍屈伸,去细碎,广询问,除嫌吝。”要有
坚强刚毅的意志,要有振奋昂扬的精神,否则“不免于下流矣。”
综上所述,诸葛亮以德治蜀,在他的言、行、功业中,处处都体现着他的优秀品
德。他的修身养德、尽忠为国、虚心讷谏、廉洁奉公、严明法纪、一身正气的典范精
神,忠顺勤劳、尽职尽责、百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为实现国家统一、国富
民安的远大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成
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三、以德治蜀,思想渊源
(一)客观因素
(1) 时代影响。诸葛亮家乡琅邪阳都,在先秦时为齐、鲁之地,是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的故乡,儒家思想在这里有着浓厚的氛围。汉武帝采
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就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正统
思想。东汉时,儒学思想在社会上特别在思想教育界已占优势地位,不但成为士大夫
求官入仕的敲门砖,对平民、学子幼童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诸葛亮在幼年
时代也必然受其影响。
(2) 教育影响。一是家庭教育。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官僚之家。亮父诸葛“汉末
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后来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他们能做官为宦,无疑都
是忠实儒家学说。其家庭子女从小接受的自然是儒家思想的教育。二是学校教育。诸
葛亮14岁随叔父诸葛玄背井离乡,后到荆州居住襄阳。当时,荆州一带社会秩序稳定,
刘表“从容自保”“境内无事”,起立学校,博求儒术,“洪生巨儒,朝夕讲论”。
诸葛亮在这样的环境读书,受的必然是儒家思想的熏陶。当然,诸葛亮读书特点是学
为所用,“不泥古”,博览群书,把握知识总体,灵活运用,“独观其大略”,后成
为识时务的“俊杰”。三是拜师交友。诸葛亮在荆州地区隐居时,与同来避难的年轻
有为的知识分子,如博陵的崔州平,颖川的徐元直(名庶)、石广元(名韬)、汝南的孟
公威(名建)等人,结为推心置腹的朋友,他们志同道合,都厌恶当时腐败的政治和战
乱不休的局面,都有改善政治、安定社会的抱负。他们经常在一起研习经史,切磋学
问,读书吟诗,谈古论今,品评人物,砥砺志气,很是投合。在隆中时期,诸葛亮还
注意结交荆州地区有影响、有声望的名士,向他们请教学习,以增长才干,扩大影响。
颖川人司马徽(字德操)是著名的经学家,与庞德相处很好,诸葛亮也向他学习。诸葛
亮还同襄阳一带的名士密切交往,增加了学识,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社会地位,使他
后来成为丞相重要的生活经历。
(二)主观努力
诸葛亮主要学习儒学,但不拘泥一家之说,而广读博学,“独观其大略”,因而
能够吸取诸家之长集于一身,并灵活运用。其《论诸子》中说:“老子长于养性,不
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
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
王嘉长于迂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藏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
也。”博采众家之长,所以诸葛亮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大
名垂宇宙的“一代贤相”。
诸葛亮以德治蜀的思想,今天对我们以德治国,搞好社会主义新时期公民道德建
设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