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郯城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思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31&run=13

刘卫星

一、郯城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近年来,全县各级立足郯城实际,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工作的主旋律;重点
围绕“一山两河三线四片”作文章。“一山”即马陵山区,大力发展果品和畜牧业生
产;“两河”即沿沂、沭河两岸,以银杏、板栗、杞柳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林果;
“三线”即沿205、310国道和汤郯公路两侧乡镇,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瓜
菜生产;“四片”就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界限,把全县分为东西南北四大片,在郯南
重点发展稻米生产,在郯西重点发展银杏生产,在郯东重点发展畜牧、桑蚕、黄烟生
产,郯北重点发展杞柳和棉油瓜菜等立体种植模式。按照这一规划布局,全县上下紧
紧围绕银杏、板栗、杞柳、蔬菜、桑蚕、畜牧六大支柱产业,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初
步形成了规模化、区域化种植新格局。截至2003年底,全县粮食作物面积已压缩到55
万亩,经济作物面积达到45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水稻、玉米,面积分别为55
万亩、35万亩和20万亩。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蔬菜、桑园、黄烟等,其中花生今年
面积较大, 达到15万亩,棉花2.5万亩,西瓜3万亩,常规蔬菜15万亩,创汇蔬菜3万
亩。 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是大力发展食草畜禽,增加食草畜禽比例。2004年6
月,全县食草畜禽存栏达到600多万只,奶牛数量发展到800多头。在林业结构调整中,
突出发展高标准农田林网和高效经济林带,全县农田林网化面积90万亩,林木覆盖率
达到26.5%。

二、农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
(一)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一是各地普遍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为
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水平的现实选择;二是各地
普遍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解决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适
应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难得机遇; 三是以科学
求实的精神对待结构调整,既注意制定规划、科学调整,又注意市场变化、稳步实施,
既注意解决当前一些地方部分产品卖难、农业效益不高等现实问题,更立足于长远,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农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主要农产品出现区域性、季节性相对
过剩,致使部分产品集中大量上市,造成价格低而不稳。二是结构调整的资金准备不
足。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
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资金短缺的问题比
较突出。三是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许多地方反映,由
于区分不开农产品的质量档次,优质优价难以落实;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还不适应当前
结构调整的需要,对农民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由于信息滞后,一些地方结构调整的趋
同性倾向比较突出。四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速度较慢。农民缺良种、缺技术、缺信
息问题直接影响着结构调整的进程。许多农民反映,引进一些市场急需的品种和技术
需要很长时间,往往丧失了市场良机。五是农产品流通不畅。果蔬运输关卡和收费过
多,外销难度较大。六是农技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多年来农业科研、
技术推广和开发的重点主要放在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产品数量上,而对发展经济作
物和养殖业,特别是对发展优质农产品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不够,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
市场需求。七是农产品专业化、商业化水平较低,深度开发滞后,初级产品多,加工
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

三、加快郯城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结构调整深刻内涵的认识。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上个世
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的两次调整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
前两次的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总体上偏紧的背景上进行的,有些产品一时多一点,
主要是结构性、地区性的,整个农产品市场还是卖方市场。现在的调整是在农业发展
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
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
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
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
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
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
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一种立体式的调整。可以说,现在农业结
构调整的目标是复合型的目标,要求比过去更高了。
(二)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让农业生产
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以产业带动为重点,促进优势产品的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农业结
构调整的重点是围绕银杏、杞柳、板栗、桑蚕、蔬菜和畜牧这六大支柱产业作文章,
到2005年全县银杏面积发展到30万亩, 杞柳扩大到10万亩,板栗发展到10万亩,桑2
万亩,蔬菜20万亩,全县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2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提高到40%以上。
(三)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就是要压缩普通品种,发展适宜加工需要的专用品种,
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提高
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占领国内市场的
产品。这类产品国内需求量大,生产有潜力,通过扶持和发展,能够有效抵御进口产
品冲击。比如专用玉米、专用小麦、棉花、高油大豆、牛奶等;另一类是有出口优势
的产品。主要有银杏、板栗、蔬菜等。同时,我们还要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
势,努力扩大劳动密集型优势农产品出口,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大力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着重于提高农产品加工档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开拓新市场。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要强
化、扶持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粮食、蔬菜、银杏、杞柳以及肉奶制品精深加
工企业,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力争2005年前,新建投资过1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
企业10个。二要强化基地建设和订单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以农产
品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订单农业的市场导向作用和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促进农民
增收。三要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
过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建立起提供优质品种、技术服务和进行产品销售的
多种合作经济组织、技术服务和进行产品销售的多种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龙头
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形式,并使之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模式。
(五)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业
冲击最直接的不是农业生产,而是农产品市场。在我国走出短缺经济后,农产品生产
多少,已不完全是农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把农产品顺利地销售
出去,实现价值。因此,要克服重视农业生产而忽视农产品流通的现象,发挥政府的
宏观管理的作用,加强市场管理制度、交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等,把批发、仓储、物
流、配送、零售等流通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要
加快培育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依靠市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要尽快建立和完善
科学、完备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做到与国际接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
工业起码要过四关:一是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这是一张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二是要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这是通往国际市场的入场券;三是通过世贸组织
的“技术壁垒”,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资格证;四是要有一个或一批有口皆碑的名牌
产品,这是站稳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因此,到2005年,争取全县有10个优势农产品
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 有3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到
50万亩。
(六)大力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目前,郯城县有15万剩余劳动力困守在农村,这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农村经济
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的重
要内容。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七)加大政府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持力度。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必须处理好财政负担和农民收入的关系,
对农业结构调整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要积极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
化。金融机构也要适当增加农业贷款总量;另外要加快农业利用外资步伐,探索建立
多元化农业投入的新机制;二要实现支持和农业公共服务投入。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
施投入和保护政策的重点倾斜。要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病
虫害防治的投入。要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包括生产环节补贴、运输环节补贴等,
降低农民的生产流通成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义务教育应由财政负担,要改
变农村义务教育成为农民教育义务的现状。三要采用新思路、新办法,加强对农业的
支持力度。当前,重点是要研究如何按照世贸组织原则,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体系。四
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切实保护
农民利益。五是要做好引导、规范、监管、服务工作。一方面应尊重农民意愿和生产
经营自主权,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农民;另一方面应加强信息引导
和示范指导,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调整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