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民俗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20&run=13

郑玉民李雁
多年来,对菏泽民俗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菏泽历史也是一部
文化创造史,几乎所有分枝都从“文化”这棵大树上吸其营养,上下几千年,不论造
神、造物,人文思想始终渗透其间。传统民俗更是带有鲜明的文化特点,呈现出博大
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标准,散发着深沉的文化意识。笔者认为,在菏泽兴建文化大市
的进程中,研究和探索菏泽民俗文化,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优势,对于强化文化在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力,乃至促进当地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孕育菏泽民俗文化的自然环境
世界上任何一种民俗,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菏泽市的自然环境,像大地
母亲般孕育了菏泽民俗。菏泽民俗作为一种地域民俗,与菏泽的自然地理特点密切相
关。
菏泽雄居中原,史称“天下之中”。早在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
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史记·五帝本纪》就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
的记载。公元前20世纪,商汤部落就定居在今河南商丘、虞城以北山东曹、单等县一
带的孟潴泽畔,不断开发这一片薮泽地带。汤革夏命,建立了商朝,定都于亳,在今
曹县境内。春秋、战国时期濒临济水的陶邑(今定陶)是中原地区水上交通枢纽和商业
中心。《史记》称陶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境内发达的商业,
吸引了无数的巨商大贾。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定居于陶,19年间,三致千金,时
人凡论天下富家,无不首推陶朱公。孔门弟子子贡,弃文经商于曹、鲁之间,车马成
群,富致千金,聘问各国,国君无不分庭为之抗礼。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社会经
济,使菏泽民俗自远古起就成为了黄河流域古老民俗文化的一颗明珠。
菏泽东临孔孟之乡,西靠中原文明区,其民风民俗自然受到儒家思想和中原文化
的影响。区域风俗,从清乾隆版《曹州府志》中可见其大略:“境不通水陆、两京大
道,故不善商贸,男耕女织以为常”;“郡中多茅屋土壁,即缙绅徒步往来城市间,
出郭或策蹇驴”;“其乡老朴实质直,有康叔之教,周孔遗风”。由此可见,菏泽作
为一民俗实体,给周边民俗文化的多重空间结构提供了基础。
滔滔黄河,自河南入境,流经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4县区,境内全长180公
里,是全河有名的“豆腐腰”河段。历史上,菏泽这块古老的方域,就曾是黄河善决
和积水地带。我国最早的地理志书《禹贡》记载,菏泽原为一天然古泽,为济水所汇,
河水所出,是沟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除菏泽外,还有雷夏泽和大野泽。
善淤、 善决、 善徙的黄河,从春秋战国到1938年的二千多年间,大改道26次,决口
1500多次, 其中菏泽段决口164个年份。生活在菏泽一代的先民们,为了生存,长期
与黄水作斗争,在居住、生产等民俗事项方面与古老的黄河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积淀深厚的菏泽民俗资源
1、 民间音乐出类拔萃。菏泽的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地方特色鲜明。在吹、拉、
弹、打诸乐器中,流行较广的有唢呐、笙、管子、擂琴、京胡、大鼓等。乐调中的黄
河号子,在全国影响较大,它包括船工的出河号、下河号和拉纤号,主要流行于黄河
沿岸的东明、鄄城、郓城等地。成武民歌《包愣调》,由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唱红全国,
并几次出访北欧诸国,受到国内外听众的喜爱。
2、民间戏曲璀灿夺目。境内戏曲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素称“戏剧之乡”。
流行的剧种主要有曹州梆子、四平调、枣梆、两夹弦、豫剧、京剧等,其中以曹州梆
子和两夹弦最具代表性。
曹州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约在清朝初年,山陕梆子传入本地后,受
当地语音的影响,唱腔有所变化,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梆子。现在曹州梆
子经常上演的剧目就有600多出, 如《两狼山》、《黄牛分家》、《玉虎坠》、《烧
桃园》、《老羊山》等剧目,都倍受观众青睐。
两夹弦,是流行在菏泽的一种民间小戏,它是在本地的俚语小曲--“花鼓丁香”
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胡,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
马尾拉奏,因而得名。剧目《三拉房》,由菏泽两夹弦剧团几次晋京演出,都受到了
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好评。
3、 面塑、木版年画堪称国家乡土瑰宝。面塑,菏泽民间称为面人、江米人。境
内牡丹区解元集乡穆李村是有名的“面塑之乡”。很久以前,这里就有生面塑、熟面
刷色塑、塑面染色塑三种作品,当时多用作供品,称为花供。1854年(清咸丰三年)江
西弋阳泥塑匠人王清源与郭湘云卖艺来到穆李庄,与当地的“花供”匠人贺胜、杨白
四等交流技艺,用小麦面粉和糯米作料,染色蒸熟后再捏塑,作品中增加了戏曲与传
说人物,使面塑由供品转变为儿童玩具。传至四代李俊兴与李俊福,作品已极精致,
影响随之远播。李俊兴曾挑着面塑担子走过全国城乡许多地方,还曾远离国土到东南
亚、中东、欧洲等10多个国家献艺。穆李庄及周围村庄仍保持着捏面人玩具的老传统,
近年仍有数百副面人担子云游全国。艺人们当街献艺,作品成于瞬间,常形成围观场
面,极受群众欢迎。
菏泽木版年画始于明洪武年间,其内容题材极为广泛,艺术风格也较独特,如整
体布局简练、造型古朴拙雅、刻线极富动感、施彩艺术浪漫等,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
息和强烈的民间情趣。用木版年画装订成册,作夹放鞋样的“书本子”,更是鲁西南
地区农村妇女特有的一种女红用具。
4、 鲁锦、蓝印花布乡土气息浓厚。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又名“提花
斗纹”、“核桃纹子”。它以精致古雅、瑰丽多彩而著称于世,历经两千年而神韵不
衰,堪称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中的奇葩。因其为山东独有,故称鲁锦。纹式布局上,
都经过精心构思和别具匠心的设计。以着色的经纬线错综交叉,形成长短、宽窄、横
竖等不同的点、线、面,图案丰富多彩。其用色对比红绿搭配,蓝黄穿插,黑白相间,
构成一幅幅富丽堂皇、 色彩明快的图案, 充分体现了鲁西南人民爽朗正直的个性。
1996年,鲁锦产品在山东省工艺美术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
蓝印花布是当地群众自制自用的土布,花样构成以七点为基础,如“七点四季”、
“七点竹梅”、“七点菊花”等,很有乡土气息。紫花布是人们将织好的白布,抹上从
黄河边挖来的泥浆, 用棒槌反复敲打,使布匹染上永不褪掉的与黄河一样的颜色,故名
紫花布。这种土布,颜色泛黄,耐污染,至今在菏泽的一些农村,年长者还钟爱用这种布
料做裤褂。
5、 台房是菏泽民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境内台房多分布于黄河滩区和从前黄河
常决口的地方,是鲁西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民居。台房中更有一种特别的房屋,其四个墙
角用砖垒砌四个垛拉, 四壁是用高梁杆扎制,两边糊泥而成。洪水到来时,主人事先将
墙壁推倒,于是房子变成了一座孤立的“桥”,人可以爬到房顶上避水。洪水过后,再
重新扎制墙壁,继续居住,故人们又称这种房为“过水房”。
菏泽市的民俗资源, 除上述之外,还有太平车、红车、纺车、织布机等等,都是目
前不可多得的优秀民俗文物。据市文物处2003年的民俗文物普查统计, 全市共发现有
价值的民俗文物近5万件,这里不能一一介绍。

三、菏泽民俗文化的现代价值
笔者在翻阅地方史志的过程中,菏泽民俗文化的史料常映入眼帘,深感其资源丰
厚。在今天菏泽兴建文化大市的进程中,开发和利用好这一独特的历史资源,更具有
重要的现代价值:
1、 菏泽民俗文化的开发是人们传统情感的需求。菏泽人民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和深厚而丰富的传统感情,特别是对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对先辈们创造出的极具
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灿烂的乡土文化, 更是情有独钟。今天收集、整理、保护这些民俗
资源, 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传统情感,就是为了发挥其凝聚人心的作用,激发人民团结
一心建设现代化的高昂斗志。同时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产, 可
谓功在当代,惠及后世。
2、菏泽民俗是当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菏泽民风淳厚, 勤劳俭朴,乐
于助人, 讲信义,重人情,特别是在长期与黄水作斗争中养成的那种顽强拼搏精神和视
祸为常的乐观情绪, 对于今天的菏泽人民负重前进,奋力爬坡,从而发展菏泽、振兴菏
泽,将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菏泽,是著名的武术之乡, 流行于民间的武术套路近千种,拳类百余个。目前,全
市有武术组织1838个,参加武术活动的近40万人,郓城宋江武校、东明东方武校、单县
民族武校、菏泽曹州武校已被命名为全国先进单位。今天,应当挖掘这一民俗资源,鼓
励人们强身健体,发展菏泽体育事业。
戏曲是菏泽民俗资源中的重头戏, 不仅剧种多,而且观众遍布全市九县区,成为市
内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利用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创造出优秀
的文艺作品,对于鼓舞菏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菏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3、菏泽民俗资源是开拓历史文化旅游的支柱。菏泽由于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上
历史文物保存较少, 毋庸置疑,开拓历史文化旅游的重任,就落在了民俗文化的身上。
源远流长的菏泽民俗,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倘若把这些民俗文物征集起来,建成一座民
俗博物馆,形象化地将菏泽民俗展示给观众,那么,它会以独具地方特色的姿态,吸引着
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休闲,唤起海内外同乡对旧时的回忆,激发他们热爱故土、
建设家乡的热情。相信, 这座民俗博物馆,一定会成为菏泽旅游业的一个窗口,成为一
束四季不谢的“曹州牡丹花”。
(原载于《行政研究》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