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近代企业家的特点和历史启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15&run=13

王耀生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据统计,2003年山东省
个体私营企业将近200万家,完成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0.2%。但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
本科以上的只占2%, 高中以下的占70%多。经营者的总体素质不高制约着我省民营企
业的创新、竞争能力和进一步发展。山东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都表明,发展民营经济,
固然需要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但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对于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培养和打造也应纳入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范畴之内,一体重视。
而分析总结山东近代企业家产生、发展的规律,比较其特点,汲取近代企业家成功的
经验,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将会为培育当今高素质民营企业家提供历史的借鉴。
由于山东独特的地理位置、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山东
近代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后发外生型特征。而山东近代的企业家也明显带有地域特点;
由于山东社会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的企业家也呈现出明显的新旧共生的
复杂性。
山东新式资本主义经济主要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大晚于东南沿海省
份。山东此时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1900
年义和团运动后,清中央政权为延续其统治,被迫放弃反对维新改革的死硬态度,宣
布推行“新政”,颁布《奖励公司章程》,承认发展实业为合法,形式上对民营资本
兴办近代企业予以倡导和奖励。第二,迫于形势的压力,清中央政权也开始选任一些
稍谙“洋务”的干练之才出任地方大员。相比较河南、安徽、山西和东北三省等山东
周边省份的督抚而言,此时的山东几任巡抚还是推行了一些振兴实业的措施,如增设
农工商务局,铁路矿政调查局。这些为山东近代企业的兴办提供了一定条件。第三,
由于放松对民间资本的限制,近代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第四,当时
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兴办近代企业的浪潮既为山东提供了范式,也带来了压力。正是
由于上述因素的推动,山东的民间资本投资于近代新式企业,东南沿海企业家也到山
东投资设厂。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包括纺织、酿酒、缫丝、烟草、火柴、粮
油加工、机械加工。也有少数煤矿、电厂等重工业,如中兴煤矿。山东有史以来第一
批企业家应运而生,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企业家的来源看。由于山东素来是封建正统省份,明清时期入仕做官和
民国时期从军入伍为当时社会精英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唯一渠道,很少有人经商、搞发
明创造、到海外。所以,在山东最初的企业家中,由封建官僚、地主、军阀利用前资
本主义方式获取的资金投资于新式企业的人较东南沿海多。据史料记载,1904年,馆
陶知县在李官庄产棉区设立机器轧花厂;1905年,沂州知府在日本购买新式织布机,
设立新式纺织厂;1906年,东昌知府派人到天津购买纺机1部,织机1部,轧花机10部,
弹花机1部,开设纺织厂;同年,博平知县拨款创办纺织局,购买新式刀布机3架,每
天能织布4丈多。 1920年创办的济南民安面粉厂的投资人是当时大军阀靳云鹏、张怀
芝、王占元、张宗昌等。由于山东原来工场手工业和商业不够发达,由工场主和商人
转化来的企业家不多,华侨资本则更少。这就使得早期企业家群体构成较为复杂,新
旧参半,良莠不齐。由官至商的企业家往往一脚踏在近代,而另一只脚还停留在中世
纪。这对后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负面影响。
第二,从企业家的省籍上看,在山东早期的近代企业家群体中,东南沿海籍的企
业家为数不少,其中不乏成功之士。如上海面粉业大王荣宗敬在山东创办的面粉企业,
粤籍侨商张弼士创办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
第三,山东近代的企业和企业家属于后发外生型。在发展先进生产力、走近代化
道路方面,中国属于后发外生型国家;而相对于东南沿海省份,山东则在一定意义上
讲属于后发外生型省份。外受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境内青岛、烟台等
商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示范效应;内受东南沿海的影响和带动。山东近现代有
名的苗氏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即为一个明显的例证。苗氏家族原在济南洛口经营恒聚成
粮栈,其后企业获得了几次大的发展机遇。第一次,1915年,苗杏村结识来山东采购
米、油的广东出口商及丹麦宝隆洋行买办罗叔曦等人,当时济南人称他们为“广帮”。
苗杏村在山东各地收购粮油卖于“广帮” ,每年获利4万元左右。而且“广帮”都是
事先预付现款,这就增加了苗氏企业资金周转,为后来创办其他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
苗氏企业另一次重要发展机遇是与上海面粉业大王荣宗敬搭上关系。荣宗敬在济南创
设茂新面粉厂, 苗氏企业为其代购小麦,每年稳获利润2万多元,直到抗战爆发。另
外,受荣宗敬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苗杏村自己也创办惠丰面粉厂,但资金困难,荣
宗敬代为从国外赊购机器设备。
第四,从企业组织形式上看,山东近代企业多为家族经营。如苗氏企业,原籍桓
台的苗氏家族先后经营粮栈、面粉厂、纺织厂等数十个企业,投资设厂远至南京、西
安等地,有50多年的历史。1899年,苗世厚和苗杏村兄弟二人在济南洛口镇首创恭聚
和粮栈,开始其家族创业史;后又创办恒聚和、公聚和粮栈。1920年,苗星垣 (苗杏
村堂叔兄弟) 从原公聚和粮栈中分离出来创办同聚长粮栈。这样,苗氏家族企业就有
了大苗(苗杏村)、小苗(苗星垣)之分。1921年,苗杏村与苗星垣合资创办成丰面粉厂,
苗杏村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苗星垣任董事兼经理。后来,两人发生权利之争,苗星垣
的亲信控制了企业的关键岗位,苗杏村被架空。一般而言,家族企业是家族经济活动
的组成部分,也是家族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家族之长或家族重要成员是企业
的创始人,也是企业最高领导人与决策者。这种家族企业固然有它的优势,如决策迅
速,应变能力强;在有能力、有威信的家族成员主持下,全体家族成员对企业易产生
认同感和忠诚感,遇到困难时,整个家族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
聚力;人际关系较为单纯,易形成相对和协的人际环境。但同股份制企业相比,它也
有先天的弱点和弊端,如家厂不分,企业不是独立法人实体,没有单独经济核算,生
产经营上受制于家族,企业的运转常受到家族矛盾的干扰;流动资金常被家族成员无
端挪用。另一弊端是高度的人治,企业兴衰主要取决于经营企业的家族成员的个人能
力和素质。一般情况是创业者有较强的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而守成者则大多保守、
平庸,企业在繁荣之后则出现萧条,若家族出现能人,才有中兴的希望。另外,家族
矛盾也常常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第五,山东近代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价值观念新旧并存现象较为突出。由华
侨和留学生创办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采用新式方法多一些。由手工工场主发展
而来的企业家大多有丰富的阅历,有的有一定文化或一技之长。他们也容易接受新式
理念。如苗星垣幼年在农村读私塾,后为办工厂到齐鲁大学旁听两年,学习数理化等
自然科学,订阅技术书刊。在建成丰面粉厂时,他与工人一起打地基,搬砖瓦,安机
器。但山东本土企业家中由官僚、军阀、地主转化而来的为数不少。像民安面粉厂,
厂董事由将军担任, 企业管理人员多是校尉军官和县长。 经理到厂,传达要高叫:
“大元帅到”,职员则站班行礼。用这种落后的封建经营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其消极
影响不言而喻。结果不到几年,工厂赔光,欠上海银行6万元外债,1929年倒闭关门。
另外,这部分企业家投资于新式企业的原始资本很大部分来源于封建剥削和超经济强
制所得。如封建地租、高利贷、官商利润和贪污等,而且封建地租率往往高于工业利
润率。近代山东巨商济南章丘孟洛川即为典型。孟是近代商业传奇人物,经营企业40
多家,遍及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烟台、苏州等大中城市,雇佣员工21500多人,
是当时我国北方最大的商业企业家。但另一方面,他又广置田产,拥有大量土地。近
代商业利润和封建地租都是他收入的重要来源。在世界近代史上本来对立的资本主义
商业经营和封建地租剥削在中国山东孟洛川身上却得到统一。一方面,他的近代商业
活动在瓦解着腐朽的封建关系;但另一方面,他又在思想行为上努力维护行将崩溃的
封建统治秩序。他是一个成功的近代商人,但在骨子里却对封建功名地位有着近乎病
态的依恋。他靠捐官举赈获得清政府赐以花翎头品顶戴,诰封奉直大夫,敕授光禄大
夫等。他不准子女上新式学堂,而是延请私塾先生在家讲授四书五经。他自己也以前
清遗老自居,至死都拖着那根长辨子。一个拖着传统长辨子的近代商人看上去不伦不
类,但却展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近代在企业家身上结合的历史真实。
第六,即使在新式企业家群体中,企业家个人的学养、素质、阅历和知识结构对
于企业的兴衰至关重大。苗星垣的兄弟苗海南1924年考入南通纺织学院,各门功课考
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后考取英国皇家第六纺织学院纺织工程科学习,在校学习刻苦,
在伦敦纺织机械制造厂实习3个月, 一天未离车间,厂主对他十分欣赏,高薪挽留。
苗海南回国后,为提高自己的水平,想尽千方百计混入日本纱厂偷学日本先进的管理
技术。正是由于勤奋学习和深厚的专业积累,才使他在日后的生产经营管理上有出色
的表现。1934年,成通纱厂从英怡和洋行购进龙门刨床,机器效能达不到合同规定的
要求。苗海南检查有关英文说明书和标示,发现产品并非英国制造。他据理力争,迫
使英商退还机器,赔偿有关损失。后来,他又对从瑞士等国进口的机器进行改造创新,
开发自己的产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对于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
的真正提高和民族资本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第七,山东近代企业家大多爱国,倡导实业救国。郑观应就曾评价创办烟台张裕
公司的张弼士一生,“所最难者,拥厚资不自暇,晚年已垂老,不惮焦劳,无非欲提
倡实业,遂其救国救民之志。”当然,张弼士的爱国思想还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家。因
为张弼士长期在国外接受不同思想文化的熏陶,他的振兴实业、富强国家的思想内涵
完全不是尽忠于清王朝,也不是复兴汉族封建王朝,而是希望整个民族的强盛、繁荣
和进步。张弼士积极参加收回粤汉铁路的斗争,反对清朝“铁路国有”政策,最后倾
心民主革命,投巨资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生很少为企业题词的孙
中山1912年莅临烟台,题赠张裕公司“品重醴泉”。
第八,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山东近代企业家的经营活动与封建官府有着或多
或少的联系,有的还很密切。以苗氏企业为例。1920年,苗星垣经营同聚长粮栈时,
山东黄河以北大旱歉收,灾民很多。济南官商组织成立赈务会,苗星垣通过与军阀师
长车百闻的关系进入赈务会,谋得车运处的肥缺。他在办理赈务中,向铁路局优先调
用车皮,提前装运自销的粮食,发了一笔大财。为后来创办成丰面粉厂积累了部分资
金。另外,他买通张宗昌的副官,以“军用”的名义强行征用铁路客车的车头拉运粮
食;重金贿赂张部军长兼运输司令朱泮藻,优先装运自家的粮食,加快资金周转。其
他粮栈也花钱寻找靠山,但由于关系不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不公平竞争显然
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治清明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
意义。
当今,全省上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际上也是在造就山东的高素质民营企业家
队伍。由以上对山东近代企业家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历史启示:
第一,应善待来山东投资的外省籍企业家。由山东近代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看,
来山东投资的外省企业家不仅为山东带来商机、资金、技术和财富,而且带来了新的
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既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又在当地起到开风气
之先的作用。十九世纪末,广东侨商张弼士在烟台创办的张裕酿酒公司至今仍是当地
乃至山东的知名企业。历史经验表明,山东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与先进省
区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在当前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的今天,相互之间的学习、
交流与融合对于山东这样的省份意义就十分重大。因此,全省上下应形成这样的共识,
即在发展山东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上没有内外之分、地域之别,善待别人实际上就是
善待自己。
第二,山东企业家必须走出省门,与外省特别是经济发达省份的企业家广泛的学
习与交流,这是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发展山东民营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近代历史
经验表明,山东近代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的成长都离不开与东南沿海的交流与学习。
因此,当前山东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范围,引进先进的技
术、管理和理念;同时,加强省内外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可聘请外省企业家来山东讲
学、传授经验,组织省内民营企业家出省学习、考察。山东的民营企业家应学会和适
应在交流和竞争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疏于学习就会导致被动和落后。
第三,应注意帮助和引导民营企业家摆脱家族制影响,提高管理组织水平,积极
发展股份制等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使山东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近代历史经验表明,企业家个人素质、水平和教育背景对企业的兴衰关系
甚大。民营企业家应注意学习,不断提高、充实自己;有关职能部门也应关注和重视,
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为企业家提高水平做好服务。帮技术、资金是一方面,帮人的素质
的提高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这样,山东的民营企业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和强大
的发展后劲。另外,在当代,民营企业家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第五,要加快清正、高效、廉洁政府的建设,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
争的有利环境。由历史经验看,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快慢、健康与否不仅是一个经济问
题,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能反映出一地政风和社会风气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各级政府
应强化责任意识,依法行政,廉洁高效,这也是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
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