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称职的志书主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136&run=13

吕福堂
新编地方志书,横陈百科,包罗万象,涉及各行业、各学科,内容丰富,篇幅宏大。
如此一部大书,在成书过程中,必须选配一位能胜任的主编对全书进行总其成。主编
在志书编纂过程中自始至终起主导作用,主编水平的高低和主编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
接影响志书质量。

一、主编的条件
中指组在《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配备德
才兼备的干部担任领导和主编”。《山东省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也指出:“按照德
才兼备的原则,配备好各级史志办公室的领导和志书主编 (志书主编一般应由史志办
主任兼任) 。”国家和省里的文件明确提出了担任主编的必备条件是“德才兼备”。
何谓“德才兼备”?我理解,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治素质要高。新编地方志书,新在何处?新就新在用“新的观点、新的
方法、新的材料”进行编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因此,每一
位编志工作者必须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
则,必须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从事志书的编纂工作。这是
新方志与旧方志的根本区别所在,这也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志书人与旧时代志书人的根
本区别所在。李铁映同志说过:“志书人的政治素质,志书人的学术良心,志书人遵
循哪一种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修志人的素质决定着志书的质量。有什么样的人才素
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志书。”这些话是千真万确的。
从全国第一届修志至今,志书主编们恪尽职守,努力按党和国家的规定修志,顺
利完成了所承担的修志任务,出版了一批达到国家要求的高质量的志书,这其中,涌
现出许多比较优秀的志书主编。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地方对
主编的选配并不理想,因主编政治素质不高,影响了志书的质量。例如有的志书对待
历史问题,缺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导致记述不准;有的
志书对一些历史资料不经过认真地、慎重地鉴别,片面理解“秉笔直书”这一传统说
法,认为只要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实,就可以照录照写;有的志书在处理重大历史事
件、重要历史人物时,政治倾向模糊,违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没有
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的志书在有关政治运动、政治事件的记述中,运用“曲笔”,
让读者是非不辨,善恶不明;更有甚者,有的志书在一些基本政治观点上发生动摇,
导致志书质量出现严重政治问题;有的志书在保密问题上把握不严,诸如“公安”、
“军事”、“科技”、“人口”、“卫生”等篇章中出现泄密现象。经验证明,主编
仅具有一般水平的政治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政治素质要高”。
第二,业务能力要强。所谓业务能力,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综合业务能力、编志业
务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三个方面。
1.综合业务能力。志书主编首先要熟悉地情,明确地方特点,从政治、经济到社
会,从历史到现状,从自然到人文等都要比较清楚。对地情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的
人,难当志书主编。其次是对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能够广泛涉猎,不能做到行行是专
家,但可以做到对行行有所了解。第三是对于新时期的新知识要善于学习吸收,不断
丰富自己。实践说明,对新知识不能及时更新的人,在主编志书时会遇到困难。
2.编志业务能力。主编要做到三个“熟知”。首先是对修志理论要熟知,包括我
国旧方志理论、新方志理论,不能一知半解。其次是对国家有关编写新方志的政策规
定要熟知,要严格遵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规定办事。第三是对新方志编写的行文
规范、技术要求、写作要求要熟知,包括常用的表达方式、特殊的表达方式、国家对
于出版物的有关规定等等。总之,主编修志业务能力不能停留在一般水平上,要达到
专家的水平,主编应是修志专家。
3.文字写作能力。新编地方志书的质量最终体现在编写上面,主编的文字表达能
力要过硬,写作基本功要扎实,写作技巧要娴熟,特别是对于地方志书所独具的写作
特点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要通晓现代汉语的语法基本知识。如果主编在文字写作
能力和语法基本知识方面欠缺,肯定不能胜任编稿、统稿、改稿工作,影响志书稿件
质量,或者是在修改别人编写的志稿时,因主编自身的原因与原编者产生分歧,把原
本写得不错的志稿改出毛病,引起矛盾。
第三,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编纂一部志书,需要各行各业、各部门参与并供
稿,同时还要史志办公室的各位责任编辑编写,自始至终要贯彻“众手成志”的方针。
这些人由于各自的政治、业务、文化和阅历等存在差异,知识结构不同,写出的文稿
质量有高有低。他们在编稿过程中,根据分工负责原则,往往是各管一方,各自为战,
只注意自己负责的稿件,对全志的整体状况和他人负责的内容缺少统一把握,因而写
出的稿件客观上难免出现一些毛病或不完善之处,例如内容的交叉重复、语言风格多
样等。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主编要对编志班子的知识结构和每一个责任编
辑的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编稿时注意人员的配搭,扬其长,避其短,最大限度
地调动每一个编辑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编志实践证
明,主编做到知人善任,善于做好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对加快志书编纂进度、提
高志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过去曾出现过如下两种情况:一是主编缺
乏调动、指挥他人的能力,只顾自己编稿,不能组织率领一班人按整体部署推进编志
工作;二是当矛盾发生后,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反而采取一些不正确的
方法,使矛盾激化,影响编志工作,有的地方因主编的原因,矛盾多年得不到解决,
编志工作拖了全局的后腿。在这次编志中,我们一定要避免发生类似这种事情。
第四,要能够身体力行。主编统揽志书编纂的全局,要亲临第一线,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既不能躲在幕后指挥,也不能空头指挥,只说不干,更不能空挂其名,变
成虚职。过去有的地方安排县里分管地方志的领导当主编,这是不妥当的。这里,有
三点主编必须做到:首先要亲自实践,自己通过实践,取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才能
恰如其分地指挥他人。其次要广纳善言,虚心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博采众长,择善而
从,切忌独断专行,固执己见。第三要有决断,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善于集中,形
成自己的意见,敢于拍板。当断不断,会耽误工作,让编辑们无所适从。

二、主编的责任
《山东省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规定:“志书编纂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要在
史志办公室主任领导下开展志书编纂工作。史志办公室主任的职责是对整个地方志工
作负总责,抓好地方史志工作的整体、全局工作,而主编只对志书的编纂工作负责,
对志书的质量负责。《山东省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特别指出“志书主编一般应由史
志办主任兼任”,这是在第一届修志实践基础上总结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主任兼
主编,便于统盘安排,整体指挥,减少请示汇报中间环节,避免产生误会和矛盾。各
级史志编纂单位,在选配主编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认真落实省里提出的这一要
求。
主编要及时上岗到位。主编及时到位,才能从志书编纂的一开始就进入角色,进
行及时的安排和指挥。切忌修志工作已经展开,主编迟迟不能到位,这样会给编志工
作造成很大被动和困难。第二届续修地方志工作开展以来,有的县市区就出现这种状
况,今后应当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另外,在编志过程中,主编不要轻易换人,主
编易人,会给编志造成重大损失。所以说,主编选配一开始就要慎重,各种任职条件
要考虑周全,做到合格,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换人。再者,若工作确实需要,志书可
以设置特约主编。在什么情况下聘请特约主编?第一是史志办公室主任的业务能力不
能胜任志书编纂的情况下,第二是在史志办公室的诸位责任编辑中不能有人胜任主编
的情况下可以到社会上聘请特约主编。特约主编的任职条件同样应该坚持高标准,做
到合格、称职。特约主编与在职主编彼此要处理好工作关系,对志书编纂业务要互相
研究协商,形成一致意见,再向面上布置推开。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不要向面上布
置,形成两个中心,产生矛盾,给工作造成被动。
主编对整部志书负总责,不仅是一部志书的总设计师,同时还是一部志书的总工
程师。主编不仅要负责志书的总体设计,还要具体负责组织施工。作为总设计师,主
要工作是对志书的基本框架、整体结构进行总体构思,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总体
设计方案,据此再制订出编修志书的实施方案,拟订志书的基本篇目。对于志书篇目
的制订,主编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和心血,要在不同的阶段,组织有关人员对篇目进行
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作为总工程师,要有效地组织好志稿的编纂工作,使编志工作按
预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要掌握工作进程及每一个工作环节,出现问题时,要
能够有针对性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时进行协调、调度、解决。对出现的问题,
不能拖、压、不闻不问,如果这样,则是主编的失职。在编志的过程中,主编要抓好
两个工作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抓人”,即抓副主编和每一个责任编辑。主编、副主
编、责任编辑都要按不同的工作岗位,制订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各自的职责
范围,明确分工,主编定期进行检查、督导。第二个层面是“抓稿”,即抓好志稿的
编写。主编要指导编稿工作,对志稿提出切实可行的编稿意见、修改意见,要负责审
稿和统稿,对志稿一抓到底。

三、主编的主要工作
主编的主要工作分别体现在编志的五个主要阶段上。
第一,组织发动阶段。这是志书编写的启动阶段。“万事开头难”,要有一个好
的开头,必须高度重视启动阶段的各项工作。主要抓好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启动
大会召开之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制订《续志编纂实施方案》,拟订志书篇目,拟
订与《实施方案》相配套的相关材料(包括《凡例》、《行文规范》、撰稿分工等),
起草县市区分管领导在启动大会上的讲话稿,起草史志办主任在启动大会上布置工作
的讲话稿,史志办公室内部的业务培训。第二个环节是组织召开启动大会,要做好与
会人员的到会登记,对缺会者要有准确的登记,发放会议材料,做好有关领导人员的
接待等等。第三个环节是启动大会之后的工作,包括对缺会者进行补课,落实各供稿
单位撰稿人名单,组织好供稿人员的业务培训班。
第二,各行业供稿阶段。各行业各单位的供稿是编好志书的基础,基础必须打牢。
基础工作若出现问题,会给下一步志书编纂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一阶段主要抓好
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抓各行业编志工作的落实。史志办公室责任编辑按照分工,督
促指导各自负责的单位编稿人员修订篇目、搜集资料、编写稿件。主编要抓落实、抓
进度、抓调度。第二环节是抓好行业志稿的验收。行业志稿送来后,史志办公室要组
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篇目是否科学合理,资料是否丰富、典型、准确,内容是否全
面、深刻,编写是否规范,图表运用是否科学得当等等。对行业志稿进行验收时,主
编要指导各位责任编辑认真审稿,审稿意见要与行业编稿人员谈透说明,达成共识后
由行业编稿人员再修改。责任编辑对送审的行业志稿要及时审阅,在时间上不能拖、
压,如果行业志稿在史志办公室长时间压着不审,不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会给史志
办公室以后的工作造成被动。对行业志稿经过一审再审,达到规定要求时,由供稿单
位领导签字盖章。行业志稿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造成夹生饭。若行业志稿达不到质
量要求,将直接影响整部志书的总纂合成。
第三,统编志稿阶段。行业志稿验收后,史志办公室要不失时机地转入统编志稿
阶段。在这一阶段,主编要总揽整部志书的全局,指导各责任编辑负责自己所承担的
分志稿。这一阶段,主编的主要工作是全力抓好志稿编纂质量。
首先,主编要抓好试写。各责任编辑转入编稿之前,主编要组织好“战前练兵活
动”,即试写,这是保障编写能否顺利进行、提高编稿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本届修志人大多都没有参加过第一届修志,对于编写志稿是新手,通过试写,可以摸
索规律,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统一解决。试写时,每个责任编辑最好选择一个分志
进行,因为一个完整的分志,内容包括全面,能够反映出一个行业的全貌,从综述,
到各章、节、目都能涉及到,责任编辑通过试写一个完整的分志,能够得到全方位的
锻炼。主编要组织好试写经验总结,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
问题,形成共识,以便在转入正式编稿后共同遵守。其次,主编负责统稿。责任编辑
编完一个分志,送主编审阅,主编必须对每一个分志稿进行审阅统览修改。这是主编
在各个责任编辑水平的基础上,对志稿进行再加工、再提高的过程。这个环节,主编
要亲自动笔,要总揽志书全局,对整部志书的结构布局、篇目安排、内容交叉重复、
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等等进行严格检查把关,不仅要从宏观上着眼,还要从微观上着手。
通常我们所说主编要把好“五关”,即政治关、资料关、保密关、体例关、格式关。
通过主编统稿, 最大限度地减少志稿差错, 把好志稿质量关,最终使全部志稿达到
“观点鲜明正确,材料真实可靠,体例完备严谨,篇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深刻,段
落层次清楚”。
第四,修改定稿阶段。主编统编完成后,印出征求意见稿,立即转入征求意见,
组织召开志稿评审会,进行修改定稿。这一阶段,主编主要抓审稿质量。
主编对征求意见的范围和人选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分送主管行业或部门审稿,听
取主管行业或部门的意见;要分送本地熟悉情况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及有关个人
提意见;分送本地分管领导审阅提意见;适当时机组织召开志稿评审会,广泛听取意
见。按国家规定,志稿必须经过相应规模的评审会的评审,这是法定程序。不允许志
稿不经过认真评审、修改,就匆忙出版。主编应特别重视志稿评审会,这对总结志稿
编写经验、发现问题、修改定稿、提高志书质量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志稿评审会
的参加人员市、县二级要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县(市、区)志稿评审会主要参加人员
包括县分管领导、本地地情权威人员、周边县市区史志办代表、上级史志办人员,还
可特邀少量外地修志专家。要事先将志稿分送参会人员,留出相应时间审阅,然后再
通知开会时间,恭请到会发言。对参会人员要提出明确审稿内容和要求,作出分工,
尽可能使到会人员对全部志稿都能有所涉及,通过评审会,收集到对全部志稿的意见。
评审会期间,主编要组织好评审会的意见收集、记录工作,最好要录音。会后要认真
整理梳理。主编主持召开责任编辑专题会议,对经过整理梳理后的各种意见进行分析
研究,决定取舍,形成统一修改意见,然后由各有关责任编辑分头修改。
经过此次修改,经主编统揽后,形成定稿,即送审稿。按规定,分送本地主管领
导以及省、市两级史志办审阅、批准出版。对本地主管领导及业务主管上级提出的审
阅意见应十分重视,要严肃认真地吸收采纳,进行再修改,而后取得业务主管上级的
审阅批复,送交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五,出版阶段。这是志稿的成书阶段,主编要率领史志办公室责任编辑一鼓作
气,倾力完成志书的出版。在出版阶段,往往会产生松劲情绪,认为这几年大家连续
作战,步步紧逼,这时应该喘口气了。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殊不知,出版阶段还有
许多工作要做,如果认真负责,还会发现许多问题。所以,出版阶段,主编要抓好出
版质量。
首先,抓好志书的装帧设计。包括封面设计、版式设计 (开本、字号、书眉、分
栏排版) 、彩页设计、插图配置、表格制作等等。装帧设计要讲究全书出版形式的风
格统一、美观、大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审美效果。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第二届
续修志书强调要多配发一些有存史价值的图片资料,随文排印。选择图片时要考虑图
片本身的资料价值和信息含量,做到与文字配合,相得益彰;设计图片时,要讲究图
片安排的位置、所占版面大小、横排竖排,做到美观得体。其次抓好校对。志书校对
的内容包括文字校对、版式校对、图表校对、数字校对等。具体地说,改正校样上的
错字、别字、倒字、横字、缺字、标点符号以及接排、另行、字体、字号等错误;检
查版式是否合乎设计要求,包括各级标题、表题、图题是否规范,有无偏斜,字体字
号是否统一,页码是否连贯,书眉是否规范,注释排序是否有误,行距是否匀称,字
距是否合乎规定等等;插图和表格地位是否恰当,印制是否清晰美观。经验告诉我们,
校对这一关抓得好不好,对志书的出版质量至关重要。不要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出版
社身上,一定要亲自校对,特别是终校,更要亲自过目。认真校对,能够发现许多或
明或暗的毛病。所谓“明”的毛病,是指与原稿明显不相符的地方,即“表象”,包
括上面所说的错别字、标点、版式、字号等等。一般来说,“明”的毛病比较容易发
现,校对人员只要做到认真、仔细即可完成;所谓“暗”的毛病,是指隐藏在文字之
中的错讹之处,即“内含”,包括表述是否准确精当,文意是否符合逻辑性,数字本
身是否准确、相互之处有无矛盾等等。按理说,这些“内含”的毛病应由责任编辑在
编稿时解决,或由主编在统稿时解决,但往往也有疏忽或不周到之时。这些毛病,具
有一定的隐蔽性,校对时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分析、对比、检查才能发现。所以主编
要提醒每一位责任编辑和校对人员必须格外关注“暗”的毛病,避免有“漏网之鱼”。
总之,校对是志书出版的最后一关,要慎之又慎,把毛病减少到最低限度,力争志书
达到精品水平。
(此文《中国地方志》已约定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