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绣惠镇志》的编纂特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119&run=13

谢子玉
在第一轮修志工作将要结束,第二轮续志工作即将全面启动,史志工作承上启下,继
往开来的时刻,一部突出乡镇特色的乡镇志--《绣惠镇志》,象一朵绽开的奇葩,在
志书园中绽放。
就象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马纯济在《序》中写到的“章丘自明清以来,纂修《县
志》 十数次, 新《县志》也早已出版,而乡镇地方志书,却极少先例。”本人亦是
《绣惠镇志》特邀编审,在审阅该志后,体会到在编纂特色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总体设计合理
绣惠1400余年历史为章丘县治所(1958年迁至明水),故《绣惠镇志》又称“第二
部章丘县志。”所以《绣惠镇志》一级类目设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农业、工
业、交通邮电、商业、城乡建设、财税金融、政党群团、政权政协、民政司法、军事、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俗18篇,首设概述、大事记,末设人物、附录。整体结
构完备,严谨有序,眉目清晰,全面地涵盖了镇志的内容。该志采用篇、章、节、目
体,目下设子目。同时各篇、章、节又不均衡用力,而是符合其内容需要,让内容来
表现形式。如突出乡镇特色的农业篇设8章;工业篇设10章40节;商业篇设7章19节;
而城乡建设篇只设4章。 按照领属与从属关系,科学设置。如人民生活归人口篇;科
技工作归属农业篇;文物名胜、民间游艺、民间传说属文化范畴归入文化篇;古城史
话归入附录部分,这都完全符合“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修志原则。
另外,该志除卷首集中展示各种彩图、照片外,另将大量黑白照片穿插文中。如
“旧时纺线”“回村大桥”“周恩来总理与高肇甫一家合影”“周恩来总理保存了48
年的高亦吾照片”等珍贵的历史照片,即增强了志书的直观性,更增强了志书的资料
性。照片与文字搭配得当,可谓文图并茂。

二、资料内容充实
《绣惠镇志》以其丰厚充实的资料,深沉的内涵瀛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自古道: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如果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
丘山) 南建章丘城算起,《绣惠镇志》真实地记述了“女郎山下绣江流,故城潇酒凌
千秋”,具有1400余年历史的齐鲁巨邑古城绣惠的历史起源、历史演变。主体内容上
起1840年,下止1995年,个别内容适当上溯下延;除卷首、概述、大事记、附录、编
后记外, 分志18篇、89章、215节,总计50余万字,并插彩图28码,黑白照片13幅,
表格84个。各篇、章、节记述的史实,纵不断主线,横不缺主项。以宏伟的篇幅,简
洁的文字,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绣惠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从纵述各业沿革看,
既做到了求本溯源,展现发展主脉,又反映出盛衰起伏,经验教训,揭示了事物的客
观发展规律。从横排门类看,既不缺主项,记述比较全面,又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各分篇横陈百科,从不同角度记述了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科教文卫、人文风貌、
文物名胜、风俗习惯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历史与现状。
其次, 编者的资料意识很强。 如记述章丘大葱,在《大事记》中写到“公元前
681年, 齐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境内始种大葱”。说明了
境内种植大葱的历史,而在农业篇土特产品一章介绍章丘大葱之后,又以“附:大葱
种植历史”,进一步记述了大葱的种植方法及规律,证明“章丘大葱最著名产地在女
郎山西麓齐家、马家、石家、高家、王金等村一带,‘章丘大葱、绣惠正宗’名副其
实。”在概述、建置、镇治章丘城等篇章记述了绣惠的悠久。“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高唐县由回军镇(今回村) 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筑土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
‘博州亦有高唐’ , 改名章丘县, 改称章丘城。 ”“明成化元年至清道光十四年
(1465~1834年) 章丘城经7次修葺完固。”在镇治章丘城一章后“附:章丘古城四门
名称的寓意”,“东门外曰‘承青’,内曰‘绣江’;西门外曰‘道济’,内曰‘锦
川’ ; 南门外曰‘长泰’,内曰‘明秀’;北门外曰‘永定’,内曰‘清平’。”
“如果把内外门的名称结合起来理解,则是:县北,清平乡永远安定;县南,明秀乡
长和永泰;县东,跨绣江河承接着青云俯瞰东锦乡沃美田畴;县西,锦川时润道通济
南,欣赏烟云胜景”。记述了绣惠的古老。
另外,很多资料鲜为人知,令人读后赞叹。如附录古城史话中“位尊无忘师生情
--周恩来、邓颖超与高亦吾一家”,记述了开国元勋周恩来总理,1910年在奉天府第
六高等小学堂读书,受启蒙老师爱国人士高亦吾老师的启迪,走上革命道路及后来与
高老师一家的师生情。志书中写到:“每逢雷雨天气,高老师就留下周恩来,师生俩
同桌餐,抵足眠,……节假、闲假,师生俩一同外出漫游,走近外国领事馆或洋人驻
地时,高老师就低声告诉他:‘就是这些帝国主义列强,依仗船坚炮利,强迫清政府
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高老师常带周恩来出入图书馆,向他介绍
《警世报》《民报》等进步报刊。一次,高老师把邹容写的《革命军》荐与周恩来,
周恩来如饥似渴地一遍遍诵读……。”高亦吾老师的儿子高肇甫去北京看望周恩来,
“总理笑了,握住肇甫的手说:‘肇甫呀,不要老是总理总理的,你我是同志是兄弟
嘛。’”“总理说:‘你们来一趟不容易,咱们合个影吧’,于是,肇甫一家五口与
敬爱的周总理,在客厅门前留下了一幅无比珍贵的‘全家福’。”记述了周总理不忘
师生情,平易近人的高尚情操。

三、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绣惠镇志》按照“详近略远”的原则,详细记述了绣惠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浓墨重彩地记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绣惠镇
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使绣惠镇成为山
东省综合经济实力200强乡镇之一。 正如中共绣惠镇委书记赵立远在《序》中写道:
“适时地组织了城乡经济大协作,工农生产大联唱,科教兴镇大进军。”“十里通衢,
高楼叠起,万亩吨粮浪飘香;绣江河上长虹卧波,女郎山麓万木争荣;私营园区争相
落户,荧塔高耸万民欢歌。”“使自古以来,天设地造的‘金章丘’重放光辉,再振
雄风! ”这几句赋有时代感韵味又散发着浓郁色彩的诗情画意,就是绣惠经济发展的
缩影。从而反映了绣惠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反映了绣惠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反
映了绣惠人民改变贫穷发展致富的历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深刻内涵,从而说明志书在政治观点上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
《绣惠镇志》作为一部全面囊括镇情的百科全书,其编排科学得体,涉及内容广
泛,行文用字精当,在汲取众家之书特点基础上,又独辟蹊径,突出特色,实为上乘
之作。然而作为一部探索型的乡镇志,不可能十全十美。就象编者在编后记中写到:
“编纂人员水平所限,首次修志,尽管做了最大努力,但错讹、疏漏难免。敬请领导、
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原载于《章丘日报》2003年8月18日)